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张文斌 《师道》2002,(2):26
上课了,小孙、小迟突然跑来找我,羞赧间带怨气:“老师,犯错误罚写说明书,算不算体罚学生?”我说:“《未成年人保护法》和《教师法》都有规定,教师员工不得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老师罚你们,是什么原因?要说实话。”小孙和小迟一听来了精神。一个说:“我就旷课三次。”另一个说:“我不就是迟到七次吗?班头,有时候就喜欢小题大作,不过,现在可是法制社会。”  相似文献   

2.
因为不时有学生由于老师的惩罚过严而自杀的新闻,我问过我的女儿,你被老师打过吗?女儿非常肯定地回答:没有!这一点让我感到很庆幸,也很欣慰。但不能否认,女儿还是被变相体罚过。包括站堂、被老师赶出教室、当众批评、训话以及整天站在老师办公室反省、写检讨书等。每次听到女儿被老师变相体罚,我都心如刀绞。很多时候我发现是老师  相似文献   

3.
爆笑超市     
像老师老师:"你一上课就不停地说话,你还像不像一个学生?"学生:"不像。"老师:"那你自己说,你像什么?"学生:"像老师。"理直气壮女儿吵着要买运动服,理由是可以穿着它晨跑。父亲说:"为什么一定要买运动服?穿校服晨跑也是一样的。"女儿说:"怎么能一样呢?穿校服跑步,别人不知道我在锻炼,还以为我上学要迟到了呢!"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禁止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的社会呼声很高,但是,相关"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的事件"却屡有发生.显然,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是十分错误的,严重的还要受到法律的制裁.然而,是不是适当的惩罚也要取消呢?中小学生年纪不大,阅历少,辨别是非能力也较差,正处在成长阶段,为此,犯一些错误在所难免,纠正这些认识和行为的不当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怎么纠正?许多老师反映,对学生的教育,光靠赏识、引导往往是不够的,要纠正学生的错误就必须有足够大的外力.适当的惩罚就是这样一种外力.对此,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孙云晓认为:"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教育家李镇西认为:"科学而成功的教育不能没有惩罚."笔者对此颇有同感.下面略谈点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5.
首先,打耳光肯定是体罚了。我这标题包含两个意思:一是并非所有老师都可以成为体罚的主体;二是并非所有学生都可以成为体罚的对象。能够体罚而不会造成恶性后果的老师必须是平时与学生关系不错的老师、师生关系一直融洽、和谐,老师深受学生信赖,这样,“一气之下”的体罚就成为学生可以理解,也愿意服从的手段。换句话说,平时的功夫抵消了体罚的负面效应,正所谓“收效在一  相似文献   

6.
廖信山 《中国教师》2009,(Z1):534-534
<正>"严禁体罚学生!"这是当今教师当中常用的一句话。特别是当某一位家长因老师处罚学生而在学校闹事之后,学校领导就会三番五次、五次三番地在大会小会上强调这么一句话:"严禁体罚学生!"我们的家长们也有了一种共识:老师不能体罚我的孩子。这是一种社会进步的表现,我们应当感到欣慰。"严禁体罚学生!"成为教  相似文献   

7.
雪的味道     
南国的小镇,很少下雪。雪是什么样的呢?孩子们问老师。老师说:雪是白白的。孩子们想:雪,肯定像盐一样。老师说:雪是细细的。孩子们想:雪,肯定和沙一样。老师说:雪是冷冷的。  相似文献   

8.
<正>偶尔迷茫的王老师(以下称王老师):周博士,您好。我们刚开完教职工大会,学校领导在会上反复强调教师平时对学生要"以正面教育为主",多鼓励、肯定学生,少批评、惩罚学生,更要杜绝体罚。我正琢磨该如何落实呢。未必正确的周博士(以下称周博士):"以正面教育为主"的确是现在流行的主张,禁止体罚学生更是国家的  相似文献   

9.
代课老师     
本来以为甜老师结完婚就会上班,可教导主任说,老师还要休息七天。"甜老师肯定去度蜜月了。"朱奇奇好像什么都知道。"蜜月一定是甜的吧?"王天天凑(cou)过来,"就像棒棒糖一样?""蜜月就是去旅游。"金刚敲(qiao)了一下王天天的头。唉,为什么我们不能度蜜月呢?我们可以陪着甜老师一起度蜜月就好了。不知道代课老师是谁,千万不要是很凶的"暴龙"老师啊。真是天有不测风云,在我们的期待与  相似文献   

10.
中学课堂问题行为及其管理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生课堂违纪了怎么办?案例一:中学生张某在学校上课时多次捣乱,上课乱丢纸团,老师多次劝说不听,该生不但不听劝,反而更加变本加厉。教师只好让其在教室外面罚站。其父母听说后找到学校,说该老师对学生体罚,并侵犯  相似文献   

11.
听说上级部门要来学校检查,师德师风也是检查内容之一,老师们这几天可忙得不可开交。班主任老师特地上了一节“思想准备课”。“同学们,有上级领导要来学校检查,如果找到哪位同学谈话,就不许随便乱讲,知道了吗?”学生齐声回答:“知道了。”师接着便问:“老师有体罚过你们吗?”学生大声说:“有!”老师一脸愁容:“即使老师体罚过你们,也是为了你们把学习搞好,不许那样说。”师又追问:“老师体罚过你们吗?"“没有!”“有——”其中一位学生拖长了声音压过其他同学。老师用严厉的目光盯着他。“对……我刚才没听清楚,我错了。”那位学生忙支支吾…  相似文献   

12.
中国传统教育理念中,关于师生关系有很多阐述,最广为人知的就是"严师出高徒"这一说法了,几千年来基本从未改变。很多家长认同老师严厉是对孩子好,那么与之伴随的就是教师对学生的严厉到什么程度?随着信息流通的速度加快,关于教师非法体罚、侮辱学生的案例也引起很大争议,许多教师甚至将孩子严重打伤。适度的惩罚可以让学生改正错误,但不适当的体罚却会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作为教育者,要运用好惩罚,使之产生应有的正能量,切忌使惩罚变为体罚,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3.
当前,从社会、家长以及国家的角度来看是明确反对体罚学生的。为此国家在《教育法》中明确规定“禁止体罚学生”,还在《教师法》中说明老师体罚学生会给其一系列的处分方式,严重的还要追究其刑事责任。家长往往对老师说:我这个孩子特淘,老师您就狠狠的打!可是老师要是真的打了他的孩子,家长马上就会不依不饶。至于社会上普遍的观念就是孩子再怎么淘就是孩子,再怎么的也不能动手打。  相似文献   

14.
上课了,老师说让我们玩木头人游戏.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心想:"上课也能玩游戏吗?"在得到老师的多次肯定后,我们才相信这是真的,高兴得直呼"万岁"! 老师简短地介绍了游戏规则:大家摆好动作后,要像木头人一样,身体纹丝不动.我听了,心头涌起疑云——这……能做到吗?这时,一个同学问道:"老师,可以眨眼睛吗?""不能!"老师大声回答.  相似文献   

15.
为什么体罚     
同学,你违犯了纪律,可不要怪老师体罚你,因有以下理由:老师体罚学生,理由多多,现整理成章,名曰《体罚有理》,诏告天下,以退怨言。第一章:公开讲的1 古人说:棍棒之下出孝子,不打不成器。2 政治家说过:落后就要挨打。3 新的教育理论支持:保留教鞭,适度处罚,老师打你用力是很适度的,没打死吧,叫你父母亲自对老师说:这孩子只要不听说,就使劲地打。  相似文献   

16.
外国幽默     
米沙把一名女同学打哭了。老师知道后,朝米沙头上打了一巴掌,说:“谁叫你打人?要当好学生就不能打人。”米沙说:“我不当好学生,我不当好学生,我井当老师。" 老师问:"为什么?" 未沙答:"老师可以打学生。"学驹自行车尼充的学习成靖很差。父亲对他说:"你要好好学习。  相似文献   

17.
我将这则"遭遇裸站"的新闻读给研究心理学的妻子听.她的第一反应是问:"这个老师是生理老师吗?是美术老师吗?他以前有类似行为吗?"在得到否定回答后,她初步判断这位老师有心理疾患,并认为老师"心理有病"是体罚学生的一大原因.  相似文献   

18.
妙答     
《家教世界》2010,(11):16-16
一个老师在向他的学生描述自由女神像,他说自由女神手上拿着两样东西,一样是火炬,一样是书本。然后他问学生们自由女神为什么要拿火炬。一个学生立刻举手说:"因为天黑了不能看书。"  相似文献   

19.
一天,一个学生向我告教师的状:“因为有点私事,今天我没上课间操,也没请假,班主任老师非得要罚我在操场上跑两圈。我对老师说,这是体罚。老师说,不跑步就别上课。校长,老师体罚学生对吗?不让学生上课对吗?”我回答道:“老师体罚学生不对,不让学生上课也不对。你违纪在先,虽然老师纠正违纪行为的方式不对,但动机是出于维护学校的纪律,也是对你的健康负责,不是和你故意过不去。你没有接受教师的批评,反而指责教师体罚,这就把事情闹僵了。要想解决问题,双方都应该冷静地想一想自己不对的地方。不出操却不请假对吗?如果有错误就应该向老师承认,能够承认自己的错误是勇敢者的表现。  相似文献   

20.
教育"冷暴力"是相对于体罚等暴力行为而言的一种"精神惩罚",常见的手段包括对学生态度冷淡、放任、嘲讽、区别对待等。受访者认为教育"冷暴力"出现的首因,在于"教育理念中缺乏对学生自尊心的重视与培养"(78.2%)。其次分别是老师只根据学习成绩来评定学生,对差生"贴标签"(66.0%);老师压力大,不愿多花时间对差生耐心教育(45.7%);提倡惩罚的传统教育理念作祟(39.6%);不能体罚学生,老师的"冷暴力"是无奈之举(24.5%)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