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虹艳 《红领巾》2004,(2):78-81
每一种文体的发展史都联系着历史文化的各个方面,它反照出一个民族的精神气质和审美趣味的变化.选择文体就是在选择一种看待世界的方法,对于真正意义上的女性写作来说,选择散文这种文体就意味着女性主体面对琐碎平庸的日常生活所坚守的先锋姿态;而在女性散文的终极意义上,则是言说方式与生命形式的等同,从而使散文写作超越文体限制,达到自由之境.  相似文献   

2.
近日拜读了《100名作家教你写作文秘诀》一书,获益良多。该书编者聘请100名中国当代知名作家,专门为孩子撰文叙述自己幼年时的写作成长经历,用100则生动的故事引领孩子们轻松步入写作殿堂。笔者在通读全书后发现,作家的成功无不与其年幼时的写作引路人——语文教师关系密切。从故事中我们可以总结出,一名优秀作文指导教师应具备的五条标准。  相似文献   

3.
谢有顺的学姿态是独特的,首先他是读是学爱好最后才是批评家,个人的写作状态处于游离状态,游离在作家与理论家之间,时刻呼唤当代大师梦想未来。这样的姿态得到了作家的尊敬和理论家们的宽容。他的梦想是给作品带来生命。他的学姿态给当今坛带来另一种新的气象,蕴含了一种有颠覆力的预言。即使他很有才华,但他也有关注的空白或说不愿深入的领域:比如说今天中国作家们并不太自由的物质精神人际关系生存环境,还有评价标准的过分格式化和泛化,以及对学史权力的忽视等等,这些都埋下他写作困境的伏笔。我的疑问是,他身上浓厚的大师情结,过分寻找追求大师的激情,会不会使自己成为造神运动中的一颗棋子?  相似文献   

4.
<正> 意境是中国古典诗学理论的核心,也是文学艺术的基本审美范畴之一。“意境”一词源自佛经,佛家认为心之所游履攀缘者,谓之境,所观之理也谓之境,能观之心谓之智。这里所说的“智”与“境”,在文学方面就是“意”与“境”。我国古代学者对“意境”多有阐述;《文心雕龙》的作者刘勰认为构思规律的奥妙在于“神与物游”,即作家的主观精神  相似文献   

5.
柳宗元在中国山水文学史上地位独特、影响深远,究其原因,至少有以下几个方面值得我们特别注意:第一,在唐人中,柳宗元于山水别有深情,但他的深情,是一种熔铸了整个生命的深情,而绝非王、孟式的闲适。以生命为膏脂、照亮暗夜的写作姿态,使他明显区别于历史上任何一位山水文学的创作者。第二,在柳宗元的山水游记中,他多次体验并表现了山水审美的最高境界——"天人合一"境界。置身于"心凝神释,与万化冥合"境界之中,审美的主体与对象已完全融合,从而获得一种忘怀一切的自由感,一种奇特的精神愉悦。第三、柳宗元的山水游记,最突出的特点就是以心写境、借境传心。虽多实写,但也不时造境,在造境的同时,作者主体的情感已不露痕迹地融注在了其中。  相似文献   

6.
80年代,在启蒙激进思潮下文学的创作姿态大体相同.90年代,由于诸多原因,当代文化与文学转型的“狂欢化“历程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文化思想观念的变化导致了作家们创作理念的巨大差异,显现为创作姿态上的分道扬镳,他们抛弃了启蒙式的“大我“姿态,选择了依附于各自人生信仰独立、多样的自我姿态.大体上看来,90年代的创作姿态基本显现为五种,它们是个人化写作、私人化写作、媚俗化写作、个人化历史写作和重返中心化写作.它们各自具有不同的含义、特点,分别反映在不同的文学潮流上.  相似文献   

7.
学生的成长与教师密切相关,在本课题的实践与研究中,我校以三种育人境界为抓手来评价德育导师的育人能力,即说道之境,评价德育导师的参与度;渗道之境,评价德育导师的慧心度;融道之境,评价德育导师的艺术度。  相似文献   

8.
<正>一般来说,大作家的来路有三条:一条是由小作家一步步走来,谓劳模型;一条是一拿起笔就是大作家,谓天才型;还有一条是若干年后重新"出土"成为大作家,谓出土型。大作家这块金字牌匾不是作家本人挂在自己故居门楣上的,它是一代一代读者挂上去的,所以每一位大作家之所以成为大作家自有其理由与逻辑。下面从"小说技术"的狭小角度来揭示大作家何以成为大作家的秘密。1.大作家如何处理俗故事?——视角独特,写人写人心比写  相似文献   

9.
碎裂的思考     
写作的目光越出校园的栅栏.更多地投向多舛的生存之境.或者投向热爱的历史文化,会发现你原有一颗人类的良心.原有一个精神热切向往的漫游世界:在写作中.倘若尝试不同风格的叙述方式,也许你会获得思考的深度与一种表达自由所给予的快乐——  相似文献   

10.
辛成 《辅导员》2011,(4):24-28
"儿童生命的成长是个灵动美丽的过程,在现代人类格外重视生命美的今天,我们要时时提醒自己,做发展儿童生命的智者,让他们的生命之弦弹奏出最美丽的音符。"——胡志强姿态是指人的身体呈现的样子,也就是神情举止、容貌体态。在瑜伽里,有树姿态、蛇姿态、鸡姿态;在芭蕾中,有最基本的五种手位与姿态;在  相似文献   

11.
新闻一束     
正苏童和毕飞宇等名家收徒担纲创作导师虽然作家的出现向来被认为是可遇而不可求,但对于普通作者来说,有著名作家附着在个人经验上的贴身指导,无疑会获益良多。日前,在江苏省第五次青年作家创作会议上,范小青、苏童、鲁敏等13名江苏名作家将结对13位青年作家,一对一地进行为期两  相似文献   

12.
周滢 《学苑教育》2012,(17):12-13
经过思索和实践,个人觉得,老师需具备“三心”:“父母之心”、“孩子之心”、“精神导师之心”;并要分别站在父母、孩子自身和精神导师的立场对待孩子。教师还需具备“二意”,即“严”与“爱”。  相似文献   

13.
写作之途的变迁—作家余华精神现象试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以余华作品为基本材料,结合其自传、文论、访谈录等,对余华传递的作家精神现象进行了分析;本文提出作家余华的创作具有创伤的特征,写作彰显了其不断探索自我的过程;本文认为写作之途的变迁主要是与作家对自我的体认,精神世界发生的整合相关。本文描述了一种可能的作家精神现象。  相似文献   

14.
古罗马作家塞涅卡既是晚期廊下派之重要代表人物,亦是影响后世西方巨擘之教化大师。本文试图分析塞涅卡晚年潜心著述、意在指引青年人通达"至善"的教化佳作《道德书简》。通过揭示其外在形式——书信体写作的教诲意图及其内在线索——"友爱"在整部书简的道德进程中所起的作用,展示古典作家匠心独运之教化技法。  相似文献   

15.
泰华文学是泰国的华侨华人用汉语进行的文学创作.虽然泰国政府的华侨华人政策和我国的华侨政策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都有所变化,但泰华作家坚持以汉语创作的姿态,却鲜明地表现出他们对中华传统文化身份的建构.因此,泰华作家在不同时期与祖籍国的联系并不是一种简单的精神还乡,而是在不同历史时期对自身身份的文化表述.  相似文献   

16.
新写实小说是当代文学的一个重要潮流,它以零度写作的姿态将日常化叙事纳入文学表现的范畴之中,在继承和反叛中开辟着中国文学发展的新途径。但与此同时,作家在一味追求冷静客观的零度写作时,有意或无意地放逐了作家的主体精神,让作家沦落为原生态生活的记录者和拼装者;而庸常化、琐碎化的日常生活又消磨掉了人物原有的主体精神,使人物屈从于外部环境的胁迫,个体命运在随波逐流中与世沉浮。  相似文献   

17.
写作特点包含着每位作家的创作倾向、写作的主题思想和他的写作技巧,写作特点是否突出和独特,是作品能否成功和作家能否成名的关键所在。夏目漱石是日本批判主义文学的开创者,也是世界著名的批判主义文学大师,他的批判文学的写作特点十分突出和独特。本文将首先简介夏目漱石及他的批判文学;然后从五个方面分析和论述夏目漱石批判文学写作的主要特点。  相似文献   

18.
王连仓 《宁夏教育》2013,(11):43-44
国学大师王国维把诗歌的境界分为“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并认为“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在诗歌创作中同等重要。借用大师的话来形容语文课堂教学,余以为,课堂教学首先要追求并一辈子要追求的当是“有我之境”。只有“有我”,课堂教学才有灵魂;  相似文献   

19.
前段时间作家余华陷入一场舆论旋涡,给一家教育培训机构站台讲高考作文写作引发争议,被批评称“文学已死”.我在评论中一方面赞许作家参与中学语文教育,作家讲作文天经地义,比评论家、哲学家、史学家更适合;另一方面在具体“写作方法”上批评了余华,认为他那段念稿带着浓厚的“套路作文”色彩,没有体现一个名作家的思想水平和经验活性,未...  相似文献   

20.
[设计思想] <五柳先生传>是作者托言为五柳先生写的传记,实为自传.文章从思想性格、爱好、生活状况等方面塑造了一位独立于世俗之外的隐士形象,赞美了他安贫乐道的精神.根据课标的要求和人教版教材编者的意图,结合课前助读资料和课后练习提示,本课着重设计为两种教学内容:其一,欣赏传中人物的个性之美;其二,了解本文多用否定句的写作特点,鉴赏<五柳先生传>独特的这一个,领悟陶渊明的情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