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发达国家对特殊儿童的早期干预进行了较长时间的研究,到目前为止,已形成了早期干预的不同模式。美国特殊教育发展一直处在世界前端,在国际特殊教育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美国把早期干预作为其特殊教育事业发展的关键,并颁布相关法令予以保护,在政府的支持下,美国特殊儿童的早期干预已经取得了显著成就。  相似文献   

2.
英国政府自2003年来一直将欧洲特殊需要与全纳教育发展署提出的早期儿童干预项目作为特殊需要早期儿童干预服务变革和发展的基本理念。通过一体化的政策和充裕的经费保障、跨学科和跨部门合作以及提供多样化的服务等行动,为特殊需要的儿童及家庭提供了高质量的早期干预服务,进一步推进了全纳型社会的建构。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特殊需要儿童的融合教育在国内外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笔者认为,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对于特殊需要儿童的发展非常重要,它一方面给特殊儿童提供心理安全环境,另一方面促进特殊儿童的社会性发展。因此,为特殊需要儿童及其家庭提供以构建良好亲子关系为目标的早期干预服务意义重大。亲子关系干预是特殊需要儿童早期干预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文章关注于特殊需要儿童的早期亲子关系干预,并提出了干预的原则。  相似文献   

4.
美国特殊需要儿童家庭参与早期干预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拥有较为成熟的经验,其特点表现为:家庭参与早期干预工作基本法制化、系统化,重视家庭参与早期干预积极氛围的营造,高度重视家长在早期干预工作中的需求和权利,注重对家长参与早期干预的支持,重视家庭资源以及家庭与专业人员的合作。汲取其经验,结合我国家庭参与早期干预的现状,可从提高家庭认知水平、建构家庭支持保障体系、强化多方合作等方面着手来提高我国特殊需要儿童家庭参与早期干预成效。  相似文献   

5.
我国大陆特殊儿童早期干预研究综述   总被引:5,自引:4,他引:5  
本文从早期干预的定义、对象、研究人员类型、相关法律条款、研究理论、研究具体内容等几方面对我国大陆的研究进行了总结和回顾 ,最后对今后研究的方向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6.
有特殊需要儿童(children with special needs)在过去被称为残疾儿童或特殊儿童,而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欧美一些国家用有特殊需要儿童这个名称代替了它们,目的是消除这些消极名称对儿童、家长和周围人的标签效应。有特殊需要儿童是指在身心发展或学习、生活中与普通儿童有明显差异,因而需要给予区别于一般帮助的特殊服务的儿童。  相似文献   

7.
幼儿园的特殊儿童是一个弱势群体,虽然存在智能不足、肢体障碍、性格异常、行为异常或其他显著障碍,但他们同样需要享受教育的公平。在实践研究中我们发现,通过吸纳和运用感觉统合训练、沙盘游戏疗法、蒙台梭利操作法、美术治疗等干预方法,对幼儿园的特殊儿童实施早期干预,可以有效解决儿童成长中的问题,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8.
9.
《波特奇早期教育方法》Poztage Guide to Eazly Education(PGEE)又称波特奇计划。1969年,由美国残障教育局主持开发的一套适用于0-6岁的儿童早期教育教材,1972年问世。1976年经修订公开发行后向世界40多个国家推广。1988年由苗淑新教授引入我国,经试用取得显效果。1983年波特奇计划在日本推行,对接受波特奇指导的儿童,经多年追踪研究的结果表明,取得了超出预期的极好效果。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在特殊儿童早期干预领域,家长参与残障儿童早期干预日益为各国所重视。文章在参考国内外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就家长参与早期干预的角色、依据、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了分析,以期为家长更好地参与残障孩子的早期干预提供一些帮助。  相似文献   

11.
英国特殊需要儿童的教育与康复服务的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普通学校中,特殊教育的主要管理者是特殊教育协调人,简称SENCO。为了尽最大可能使特殊儿童在最小受限制的环境中接受特殊教育,增强普通学校为特殊儿童服务的能力,1993年英国教育法规定。每所普通学校必须有一位特殊教育的协调人,负责本校的特殊学生教育工作,并将其作为学校年度评审的一项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2.
蒙氏教育法遵循儿童的敏感期,注重儿童潜能的激发,强调在宽松、愉快的环境中发展儿童独立、自信、专注、创造等能力。文章主要探讨蒙氏教育法在特殊儿童早期干预中的可行性,从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三个方面分类阐述,以期将这种教学法应用到特殊儿童早期干预中去,为他们未来的教育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特殊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学前特殊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2009年5月7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快特殊教育事业发展的意见》,明确提出要"因地制宜发展残疾儿童学前教育";同年5月11日在北京召开第四次全国特殊教育工作会议,  相似文献   

14.
过去二三十年来,由于医学、教育学和社会科学(特别是心理学)的直接参与,儿童早期干预的主导思想和理论在悄然发生着变化,即从只强调对儿童的干预发展到注重儿童、家庭和环境的共同发展以及社会互动对人的发展的影响.可以说是从“医学模式”转入“社会——生态模式”。  相似文献   

15.
21世纪以来,芬兰在PISA测试中表现卓越。究其重要原因,芬兰高质量且均衡化的教育背后离不开体系完备、运行良好的针对特殊需要学生的支持模式。在经历了完全隔离式支持模式、半隔离式支持模式和双层支持模式之后,芬兰建立起涵盖一般支持、密集支持和特殊支持的三层支持模式,以尽早发现学生的学习困难,确保所有学生均可以在最佳的环境和适当的支持下受益。此外,这一支持模式还配套了完善的政策法规体系、健全的经费保障机制以及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队伍,呈现出平等融合、尽早干预、动态灵活、多元参与以及高度自治等特点。  相似文献   

16.
特殊儿童的问题行为指特殊儿童身上经常出现的妨害自己或他人的行为,如刻板行为、自伤行为、攻击性行为等。美国特殊教育界对特殊儿童的问题行为的干预模式经历过较大变化,20世纪80年代以前,普遍采用消除式的干预模式。80年代后期,开始采用功能性的干预模式对特殊儿童  相似文献   

17.
针对特殊儿童开展早期发现与早期疗育的探索在缓解残障给儿童带来的不利影响及残障儿童向正常儿童的转化等方面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日本在残障儿童的早期发现与早期疗育体系建构方面颇具特色,主要表现在:关注早期发现与早期疗育相关援助体制的建构;对家庭和社区生活的援助给予同等重视;完善婴幼儿健诊内容及强化建构事后措施体制;注重推进连续性的应对和援助措施.  相似文献   

18.
个别化教育问题是特殊教育的一个基本理论与实践问题,认真地研究这个问题对于深化特教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满足特殊儿童的特殊教育需要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特殊需要的本原来自于个体差异的独特性,实施个别化教育是满足特殊教育需要的重要活动,但在认识和实践的过程中,对于特殊儿童的特殊需要与个别化教育的关系以及相关的概念还缺乏理性的认识和深刻的把握,  相似文献   

19.
特殊需要儿童是指因在身心发展或学习,生活中与普通儿童有明显差异,而需要给予特殊服务的儿童。这些儿童在智力,情绪,肢体,感官等方面与普通儿童有明显的不同。有的发展可能高于普通儿童,有的发展可能就低于普通儿童。但是无论是哪个方面,这些儿童在幼儿园都要受到特殊的关怀和照顾。  相似文献   

20.
早期干预是对幼小年龄的发展偏离正常和可能偏离正常的儿童所采用的一种特殊教育的训练手段,以便使这部分儿童的智力(或能力)有所提高,并获得一定的生活能力和技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