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教要得法在教学《长方形面积计算》这一课时,许多教师历来的做法是:让学生剪下许多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纸片,再用这些正方形小纸片去拼摆出长方形并数出长方形的面积,最后推导出面积计算公式。这样做,既费时,又费力。一次,我无意间发现学生写字用的小字格纸有个特点,就是每个字格正好是边长为1厘米的小正方形。于是,我在教《长方形面积计算》时,有意采取以下方法,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先给每个学生发一张小字格纸,然后让学生任意沿线剪下一个长方形,并标出所剪长方形的长与宽,接下来,师生之间开展“猜一猜”游戏:学生汇报所剪长方形的长与…  相似文献   

2.
星期天上午,文文、芳芳、贝贝和迪迪四个同学在文文家一起玩拼图游戏。文文首先提出建议:“我们用正方形纸片摆轴对称图形, 好不好?”其他三个小伙伴说:“好啊!于是,文文找来一张硬纸板,剪出5个小正方形,用其中的4个摆出了下面的图形:  相似文献   

3.
一、激趣导入1.先让学生用两根小棒摆成一个角。问 :你摆的是什么角 ?什么叫做锐角 ?什么叫做直角 ?钝角呢 ?(电脑出示 :)2.请同学们再用三根小棒随意摆一摆 ,看看能摆出哪些图形 ?同学们真聪明 ,摆出这么多种图形 !其中有一种是我们已认识的图形———三角形。 (板书 :三角形 )3.看到这个课题 ,你想提出哪些问题 ?(教师板书重点问题 ,然后小结。)同学们提的问题都很好 !下面我们就来共同研究三角形的意义、特性和分类。[组织学生两次“摆小棒” ,不仅达到“温故引新”的目的 ,同时诱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此基础上 ,通过学生自主提…  相似文献   

4.
现行六年制小学数学课本第二册第26页第一道习题是:用4根小棒摆一个正方形。用6根小棒摆一个长方形。《教师教学用书》是这样建议的:教师可以先指导学生挑选出一样长的小棒;然后再让学生用4根小棒摆正方形,用6根小棒摆长方形。在教学实践中,这道习题的设计会对一年级学生产生以下负面作用:一、不利于学生认识正方形、长方形有四条边课堂教学中,当老师问“正方形有几条边”时,学生会回答“正方形有4条边”,这是正确的;可当老师问“长方形有几条边”时,学生会回答“长方形有6条边”,这就是错误的了。细细品味,何以如此?根源就在于老师让学生用…  相似文献   

5.
教要得法:在教学《长方形面积计算》这一课时,许多教师历来的做法是:让学生剪下许多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纸片,再用这些正方形小纸片去拼摆出长方形并数出长方形的面积,最后推导出面积计算公式。这样做,既费时,又费力。一次,我无意间发现学生写字用的小字格纸有个特点,就是每个字格正好是边长为1厘米的小正方形。于是,我在教《长方形面积计算》时,有意采取以下方法,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一、指导学生用小棒“摆算式”,理解相同数位应对齐。教师出示例3:34 28=引导学生思考:34加28用笔算怎样写竖式?然后让学生拿出准备好的小棒“摆算式”,操作前教师组织同桌的学生相互讨论:1.先摆出几捆几根,再摆出几捆几根?摆的时候要注意什么?学生操作时教师注意巡回指导,并抽一摆得好的学生上台在磁性黑板上摆。  相似文献   

7.
动态生成的课堂是新课程所追求的目标之一。如何促使我们的课堂具有生成性呢?笔者通过课堂实践认为:只有教师开放课堂,引领学生转变学习方式,实现师生互动,才能使课堂成为动态生成的师生成长的共同体。下面结合“周长和面积的比较”的教学实践,谈一下自己的粗浅看法。一、无意开放我在教学“周长和面积的比较”时,教案预设的是让学生用6个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拼成一个自己喜欢的长方形,再求出它的周长和面积。课堂上,我在提要求时却说成:“用6个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拼一个自己喜欢的图形,再求出它的周长和面积。”(无意间,教师开放课堂的程…  相似文献   

8.
现行六年制小学数学课本第二册第26页第一道习题是:用4根小棒摆一个正方形.用6根小棒摆一个长方形.<教师教学用书>是这样建议的:教师可以先指导学生挑选出一样长的小棒;然后再让学生用4根小棒摆正方形,用6根小棒摆长方形.  相似文献   

9.
长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是新教材第六册最后一单元的教学内容。在教学中教师要精心设计活动过程,善于抓住多种契机,训练学生观察、比较、转化、归纳、类比等思维方法。请看下列教学片断设计。操作归纳请学生分别用12个小正方形硬纸片(1平方厘米)摆出长方形,看谁摆得多,并说出所摆长方形的  相似文献   

10.
设计背景:“倍的认识”是人教版实验教材二年级上册中的内容,是学生接触“倍”的概念的第一节课,目的是让学生经历“倍”的概念的形成过程,体验“一个数的几倍”的涵义,初步建立“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计算思维,培养学生操作、观察、推理的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片断一(感知“倍”)二(1)班的数学课堂上正在举行一场有趣的拼摆图形比赛,咱们也去看看吧!课件出示第一项比赛规则:在规定时间内尽量用小棒摆出更多的正方形。画面出现小红、小芳、小明摆正方形的情景。时间到,他们三人摆好的正方形数为:小红□小芳□□小明□□□你猜第一项比赛…  相似文献   

11.
一、让学生大胆质疑,培养创新精神 现代思维认为,问题是思维的起点一切发明创造都是从问题开始的,所谓“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就是这个道理。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如,在教学《面积和面积单位》一课时,教师出示面积为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塑料片、圆形铁片、长方形纸片,提问:要想测出另一大长方形纸的面积,用哪一种图形做标准合适呢?要求学生动手摆一摆、说一说。学生通过实际操作领悟到:(1)只有摆满长方形纸,才能测出它的面积。(2)利用圆形铁片…  相似文献   

12.
我要求学生联系以前学过的知识,独立思考解答。片刻,一只只小手便高高地举了起来。一名学生回答道:“有三个正方形。两块阴影部分的面积相等,只要算出一个,再乘2就行了。”我追问:“一块阴影部分的面积怎样算?”“用大正方形的面积减去小正方形的面积。”我点了点头,正想表扬他时,有一位学生站了起来:“老师,我有一种简便算法:把每块阴影部分分成3个相等的小正方形,算出一个小正方形的面积,再乘6,就是整个阴影部分的面积,2×2×6=24(平方厘米)。”他边说边把自己分割后得到的图形展示出来。“非常好!”我不由地为他鼓掌。“老师,我还有一种…  相似文献   

13.
《考试周刊》2020,(97):79-80
数学学习是一个探索知识和发现规律的探究过程,教师在教学中应善于引导学生经历探究过程,在观察和比较中理解物体面积的意义,指导学生通过数图形中的正方形个数来理解长方形面积的含义,即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每行摆的格子数×行数(长×宽),使学生明白求图形的面积就是求图形中包含多少个这样的面积单位,并会运用于生活实践中,解决问题,在这个观察、比较、分析、运用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  相似文献   

14.
一、铺垫复习“修媒体演示:投影屏幕出现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和国”教师先引导学生思考:哪些图形的面积计算方法已经掌握了?当学生回答出“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已能计算”后,教师再引导学生思考;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怎样计算?  相似文献   

15.
在一次圆面积计算的思维训练课上,教师给学生出示了这样的一道题,在一块直径是20分米的圆形铁片中,王师傅准备剪下一个最大的正方形作零件用,问四周丢弃的废料面积是多少平方分米?(如图A) 题目出示后,教师没要求学生马上解答,而是组织各小组学生欣赏和体味图形,让学生读懂图形说清图意。如有的说,这个正方形把圆分成了4块相等的阴影部分,真奇妙;有的说,圆和正方形对折后完全能重合,是对称图形,很好看;又有的说,圆的直径20分米正好是正方形的对角线,是公用条件;还有的说,直接求正方形面积不好求,把它转化为求三角形的面积就容易了,等等。  相似文献   

16.
刘川芳 《四川教育》2006,(10):33-33
[案例] “乘法的初步认识”的教学中,教师让学生用小棒自主选择自己最喜欢的图形,在规定时间内摆出若干个同样的图形,然后组织学生交流,列出不同的加法算式,再根据“几个几”的认识,把这些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通过观察、归纳,让学生认识到:“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老师强调指出:“像‘5+6+7’加数各不相同,能用乘法算吗?”多数同学说:“不能。”  相似文献   

17.
《四川教育》2003,(12):24-25
A种设计:一、复习引入师:同学们,前面我们学习了面积和面积单位,想一想,什么叫面积?什么又是长方形的面积呢?我们求平面图形的面积,用的是什么方法?在学生回忆出“是用面积单位直接量的”后,教师指出:如果我们需要求的图形面积比较大,用这种方法就比较麻烦,有没有其它简便方法呢?由此引入新课。二、引导探索教师按照教材设计,让学生拿出一个长5厘米、宽3厘米的长方形纸板和一些面积是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然后让学生想一想:怎样求长方形纸板的面积?学生采用直接量的方法,边操作学具、边思考、边完成书上的填空。多媒体演示:沿着长方形的长…  相似文献   

18.
数学规律抽象、难觅,教师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引导学生参与探索规律的过程,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发现,自觉获取。例如,人教版六年制小学数学课本第七册第76页有这样一道题:“用儿根长40厘米的细铁丝,围成几个不同的长方形,再围成一个正方形。算一算围成的图形中哪一种面积最大。”这道题是在学生学习掌握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与面积计算的基础上安排的一道练习题,旨在使学生通过灵活运用求周长与求面积的知识,明确“长方形周长一定,长和宽越接近,面积就越大”这一知识规律。教学中,我让学生通过“围、算、比、议”的实践过  相似文献   

19.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P100~101页。教学目标:1.通过让学生用小棒摆图形,亲自探索所摆图形与所需小棒根数之间的关系,发现每多摆出一个图形,小棒相应增加的根数。2.放手让学生经历直观操作、自主探索的过程,体验发现  相似文献   

20.
<正>[教学目标]1.通过摆长方形的活动,探索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进而推导出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2.通过不同形式,优化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的计算。[教学重难点]1.由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推出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2.运用所学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学情分析]1.引导学生通过用面积是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量出所给长方形的面积,进而引到学生用小正方形摆出长方形面积的方法推导出长方形的面积公式;再根据长方形的面积公式推导出正方形的面积公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