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师引导学生认识台秤,感知日常生活中以千克为重量单位的意义) 师:大家观察一下白糖的包装袋,一袋白糖是多少克? 生:一袋白糖的重量是500克。 师:请同学们拿一袋白糖,掂一掂,感觉一下有多重? 再拿一袋白糖,与原来的一袋合在一起,掂一掂, 一共有多重? 把这两袋白糖全部放在台秤的托盘里,观察一下, 台秤指针指在什么位置? 生:台秤的指针指在“1”上。 师:这两袋白糖的重量是1千克,“千克”是我们新 认识的重量单位。大家想一想:1千克等于多少克? 生:1千克是两个500克,也就是1000克,所以1 千克=1…  相似文献   

2.
教学内容 :九义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四册P37-38教学目标 :(1)通过动手操作 ,初步认识重量单位千克 ,建立 1千克的重量观念 ,知道 1千克 =10 0 0克。(2 )知道用台秤称物品重量的方法 ,能够进行重量的简单计算。(3)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学习兴趣 ,发展思维。教具准备 :9个台秤 ,每组一个 ,教师一个灯片 ,每桌10克、10 0克、1千克的沙子各一袋。学具准备 :每人准备一个 2分硬币 ,每组每人准备 2个苹果 ,4个鸡蛋 ,一包盐 ,一捆面。课前准备 :为方便学生实践 ,以实践小组的形式 ,呈“八”形小组教学。  一、引旧探新师 :(手里拿着一个天平 )这…  相似文献   

3.
教材:苏教版三年级(上)第29-32页 教学过程: 一、认识1千克 师:通过刚才的实验,我们了解了几种秤,我们也知道了在台秤上的k、g两个字母写在一块就表示千克,假如把物体放在秤盘中,秤的指针指到了哪个数字上就代表着是几千克.接下来我们就来称一下这袋盐的重量是多少.(师把盐放在秤上)秤的指针现在在数字1上,那么这袋盐重1千克.  相似文献   

4.
创设猜想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师:我们已经知道千克与克是常用的重量单位,还知道称较轻的物品用克作单位,称一般的物品用千克作单位。请同学们大胆猜想一下,千克与克之间会有怎样的关系?并说一说你是根据什么猜想的。生1:我猜千克称的多,克称的少。生2:我根据1千米=1000米,猜想出1千克=1000克。生3:我根据千克中有个“千”字,猜想出1千克=1000克。【评析】允许学生猜想,为学生创设猜想的情境,就是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学生的猜想有的是根据已有的知识推测未知的,有的是根据条件想象出结果的,有的则干脆…  相似文献   

5.
薛芳 《山东教育》2002,(25):51-52
教学内容: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第四册第四单元42、43页“千克的初认识。教学目的:1.使学生认识重量单位千克,通过一掂,称一称,看一看等实际操作活,初步建立1千克的重量观念。2.从贴近学生生活的事例入手,通称体重和书包以及小黑板的重量,进步认识千克,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及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片段:师:刚才我们了解到了关于千克的多知识,到底1千克有多重呢?老师为每个小组都准备了1千克重沙子,小组的同学轮流掂一下,试试到有多重?(小组活动,轮流掂1千克重的沙子)师:现在闭上眼睛想一想,1千…  相似文献   

6.
杜禹 《辽宁教育》2001,(1):105-106
(教师引导学生认识台秤,感知日常生活中以千克为重量单位的意义)   师:大家观察一下白糖的包装袋,一袋白糖是多少克?……  相似文献   

7.
杜禹 《辽宁教育》2001,(2):105-106
(教师引导学生认识台秤,感知日常生活中以千克为重量单位的意义)   师:大家观察一下白糖的包装袋,一袋白糖是多少克?……  相似文献   

8.
一、说教材吨的认识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认识了重量单位“克”和“千克”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对于“吨”这个重量单位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很少接触 ,所以教材通过装货物的卡车、火车皮这样一组图画 ,让学生初步感知这些物品都很重 ,不能用以前学过的重量单位来表示 ,自然地引出了更大的重量单位“吨”。接着通过计算10袋大米的重量 ,教学1000千克是1吨一例 ,让学生实际感受到这个很大的重量单位。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掌握1吨=1000千克 ,教学难点是建立1吨重的概念。二、说教学目标1 使学生认识重量单位吨 ,知道吨在实际中的应…  相似文献   

9.
(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围坐成五组)师:老师课前为每组同学准备了一袋精盐,放在你们小组的桌子上,请每个同学都用手去掂一掂,感觉一下这袋精盐的重量。(学生按照教师的要求,每人都用手去掂精盐,感觉一袋精盐的重量。)师:谁能告诉大家这袋精盐的重量是多少?生:这袋精盐上标着净重1000克,我认为这袋精盐的重量是1000克。生:这袋精盐的重量是1000克。师:好。两名同学说得对,这袋精盐的重量是1000克,也就是1千克,又叫1公斤(教师边说边板书:1千克=1000克)。下面,让我们通过实际操作来进一步了解1…  相似文献   

10.
曹祖恩 《云南教育》2002,(7):41-41,42
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四册第四单元“千克的初步认识”,是量的计量方面的重要教学内容之一。一、教学要求1.使学生初步认识重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重量观念,知道1千克=1000克。2.了解秤有多种形状及用秤称物品的方法,称重量数额不同的物品,用不同的秤。能够进行重量的简单计算。3.通过对形体相同重量不同、形体不同重量相同的两类物体掂一掂、称一称,深化学生的重量观念。4.通过“有多重”的实践活动,让学生感受重量单位,逐步建立正确的重量单位观念,同时渗透初步的统计知识,使学生了解收…  相似文献   

11.
傅涛  姜媛 《辽宁教育》2002,(1):112-113
创设猜想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 师:我们已经知道千克与克是常用的重量单位,还知道称较轻的物品用克作单位,称一般的物品用千克作单位.请同学们大胆猜想一下,千克与克之间会有怎样的关系?并说一说你是根据什么猜想的.  相似文献   

12.
在教"1千克=1000克"前,教师要准备好盘秤、台秤或天平秤一台或几台(学生分组使用);2分硬币1枚;100克重砂包10个;1千克重的砂袋1个、铁块1块、洗衣粉1袋、精盐1袋、棉花或化纤1包;大米、大豆等实物1千克~2千克.在教学中,可按如下四步进行.第一步:(1)出示上述1千克重的不同物体后设问:"能否凭借眼力判断出这些物  相似文献   

13.
傅涛  姜媛 《辽宁教育》2002,(2):112-113
创设猜想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   师:我们已经知道千克与克是常用的重量单位,还知道称较轻的物品用克作单位,称一般的物品用千克作单位.请同学们大胆猜想一下,千克与克之间会有怎样的关系?并说一说你是根据什么猜想的.……  相似文献   

14.
下面是一位教师在教学《吨的认识》(苏教版九年制义务教育《数学》第六册第47~49页)时的教学片断实录。(课一开始,教师就在教室讲台两边各放了一个重25千克的大米袋。)师:同学们,你们能搬得动25千克的物体吗?生:(齐)能。(大部分学生神情中充满了自信,只有少部分学生脸上露出怀疑的神情。)师:那就请同学们试一试。请你们排成两排,分别来搬一搬这袋大米。(同学们有的只能拎起米袋的一角;有的小女孩用尽力气也不能把大米袋挪动一下;有个别大男孩想逞一逞能,用尽吃奶的力气,涨红了小脸,也只能把大米袋搬离地面一点点,想坚持一会儿都不可能。他…  相似文献   

15.
何谓“整体把握、关键突破”?就是说不论是教学两步应用题或者教学三步应用题 ,都要从整体上抓住关键的基本数量关系 ,进行突破 ,从而布列方程解题。这样学生对列方程解应题就不至于有“剪不断 ,理还乱”的感觉 ,使问题变得简单、明朗。如教学“商店原来有一些饺子粉每袋5千克 ,卖出7袋以后 ,还剩40千克 ,这个商店原来有多少袋饺子粉?”所列的数量关系式 :每袋的重量×原有的袋数 -每袋的重量×卖出的袋数=剩下的重量5千克x袋5千克7袋40千克以上关系式中虽然将条件和问题一一列出 ,进行逐个分析 ,但用这种方法显得烦琐 ,也不易…  相似文献   

16.
一、创设情境,游戏引入开始以“背一背”游戏引入,通过小组内任选两名同学背一背的体验,感受有的同学轻一些,有的同学重一些,依次来揭示课题。(析:用学生喜欢的游戏导入新课,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下一步学习做了良好的铺垫)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1郾交流汇报师:前几天,同学们收集、调查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品的含量,我们现在来交流一下好吗?调查表物品名称净含量食盐500克大米5千克薯条85g面粉5kg生1:我调查的是食盐,每袋净含量500克。生2:我调查的是大米,每袋净含量5千克。生3:……师:同学们有什么发现吗?生1:有…  相似文献   

17.
DJY人教版第五册“吨的认识”一课,教材以10袋100千克大米(含插图)的重量引出“1吨”的概念,认识“1吨=1000千克”。学生是初次学习吨这个单位,对这个概念相当陌生,而教材则是利用10袋100千克大米来让学生理解、体会“1吨”及其与千克的进率。由于在本地区的实际生活当中,学生极少接触到每袋100千克的大米,所以他们对于100千克是同样的陌生,更不用说1吨。落实新课程理念的一个关键,就是要活用教材。为此,我在教学这一内容时,没有按照教材的安排去施教,而是特地把学生带到学校的饭堂里去,先观察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每15千克一袋和每50千克一袋…  相似文献   

18.
一、导入师:同学们,明天下午我们班将开一个联欢会,采取以小组为单位的形式,老师作为特邀嘉宾出席。听到这个消息,你们高兴吗?生:(很兴奋的样子)高兴。师:联欢会上每个小组肯定要准备许多好吃的东西。你们觉得应准备哪些食品?生:糖、瓜籽、花生、香蕉……师:的确需要准备的食品有很多种。首先,我们以糖为例来研究一下。每个小组大约要准备多少糖?生1:要准备1斤。生2:准备80块。师:我们买糖的时候不论块,一般按重量买,每个小组大约要买多少千克?生1:1千克。生2:0.5千克。生3:2千克。(师在黑板上板书2…  相似文献   

19.
一、交流信息,引入新课师:通过背一背、抱一抱等形式我们感受到每个同学都有一定的重量,只不过有的重一些,有的轻一些。课前老师请同学们了解一些物品的重量,哪位同学把你了解到的情况介绍一下?生:我的体重是28千克。生:一头大象的体重是5吨。师:你是怎样知道大象体重的?生:我是从网上查到的。生:我这袋旺仔QQ糖的重量是50克。师:能说一下你是怎么知道的吗?生:这个包装袋上标的是50克。师:噢。在这儿王老师提醒大家一下:包装袋上标的50克是指QQ糖本身的重量,并不包括外面包装袋的重量。不过包装袋的重量非常轻…  相似文献   

20.
悟空解烦     
一日,唐僧师徒四人来到麻烦山,被麻烦怪挡住了去路。麻烦怪叫道:“此路是我开,此树是我栽。要从此处过,帮我解麻烦。”悟空说:“有什么麻烦尽管说出来,老孙我正愁找不到麻烦哩!”麻烦怪指着旁边的妖怪说:“我只知道左边的1只羊精和1只牛精共重450千克,右边的2只羊精和1只牛精共重500千克。同类的妖怪的体重是相同的,但不知道一只羊精和一只牛精各有多少千克?”猪八戒嚷着:“这还叫麻烦呀!右边的妖怪比左边的重50千克,是因为多了一只羊精,所以一只羊精重50千克,那么一只牛精的重量就是450-50=400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