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赵子正 《辅导员》2011,(1):47-47
我学的乐器是唢呐,到现在我已经学了快两年的时间了,在学习唢呐的过程中我经历了很多……  相似文献   

2.
我学的乐器是唢呐,到现在我已经学了快两年的时间了,在学习唢呐的过程中我经历了很多……记得第一次参加的是朝阳区艺术节的集体比赛。那是2009  相似文献   

3.
岁月烟花凉     
郑尔佳 《初中生》2018,(17):33-34
我是土生土长的乡下姑娘.母亲生我的时候,正赶上春天到来,于是她给我取名筱春来.我家世世代代都是吹唢呐的,我爷爷在家乡的名气可高着呢.别人家办白事,都会叫上我爷爷的唢呐班去吹上几曲.在当时,他可是“唢呐王”,筱家班的掌门人. 长大后,听母亲讲爷爷以前的事儿—— 在我们村,唢呐这种民间艺术,不只是一种娱乐,办丧事时还意味着对逝者的人生评价——品德平庸者,唢呐班只吹两台;中等的吹四台;上等者吹八台.只有为德高望重者,才吹《一枝花》.这首高难度的曲子,只有我四方闻名的爷爷——筱三爷能吹.筱三爷老了,筱家班需要接班人.村里人都指望母亲生出个儿子来.遗憾的是,母亲生出了我.姑娘是不能学吹唢呐的.  相似文献   

4.
<正>您就这样永远地离去了吗?我那爱吹唢呐的爷爷。现在,我却怎么愈来愈感觉到您的真实存在呢?新中国成立以前,爷爷靠一把唢呐解救了全家的饥饿。那把唢呐吹走了乡村凄凄惨惨的岁月,吹走了乡村尸布一样悲凉的生活。让哭的人尽情地哭,让叫爹的尽情地叫爹,让喊娘的放肆地喊娘……新中国成立以后,爷爷不再为生活奔波了,唢呐却吹得更勤了。爷爷用唢呐吹着村庄的喜怒哀乐:把农家的喜事吹得热热闹闹,让新郎满杯满杯地敬酒,新娘大把大把地撒糖;把农家的惨事吹得有声有色,孝男踉踉跄跄地护丧,孝女抽抽泣泣地号丧……  相似文献   

5.
《柳州师专学报》2019,(1):57-60
唢呐班社,作为我国唢呐艺术在当代传承与发展的重要载体,对区域性民间风俗文化的推进,是具有重要意义的。砀山唢呐班社历经几百年的发展形成了较为固定的组织架构和和沿承方式,对传统的继承既稳固了砀山唢呐的区域性地位,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唢呐的发展。在坚持传承的基础上,阐释砀山唢呐现今发展的利弊,进而探索其合理的保护策略。  相似文献   

6.
当今各大高等音乐学府都开始了唢呐艺术学习,唢呐艺术正在从民间开始走向世界的舞台,在世人面前以全新的面目呈现。唢呐艺术从多种放面都拥有了新的发展,有了自己新的特点,主要包括:表演形式、形制创新、专业教育等,因此,唢呐艺术有必要进行系统的整理,形成理论教育,从而推动唢呐艺术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7.
俗话说:“一支唢呐半台戏。”唢呐在乡村音乐中是一个重要角色,它技巧丰富,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别适合演奏热烈欢快的乐曲。在我们农村小学小型乐队中,添加这么一两支唢呐,并且充分发挥它的作用,能给乐队注入鲜活的分子,增添不少亮丽的色彩。多年来,我指导学校乐队,觉得唢呐最不好教,主要是准备工作繁琐,音准不好把握。根据几年的教学经验,认为在学生初学时教师应从这几方面着手:一、帮助学生选好理想的哨子,炼就过硬基本功唢呐的音质好坏主要取决于哨子是否理想,特别是初学者,气息短,经验不丰富,若是没有易吹的哨子来学习…  相似文献   

8.
唢呐作为我国传统民间乐器在我国民间广泛流传,因为唢呐演奏时多种多样的表演形式和复杂繁琐的演奏技巧,很多学生在进行唢呐学习时都需要通过不同的教学方法来进行唢呐学习,通过调查比对,我们可以发展,吟唱的教学方法可以帮助学生克服许多在唢呐学习时遇到的困难,比如在吹唢呐时因气息不集中而发不出想要的音调,因舌头不灵活做不出发出固定音调的形状等问题.本文主要是对不同的吟唱方式在唢呐演奏课程中发挥的作用进行分析,探究如何在唢呐演奏学习中发挥吟唱教学方式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9.
唢呐艺术是我国民俗音乐艺术的一个艳丽瑰宝,具有独特的历史沿革迹象和深刻的社会变迁见证作用。现代以来,随着西洋音乐等其他民俗乐器的大力发展,唢呐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但是唢呐艺术由于自身具有的独特意义,它的发展关系到民俗音乐的接受现状与未来发展状况,因此对于唢呐的传承和发展不能简单的寄托于民间艺术的自觉发展,还要更多的从教育上进行有力的传承。本文从唢呐艺术的历史渊源出发,并以山西戏剧职业学院为例,探讨唢呐艺术在高职高专院校中的教学现状,并且根据调查问卷的发放与收集,对高职高专院校唢呐教学现状进行具体的整理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高职高专院校唢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一些可行的建议以改变现有教学状况,以促进我国唢呐艺术的教学发展。  相似文献   

10.
唢呐乐器使用非常早,主要使用在一些民间活动中,因此它的民族性非常浓郁。本文在阐述时主要是对唢呐在乐队中应用现状分析,介绍唢呐在现在乐队中需要如何发展,以此来提高唢呐的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乡村的记忆     
李新平 《同学少年》2011,(11):32-33
唢呐唢呐,你铜质的音调,飘散着太阳最初的光芒,仿佛一条流淌在乡村上空的河流。唢呐,你这位乡村歌手,吟唱着乡村千年的喜悦与忧伤。唢呐,你的声韵响成一串串熟稔的乡情,挂在乡村古朴的屋檐,深入村民的骨血,  相似文献   

12.
<正>唢呐是我国历史悠久、用途广泛、技巧丰富的一种民间吹管乐器,民间俗称为大笛、喇叭。唢呐通过气息的控制,亦能使音色达到惟妙惟肖的效果。所以唢呐不仅能够演奏出粗犷挺拔的刚气,还能够演奏出细腻委婉的柔情。唢呐发音高、嘹亮,过去多在民间的吹歌会、秧歌会、鼓乐班和地方曲艺、戏曲的伴奏中应用。经过不断发展,唢呐丰富了演奏技巧,提高了表现力,已成为一件具有民族特色的独奏乐器。随着改革开放,我国经济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  相似文献   

13.
山西临县大唢呐是一个古老的民间曲艺品种,它的历史源远流长,具有较高的文化传承价值。根据笔者的实地调查研究,本文探讨了临县大唢呐的演出状况、艺人的生活状况、演出场合、大唢呐艺人对自身现状的认识,试图使这一独具地域特色的古老艺术充分展示其学术价值和独特魅力,并且使临县大唢呐在发展中面临的窘境得到政府和社会的重视。  相似文献   

14.
唢呐声声     
深秋的夜里,一阵阵悠长的唢呐声吹着凄婉的调子不时敲击着我的耳膜。母亲告诉我巷子北边的李老汉殁了。在我的家乡,每有丧事,大凡要请乐人送葬迎魂,唢呐那悠长的独具穿透力的声调,正适合生者对亡者的哀思,  相似文献   

15.
1995年11月至1996年元月,我参加了省教委举办的第六期“高完中、职业高中校长培训班”学习,接着1996年4月至5月,我又参加了国家教委在湖南长沙举办的第十三期“南方地区农村职业高中校长岗位培训班”学习。在这两次“校长岗位培训班”学习期间,我对省内外的一些职业  相似文献   

16.
王美璇 《儿童音乐》2023,(1):67-68+74
<正>一、教学素材《唢呐配喇叭》是一首短小的湖南民歌。歌词通过一问一答的形式,模仿大喇叭、小唢呐相互竞技的有趣情景,烘托出主人公洒脱豪爽的性格。(一)歌词分析“长的就是喇叭,短的就是唢呐,里乐拉,里乐拉,唢呐配喇叭。”运用写实手法,根据长与短区分喇叭和唢呐,贴近儿童的认知水平;使用衬词“里乐拉”模仿唢呐和喇叭的吹奏,赋予歌曲浓郁的乡土气息,洋溢着田园农家的自由欢乐气氛。  相似文献   

17.
小说《百鸟朝凤》以传统艺术在艺术生产状况下遭遇的危机为背景,讲述了男主角游天鸣拜师,学习唢呐吹奏技艺,掌握唢呐名曲《百鸟朝凤》,成为唢呐艺术传承人的故事。当代,以唢呐为代表的传统文化为了避免消亡,从形式到内容进行了自我调整,其宗教伦理维度的本体被转化为形式—消费模式,以此确立艺术的自律性,客观上,这是文化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环节,现实中,文化产业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发展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8.
唢呐     
平平淡淡的日子总有些什么在农事纷繁中悸动或叹息 ’最初的唢呐以青铜的名义点燃了乡村的歌喉弯弯曲曲一泻千里婉转成大山特有的绝响沿一首古老的民谣出发夹杂米酒和荞麦的芬芳唢呐声声醉卧在乡间的小路上被一张嘴唇牵向远方在淳朴的民风里大口咀嚼阳光与五谷杂粮谁家的阿妹出嫁唢呐总是最先赶到抬着的指尖轻轻一掐便构思好了一声声吆喝在贫穷和苦涩里生长唢呐是一条蜿蜒曲折的路再出色的诗人也写不出它的坎坷与憧憬唢呐@申文$零陵师范小教二班!学生 邮编:425006  相似文献   

19.
砀山唢呐乐班主承中原文化,乐器使用和乐队编制基本上承袭了鲁西南鼓吹乐。唢呐和笙为主奏乐器,大型乐班增加了弦乐器和笛子,中型乐班增加了电子琴和架子鼓,但没有弦乐器,小型乐班更多保留了鲁西南鼓吹乐原形。主要为婚嫁、丧葬、开业庆典、老人过寿、小孩周岁等场合演奏,逢年过节等一些喜庆的日子也进行表演活动。演出形式分“搭台吹”、“无台吹”和“走吹”。唢呐曲目主要有地方戏曲曲牌和唱腔,唢呐牌子曲、民间小曲和器乐曲,歌曲联奏。  相似文献   

20.
我的烦恼暑假?从小到大,培训班填满了我的每个假期。早些年是什么画画、体操、钢琴之类的,现在上高年级了,又换成语文、数学和英语了。有这些培训班在,我心里总不是个滋味。它们仿佛就是一颗颗定时炸弹,假期一到,它就把我的快乐、自由给炸飞了。最幸福的记忆莫过于那天早上,我正在妈妈的唠叨声中准备出门,忽然接到了培训班老师的电话:今天拉电,无法上课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