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学要求:1读懂每一句诗,理解这首诗的内容,体会作者所描绘的美妙、神奇的景象。2.联系诗句展开想象,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3学会本课的4个生字,理解“所见”、“孤”。“簇”等词语。4背诵、默写课文。教学重点:读懂诗句,体会作者所描绘的美妙。神奇的景象。教学难点: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具准备:投影仪、投影复合片、小黑板、卡片。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揭示课题1.我们曾学过一首古诗《所见》(板书”所见”),哪些同学还记得这首古诗?谁来背给大家听听?(学生背,教师同时打出没影文字片《所见…  相似文献   

2.
儿童学古诗,要理解词句的意思,领会古诗的内容和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有初步的欣赏能力和审美情趣.一些教师在教学时忽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只是照自己的理解就意思讲意思,让学生死记硬背.  相似文献   

3.
六年制第十二册第二组课文的读写训练重点是体会“文章里的思想感情”,即阅读文章时,不仅要理解文章的字面意思,掌握文章的中心,还要把自己放到文章中去,和作者想在一起,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本组课文的内在联系是:讲读课文《古诗二首》着重于词和句的理解,进而把诗句连起来,掌握诗的内容,并辅以朗读、背诵,领会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种子的力》是本组的重点课文,重点训练学生抓住重点词句,重点段落的理解,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阅读课文《养花》要求从理解词句入手,在理清课文的思路上,把握文章的中心思想,体会作者养花的乐趣;独立阅读课文《赶花》是根据课后作业的提示,体会“赶花”的含义,进一步领会养蜂工工作的艰辛和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然后通过“读写例话”的学习和基础训练的练习,把学到的新知识,上升为理性认识并加以运用.教学本组课文要立足整组,贯穿重点,照应前后,循序  相似文献   

4.
小学语文课本中所选的50余首古诗,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这些古诗或寄情于花草树木,或寓理于山光水色,或托意于苍穹万物;或讴歌人生,或催人奋进.或洞窥事理,或发人深省等.语言优美,内蕴丰厚。诗贵于读,教学中指导学生进行富有感染力的朗读,有助于学生透过字里行间深入到古诗所蕴藏着的内涵中去,作灵魂的触摸,和作者一起共生息、同悲欢,切实领会诗的主旨及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相似文献   

5.
五年制小语教材七至十册,选编了34首古诗。高年级的古诗教学,应该经历理解、体会、欣赏三个阶段。首先要指导学生弄懂古诗中一词一句,理解诗的内容;在此基础上,启发学生体会古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进而懂得诗人是怎样通过语言文字来表达丰富的内容和情感的,让学生认识祖国语言文字的优美和富于表现力,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下面谈一点自己的体会。理解对古诗内容的理解,是各年段古诗教学最基本的要求。到了高年级,学生具备了一定的自学能力,能通过查字典初步弄懂古诗中一些字词的意思,关键在于帮助学生掌握一些规律与学习方法: 1.抓诗题与诗句的联系高年级课文中34首古诗除有3首用《杂诗》《绝句》  相似文献   

6.
为了激发小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展现古诗的深刻内涵。在教学中教师应运用诗配画,乐配诗,动静结合,情景交融,从无声到有声,从无形到有形等教学手段,引导学生从诗的意境出发,让学生穿越时空,身临其境,去感受,去思考。然后有所感,有所悟,欣赏之中出见解,思考当中有交流。在品味古诗内容的同时,理解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在思想上与作者产生共鸣。在增强学生学习古诗兴趣的同时完成教学任务,达到学习古诗的真正目的。  相似文献   

7.
一、教学目标 有感情地吟诵古诗;理解诗句意思,了解古诗叙述的内容;结合当时的写作背景,体会两位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激发爱国热情。  相似文献   

8.
教学目的要求1.理解每句诗的意思,大体领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2.加强朗读训练,注意读出情感,练习背诵及默写。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理解“踏歌”、“不及”等词语在诗句中的意思,引导学生领会诗人当时的思想感情。2.从诗中夸张、比喻手法的运用,了解本诗...  相似文献   

9.
应该注重小学生古诗教学的策略。把古诗当作一首歌来学习,把唱歌导入古诗教学中,能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更有助于小学生们对古诗词的理解,培养他们对古诗词的热爱;教师在指导学生诵读时要注意诗的节奏、韵脚及合适的音调,从而恰当地表现诗中的思想感情;抓住古诗"诗中有画"的特点,把诗与画结合起来进行教学,通过作画,可以具体而形象地再现古诗中的画意,唤起学生们丰富的联想,从而引导学生们深入体会古诗的画面美。  相似文献   

10.
小学语文课本所选50余首古诗,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这些古诗或寄情于花草树木,或寓理于山光水色,或托意于苍穹万物,或讴歌人生,或催人奋进,或洞窥事理,或发人深省,语言优美、内蕴丰富。诗贵于读,教学古诗要注重指导学生富有感染力地朗读,这有助于学生感悟古诗的内涵,领会诗的主旨及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明代李东阳强调“求声于诗”。这说明诗中的意境是通过有声的朗读来再现的。朗读时,教师要教会学生用两条线读书:一条是生理视线,即眼睛的视线,准确接受诗文的书面信号;一条是心理视线即心灵的视线,能“看”到…  相似文献   

11.
古诗,是我国灿烂文化宝库中的一颗明珠。古诗教学可使学生丰富词汇、增强语感、陶冶性情、拓宽视野、激发想象。六年制小学语文第九册第一单元选编了古诗三首,即孟浩然的《宿建德江》、王维的《鹿柴》、王安石的《梅花》。这三首五言绝句通过描写不同的景物,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很有特色。小学高年级的学生学习古诗已有一定的基础,此时的古诗教学,应在学生读懂诗意的基础上,重点领会古诗的意境,想象、品味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及表达方法。教学时,教师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听诵结合,明了诗意古诗教学,教师应遵循学生的认…  相似文献   

12.
初中生阅读古诗的心理流程 ,一般经历感知理解语言文字、形成意象、体会情感三个阶段。因此阅读古诗 ,一是要接受诗的信息 ,感知语言文字 ,理解词句意思 ;二是要在理解字面意思的基础上展开想象 ,领会意境 ;三是要探究诗的言外之意 ,体会诗所蕴寓的思想感情。现代中学生接触诗词少 ,而接触古诗更少 ,因此 ,诵读理解古诗的三个阶段都有可能产生心理障碍。只有克服心理障碍 ,才能真正读懂古诗。一、感知语言文字初中生感知古诗语言 ,遇到的问题往往有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 ,一些词汇所表示的事物现代少见 ,或者不见。如 :“朔气传金柝”句中的“…  相似文献   

13.
孙丹 《黑河教育》2014,(8):24-24
正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本文的基本内容,并掌握常用的文言词汇;理解文章景物描写的特点;体会作者追求自由的情怀和寄情山水的情趣,把握文章主旨2.过程与方法:通过反复诵读,体会文章的声韵美、风景美和志趣美。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欣赏富春江上雄奇秀丽的景色领会作者厌弃尘俗和寄情山水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品味写景佳词妙句,把握课文的写景方法。教学难点:理解作者所创设的意境,把握文章的主旨。教学过程:一、古诗导入,激发兴趣  相似文献   

14.
用电教手段弥补古诗教学的缺憾一、直观展示古诗的意境美。闻一多先生把诗的意境美、建筑美、音韵美归纳为诗的三性,而意境美首当其中。引导小学生准确理解想象诗的意境,不仅可以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能力,使其受到美的熏陶,还可以帮助体会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  相似文献   

15.
【设计理念】一直很害怕教古诗,因为记忆中的古诗课堂教学都很死板,生搬硬套,缺乏灵动,缺失美感。原因大致有三:一是从教学内容来看,主观上认为古诗大多深奥,晦涩难懂,要花大量时间讲解古诗的意思,枯燥无味;二是从教学目标来看,基本是感悟诗的意境,领悟诗句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而这个目标在课堂上即使花了一定的时间,也不容易达成;三是从教学方式来看,受古诗与现代生活脱节,离现实生活较遥远的制约,教学往往只能走近诗人,从作品的创作背景中去体会诗意,领悟诗人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容易落入俗套,引起学生品读疲劳。之后,我阅读了大量古诗教学的经典实录、教学设计,观摩了大量名师的古诗课堂教学视频,  相似文献   

16.
小学语文课本中选了许多篇幅短小,脍炙人口而又通俗易懂的古诗。怎样教学这些古诗呢?小学语文第九册参考书指出:“韵文的学习,主要是理解词和句的意思,大体领会这些诗篇所叙述的情景和表达的思想感情。”基于这一教学要求的确定,在古诗教学中,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读诗、明意、入境、深思,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一、读诗。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教学古诗,尤其要重视读,乃至于背。讲解之前,要求学生能  相似文献   

17.
吴艳 《考试周刊》2014,(13):44-45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注重学生的内心体验是新课程理念倡导的。由于现代化社会中学生接触古代文字、语言的机会日渐稀少,因此小学语文的古诗教学如果仅从解释字面意思入手,则学生将很难领悟诗歌中所蕴含的意境和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其实每一首诗的背后都蕴含一幅图画,教师在教学古诗时,把"诗"和"画"结合起来进行教学,通过画面的再现、形象的感染、唤起学生丰富的联想,可引导学生深入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从而为小学古诗教学铺设便捷之路。  相似文献   

18.
读写训练要在理解诗句的含义和该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的基础上进行。根据古诗的特点,在理解时要弄清它的内涵,填补诗句之间在内容上的空白,明确全诗所表达的感情,应着重抓诗句中关键字词(包括实词和虛词)的理解。在教学《寻隐者不遇》这首古诗时,重点引导学生结合诗句理解了“言”、“只在”的“只”、“云深”的“深”这几个字的含义。然后抓住《寻隐者不遇》一诗在表现形式上是问答体这个特点让学生相互问答,结合诗句,想象出该怎么问怎么答才符合诗的内容。这样  相似文献   

19.
教学要求1 学习生字“伦” ,理解诗句的意思。2 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3 有感情地背诵、默写这首诗。教学重点想象诗中描写的情景 ,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教学过程一、故事引入 ,揭示课题。(略)二、初读《赠汪伦》。1 听录音范读。2 学生自读古诗两遍 ,要求读准字音。3 指名说说初读后的感受。三、学习《赠汪伦》。1 出示自学要求(小黑板出示) :(1)默读古诗 ,划出自己不懂的词句 ,借助课文注解理解。(2)思考 :李白是怎样表达他和汪伦之间的深厚感情的?2 学生自学 ,批、划、悟。3 分组互学 ,交流所得。4 全班交流 ,反…  相似文献   

20.
<正>一、教材依据《江畔独步寻花》,是人教版六年级下册复习资料中的一首古诗。二、设计思路《江畔独步寻花》的作者是唐代诗人杜甫。古诗生动形象地描绘出了一幅万紫千红、莺歌燕舞的春天美景。诗中抒发的是作者一人在江边散步时愉快高兴的思想感情。读悟这首诗,学生并不吃力。重点是指导学生用心去感受,形成一种能力。学生对古诗的朗读、背诵都很感兴趣,应通过诵读使学生理解体悟古诗的意境。古诗阅读教学,应让学生充分地自读、自悟、质疑、探究,在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