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水平耐力运动员高强度间歇训练的生理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勇  李之俊 《体育科研》2005,26(5):66-69
次最大强度训练对经过长期训练的高水平耐力运动员的运动成绩和相关生理指标的提高作用甚少。研究发现通过高强度的间歇训练(HIT)可以提高他们的运动成绩。但是,关于高水平耐力运动员 HIT 的相关生理机制并不十分清楚。本文就高水平耐力运动员高强度间歇训练的相关生理机制的研究进展加以总结和展望。  相似文献   

2.
目前国外对高强性间歇训练法的运用和研究较多,但国内速滑界对高强度间歇训练提高有氧耐力一直存在不同的认识和理解。通过文献资料法、实验法对黑龙江省队的速滑运动员进行为期4周的高强度间歇训练实验,表明高强度间歇训练方法可以在一个较短的时期提高速滑运动员的有氧耐力能力,对有氧耐力素质的提高有积极的作用,是发展运动员机体糖酵解供能代谢系统比较好的手段。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耐力训练和间歇性速度训练对静息骨骼肌糖酵解能力及线粒体PDK4、CPT-1基因转录的影响;方法:30只大鼠随机分为3组:安静组(C,n-10)、耐力训练组(E,n=10)、间歇性速度训练组(S,n=10),训练8周.间歇性速度训练:每天9~10次10 s极量强度(≥42 m/min)的跑台运动,间歇时间30~60 s;耐力训练:每天30~60 min低强度(≤16.7 m/min)的持续跑台运动;每周均训练6天.最后一次训练结束后的24~48 h内切取腓肠肌,比色法检测丙酮酸、乳酸、HK、PK活性,Real-time PCR检测PDK4、CFF-1的mR-NA表达;结果:1)E组和S组丙酮酸均非常显著地高于C组(P<0.01),E组与S组无显著差异;乳酸浓度E组与C组无显著差异,但S组显著高于E组(P<0.05)和C组(P<0.01);2)E组(P<0.05)和S组(Pd0.01)HK活性显著高于C组,但E组、S组PK活性与C组无显著差异;E组与s组的HK、PK活性均无显著差异;3)E组PDK4mRNA表达显著低于C组(P<0.05),S组CPT-1mRNA表达显著高于C组(P<0.05),E组与S纽的PDK4、CPT-1mRNA表达均无显著差异;结论:1)耐力训练与间歇性速度训练都能提高静息骨骼肌的丙酮酸水平,但只有间歇性速度训练提高静息骨骼肌的乳酸水平,说明间歇性速度训练很可能使骨骼肌在静息时的无氧代谢已处于活跃状态.耐力训练使丙酮酸升高则可能是脂肪酸氧化能力提高所必需的匹配效应;2)耐力训练与间歇性速度训练都能提高HK活性,但对PK活性无影响.耐力训练与间歇性速度训练在糖脂代谢中有着许多类似效应.间歇性速度训练也能作为一种节省时间的方式提高有氧代谢能力,但在提高有氧代谢能力的同时也能促进静息骨骼肌丙酮酸向乳酸的转化;3)耐力训练使PDK4转录抑制,间歇性速度训练使CPT-1转录上调,这与各训练方式下静息骨骼肌的乳酸水平有着高度一致性.  相似文献   

4.
赛艇是一项力量耐力性运动项目,在全程2 000m比赛过程中,高质量的力量和耐力水平,对取得优异的比赛成绩,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人们对于机体能力的关注,经历了一个漫长的阶段。从持续训练法到法特莱克训练法,从间歇训练及其机制的不断探索到赛艇专项代谢基础研究,从乳酸阈模式到两极化模式,到现在的高强度间歇性训练,耐力训练方式的不断更新,推动着运动员能力的不断提升。因此,如何最大限度地提高赛艇运动员力量和耐力,是赛艇项目教练员一直以来最为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不同训练方式对大鼠心脏肥大的作用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大鼠强制游泳的方法,研究了高强度间歇训练与耐力性持续训练对心脏重量及心重/体重比率的影响。6周训练后发现高强度间歇训练对心脏重量影响较小;耐力性训练致心脏绝对质量明显增加,其增大程度对运动持续时间有较大的依赖性。实验结果还显示,两训练组雌鼠的心重/体重比率均高于同组雄鼠。  相似文献   

6.
本实验利用运动性早期肌僵硬的动物模型对运动性早期肌僵硬时肌细胞内乳酸脱氢酶(LDH)和肌酸激酶(CK)的活性进行了测定。同时参考了血乳酸浓度肌电活动变化和肌肉收缩力变化,力求为探讨早期肌僵硬提供依据。结果显示,早期肌僵硬时,上述两种酶活性下降,血乳酸升高,出现肌肉自发肌电活动和收缩力下降。提示早期肌僵硬与运动时代谢物堆积、ATP 不足所致的内环境变化可能有较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不同训练方式对大鼠心脏肥大的作用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英辉  王兆丽 《体育科学》2003,23(2):134-136
采用大鼠强制游泳的方法,研究了高强度间歇训练与耐力性持续训练对心脏重量及心重/体重比率的影响。6周训练后发现高强度间歇训练对心脏重量影响较小;耐力性训练致心脏绝对质量明显增加,其增大程度对运动持续时间有较大的依赖性。实验结果不显示,两训练组雌鼠的心重/体重比率均高于同组雄鼠。  相似文献   

8.
以Wistar雄性大鼠为研究对象,探讨不同运动方式对同龄大鼠代谢终产物乳酸(lactic acid)和血清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肌酸激酶(creatine kinase,CK)的影响。结果:经过8周的跑台运动训练后,与对照组相比,无氧、有氧训练组大鼠血乳酸水平出现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无氧组的LDH活性值显著升高(P〈0.01),而有氧组没有显著性差异;无氧训练组组内第8周与静息值相比出现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而有氧训练组组内LDH活性始终无明显变化。经过8周的训练,无氧组大鼠血清中肌酸激酶的活性有了很大提高(P〈0.01),组间组内均具有显著性差异;有氧组肌酸激酶的活性也有了一定的提高,但较无氧组变化较小;对照组几乎无明显变化。结论:经过8周的跑台训练后,两种训练方式均有效提高了大鼠的血乳酸水平。不同方式的跑台运动训练后,大鼠血清乳酸脱氢酶的活性变化出现在无氧组中,显示无氧组的运动强度更能刺激大鼠血清LDH水平。两个训练组大鼠血清CK值,横向组间比较和纵向组内对比均出现显著性变化,表明大鼠血清CK值对运动负荷量比较敏感;无氧组横向组间比较和纵向组内对比,均比有氧组有更显著的变化,表明大鼠血清CK值能够反映运动负荷强度的变化。  相似文献   

9.
不同方式的运动对血浆NO含量和NOS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为了探讨不同方式的运动训练对血浆NO含量和NOS活性的影响 ,选用了 3 6只雄性SD大白鼠 ,随机分成 3组进行实验。结果发现 :训练 8周后 ,安静状态时 ,耐力训练组和静力训练组血浆中NO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5 ) ,两训练组NOS活性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1) ,静力训练组和耐力训练组的心系数均高于对照组 (P <0 .0 5 )。静力训练组的NO含量和NOS活性高于训练组 ,但未达到显著性水平。说明有氧耐力训练和静力性练习均可提高机体安静状态下血浆中NO含量和NOS活性。  相似文献   

10.
以不同方式的运动训练对血浆NO含量和NOS活性影响进行实验研究,结果发现:训练8周后,耐力训练组、和静力训练组在安静状态时,血浆中NO含量NOS活性和心系数均显高于对照组,但两训练实验组间又存在显差异。结果表明:有氧耐力训练和静力性练习均可提高机体安静状态下血浆NO含量和NOS活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大负荷训练后减量训练对大鼠骨骼肌超微结构及其酶活性的影响,为大负荷运动后减量训练的研究提供理论和实验参考。方法大负荷运动7周后,再进行4周减量训练,运用酶免疫和电子显微镜技术观察大负荷训练后减量训练腓肠肌琥珀酸脱氢酶(SDH)、乳酸脱氢酶(LDH)、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表达及腓肠肌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大负荷训练后再进行4周的减量训练,可明显提高SHD活性,降低MDA的含量,但LDH活性降低;4周的减量训练损伤的腓肠肌细胞结构基本恢复正常。结论 4周的减量训练可明显改善损伤的骨骼肌细胞结构,有利于骨骼肌细胞结构的恢复,提高骨骼肌的有氧代谢能力和抗氧化能力,但不能提高骨骼肌的无氧代谢能力。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运动生理生化为依据,简述了400米跑的能量来源和供能过程,用实例说明速度和速度耐力在400米跑中的重要作用和相互关系以及发展速度的重要意义,同时提出了在青少年400米跑训练中发展速度和速度耐力的有效方法和手段。  相似文献   

13.
目的:本文旨在探讨不同动态腹直肌训练动作对腹直肌下部锻炼效果的影响,为腹直肌训练提供参考。方法:让受试者做屈腿卷腹、直腿卷腹、屈腿仰卧起坐、直腿仰卧起坐、仰卧两头起、健腹轮、下斜板仰卧起坐7种常用的徒手腹直肌锻炼动作,同时应用ME6000-16表面肌电仪对左侧腹直肌测出做每种腹直肌锻炼动作时的表面肌电信号,并对其信号的时域指标平均振幅AEMG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屈腿卷腹动作AEMG标准化值最低为0.327±0.160;仰卧两头起AEMG标准化值最高为0.805±0.190。卷腹、屈腿仰卧起坐、俯身滚动健腹轮之间的AEMG标准化值也较低,且相互之间差异不显著。但与腹直肌AEMG标准化值较高的下斜板仰卧起坐、直腿仰卧起坐、仰卧两头起动作差异显著。结论:仰卧两头起,下斜板仰卧起坐,直腿仰卧起坐动作对腹直肌刺激程度较高。仰卧两头起的刺激程度最高,俯身滚动健腹轮对腹直肌刺激程度较低。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高住低练"过程中,运动员安静时血清酶的变化规律.方法20名运动员随机分为高住低练组和低住低练组,每组10名,分别测定运动员在此过程中安静状态下血清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和谷丙转氨酶(ALT)的活性.结果在高住低练的初期,运动员血清CK、LDH活性明显高于对照组,而高住低练4周后,血清酶活性则明显低于对照组,并可连续到高住低练后2周.结论提示运动员在2 500m高度进行4周高住低练,机体对缺氧负荷和运动负荷的适应后,能降低由于运动引起的血清酶活性的升高,对防止肌肉组织的损伤和增加细胞膜的稳定性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对短跑的传统训练方法的研究分析。本文认为,短跑训练应重视发展股后肌群的练习,尤其对青少年运动员人接受训练时,就应加强对股后肌群的训练。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大鼠力竭性游泳运动后不同时相血LD、LDH的水平,进一步分析其与运动的关系。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安静对照组和运动组,运动组作力竭游泳,分别在运动后1h、运动后12h、运动后24h与运动后48h处死取样测试。结论:运动后1h大鼠血清LD、LDH均上升,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运动后12h大鼠血清LD、LDH均达到峰值。结果:力竭运动后大鼠骨骼肌发生了微细损伤,血清中LD、LDH含量升高。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益气补肾中药对进行耐力训练后大鼠心肌组织糖元(Gn)、琥珀酸脱氢酶(SDH)的影响,将20只雄性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单纯服药组、单纯训练组和训练兼服药组.训练结束后取大鼠心肌组织利用组织化学方法对心肌组织Gn含量和SDH含量及活性进行测定,研究发现耐力训练可导致大鼠心肌Gn含量和SDH活性下降,中药可提高大鼠心肌SDH活性,并可改善由于耐力训练引起的心肌组织SDH活性下降.  相似文献   

18.
模拟不同海拔高度低氧训练对大鼠腓肠肌LDH和MDH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选用雄性SD大鼠,分16组,建立用低压氧舱模拟2000m、3000m、4000m、高原低氧环境动物训练模型,探讨不同高度低氧训练1周及返回平原复初12周对大鼠腓肠肌乳酸脱氢酶(LDH)和苹果酸脱氢酶(MDH)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海拔高度1周训练后大鼠腓肠肌LDH活性没有显著性变化,而MDH活性有显著性提高,以3000m组提高幅度最大。返回平原后3000m、4000m组第1周腓肠肌MDH活性下降,第2周显著性回升,而2000m组大鼠腓肠肌MDH活性变化最稳定且活性最高,实验支持高原训练高度在2000m至3000m之间的观点,并认为在2000m高度训练可承受较大运动负荷。  相似文献   

19.
高强度间歇训练(HIIT)通常用以改善特定的身体能力,但HIIT过程中产生的神经肌肉负荷不应被忽视。尽管不同形式HIIT产生的代谢刺激类似,但其产生的神经肌肉负荷差异巨大。因此,为了在训练周内避免过度负荷和/或保持适宜的训练刺激,精准安排不同的HIIT对于团队项目来说至关重要。本文基于高速跑动和力学性负荷的调控介绍了HIIT在足球项目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0.
优秀自行车运动员不同训练手段后血乳酸的评定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夏训测验周内,对上海自行车队男子团体竞速5名优秀运动员,以三种典型的训练手段训练后血乳酸的变化进行了测定,结合测验成绩,评价训练手段的作用和效果,评定上海队男子团体各队员的训练水平与运动能力,为教练员进行针对性训练提供客观依据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