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语言是思维的工具,人类在使用一种语言的时候,会受到心理、生理和社会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语言的差异也体现了心理、生理和社会地位的差异.在汉语中,男性和女性的语言差异较为明显,甚至有些词专门由男性或者女性在使用.探析汉语中因性别不同而导致的语言差异,对人们更好地认识人类语言具有重要意义.针对汉语中男性和女性语言使用的不同特点进行分析,可以了解当代社会男性和女性语言使用的新特点及其原因.  相似文献   

2.
语言反映了特定社会的价值观念和民族思维方式.从男性词的泛化、社会角色用词的男性偏向、称谓语及人名所体现的男尊女卑等方面表明汉语是以男性语言为中心和规范的.与此相对照,女性词句则呈贬降倾向.文章对汉语中的这些性别歧视现象加以分析,并揭示其背后的社会文化根源.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的目的是建立融入文化和语用知识的汉语交际能力测验。试题编制主要是参考CEFR语言交际的能力指标,同时涵盖43道个别和整合任务型的试题。本研究在测验的建置上,主要贡献有三:1)考虑华人文化知识和生活习惯等汉语使用时的情境和交际任务;2)考虑汉语交际时个别和整合型的任务;3)同时测量汉语交际能力及其三种领域(语言、社会语言和语用)能力。实证资料分析发现,女性华裔学生的汉语总体交际能力显著高于男性。其次由于侨居地接触汉语机会的高低不同,华裔学生在汉语语言能力上有显著的国别差异,但是在汉语社会语言和语用能力上则均没有显著的差异。  相似文献   

4.
性别差异与语言的研究一直是语言学界研究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本文试图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出发,探求男性和女性在使用汉语和英语方面存在着的词汇、话语风格、句法、交际等方面的差异,并探究产生这些差异的心理、生理、历史和社会等方面的原因,以期对这方面的进一步研究有所贡献。  相似文献   

5.
课堂语言环境是留学生学习汉语最重要的环境,是学习汉语的主渠道,学校的软环境和硬环境是巩固和提高留学生汉语水平的有利场所,社会环境是验证留学生汉语水平、让留学生感受中国文化的平台。留学生要学习好汉语要充分利用课堂环境、学校环境和社会环境,只有长时间地浸染在汉语语言环境中,汉语水平才能提高。  相似文献   

6.
语言学习不能脱离语言学习环境,语言学习环境由课堂语言环境和社会语言环境构成,二者对留学生汉语学习产生很大影响。新疆地区因得天独厚的汉语学习环境对哈萨克斯坦留学生汉语学习起到了促进作用,但同时也存在这一些制约因素,会对他们的汉语学习产生不利影响。文章从来新疆的哈萨克斯坦留学生课堂语言环境中的口语环境、阅读环境和视听环境,以及新疆的社会环境方面浅析对留学生的汉语学习影响。  相似文献   

7.
英语缩略语在汉语中渗透是我国语言应用中的一个显著变化,其中有着深刻的社会原因。社会国际化和信息化、宽松的社会语言环境以及英语较高的市场价值等社会因素,共同影响英语缩略语在汉语中的扩散和使用。  相似文献   

8.
汉语语言学习不仅是语法、字、词、句的运用,更多的是在思维与逻辑上进行的分析活动。运用汉语语言逻辑与汉语思维方式是建立在对于汉语社会的了解和中华优秀文化的认知基础之上的。从文化与语言之间的关系出发,探讨两者相互积极促进发展的途径。  相似文献   

9.
<正> 语言伴随人类社会的产生而产生,发展而发展。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语言是思想的直接现实,是交流思想的工具,是社会斗争和生产斗争的武器,是信息系统的载体。人们的生产、生活、学习、工作,时刻离不开语言。 方言志在地方志中是体现地方特点的重要组成部分。方言志帮助了解本地方言的面貌、特征、渊源、演变。 郴州方言志分郴州地区汉语概况、郴州地区汉语语音、郴州地区汉语词汇、郴州地区汉语语法。  相似文献   

10.
词汇是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词汇的发展演变是社会和语言发展演变的结果。汉语词汇在汉语的各个组成部分中数量多、变化快、规律不易把握,对社会的各种变化最敏感,“而且还负载着使用这种语言的民族文化传统以及人们的心理特征和思维习惯”。研究汉语复音词(特别是双音词)的形成原因,是汉语词汇史研究的一项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1.
张宇 《海外英语》2012,(15):263-265,269
新词新语是对社会现象的一种文化表达,研究语言不能脱离其所在的社会、文化背景。在文化语境中分析新词新语,可以更好地探寻语言与社会的关系。该文将从影响英语和汉语发展的主要几种文化语境:多元文化历史背景、发展中的东西方社会文化、信息时代的网络文化三个方面去讨论英语和汉语新词新语的产生、发展及相互影响。通过分析可以总结出:语言在与社会、文化的共同演变中富有创新性、多样性;英语和汉语之间相互影响,互为生长;要重视文化建设创造美好的语言环境。  相似文献   

12.
张晴 《文教资料》2007,(19):98-100
过去十年间,随着中国社会文化的迅猛发展,汉语的语言系统产生了不小的变化。本文尝试定义那些代表旧事物、旧观念的旧名词为汉语消亡名词,并通过分析其消亡的动因,得到了语言变化的原动力和直接动因是社会的演变和发展,语言的变化完全是社会的约定俗成这一结论。  相似文献   

13.
汉语网络语言影响藏生汉语习得的情感,影响藏生汉语习得中"可理解的语言输入"的数量和质量,影响藏生对汉语社会文化的适应和趋同程度。这些影响主要与汉语网络语言使用失范、内地藏生汉语习得与汉语网络环境脱节、汉藏文化障碍影响汉语网络语言的推介等因素相关。据此,文章从二语习得的角度提出解决对策:培养藏生对汉语网络语言的价值观和情感;引导和规范汉语网络语言,优化网络环境;寻求藏生汉语习得与网络社会生活的契合点,提高"可理解的语言输入"的数量和质量。  相似文献   

14.
语言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的.词汇又是语言中最活跃的因素.随着社会的变革、时代的变迁,汉语中不断产生新的词语.基于社会语言学视角,对汉语新词语产生的政治、经济、文化、科学技术、军事与宗教、吸收外来语等因素作一考察,以期全面探究汉语新词语产生的规律和特点.  相似文献   

15.
外来词是一种重要的社会语言现象。佛缘外来词与汉语的语言接触对汉语最直接、最明显的影响莫过于对其的借用与吸收。外来词的使用丰富了汉语语言的各个方面﹐使汉语表述更加简洁、完善;同时,也对汉语词汇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本文从语言接触的角度﹐分析了佛缘外来词产生的原因以及对汉语词汇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性别歧视性语言指的是不必要地区别女性和男性或排除、轻视、贬低任一性别的表达方式(Parks&Roberton,1998,p.455)。性别歧视性语言既有针对女性的,也有针对男性的,但相比较而言,女性要比男性更经常地成为此种语言的受害者。因此,本文主要着眼于针对女性的性别歧视性语言。文章比较了汉语和英语中的性别歧视性语言,主要提到了两种性别歧视性语言各自的特点,以及在词序、职业名称、称谓、谚语、歌曲等方面表现出来的相似性,并就如何消除性别歧视性语言给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7.
现代汉语课程应坚持其学科基础性,同时也应及时跟踪现代社会语言生活的发展变化,尤其是要将网络时代下语言的新面貌、新特征及时体现在现代汉语教学中,作为教材内容鲜活有力的支撑和补充,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得现代汉语课程与语言实践紧密联系。  相似文献   

18.
罗超 《现代语文》2006,(8):32-33
语言和性别的关系,不仅仅关涉到语言本位特征(音系特征、词汇特征、句法语用特征),而且关涉到生理特征、社会文化、社会心理等.本文打算从语言本位分析女性用语的特征,相对于男性用语来说,女性用语在语音方面呈现出舌位靠前,鼻音倾向,高调化等特征;在词汇上则倾向于使用委婉语、语气词和情感词;女性还有一种特殊的表达方式--正话反说,使用否定词.汉语中男、女性不同的语用特征还受到其生理因素、心理因素和社会因素的制约.  相似文献   

19.
新词新语是对社会现象的一种文化表达,研究语言不能脱离其所在的社会、文化背景.在文化语境中分析新词新语,可以更好地探寻语言与社会的关系.该文将从影响英语和汉语发展的主要几种文化语境:多元文化历史背景、发展中的东西方社会文化、信息时代的网络文化三个方面去讨论英语和汉语新词新语的产生、发展及相互影响.通过分析可以总结出:语言在与社会、文化的共同演变中富有创新性、多样性;英语和汉语之间相互影响,互为生长;要重视文化建设创造美好的语言环境.  相似文献   

20.
母语是一种特殊的社会资源,基于对汉语多元资源价值开发利用的社会需求,汉语职业人才短缺低质的现状亟待改善。为此,应以职业需求为导向,明确汉语人才培养目标和考核指标,完善汉语人才培养路径,优化汉语教育教学模式和语言环境,构建契合社会需求的汉语职业人才培养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