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尼采的虚无主义与上帝之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首先从中西哲学界对尼采认识与评价的回顾中肯定了尼采哲学思想的重要地位,继而对尼采的虚无主义进行了广泛、深入的论述。文章着重讨论尼采“上帝死了”这一命题的积极意义与消极影响。文章指出:尼采由“上帝死了”而提出“一切皆允许”,不仅动摇了基督教的基础,也否定了柏拉图以来二元对立的形而上学哲学观,但“上帝死了”与“一切皆虚妄”的思想又取消了人们在精神上的寄托,从而导致了社会尤其是西方社会严重的精神危机。  相似文献   

2.
文化的民族性致使它具有排他性。一般而言,一种学说能够在域外土壤中生存并且产生较大的影响是不易的,而在各种外来文化蜂拥而至的情况下更为罕见。尼采在我国五四时期被选择就属于这种现象。任何现象的出现都有其存在的理由,尼采学说被中国五四文坛上所接受决不是偶然的。本文试从选择的特定历史文化背景、被选择的对象和选择主体三个视角探析尼采光顾的原因,从中认识尼采学说中有价值的成分,同时力图窥视中国社会文化心理结构中某些根深蒂固的积淀。这对于我们审视当代文坛也不无裨益。  相似文献   

3.
我国近百年的尼采解读史可分为世纪初至30年代中期、30年代中期至80年代初期、80年代初期至今三阶段,依次呈现出功利化、政治化和学理化三特征。第一阶段,尼采学说中的反叛意识和进取精神受到特别关注;第二阶段,尼采学说被视为法西斯主义的理论源头和指导原则;直到第三阶段,尼采学说始被当作学术和理论问题来看待。第三阶段解读尼采的成果远较前两个阶段丰硕的事实表明,把哲学理论当作一种工具或是以政治的批判代替哲学的批判,是偏颇而有害的  相似文献   

4.
在现代西方哲学史上,尼采是一位有争议的人物。争议的原因,除了尼采哲学思想本身晦涩、驳杂之外,更多地是来自争论者种种的偏见。我认为在当今时代发展的大潮中有许多东西都与尼采的论题有关,如跟着感觉走。同时尼采的认识观与中国哲学史中一些哲学家的观点有着相通之处,如老庄的绝学弃智。而现代西方一些哲学家往往忽视对尼采认识观的研究,甚至有的西方哲学家认为“尼采虽然是个教授,却是文艺性的哲学家,不算学院哲学家。他在本体论或认识论方面没创造任何新的专门理论。”其实,这仅仅是从哲学  相似文献   

5.
变形与超越──浅析《查拉斯图拉如是说》中的“超人”思想唐明祥,袁文艺尼采的“超人”学说无疑是其哲学思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这一学说的认识和评论必然会影响到对尼采整个学术思想的认识和评价,但是,由于多种原因,对尼采的这一学说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那...  相似文献   

6.
新书架     
《尼采兄妹──一个德 国悲剧》 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0 年12月出版 尼采说伟人因为被人误 解方才成为伟人。尼采的生 平及其学说被人歪曲误解要 超过尼采本人的想像力:两 次世界大战德国士兵经常在 战壕里捧读的“圣经”就是 尼采的《查拉图斯特拉如是 说》,法西斯的元凶希特勒 与墨索里尼公开声称是尼采的信徒,希特勒两次朝拜尼采档案馆并亲自从私囊里拿钱向尼采档案馆捐款: 1945年苏联红军占领魏玛,查封了尼采档案馆,宣布尼采的思想是“法西斯学说”。 谁为尼采学说披上法西斯主义的外衣,推是制造尼采成为“法西斯圣人”…  相似文献   

7.
唐尼采蒂是浪漫主义歌剧的代表作曲家之一,为世人留下了许多珍贵的艺术富财,有歌剧、器乐协奏曲、奏鸣曲和其他室内作品等等,其中《爱之甘醇》是一部具有典型意义的意大利喜歌剧,也是唐尼采蒂的代表作品和最受人喜欢的一部作品。本文在回顾意大利喜歌剧兴起和发展的基础上,对唐尼采蒂德生平以及爱之甘醇》的内容梗概、创作分析、历史地位进行客观阐述及理性分析。  相似文献   

8.
尼采对古典学术的贡献不在于具体的研究,而在于对理解古希腊品质所提出的具有开拓性意义的见解. 尼采关于古希腊悲剧本质的认识构成这些见解的核心.通过简要论述构成<悲剧的诞生>中的"悲剧性"的其中两个要素:希腊人对自然本质的悲观主义认识以及尼采的悲剧快感论,解释为什么尼采对希腊品质的独特理解对于解决现代人的生存困境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尼采诗化哲学的特点是“真”与“美”的同一,他通过构建“悲剧哲学”建立了他的“诗化哲学”的体系;尼采的“诗人哲学家”是“全新类型的哲学家———艺术家”,以非理性的“直觉”认识世界,表现了尼采哲学的“诗化”的特点  相似文献   

10.
本文尝试将形而上学的“真理”结构概括为三个方面 :认识对象———“真实世界” ,认识主体———“纯粹理性” ,表达手段———“再现性语言” ,进而在这三个方面探讨尼采对形而上学真理观的批判以及对“我们的真理”的思考。本文不同意将尼采在真理问题上的看法归为虚无主义的流俗做法 ,辨析了尼采自己的真理立场和形而上学真理意识的根本区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