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强调了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三者之间对话的过程。在构成阅读教学的几个要素中,“学生”“教师”都属于“读者”,而且“学生”排在“教师”前面,理应是“第一读者”。“读者”属于阅读的主体,“第一读者”更是主体,  相似文献   

2.
高中语文作文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读者意识"是十分重要的。想要把"读者意识"应用到高中作文教学中,教师首先要让"读者意识"深入学生的思想中,并建立起培养学生"读者意识"的教学环境。除此之外,教师还要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意识,让学生从根本上掌握"读者意识"。本文针对"读者意识"在高中作文教学中的培养进行几点分析。  相似文献   

3.
当下作文教学中读者意识缺失,学生写作陷入泥潭,教师教学走入困境。基于学生生活,从教材文本中让学生触摸读者意识、设计写作任务让学生触发读者意识、开发资源让读者意识浸润学生写作三种途径,培养学生写作的读者意识。  相似文献   

4.
巴金先生在长期实践中悟出了写作的秘诀:把心交给读者。这一秘诀对学生写作的启示是:第一,贵在有心,有心在于求“诚”务“实”,教师予以正确引导;第二,心中有读者,要设想读者,尊重读者,拓展读者群;第三,把心完好“交给”读者,教师、学生、教材编者共同关注和完善写作过程,充分实现写作的表达和交流价值。  相似文献   

5.
《中学生读写》2010,(9):110-111
为促进中学语文教师教学水平和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人文关爱精神。中国教师发展基金会与读者杂志社联合举办了“《读者》杯全国中学师生写作大赛”活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6.
《中学生读写》2010,(10):116-117
为促进中学语文教师教学水平和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人文关爱精神,中国教师发展基金会与读者杂志社联合举办了“《读者》杯全国中学师生写作大赛”活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7.
现代阅读理论认为,读者阅读时总是凭着自己的经验积累和知识结构在与文本对话。这就告诉我们,读者感知文本不是始于空白的,并且,不同读者感知同一文本的结果也是不同的。显然,当读者初步感知文本时,读者自己的经验积累和知识结构会起关键作用,而此时的阅读初感会烙下鲜明的读者色彩。以此观照阅读教学,我们会发现:课文还没教,可学生对其中的许多内容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学生已知晓或已明白的问题教师还在“津津有味”地大讲特讲;学生对教师提出的问题不感兴趣,但仍在强打精神地应对教师的问题。其实,这种种现象表明,学生的阅读初感是一个不容回避的存在,教师对学生阅读初感的忽略,会造成课堂对话无效的结果。因此,重视学生的阅读初感,并把它作为教学起点是阅读教学理所当然的事。  相似文献   

8.
《中学生读写》2010,(8):118-119
为促进中学语文教师教学水平和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人文关爱精神.中国教师发展基金会与读者杂志社联合举办了“《读者》杯全国中学师生写作大赛”活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9.
<正> 高等学校图书馆是为教学和科学研究服务的学术性的机构,也是学生的第二课堂。它的读者对象主要是教师、学生。读者阅读的需求主要反映在学校教学和科学研究活动对文献需求的全过程。教师和学生对教学用书与科学研究的需要,分别遵  相似文献   

10.
中小学图书馆的服务对象主要是教师和学生,由于读者的年龄、经历、爱好和专业的不同,他们对图书资料的需求也就不同。因此读者的阅读心理、借阅规律,既有共性,又有个性,这就要求我们服务人员针对不同的读者进行仔细的观察、研究,掌握读者借阅规律,做好服务工作。 一、教师的借阅规律 在学校图书馆的读者中,教师是  相似文献   

11.
读者意识就是写作中的对象意识,是写作时心中所存的倾诉或交流对象,不少学生之所以写出的作品不够生动,是因为他们缺少读者意识。教师要引导学生认识到写作是一种交流和审美,从而促使他们认识到读者意识的重要性;还要鼓励学生通过融入实际生活和社会角色的方式调整读者意识;最后鼓励他们在情境对话和片段练习中发展读者意识。这样才能让学生写出更精彩的作品。  相似文献   

12.
<正>学生在写作文时往往把教师当成唯一的读者,作文中情感虚假、内容空洞的现象屡见不鲜。教师要在习作中培养学生的读者意识,让习作成为他们愉快的精神之旅。一、变革作文形式,激活读者意识1.作文命题,指向读者。题目是文章的灵魂和眼睛,设计开放的话题,不仅便于学生拟定假想的读者,而且能激起学生写作的欲望。如《我的心事》的读者指向模糊,学生看了觉得平淡无味,勾不起写作的欲望。一个学生说:"老师不如把题目换一换,我们可以把它改为《×××,我想对你说》。"一  相似文献   

13.
阅读教学过程是教师、学生和丈本之间的对话过程。文本通过文字向读者传递着各种信息,教师在课堂中就要帮助学生通过阅读这些文字来吸收信息。  相似文献   

14.
苗一清 《辽宁教育》2022,(21):72-75
习作的本质是为特定目的、针对特定对象而进行的书面表达,因此,培育学生的读者意识可以帮助学生打通生活和习作的壁垒,优化习作表达,提升语文素养。教师可采用读者意识观照下的习作教学策略:深化阅读思维,树立读者意识;构建习作链条,培养读者意识;创设真实场域,强化读者意识,从而推进习作教学,提高学生的习作表达能力。  相似文献   

15.
王燕 《学语文》2008,(4):36-36
一节作文课其实包括如下声音:作品的、作者的、读者的。而读者的声音又包括教师的、学生的,甚至还包括作者的。我们可以简化为四组:“作者-作品”“学生-作品”“教师-作品“教师-学生”。其中“教师-学生”对话贯穿课堂教学始终,是课堂交响乐的主旋律。相关论述散见于其他三组对话模式的阐述中。  相似文献   

16.
罗丽华 《文教资料》2008,(17):139-141
写作教学高耗低效,学生写作兴趣不足,这与教师忽略对学生读者意识的培养有关.本文从心理学理论的不同角度出发,分析读者对学生写作动机、写作质量、对话需要的重要影响,并力求总结出指导写作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读者意识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袁燕 《考试周刊》2014,(3):42-42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能正确发挥教师的教学主体性和学生的学习主体性的,都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语文教师是这样一个读者,并且理应是一个对课文有更丰富的体验和更细致的感受的读者。语文教师的教学主体性在于语文教师有根据自己对文本独立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解读文本和独立地组织语文教学的权利。  相似文献   

18.
学生在写作文时往往把教师当成唯一的读者,作文中情感虚假、内容空洞的现象屡见不鲜。教师要在习作中培养学生的读者意识,让习作成为他们愉快的精神之旅。 一、变革作文形式,激活读者意识 1.作文命题,指向读者。题目是文章的灵魂和眼睛,设计开放的话题,不仅便于学生拟定假想的读者,而且能激起学生写作的欲望。如《我的心事》的读者指向模糊,学生看了觉得平淡无味,勾不起写作的欲望。一个学生说:“老师不如把题目换一换,我们可以把它改为《×××,我想对你说》。”一石激起千层浪,在和学生讨论之后,新鲜的题目出炉了:《爸爸,您辛苦了》《×××,让我说声“谢谢你”》《×××,你冤枉我了》《妈妈,请你原谅我》《老师,你可曾知道》……这样的题目,读者指向明确,学生写起来有的放矢,就避免了作文内容的千篇一律。  相似文献   

19.
习作教学如何提质增效成为诸多教师思考的问题。得法的教学指导,能让学生更有效地掌握习作技巧、提升习作能力、构建习作思维。培养学生的读者意识就是策略之一。这需要教师在习作教学中引导学生将自己想象成不同的读者,培养学生的读者意识。但在以往的教学中,往往注重的是如何围绕事物特点、合理安排说明文结构、使用说明方法,而忽略了说明文的写作是为了让读者读明白实用价值。因此,在“双减”背景下,培养学生的读者意识,构建说明文习作逻辑,能有效提升学生的说明文习作效率。  相似文献   

20.
高校图书馆读者需求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和探讨读者需求,是为了更好地为读者服务,提升高校图书馆文献的利用率,文章分别对学生和教师的阅读需求特征作了分析。学生阅读需求特征为:1.阶段性;2.集中性;3.广泛性。教师的阅读需求特征为:1.全面系统;2.专深具体;3.新颖及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