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宜宾学院学报》2016,(8):10-15
20世纪30年代初期,"民族主义文艺"和"三民主义文艺"是国民党官方文学的两个支流,但是两者关系相当微妙,有时甚至还直接对抗。当时的左翼文人把它们之间的矛盾归因于国民党内的西山会议派与CC系的斗争,今天的研究者也多受此思路影响。但通过认真梳理二者的交集,可以发现"民族主义文艺"和"三民主义文艺"之间的关系并不仅仅是对抗,造成其矛盾的主要原因也并非国民党高层的派系斗争,而是文人之间的意气之争。  相似文献   

2.
"发现问题"需要经过多方面、多角度的数学思考,要从着似没有关系的现象中找出数量或空间方面的某些联系,或者数量和空间方面的某些矛盾,并将这些联系或矛盾提炼出来.而所谓的"提出问题",是基于已经发现问题的基础上,将找到的联系或矛盾用数学的方式以"问题"的形式表达出来.从这个意义上说,"发现和提出问题"对学生的思维要求更高,更具创新精神. 那我们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有问,"会问"的能力呢?  相似文献   

3.
肖安庆 《教书育人》2013,(10):19-21
"马太效应"使人"好的更好"和"差的更差",是人类社会的一种普遍现象。其实,"马太效应"在教师职业化领域也同样存在,无论是在个人发展层面还是学校层面中都普遍有着广泛的影响力。根据卡门的领导生命周期理论,被管理者被分成四个阶段,即不成熟的被管理者、初步成熟的被管理者、比较成熟的被管理者和成熟的被管理者。在教师职业化的实践中,我们处处可以发现"马  相似文献   

4.
<正>在班主任工作的三大块(班风建设、班级日常管理、"问题生"诊疗)里,"问题生"可能是大家谈论得最多的一块了。优秀班主任介绍经验的时候,总是要举转化"问题生"的例子,以证明其工作的成功。平时班主任用在"问题生"教育上的精力,是非常可观的。有的班主任甚至用80%的精力来对付"问题生","问题生"把他备课的时间都挤掉了。有些班主任干脆就把"问题生"称之为"头痛生"。分班的时候,要是自己班里有两个严重的"问题生",那就"没  相似文献   

5.
<正>当代教育界把"后进生"叫做"潜能生"或"问题生"。事实上,"每个孩子都是一座金矿",隐藏着巨大的潜能。只要外因和内因条件经过努力同步达到,就能实现由量变到质变,发生巨大转化,"后进生"也能变成"优等生"。人世间,人与人的最大不同就是个人的品质和习惯的不同。优秀生就是良好的学习习惯和优秀学习品质的必然成果。我介绍一种行之有效的"后进生"转化的方法和策略,与天下父母和教师共勉,就是要抓好"四清"关键环节,必须注重科学教育的策略。所谓"四清"环节,即"堂堂清、日日清、周周清、  相似文献   

6.
"斯密问题"是德国历史学派提出的经济人自私、自利与道德上具有同情心的矛盾问题。从亚当.斯密的著作文本考证而言,这一矛盾其实是不存在的。因此,"斯密问题"是一个伪问题。但是,尽管斯密在道德与经济层面揭示了人性义与利、个体与社会两方面的互补与统一,体现了逻辑上的自洽性,然而,市民社会的现实实践并没有消除两者的内在张力,反而随着历史的发展,两者矛盾时有加剧。因此,"斯密问题"又是真问题。揭示伪问题的意义在于完整理解斯密的学术思想,对解决真问题大有裨益。但真正解决"斯密问题",又不能拘泥于斯密的逻辑。其实,这一问题不是孤立存在的,从斯密之前的培根、斯宾诺莎、曼德维尔等人到斯密之后的黑格尔、马克思都在积极思考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7.
"马太效应"是指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现象,广泛应用于社会心理学、教育、金融以及科学等众多领域。美国教育学家托马斯.哈里森曾经说过:学校是个使富者更富,穷着更穷的地方。可见,它是一把"双刃剑",利弊共存。因此高校思政工作要有效地利用"马太效应",取其精华,弃其糟粕,进而推进教育的健康平衡发展。  相似文献   

8.
学界对古诗表现手法"赋、比、兴"内涵和作用的理解,一般都是根据南宋朱熹的阐释。对"赋"的定义,诗歌理论界认识比较统一。"比",人们认为即比喻。其实,这种"比",略同象征、类比。"兴",一般认为只是开头、开始、起兴。其实,"兴"是由开头的"兴象"和其后的"联想"两个部分组成,"兴象"与"联想"多数是类似关系,亦有逆向关系,在具体作品中,"比兴"往往水乳交融。  相似文献   

9.
田奇述 《辽宁教育》2014,(11):52-53
正基于"问题解决"的"解决问题"教学,是《小学数学"问题解决"研究》的子课题。说到"解决问题",大多会联想到"应用题",有的教师甚至认为"解决问题"就是"应用题"的改称。其实,"解决问题"比"应用题"所涉及的对象、内容更广,无论在课程目标、内容广度、教材编排、呈现形式、解决方法等方面,都有较大的差异。本文探究的是"问题解决"与"解决问题"概念的界定,"问题解决"目标内涵和"解决问题"内容特点,以及基于"问题解决"的"解决问题"教学策略的创新。  相似文献   

10.
"东坡肉"是由苏东坡创制的一种肉食,"唐僧肉"是指《西游记》主要人物唐僧的肉。"东坡肉"和"唐僧肉"从语表上看十分相似,都属偏正结构,都是指人名词+食物名词"肉",但是二者在内部语义关系上差别却很大。从语义角度上来看,"唐僧肉"的"唐僧"与"肉"之间具有领属关系,"肉"是属于唐僧的部分,它们中间可加结构助词"的",意义不变。"东坡肉"的"肉"却并不是"东坡"的部分。  相似文献   

11.
华莱士·史蒂文斯的一些诗歌中的"无"与中国的禅宗思想有相通之处,诗中的"无"表现了人与自然、内心与外界的合一,"无"是万物的本源,"无"衍生出了有,"无"是一种矛盾运动变化,类似于中国哲学中的"气",史蒂文斯的诗歌与王维的诗歌都体现了禅宗思想。  相似文献   

12.
数学学困生问题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也是教育研究的永恒课题.据报道称有关教育部门的一项统计,每六个学生中就有一个"差生",而"差生"中数学学困生又占有相当大的比例.然而,"学困生"并不等同于"差生",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习兴趣是学习活动的重要动力,只要我们教师善于引导,抓住机会,这部分的学生还是具有相当的可塑性.反之,如果我们忽视了"学困生"这一特殊群  相似文献   

13.
"让学"是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提出的教学理念,它与当下颇为盛行的"生本"教学理念是一脉相通的。"让学",就是"让学生学",就是教会学生自己学习。首先,要求教师大胆地让学生学,不让学生自己学,学生就没有可能学会学。其次,"让学"还要求教师放低身份,不要把自己当作权威。此外,"让学"也要求教师可让自己更多更好地学习。海德格尔"让  相似文献   

14.
张爽 《华章》2007,(11):13
人才的竞争策略与企业兴衰息息相关,企业年金是国际上吸引和留住人才的通行做法,我国也正逐步接受和采纳.可年金推广中不同类型企业、企业正式员工与非正式员工福利待遇急剧扩大,后者的矛盾尤为突出,"马太效应"作用明显.理想目标是让正式、非正式职员平等地接受市场配置,共享发展成果,直至建立起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真正"以人为本"的制度,使"马太效应"控制在合理范围.  相似文献   

15.
大学生就业中的“马太效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太效应"的寓意是贫者越贫,富者越富。"马太效应"在大学生就业现象中也同样存在。这与大学生拥有的资源有关。拥有的资源越多就越有可能获得成功,最终成为"赢家"。拥有丰富的资源意味着拥有更强的抗风险能力,也意味着拥有更加优势的地位和更强大的潜力。大学生就业中体现的优势资源是什么?应具备怎样的资源才能"富者越富",以获取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成功机会,并使职业可持续发展。本文从"马太效应"现象分析,归纳为职业目标、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三方面必须具备的资源。  相似文献   

16.
启发式教学是相对于陈旧的填鸭式教学而言的,而启发式教学也经历了从"师问生答"到"生问生答"的转变过程。填鸭式教学就是"满堂灌",教师是课堂的主宰,不管学生是否听懂,教师只管讲。鲁迅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描述的那位老先生就是典型的填鸭式,"先生自己也念书",被文中的情景所陶醉,  相似文献   

17.
刘勰吸收先秦道家美学"道"论所提出的"道"为原初构成域的思想,指出,"文"是与与天地同构并生的.换句话说,"文"是构成的,其发生构成是自然而然的,基于"天道"自然之道".这类自然而然、发生构成的"文",即他所谓的"天文"地文"人文"万物之文",也即"道之文",作为"道"之构成的"文",是变化无穷的,此即所谓"时运交移,质文代变".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选择美国的长期历史数据,基于人力资本理论的衍生模型,分析了收入不平等与高等教育入学机会不平等间的统计关系.研究发现: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公平性是影响收入分配差距的重要原因,其间呈现出让"贫穷者更贫穷、富有者更富有"的"马太效应",这对于改变收入分配格局、使其向更为公平的方向发展非常不利,尤其在经济危机来临时效应更为显著.这对正处于收入分配差距逐渐拉大、高等教育迈入大众化阶段的我国来说更应引起重视,必须采取措施以破解这种"马太效应",以维护社会和经济的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19.
翻译的过程中,"异"与"同"矛盾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异同之间,体现的是翻译的方方面面。对翻译中"异"与"同"矛盾之辩证关系进行论述,分析文化视阈下对"异"的思考。当前全球经济趋于一体化,各国间文化交流非常频繁,译者应把握时机,正确对待"异"与"同"的矛盾关系,积极发挥创造性,做文化传播的使者。  相似文献   

20.
"文以载道"一直是我们对于"文"与"道"关系的传统观念总结,"文""道"之争则是长期困扰语文工作者的问题。要回答"文"与"道"的关系,研究者需要回归到它们的原义,分析它们意义变迁的历史,从而在语境中明晰它们的具体所指。语文教育工作者在面对"文"和"道"的含义已经今非昔比的现状与内含的矛盾之时,应当回归到语文生活之中,引领学生达到"文"与"道"的浑然一体的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