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语》以“孝”为人的道德情感的出发点,使之层次化、系统化、普遍化。孝不但要养亲,还要敬亲安亲,愉色而养,真正成为人的道德情感需要;其次,还把“孝”、“悌”相连,由家庭推向社会,把家庭内部之爱普遍化;最后,还赋予孝以政治内涵,由“孝”而“忠”。深入理解领悟《论语》中的孝道观,对于我们今天更好重倡新时期的孝文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意义深远。  相似文献   

2.
传统孝道与当代养老模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养老敬老或养亲敬亲是传统孝道的基本合理内核。家庭养老方式是由农业社会的客观现实所决定的 ,也是出于人子的孝亲敬亲的情感需要 ,孝无论对古代或现代来说 ,都是解决养老问题的重要精神保障。敬老尊老是中国古代的社会风尚和价值观念 ,它受到古代社会物质、制度、文化的全面支持和倡导。它有其存在的人道、人际和文化的合理性 ,但也存在尊老抑少的片面性与老少间的不平等性 ,从而具有社会机制上的保守性。建立新型代际关系仍要坚持平等的原则 ,努力“建立不分年龄人人共享的社会” ,为此 ,一方面要尊重、理解、关心、帮助老年人 ,另一方面还应倡导老人当自强的价值观念  相似文献   

3.
孝是孔子思想中的核心概念之一。《论语》中记载了孔子关于孝的原始陈述。孔子的孝伦理思想根植于日常生活。具有强烈的生命意识,体现了对个体主体性的尊重。当代大学生个体主体性凸显,引发了一些问题,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构成了挑战。孔子的孝道伦理思想对个体主体性完善有着重要作用,对构建大学生和谐的人伦关系以及关爱型校园的建设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4.
孔子孝道观的基本内涵包括:物质上“能养”,精神上“敬”;无违与谏诤;子承父志、葬之以礼、祭之以礼。孝体现了内在亲情,包含了礼和仁。孝和礼、仁的特殊关系使孝道具有特殊的政治功能。孔子孝道观有利于培养人们的道德意识、感恩意识和人文精神,对家庭美德建设和社会和谐有一定的现代意义。  相似文献   

5.
孔子在学习上提出许多精辟的见解和主张:学习要有端正的态度和好学、乐学的精神,要以多闻、多见、多问、多识、温故而知新为途径和方法,要有志向与恒心.坚持学与思结合,强调学贵笃行。  相似文献   

6.
伦理是生命价值取向和生命意向的呈现,其中孝道系于天性,行来最易也最苦。“孝”在儒家道德伦理中乃“为人”之根本,孔子重视孝道,却未曾作出系统性论说。后世逐渐发展成僵固的礼教,仿佛亲子之间,唯子女有片面义务,却忽略了父母也有陨越失职的可能性,既枉曲孔子真义,又损伤《论语》本貌。从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验证《论语》孝道篇章,可以看出生命中“尊重需要”与“理想自我实现”是个体自己的责任;儿女无法替代“父母”本身自我满意度的达成。尽孝在情意上可以无限,奉行上确有其局限;子女不必把生命的价值和快乐完全建立在父母对自己的评价上。  相似文献   

7.
从《论语》全书和相关资料分析,"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有妇人焉,九人而已"表达的是孔子对女性的肯定和赞颂,而非歧视。在女性作为男性附属品而存在的时代,孔子思想极具先进性,在教育和孝敬母亲问题上表现的也是对女性的尊重态度。但孔子的女性观必有时代的局限性,今人应客观对待。  相似文献   

8.
"孝道"是我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之一,是中华民族传承了几千年的优良传统。家庭养老是我国当前农村养老的主导模式。当前农村家庭养老中出现了一些问题。就传统孝道对农村养老的影响进行分析,提出一些对策,有助于化解和缓和农村养老中的一些突出矛盾。  相似文献   

9.
孔子的女性观考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论语》内证与相关文献史料来考察,“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是为女子鸣不平,并不是后儒们所曲解而公认的歧视女性的铁证。孔子对女性是平等的、肯定的、赞颂的,这也是孔子根据春秋时期女子在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地位作用所得出的结论。  相似文献   

10.
“言语”在孔门中占有重要地位,孔子在对待伦理政治方面非常重视教育弟子注意言谈或说话,这在《论语》中有全面的体现。从“言谈的原则”和“说话的方式”两方面阐述了孔子的伦理语用观。认为孔子认识到了语言使用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提出一套调节人际关系的语言使用的原则和方式,这是对人类文化的一大贡献。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对孔子所处时代的天命鬼神观念与《论语》中孔子对待天命鬼神态度的考察,论述了孔子崇天、畏天命、敬鬼神的天命鬼神观,并认为这种观念恰恰是其提倡"爱人"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
孔子《论语》的核心思想是“仁”,但“身”也是其重要思想之一。孔子的身体观包括在三个方面:以血亲为基础的家庭村社文化,以仁爱为基础的社会伦理道德价值,以修身为基础的家国天下思想。孔子的身体观强调的是社会伦理道德价值,对当代物欲横飞的消费时代起着警醒和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3.
王丽红 《考试周刊》2013,(47):34-34
合理的饮食起居是人类生存和健康长寿的重要条件。孔子一生周游列国,身体健康,很少生病,这也许与他重视饮食起居的养生之道有关。孔子一贯身体力行饮食起居的养生之道,并且提出过许多精辟论述,在我国古代养生学中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4.
孔子作为中国历史上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和哲学家,他的言语观以仁为核心,以中庸之道为方法论,零珠碎玉般地散见于《论语》和其他论说中。孔子言语论中的得体观可概括为以下几个主要方面:一、强调言语的功用与价值;二、言语必合仁、礼规范;三、言语要知人、言中;四、言语要适合语境;五、言行一致,诚实守信;六、名正言顺则事成;七、既提倡尚文,又主张辞达。  相似文献   

15.
农村家庭养老模式的文化诠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社会伦理学视角分析传统尊老伦理文化与家庭养老功能的内在逻辑机制,剖析了目前农村家庭养老功能弱化的文化根源.研究认为,大力弘扬尊老伦理精神,促进传统孝道文化结构功能的协调一致,从而促进农村家庭养老功能重新焕发活力,是解决农村养老问题的治本之策.  相似文献   

16.
孔子“温故而知新”是对人认识世界的一种真理性概括,具有方法论的意义。孔子思想的形成就是他对传统的继承与超越,是温故而知新。“温故而知新”统摄了孔子对待整个传统、对待一切知识形态的态度。他是通过言说“为师”的具体事实来阐发其认识论的一般。  相似文献   

17.
孔子十分重视孝。在孔子看来,孝是养亲和敬亲的有机结合,缺一不可。但敬亲比养亲更重要更难得,更能体现人的伦常。敬亲应该从和容、恭顺、忧思、哀祭四个方面同时努力。孔子的孝义对当代社会的赡养老人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孔子作为先秦时期杰出的教育家、思想家,他在长期的社会实践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学识,形成了自身完整的学习理论体系,其终身学习观、团队学习观、主动学习观、知行合一学习观,在今天仍然有着积极而深远的时代意义。  相似文献   

19.
“儒学即仁学”,“仁”是儒家思想道德的核心。什么是“仁”?孔子的多个弟子问过同一个问题,孔子的解释却迥然不同。《论语》中是这样记载的:  相似文献   

20.
《论语》是研究孔子的重要文献,但不是研究孔子的唯一文献依据。孔子本人首先是一个礼学家,然后才是一个道德教育家,他的道德教育是为重建礼制秩序服务的。孔子毕生为之奋斗的目标是重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政治伦理秩序,为此他开门授徒,对弟子讲述礼仪,阐述礼义,最终形成了以重建礼制秩序为核心内容、以礼乐刑政为施政纲领、以心性道德修养为立国基础、以畏天命远鬼神敬亡亲为宗教态度、以“中”“和”为思想方法、以优先发展教育为治国要务、以文献古籍为制礼依据的一套完整的礼学治国思想体系。现存的孔子研究文献主要有《论语》《礼记》《大戴礼记》《孝经》《仪礼》以及上博简中的七十子作品等等,这些都可以视为礼学文献,其中《仪礼》和大小戴《礼记》中那些记载礼仪的篇章居于主干地位,而《论语》《孝经》、大小戴《礼记》中讲述礼义的文献以及近年出土的孔子师徒文献都是礼学传记。从这个角度来看,《论语》只是孔子礼学的重要传记。《论语》所记载的主要是孔子的伦理道德思想,仅凭一部《论语》来研究孔子是远远不够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