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红 《亚太教育》2024,(2):134-136
新课标强调,语文课程实施的过程中要正确处理好教学评的互动关系。教师不仅要知道教什么、怎么教,还要知道为什么教和如何评。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注重教授、学习与评价之间的紧密相连,定准教学目标,发挥其导向作用;依据教学目标,选用合适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串联学习情境,引发思维动机创设真实而富有意义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思维动机,持续、主动地进行学习行动;搭建学习支架,使每个学习活动都有不同的学习支架和学习工具,让学生学有所依;通过评价助力教师改进教学,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相似文献   

2.
陈勇 《考试周刊》2011,(33):40+81-40,81
对教学有效性的追问,是课程改革纵深推进的重要标志。要打造语文课堂有效性,必须注重两个维度:一是教师教的有效性,二是学生学的有效性。我通过几年的教学探索,摸索了一种有效的课堂学习形式,那就是创设学习目标。教师教什么,怎么教,教得怎么样,学生学什么,怎么学,学得怎么样,都可以通过创设目标来实现。它是一种极为有效的学习形式,  相似文献   

3.
教学情境的本质就是生动的生活事件,教师在化学教学中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来巧妙地创设教学情境,既符合新课程教学中关注学生主体地位的理念,又可以很好地提高化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以学促教,使学生的学习变得积极主动。结合教学实践,探讨了如何通过挖掘、提炼生活素材来创设教学情境。  相似文献   

4.
正课堂教学总是基于教材、教师、学生这三要素之间的交互作用(图1)而形成的。相应地,课堂教学研究要解决的三个问题是:教什么?怎么教?怎么学?从这个意义上讲,对学生的"学习行为"进行先行设计,是教师教学能力的具体体现,其重点体现在教师应如何将学科知识转化为学生可学的形式。除了要注意构建和谐的主体间性,促进学与  相似文献   

5.
古有义 《学语文》2007,(3):4-54
谈起教学,我们必须面对这样两个问题:“教什么”和“怎样教”。“教什么”即教的内容,“怎么教”即教的方法。在传统阅读教学中,广大教师学习和研究的是提高自己的课堂教学技艺,包括如何导入课文,如何创设情境来突破重点和难点,是教师讲授还是学生  相似文献   

6.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 )中突出强调了教学观念的转变 ,倡导教师的教“应从学生实际出发 ,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 ,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探索、交流 ,获得知识 ,形成技能 ,发展思维 ,学会学习 .”作为一个新时代的数学教师 ,如何适应课改要求 ,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 ,把传统教学过程中侧重于教师教的讲授过程转换成侧重于学生学的探究过程呢 ?1 以问题作为教学的出发点教师在设计教学方案时 ,不是直接以感知教材为出发点 ,而是把教材上的知识点改编成需要学生探究的问题 ,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让学生…  相似文献   

7.
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发展的需要,合理创设或引入相应的情境,有利于营造乐学多思的良好氛围,优化课程结构和教学过程,深化学生的学习认知和情感体验,提高学习积极性。历史知识既量大繁杂又高度抽象,教师要借助各类途径和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情境课程活动,这样既可以构建善教乐学的良好教学关系,又能提升课程教学活动的质量和效率。  相似文献   

8.
小学数学教学是一门艺术,要想使这门艺术达到良好的效果,需要教师积极创设教学情境:教师要善于从学生熟悉的实际生活中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鼓励学生自主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教师要及时地出示教学目标,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究新知;创设与学生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游戏情境,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  相似文献   

9.
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在课堂,如何有效提高课堂效率已成为教师探索的问题。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认为,教师不仅要教而且要导。如何“导”呢?他认为:“一要提问,二要指点。”教师如何在教学中精心创设问题情境,诱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如何有效地启发引导促进学生思维活动的积极发展呢?结合个人在数学教学中的尝试谈几点体会。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思维的积极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教学的基础,浓厚的学习兴趣,强烈的求知欲是直接推动学生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力。“认识不等式”这一节,教者设计如下的诱发过程:例1!某班学生去世纪公园,世纪公园…  相似文献   

10.
情境界定是情境教学的核心概念。情境界定间的相互作用,推动了情境教学的完成,提升了课程教学的效果。高中思想政治课情境教学中,教师将根据教什么、为什么教和怎样教的情境界定,积极创设教学情境,并有意识地将学生引入其中,学生将根据学什么、为什么学和如何学的情境界定,开展情境学习,以形成与社会发展需求相匹配的情境界定。  相似文献   

11.
正课堂教学总是基于教材、教师、学生这三要素之间的交互作用而形成的。相应地,课堂教学研究要解决的三个问题是:教什么?怎么教?怎么学?从这个意义上讲,对学生的"学习行为"进行先行设计,是教师教学能力的具体体现,其重点体现在教师应如何将学科知识转化为学生可学的形式。除了要注意构建和谐的主体间性,促进学与教的互动,还要求具有科学解读教材文本的能力。  相似文献   

12.
创设情境,使学生迅速进入最佳学习状态,是激发他们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的有力措施。因此,教学中教师要利用各种手段,创设引人入胜的情境,点燃学生的思维火花,编织丰富多彩、生动有趣的教学序幕,使学生的思维从无意注意向有意注意转化,从平静状态向活跃状态转化,变学生的“要我学”为“我要学”。例如教学“异分母分数加减法”一课,  相似文献   

13.
在传统语文教学中,"学什么"和"怎么学"是掌握在教师手中的,学生只是盲目地跟着教师学。教师"教什么",学生就"学什么",教师"怎么教",学生就"怎么学",从而导致学生始终不会学习。此外,传统教学只让学生跟学,不让学生自学,学生对思维的内容和思维的结果全凭耳听脑记,往往会因时间的关系而淡忘。教师也难以了解学生个体是在真思维还是在假思维,是有效思维还是无效思维。小学语文"学案教学"的探索是针对传统语文教学的弊端而进行的一项语文教学改革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14.
正《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体现生活性。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教师要创设条件,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学习和理解数学;要善于引导学生把课堂中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应用于生活实际,既可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又能让学生切实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体验到数学的价值。那么怎样走进生活学数学,提高课堂效率呢?下面谈几点自己的体会。一、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创设"生活数学"情境就是模拟生活、再现生活,使课堂  相似文献   

15.
"教师的自我反思,是指教师通过内省或其它方式对自己教学思维、教学过程以及教学活动的再认识。"教师通过自我反思,既可以发现教师"教"的问题,又可以发现学生"学"的问题。在教学中,既要调整教的内容和方法,又要调整学生学习活动的设计及训练的难易程度。根据英语学科特点和初中生英语学习的心智水平,笔者将英语反思性教学分为三个阶段:一、课前的反思教学前的反思主要指教师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对影响教  相似文献   

16.
众所周知,“以学定教”是指教师依据学生的学习兴趣、状态、发展、规律等调整教学顺序,并作出教学内容和方法的选择,强调教师要给学生创造一个相对自由的语文学习情境,而不是先行做出“想要他们做什么、必须做什么”的要求。简而言之,“以学定教”就是根据学生的“学”来确定教师的“教”。“以学定教”的“学”主要是指文本教学要达到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学习状态;“以学定教”的“教”包括教什么、怎么教和教到什么程度。“以学定教”是在学生的“学”中来落实适合学生的“教”。因此,如何创建适合学生的“学”,以及学生喜欢的的语文教学课堂,成了“以学定教”能得以成功实行的关键,也成了每一位语文教师不得不思考的问题。下面,笔者联系工作实践谈谈以学定教的语文课堂应有的三个创建。  相似文献   

17.
创设高中小说教学情境时,教师要对创设情境的方法进行创新实践,利用多种教学辅助手段,为学生创设生活情境、问题情境、媒体情境、活动情境,从而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思维。  相似文献   

18.
在教学中创设情境是激起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方法,语文教学中恰当利用情境能使教师的"教"更大限度地落实到学生的"学"上,使"教"与"学"紧密结合,取得更佳的学习效果.语文应用写作教学中利用情境教学要有意识创设情境,深入情境,依托情境.  相似文献   

19.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情境教学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我们不禁要思考,在新的教学理念下怎样创设问题情境?创设情境要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前提,诱发学生的主动性;以观察感受为基础,强化学生的探究性;以发展学生的思维为中心,着眼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以陶冶学生的情感为动因,渗透教育性;以学生解决问题为手段,贯穿实践性.教学情境是故事,是图画,是问题,是思维的源泉,是学习的动力,是教学的起点,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能引发学生积极地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相似文献   

20.
一、重视问题情境的有效性一个好的问题情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因此,教师在教学时要根据教学需要创设问题情境,同时还要注意情境创设的有效性。那么,如何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呢?首先,要构建真实的问题情境。"真实的问题"是指与学生生活实际相关联的问题:其次,要为学生提供适当的思考空间;再次,问题情境要紧扣教学内容。教学情境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