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cMOOC是关联主义学习理论与开放教育理念在网络学习与非正式学习领域的实践发展,体现了后现代主义课程范式.对传播、分享与创新知识具有重要意义。首先通过分析、提取和总结国外学者早期对MOOC的表述.结合cMOOC的字面意义初步提出了cMOOC的描述性定义。进而分析了cMOOC与0CW、传统网络课程之间的区别:然后分析了cMOOC的差异性、自治性、交互性或关联性、开放性、参与性、生成性特征;最后基于关联主义学习理论、自组织理论与后现代主义课程论视角解析了cMOOC的主体观、知识观与学习观。结论是cMOOC主张交往、对话、理解与包容的关系型主体观:主张将知识看成是主体间协商对话的结果,倡导知识的境脉性、流变性与网络化;主张学习就是持续地创建个人知识网络的过程。  相似文献   

2.
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的新发展与应用:从cMOOC到xMOOC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教育全球化和信息化的背景下,基于"开放共享"理念的开放教育资源运动是全球教育发展的重要趋势。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MOOC)是开放教育资源运动的新发展和突破,对人类文明传承和知识学习方式产生着深刻影响。目前,MOOC主要有两种模式:基于关联主义学习理论的cMOOC模式和基于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xMOOC模式。cMOOC课程模式侧重知识建构与创造,强调创造、自治和社会网络学习;而xMOOC课程模式更接近传统教学过程和理念,侧重知识传播和复制,强调视频、作业和测试等学习方式。xMOOC是MOOC的一种新型发展形式。利用xMOOC,在教学模式上可以设计自主学习模式和翻转课堂模式;在学习支持上可以提供课程索引、评价、推荐等功能;在学习分析上可以支持课程海量数据的学习分析,提高学习系统的适应性。xMOOC构建了一个由技术环境、社会环境和教学环境组成的学习生态系统,为开放教育带来了革新和新的研究问题。  相似文献   

3.
cMOOC提出了关联主义的学习理论和基于网络的分布式认知过程,网络中的分布式知识影响了综合性课程的教学观,关联主义和综合性课程思想的融合形成了独特的教学模式,对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目标的定位、教学信息的组织、教学互动、教学组织方式有深刻影响,组成了其教学模式的特色。  相似文献   

4.
cMOOC与xMOOC的辨证分析及高等教育生态链整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知识经济社会是一种全新的社会形态,社会的发展以知识的生产和创新为基础,知识呈现出数字化、网络化的形态。当前基于课程的大学教育对知识传授的速度越来越滞后于知识增长的速度,也无法适应网络化知识产生、传播和应用的方式。高等教育从单纯面授模式转向在线模式或混合模式已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MOOCs作为在线教育发展大潮中的一种探索形式,主要发展出基于联通主义学习理论的cMOOC和基于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xMOOC。从MOOCs的理念及其对高等教育变革的视角来看,cMOOC提出了适合数字时代基于网络的分布式认知过程的学习理论和教学模式;xMOOC借助于互联网,引入商业模式,突破了百年来高等教育坚固的“知识产业链”,吸引品牌大学的介入,为在线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可操作的运行模式。但是无论哪种MOOCs均是课程层面的尝试,是局部的探索,因此需要站在数字化知识经济时代人才培养转型的高度,从整体上认识和把握在线教育的发展规律,积极推进尚处起步阶段的MOOC研究与实践。  相似文献   

5.
cMOOC的构成要素及其结构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cMOOC体现了联通主义学习理论、后现代主义课程论、自组织理论中具有变革性的学习思想,且打破了传统课程与教学的“内容与过程”和“目标与手段”二元对立式关系,而走向“课程”与“教学”有机连续的融合过程。但是,目前国内研究者对其关注程度远低于MOOC的另外一个分支xMOOC,并没有充分认识到cMOOC对知识时代知识分享与创新的重要价值,进而导致国内目前对cMOOC的认识不足。为此,从课程与教学的角度,对cMOOC的构成要素及其结构模型进行初步探究,揭示cMOOC在结构上包括参与者、内容节点与学习生态三个核心要素,而且这些要素之间相互连接、交换信息、合作竞争、共同演化、合力促进cMOOC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微课程作为一种新型学习资源、学习方式和教学模式,对促进开放教育资源建设、学生个性化学习、教师团队建设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可汗学院课堂外学习、课堂内知识内化提升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也越来越受到各级教育的推崇。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课程实践采取的"面授辅导与网上学习"相结合的多元混合教学模式虽然是翻转课堂的雏形,但并没有从本质上真正实现"课堂"向"学堂"的转变,致使"面授辅导与网上学习"整合的有效性还没有得到很好的体现。因此,在广播电视大学向开放大学转型时期,有必要在开放教育资源建设、面授辅导与网上学习混合学习模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及适应性特征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根据广播电视大学课程设置、教学结构和学生特征,采取设计研究方法,积极探索"基于微课程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创新,从而更好地促进开放大学的资源建设和教学改革。  相似文献   

7.
《考试周刊》2019,(76):15-16
项目式学习是一种融合多元理论的教学模式,让学生主动探索现实世界中的问题和挑战,并在一定时间内解决一系列相互关联问题的新型探究性学习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领会到更深刻的知识和技能,从而能够真正地做到"学做合一、知行合一"。本论文旨在全面介绍这种学习模式的理论基础、本质特色和实践程序,希望促进项目式学习在国内中小学教育中的全面实施和推广,引导学生主动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和获取知识技能,培养和造就适应未来时代需要的创新型人才。  相似文献   

8.
自开放教育实施以来,诸多学者曾对开放教育教学模式进行过深入的探索,也形成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但从现实的教学实践来看,很多教学活动尚处在"混合"的层面上,略显无序而随意,远未完成整合性的飞跃.因此,我们应通过教学实践,不断地从资源建设、教学方式、学生学习形式的角度出发,以"整合"为核心来探究一种更科学、更符合开放教育特点的教学模式,以更好地促进开放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云教室"是一种新型的学习空间,国家开放大学云教室系统遍布全国,建构基于"云教室"的开放教育混合式教学模式是开放大学教学改革的新方向,符合远程教育的特点和规律。基于"云教室"的开放教育混合式教学模式具有多样化和融合性特点,推动了混合式教学模式和理论的发展。通过"云教室"教学平台,重建开放教育学生的学习环境,改善学生学习体验,改变教师网上教学方式,促进现代科技与远程教育的深度融合,提升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10.
我国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对新生代农民工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移动教育作为一种高度情境化的教学模式,符合农民工的现实需求,是提升其素质和技能的有效学习方式,但是仍然存在一些问题,而知识管理可以对新生代农民工的移动学习提供理论和方法支持,它们都是一种有效的实现终身学习的技术和方法。基于移动学习和知识管理的共性和关联,将知识管理引入新生代农民工的移动教育培训,从知识管理的角度,对农民工移动教育培训路径进行探析。  相似文献   

11.
在互联网推动教育变革的进程中,相关的实践和理论都需进行新的尝试和探索。作为“互联网+”时代的重要学习理论,联通主义的教学实践和研究在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亟需相关工作推进理论和实践的发展。本研究以“互联网+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对话Ⅱ”这门cMOOC课程的主题一为例,运用网络分析方法,对学习者社会交互和话题交互的网络化特征进行了剖析。研究发现,课程促进者的参与推动了交互网络中连接关系的建立,使得网络的初始值能对整个学习交互网络塑造产生非线性影响。在这一影响过程中,学习者的参与度与交互网络结构的紧密程度并非传统意义上的线性关系,而是网络交互结构越紧密(密度越大)就越会在之后带动更多的学习者参与讨论学习。这说明,联通主义指导下的学习,需要我们从动态的视角去观察学习者学习,学习者的交互与联通是在变化中展开的。在社会网络的连接中,草根学习者贡献的话题也通过连接形成了类似知识概念图的网状结构,这样的知识结构能够较好地表征由下而上的群体智慧(知识的草根性)。很多相似的概念在动态性生成过程中会慢慢地聚合,而非依据专家的经验来划分知识的体系。对cMOOC课程更长时间地观察与调研,可以更真实地发现知识演化的规律。  相似文献   

12.
人工智能与教育的融合实现了教育的规模化、个性化和智能化,然而它并未突破传统教育知识传授模式的局限,未来的人工智能教育应用应当从"机器教人"向"人机共生"的知识创造性发展。"人机学习共生体"这一后人工智能教育时代的学习形态,是在分析人工智能发展历程和学习者角色演变的基础上,以经验之塔理论和知识创造螺旋理论为基础提出的。后人工智能教育时代人机共生的学习形态,即在学习者的客体观、主体观、主体间、共生观和他者观等基础上,形成的具有连续统样态的人工智能教育模式。人机学习共生体围绕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之间的转化,形成了学习者与智能体的共生关系,通过共同化、表出化、联结化和内在化等知识转化过程,持继促进知识创造。人机共生学习是学习者、智能体和教师所构成的以知识共生为核心的学习过程。未来人机学习共生体的实现,需要解决智能体的主体性技术、学习绩效支持以及学习模式创设等挑战。  相似文献   

13.
针对新时代工科授课所面临的突出问题,文章分别从教育对象、教育内容和教育方式三个方面做出分析,指出了当前教学中学生主动性不强、知识结构松散和课堂教学方式滞后的特点。并根据工科内容的典型性特征,结合新时代大学生学习环境,提出了基于生活实践的兴趣引导策略、面向工程应用的目标驱动策略、融会贯通的知识整合策略和多资源协同的自主课堂策略。以《内燃机原理》课程为例,详细说明了教改授课的转变方法,突出了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所做工作实现了新时代工科授课的探索,为进一步优化教学改革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4.
现有学习系统呈现的是一种离散和孤立的教学思维,缺乏学习者与内容的深度互动,缺乏信息聚合机制,缺乏群体思维操作,缺乏分工合作与整合工具,信息、知识、行动、情感、价值缺乏有机联系。新型学习系统构建强调从数据到智慧——知识创新的多维构面剖析,从习得到建构——学习过程的多重隐喻整合,从个体到群体——教学主体的双向互动回归,从认知到发展——学习系统的整观取向诉求。协同学习系统构建有三个基本取向:整观思维、协同机制、场域联动。协同学习系统以协同观与知识管理为基础,观照知识社会中个体与集体的知识建构和协调发展,为知识时代的教育教学系统变革提供了理论和方法的支持。  相似文献   

15.
知识关系模型是智能化教学系统开发过程中必须面临的问题,也是系统实际运用时教师们必须理解的概念."知识线索树"模型,是在现有知识模型——树状、网状模型基础上,结合实际教与学的需求与现代教育理论提出的一种新的知识关系表示模型.该文系统阐述了知识线索树的理论基础、表示原则、表示方法和模型的应用.  相似文献   

16.
徐宁 《现代教育技术》2014,(10):114-120
协作知识建构是网络环境下新型的教学模式,基于项目的协作知识建构是协作知识建构的一种具体学习方式。文章以知识建构理论为依据,设计8个"基于课堂的、基于网络的、基于社会的教学实践"协作知识建构项目,并且以"设计一份有创意的招聘网站"为例,呈现了一个基于项目的协作知识建构学习的全过程。通过5个学期,12个班级的教学实践,提出该教学法由教学分析、情境创设、知识建构、绩效评估四个主要阶段组成,包括二维教学分析、三层情境创设、三重知识建构、多维度绩效评价反馈等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17.
计算机支持的协作学习(CSCL)是近年来教育技术和学习科学研究的热点,协作知识建构是CSCL的主要学习方式和学习目标,如何支持和促进协作知识建构是教育研究者和实践者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在社会建构主义和对话学习理论基础上建立的基于对话的教学设计和基于研究与实践的协作学习过程模型可以作为一种系统的教学模式,引入到CSCL学习环境中来支持协作知识建构。网络环境下协作学习困难和问题调查,以及CSCL课程实践证明:旨在提高学生对话能力,促进学生不同类型对话产生和发展,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促进协作知识建构的教学设计和实施策略是有效的,学生在协作学习中能掌握并运用这些策略来促进协作学习。实现知识建构的目标。  相似文献   

18.
协作学习作为一种教学理念,在国内外教育领域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协作学习的内涵可以归纳为三点:主动学习和知识构建,学习中的合作和团队活动,通过解决问题来学习的内涵和理论基础。协作学习有着广泛的社会学、心理学和教育学基础。文章在介绍理论的基础上,辨析了它的两种形式:合作学习和狭义的协作学习,概括了它在学习领域中的重要作用,并结合时代特点,展望了协作学习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博客作为一种新型的信息交流方式进入中国后,逐渐成为一种理想的学习、教学管理工具,受到了教育界的广泛关注。博客不仅提供了一种课堂教学之外的新型网络教育及学习模式,更成为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本文以自导学习为理论基础,通过教学目标分析、学习者的分析、教学策略设计、学习环境设计、学习情景设计,设计适合于自导学习模式的教师博客的教学模型,为教师终身学习,不断重新构建自己知识体系,不倦追求自身的专业发展以及学习者进行自我指导学习,不断整理自己获得的知识,提供良好的平台和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