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不说电视,单说广播,长期以来存在着这样一种现象:有些记者虽然新闻素养挺高,笔头子也较硬,但往往张不开嘴,不会用口语表达自己采制的新闻报导。即便能开口的,顶多是在报导的开头,说几句开场白或者在结束时说,由××台、××记者报导的云云。由于记者们没有掌握播音技巧,或者有些记者压根连普通话都不会讲,所以,他们采访时只会动手,不会动口,本来可现场发回的报导,也得带上播音员。这不仅影响了新闻的时效性,也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广播记者的灵活性。在新闻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改变这种“无声记者”的状况,让广播记者掌握一定的播音技巧,开口说话,走编播合一的路显得越来越有必要了。  相似文献   

2.
万事开头难,写文章也是这样。高尔基说:“开头的第一句是最困难的,好象在音乐里定调一样,往往要费很长的时间才能找到它。”唐代大诗人白居易说:“首旬标其目,卒章显其志”。清初戏曲理论家李渔提出:“开卷之初,当以奇句夺目;使人一见而惊,不敢弃去”。下面谈谈科普文章的开头艺术。开门见山富有文采已故科普作家高士其的《谈眼镜》,这样开头:“眼镜是玻璃国的公民,  相似文献   

3.
经常在一些非档案专业报刊上看到这样的新闻标题:“××珍贵档案在××档案馆被发现”,偶尔类似的新闻在档案专业刊物上也会“露一下脸”。读罢,总感觉是叫人搔了一下脚心——乐的不是地方。想来,  相似文献   

4.
切莫把“发现”仅当成一种荣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姜之茂 《中国档案》2003,(12):35-35
这是一个老话题。老话之所以重提,是因为翻阅档案报刊,我们还是能够经常读到这样一些带有轰动效应的消息:“××档案史料在××档案馆被发现”。接下来,作者会有足够的理由说明该档案史料是多么重要,“填补××史料空白”啦,“证明(或推翻)××史研论断”啦,云云。反正不外乎世上独有,弥足珍贵。沉睡已久的档案被唤醒,物尽其用,同时又能令人心服地说明档案馆藏品丰富宝贵,这真是一件让人高兴的事。忽一日,有朋友对档案馆里发现档案的“新闻”不以为然,竟说出使人添堵的话:“我对你们档案馆是做什么的有些不理解了。田野里发现庄稼,教室里发…  相似文献   

5.
最近我去看望一对老夫妇,他们正收听某地方电台广播。有则寻物启事说:“不慎将××市×××号房产证丢失……”老妇很惋惜,“哎!‘不慎将’这个人真马虎,好几次广播他丢东西了。”老汉说:“那天××(省)电台广播××市的新闻,不知为什么老说‘该死’(该市)”。对此,我们不能责怪二老的文化和欣赏水平,也无意挑剔这家电台的毛病,而应反思的是:正确运用广播语言这个“老生常谈”的问题,很有必要经常谈论和认真研究。早在1946年我国广播电台创建之初的《工作细则》就明确规定:“用字用词要力求念起来一听就懂,对于文言或难懂字句,要加必要的通…  相似文献   

6.
套句要不得     
细心的读者会发现,在不少新闻稿中,字里行间,款式布局常见如下这种套句。××(领导)改变了……受到了群众好评。××(单位)改善了……受到了群众欢迎。××(科技人员)改革了……作出了贡献。大凡性质相同的新闻,皆有类似的开头和结尾。当然不是说这些话就是帮话,而是用的太多、太滥、太俗,成了风,成了套。也许有人会说,写新闻不是要求简短、精练吗?用上这一句可以省不少笔墨。诚然,这些话的“概括性”倒是很强的。它虽然可以使篇章短,却不能使文字精。这样的概括除了使人感觉报道内容空洞之外还能给读者什么呢!  相似文献   

7.
“上台阶”这个词儿,半年多来经常在报纸、广播、电视的报道中出现。党中央和省委根据邓小平同志年初南巡谈话的精神,都提出使国民经济更好更快地上一个新台阶,这作为奋斗目标,无疑是正确的。但是,我们也常常看到和听到这样一些提法:什么××市的经济发展,一年上了一个新台阶;××工作几年来已经跃上了一个高台阶;××厂上半年各项指标跨上了一个新台阶;××县财政达到自给,消灭了赤字,登上了新台阶;等等。这些提法,其具体含义已远不是邓小平同志所提“台阶”的内容了,说它是自提标准,内涵不清,甚至把前进目标给模糊了,是不为过份的。  相似文献   

8.
《档案与史学》2000,(3):31-36
中共上海市郊工作委员会关于检查土改情况的报告 ( 1 95 1年 8月 2日 )上海市郊检查土改的初步情况一、上海市郊已分配土地的 2 2个半乡中 ,经过初步检查 ,发现有如下几方面的问题 :(一 )关于外部方面 :1、少数地主乱说乱动 ,反攻复辟 :(1)抗拒劳动改造 :洋泾地主×××坐在板凳上锄地 ,不象做活的样子。村干部问他做啥 ?他说 :“你们不是说劳动改造吗 ?”有的分得土地仍雇人耕种。(2 )讽刺农民 :洋泾区一地主×××向一农民说 :“我知道你们分到 1亩地 ,现在开心了。”(3)否认土改 ,窃夺斗争果实 :如杨思区地主×××的老婆 ,向村干部讨债…  相似文献   

9.
平时编稿,常见到稿件中有这样的句式:“就×××问题进行认真的讨论”、“对×××进行认真的学习”、“对×××专题进行认真调查研究”、“与有关部门进行协商”。甚至还有“进行参观”、“进行劳动”、“进行传达”、“进行报告”、“进行教学”、“进行发言”等等。似乎什  相似文献   

10.
报刊上和广播、电视里常有“××乡××村村长×××”的说法,其实“村长”并不合法。我国宪法第111条中明确规定:“城市和农村按居民居住地区设立的居民委员会或者村民委员会是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的主任、副主任和委员由居民选举。”我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试行)第8条中具体规定:“村民委员会由主任、副主任和委员共三至七人组成。”可见,在村民委员会这  相似文献   

11.
长期以来,会议新闻太多、太滥,成为人们深恶痛绝而又无可奈何的一大顽症。许多会议新闻的写法一般是这样的:××会议于××日在××举行。××在会议上讲了话,××强调指出……会议认为……会议要求……会议号召……参加会议的还有……这种新闻的表现方式的确让人望而生畏,避之惟恐不及。可以说,这种新闻也迫切需要挤水分。正因为如此,《挤“水分”》这篇获第十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的广播录音特写,就越发显得难能可贵。我们试从三个层面作出分析: 首先,在政治层面上,《挤“水分”》是对数字出干部、数字出政绩腐败现象的深刻而生…  相似文献   

12.
“万事开头难”。写通讯也是如此。“开头第一句是最困难的,好象在音乐里定调一样,往往要费好长时间才找到它。”这是大作家高尔基说的。我在写通讯时也有这种感觉,常常对开头话迟迟不敢下笔,或者写了一个又一个,但是最后往往还是不满意。写好通讯的开头,能不能概括出一些一般的原则呢?我认为是可以的。比如:一、开头不能“下笔千言,离题万里”,应当言简意赅,凝练明快;二、要新鲜、能引人入胜,但又不可为追求新奇而故  相似文献   

13.
《今传媒》1997,(4)
“痛”就在于思想的堕性文/辽宁·赵维曾在电视上收到一条消息,报道说,在×××杯围棋赛中,我国选手×××败在韩国选手李昌镐的手下,痛失挑战××杯的资格。报纸来了又看报纸,也是一片“痛”声。但据赛前专家分析,我国这位选手的“痛失”早就是预料之中的事又是情...  相似文献   

14.
当今社会,人文关怀体现在方方面面,我们新闻媒体也不例外。笔者最近遇到这样一件事,感到记者在写批评稿件时,人文关怀意识十分重要。前不久,笔者在值班时,见到记者部传来一篇记者采写的批评报道,标题是《草店镇计生站责任人乱收费受查处》。报道中说:“近日,曾都区草店镇纪委对计划生育服务站乱收费责任人马××、吴××、周×给予行政记过处分,给予杨××党内警告处分,并分别给予罚款。”文中点了4位当事人的名字。笔者在看稿时,产生了两点看法:其一,一个乡镇计生服务站乱收费,党报应该批评,但是不是就该对当事人点名曝光?其二,镇纪委已作…  相似文献   

15.
近几年来,在我国出版界悄然兴起一种民营性质的出版群体,他们以××工作室、××策划室、××文化公司等名义,介入和参与图书出版活动,有人将这类“有干出版工作之实,而无出版社之名”的工作室,称之为“另类书业”或“影子出版社”。目前这类工作室全国究竟有多少,其说不一,有人估计有五、六百家,也有人说,“影子”大约为“实体”的10倍左右,这一估计,可  相似文献   

16.
今天我又接到了这样一张名片:自由撰稿人,×××。算来这是我一个星期内接到的第六张此类名片了。我认识×××,我知道他是个专写“命题作文”的主儿。但他在濠邦酒吧还是激动地告诉我:老子不侍候他们了,现在辞职干自由撰稿人了。这话乍听起来颇有点“挣脱了束缚”的味道,勇气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在一些报刊上,在一些电台、电视台的口播中,错词病句屡见不鲜,而一些人特别是从事文字工作的人,却见错不怪,继续袭用这些错词病句,使其泛而滥之,造成了语言文字使用混乱的现状。如“××是最××的××之一”这个病句,如今已被广泛使用。中央电视台转播亚特兰大奥运会开幕式,在各国体育代表团入场时介绍说:“××是××地区最早加入奥运会的国家之一”。前不久,中央电视  相似文献   

18.
我在编稿中,遇到这样两件事: 某乡一位通讯员写了一篇反映该乡党委重视新闻报道工作的稿件,他写道:“××乡在2月30号的××会议上提出……”看后我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2月只有28天,就是闰年也只有29天,何来2月30号? 一位通讯员写稿,表扬××村党支书把自己的  相似文献   

19.
一墙之隔     
前些天北京城里主要路段突然出现了长着同一幅面孔的房产广告牌,血红颜色的绸子作底,上面八个醒目的大字“××××盛赞开盘”(×为那家楼盘的名字)。这广告做得太多太显眼了,没法不惹人瞩目。忽有一天打车经过时,发现广告牌上留的“垂询电话”有点眼熟,八位数的号码居然前六位与我家的一样,这样就不难想象:这家楼盘离我家不远,起码是同一个电信分局提供服务的。  相似文献   

20.
“身为法官,徇私枉法,××区法院魏兴川被开除出党——”小刘把一张晚报扔给小张,忿忿地说;“怪事!执法犯法,应该罪加一等,开除党籍就算完了?”小张拿起报纸,接着念道:“本报讯:经××区委批准,中共××区纪律检查委员会日前决定开除魏兴川党籍——”念到这儿,小张不屑地哼了一声,又把报纸扔给小李,一边说:“党员犯法,开除党籍,群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