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国际出版向全世界讲清楚中国发展道路的深层次文化价值观,讲清楚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贡献与现代文明追求,是时代赋予中国国际出版界的重大使命。树立国际出版文明观关乎文化主体性的培养,关乎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建设,关乎全球文明倡议的落实。国际出版文明观的基本内涵体现在中华文明观、人类文明观与技术文明观上。国际出版文明观的主要特征包括人文感、沟通感、创新感、品质感,具备了这些特征的国际出版物与国际出版合作交流行为,能有效实现以国际出版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与推动人类文明的目标。  相似文献   

2.
教育是关系国家文明与昌盛的大事。为了体现对教育的政策倾斜,各国都制订了教材出版的优惠税率。但教材复印的版权却是一个颇有意见分歧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教材的出版秩序假如不加以规范和整顿,将会影响到国家的文化安全。出版教材不仅仅是挣几个钱的事啊,它是一种有全局性、历史性影响的文化工程。很多人对于图书价格有意见,反映出的更深层的问题是我们国家的地域差距太大,我们国家整体还不富裕,我们的起点和过程上还有很多不公平,等等。再这些问题,都不是出版业本身能够解决的。中小学教材的出版发行,不仅体现国家意志,同时也体现着国家关怀。这是一项光荣的神圣的社会责任深化出版发行体制改革,正是为了培育新形势下担当这份责任的水平和能力。  相似文献   

4.
编辑在教材出版中的主导作用,是编辑主体意识在出版活动中的具体体现,这种作用主要表现为对教材出版全过程的策划和对教材出版各工作程序的组织与协调。本文就《普通高等学校二、三年制体育教育专业教材》(以下简称《高师体专教材》)的出版,从  相似文献   

5.
教材编辑以编辑出版优质的教科书为己任,在广大师生和教科书作者之间起着重要的纽带作用,不仅需要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而且应当通过提升自身的文化自觉,增强出版自信和使命感,并内化为出版常识,增强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6.
作为20世纪中国最重要的出版机构商务印书馆的掌舵人,王云五身在出版,情系文化.他的出版理念体现在:出版的目的在于"中国文明之再造";出版要"有功文化,纵有亏损,亦义不容辞";出版机构"必须先能自立,才能对社会有贡献".王云五的出版理念为当下出版企业改革与发展树立了榜样,提供了借鉴:出版要明确社会效益第一,社会价值优先;出版要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出版企业要通过深化改革自立自强.  相似文献   

7.
出版是一种文化建设和文化传播,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乃至全人类的文明进程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无论是传承民族文化、普及科学知识、弘扬文学艺术创作、昌明社会科学,还是吸纳外国文明成果,都是为社会大众提供健康的精神食粮,属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范畴.  相似文献   

8.
《东南传播》2023,(6):148-149
<正>第二十九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在京举办6月15日,第二十九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开幕,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宣部部长李书磊参观调研图博会。本届图博会以“深化文明交流互鉴”为主题,以书为媒搭建跨国界、跨时空、跨文明的中外出版交流合作平台,充分展示新时代十年和党的二十大以来的出版成果,推动不同文明交流对话。  相似文献   

9.
出版者的“文化人”属性规定了出版者自始至终都必须有自觉的、浓厚的文化意识,即要求出版者要有把出版视为社会文化建设重要组成部分的高度荣誉感,充分意识到出版是“有关文化积累、文化发展、文化启蒙、文化交流的严肃工作,是促进和弘扬人类精神活动、文明进步的伟大工作”。具体说来,这种文化意识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有正确的科学的出版思想.就是说要全面、深刻地认清出版工作的性质特征和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规模的不断发展,高校教材出版的市场规模也在逐步扩大.由于高校教材市场是目前国内教材出版中市场化程度最高的一个领域,相对于中小学教材出版而言,高校教材出版受政策限制较少,因此,较多出版社部已涉足这一领域,市场竞争也日趋激烈.这种竞争,已经从教材出版放开初期的出版资格竞争过渡到新型教材的作者和产品质量的竞争,并进一步过渡到现阶段的营销和服务的竞争.换句话说,竞争已经从教材出版之前延伸到教材出版之后.那么,教材编辑如何做好教材出版之后的工作呢?笔者认为,教材编辑在一部教材出版之后应以服务意识和质量意识为出发点,把工作的着力点向内放,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1.
编辑的分量     
正在人类进化的过程中,火的发现和应用是一次有决定意义的转折。相比火的发现和应用,文字的出现和文化的交流传播是又一次划时代的变革,人类从此摆脱愚昧状态走上文明发达之路。出版联系文化生产和文化消费,在文化的交流传播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中介作用,实现了横向的文化扩展和纵向的文化传承,促进了政治、经济、科技的发展和民族、国家的融合。出版作用的发挥离不开编辑的力量,编辑是出版的灵魂。在文化的交流传播中,编辑不仅充当文化的中介,而且参与文化的生产,以其创造性  相似文献   

12.
商业化时代出版人的文化追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概述出版误区的基础上,阐述了出版的本质与使命,认为出版人应当有社会责任与担当,有文化追求,有出版家的胸襟,去构建民族精神,塑造文明社会;并从出版者的角度提出了出版人的文化追求体现在办社的发展战略、产品的创新以及出版物的质量上.  相似文献   

13.
王建辉的《出版与近代文明》近日由河南大学出版社出版。该书是王建辉近年部分出版史和出版文化研究成果的结集。作者身为我国出版产业经营管理第一线的领军人物,同时具有深厚的学术功底,这部文集便很好地体现了作者实践与学术成功结合的优势。这部(文集中,作者漫步于出版史和思想(文化)史两个学术领域,一方面将出版史研究置于宏阔的社会思想(文化)背景之中,另一方面又为思想(文化)史研究增添了实证内涵。作者的研究成功地实现了宏观和微观的结合,其研究以近代九十年为总体背景,同时给予近代最具代表性意义的出版地域和出版机构以详实的观照…  相似文献   

14.
王宾 《声屏世界》2005,24(5):16-17
体现人文关怀是人类文化活动的内在要求,一切人类文化活动都应以其为追求的目标和基本原则,新闻传播活动也不例外。新闻传播中的人文关怀.就是要以人为本,关注人的生存状态和社会权益.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把人的感受充分考虑在新闻传播的各个环节中。从文化角度肯定人的主体性、意义和存在价值,是新闻传播的灵魂。人文精神应充盈于新闻价值体系,人文关怀是媒体文明成熟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15.
正学术出版作为出版门类中重要的一个版块,是思想传播和文化文明传承的重要方式,代表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思想文化水平和科学发达程度,也代表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整体出版实力,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在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历史进程中,学术图书出版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更加频繁,科学技术不断冲击和改变着传统的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吹来了一股文化的春风,再一次吹响了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时代号角。文化是国家和民族的灵魂,一个民族的觉醒,首先是文化的觉醒;一个国家的强盛,离不开文化的支撑。随着国与国之间的相互交流、相互依存度日益紧密,文化因素在当今国际舞台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文化软实力”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一项重要指标。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相似文献   

17.
黄笑宇  加春阳 《出版参考》2021,(9):41-42,49
公共文化是社会主义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公共文化建设对促进文化自信、提高社会文明程度、提升文化软实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河南中原出版传媒集团为例,分析出版企业在服务公共文化建设、供给模式改革、加快行业标准建设、加强对外交流等方面的先进做法,探索新时期出版行业在丰富文化产品、提升人民生活质量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为出版行业的创新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8.
刘佳 《出版参考》2011,(34):8-11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吹来了一股文化的春风,再一次吹响了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时代号角。文化是国家和民族的灵魂,一个民族的觉醒,首先是文化的觉醒;一个国家的强盛,离不开文化的支撑。随着国与国之间的相互交流、相互依存度日益紧密,文化因素在当今国际舞台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文化软实力”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一项重要指标。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相似文献   

19.
语言是文化传承的基本载体,是不同文化之间沟通的重要桥梁.每一种语言都构成一种话语体系,其中蕴含使用该语言的民族精神和文化精髓.可以说,要了解一个民族的思想和文化,一条重要的途径是了解这个民族所运用的语言. 而汉语是中华文化独特的标识,对外汉语教材在传播中国文化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国家有关部门相继出台政策,不断加大力度,使对外汉语教材出版规模逐年扩大,结构日趋优化,质量逐渐提升.经典中国国际出版工程、丝路书香工程推出60多个对外汉语教材出版项目,组织实施“一带一路”对外汉语教材出版项目,推动50种汉语教材进入丝路国家和地区.支持创办1 1个语种的孔子学院院刊,通过中外对照的方式,交流孔子学院办学经验,指导汉语教师教学.还通过举办中华图书特殊贡献奖,表彰致力于汉语推广与海外推广的汉学家.  相似文献   

20.
清末乡土教材的出版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1905年以后,官方出版乡土教材形成一定规模和规范。清末乡土教材的出版,填补了乡土教材作为学校用书的空白,有力地保存了当时的乡土文化,促进了乡土知识的传播,为当今乡土教材的编写提供了参考,具有不可忽视的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