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场”在心理学中被定义为外界环境。“生活场”所指的是与个体行为活动相关的各种人、事、物。“记者生活场”在本文中是指记者特有的工作环境、生活环境、社会环境、人际关系等。由于管理体制、个人修养、社会环境等因素的影响,我国当前新闻记者的生活场呈现出与众不同的特殊性。这种特殊的生活场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记者的心理和行为。不可避免地影响新闻传播活动。  相似文献   

2.
观其 《青年记者》2010,(3):80-80
“难吃”,两个意思,一是记者做的“饭”——新闻,不可避免地贬值。网络、手机时代,人人是记者,皆可做新闻,新闻随手可得;再加上人们工作生活多元化,有限的时间被分散到越来越多的工作生活场域中,读书看报越来越少,新闻自然也就不像过去那么金贵了。  相似文献   

3.
在现实生活中,记者职业性质特殊,社会地位优越,他们常常穿梭于重要场合,享受着特殊待遇。然而我们也应该看到,这种因职业特性而形成的特殊生活场,虽然能为新闻采访工作带来一定的方便,但如果不能正确对待,容易导致记者的心理和行为脱离实际、脱离生活、脱离群众。在这种特殊生活场中工作生活久了,会使记者产生某种特权思想和官僚作风。比如某些记者身上或多或少表现出的居高临下的神气、“无冕之王”的心态,新闻界出现的一些违反职业道德滥用新闻报道权事件,媒体上那些“久治不愈”的大而空的套路式新闻、有偿新闻、假新闻,部分媒体媚俗、媚…  相似文献   

4.
杨彪 《军事记者》2003,(8):49-49
问题的提出在我们的采写活动中,常听到这样一个使用频率非常高的词———“新闻富矿”。有人说京城是“新闻富矿”;有人说改革开放前沿是“新闻富矿”;也有人说,边远艰苦地区是“新闻富矿”……正如什么是新闻一样,看问题不同的视角、不同的方法、不同的标准,会得出不同的结论。本文只是想从记者感知这个层面提出:新闻的富矿就在“司空见惯”中。其一,记者是常人,是生活在普通人群中的普通人。有人会说,不对,记者是“无冕之王”,是特殊的族群。其实,这只是对记者工作极而言之的一面,说的并不是记者的全部。那么,说记者是生活在普通人群中的…  相似文献   

5.
“假日经济”这个新名词生动形象地反映出我国社会经济生活领域里发生的一场深刻变化、经济生活的变化必然影响到精神生活。媒体的“假日经济”正是在此背景下应运而生的,它对编辑、记者的综合素质,特别是假日新闻发现力水平,提出了全新要求。  相似文献   

6.
随着媒介技术的演变与广泛应用,新闻业发生深刻变革,其影响逐渐渗透到日常新闻生产中“。新闻现场”正在以更多样化的形态出现在公众面前,其呈现突破了以记者身体在场为中心的局限。本文以“人—技术—环境”“媒体机构—其他内容生产行动者”关系为观察框架,探究记者缺席新闻现场的“在场”形式,反思这一核心新闻业务突破的潜在风险,对媒体机构新闻常规修补策略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7.
陈岩 《新闻前哨》2008,(8):33-33
今年4月在汉召开的第三屑“中博会”是我省政治生活、经济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中博会”报道自然也成了各家媒体比拼实力的一场重大战役。作为始终参与这场战役性报道的一名一线记者.我有一个突出的感受,那就是新闻现场的魅力,那里不仅有新闻“富矿”.而且还可以成为文字记者大显身手的舞台。  相似文献   

8.
胡洪江 《青年记者》2022,(15):53-55
随着移动互联时代的到来,全球媒介生态发生巨大变化,新闻从专业系统走向杂合化生产,记者的“身体”与“在场”史无前例地分离,“多元在场”成为常态。与此相伴随的,是记者“身体离场”引发的对于新闻真实性难以保证、独家新闻缺失、“现场感”弱化等多种危机的担忧。记者与新闻现场的关系面临重构,记者需要带着新的使命、技术与理念重回新闻现场。  相似文献   

9.
一谈起记者,人们首先想到的往往是记者应具备的“三勤”——口勤、腿勤、手勤。而笔者认为,要做一名优秀记者,光有这“三勤”还不够,还应具备“三心”,即细心、恒心、责任心。细心工作中,我们常会看到这类现象,生活、工作在同样的环境里,有的记者可以写出许多好作品,而有的记者却碌碌无为。为何会出现这种现象?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前者的新闻敏感性强。而决定新闻敏感性高低的一个重要原因,便是记者细心与否。  相似文献   

10.
新华社前总编辑南振中认为,在现实生活中实际存在着两个“舆论场”:一个是老百姓的“口头舆论场”;一个是新闻媒体着力营造的舆论场(见《中国记者》2013年第1期第43页)。在当前的“新媒体格局”中,微博和主流媒体,分别是这两个舆论场的代表性媒介。  相似文献   

11.
常言道:开门七件事,紫米油盐酱醋茶。足见经济与人们日常生活是多么贴近。也可能正因为此,对经济生活中一些重大变动的报道,常会引起上下左右不同程度的非议,以至于在当今的经济记者圈中,不少人对“热点”、“难点”新闻避而远之。“逃避”没有出路。记者,特别是经济专业记者的“天职”,就是及时准确地报道经济生活中的新  相似文献   

12.
采访是记者基本的实践活动,江泽民总书记要求新闻工作者“深入、深入、再深入”,深入采访是记者走向成功的关键环节之一。“深入”的第一种境界——县人身入,是采访题中应有之义。生活是新闻的源泉,车间工地,田野地头,军营阵地,商贸市场,市井乡间是出新闻的地方。新闻界前辈历来把“身入”生活看成是记者事业生命攸关的根本问题。他们认为,一个好记者,任何时候都离不开生活,离不开群众,什么时候离开了,记者的生命也就完结了。也就是说:你想干新闻,最起码要“身入”生活,否则,你就不配当记者。为什么新闻前辈把“身入”生活…  相似文献   

13.
“无冕之王”,这是社会送给记者的称号,在公众眼里,记者职业是一个令人羡慕的职业,他们是世事变化的记录者和宣传者,是社会的良心,是正义和公正的化身。然而,近些年来,“记者”这一行业内自身人员素质的参差不齐使得这一曾经无上光荣的职业光芒渐渐暗淡。在智联招聘新近完成的一项职业吸引力调查中,只有不到一成的人认同记者是“无冕之王”的说法。“新闻民工”,这是越来越多的新闻人对自己所处的或尴尬或窘迫的职业角色的自嘲。正像李希光教授所忧虑的那样:“在今天,当我们的媒体市场化后或者产业化以后,中国新一代新闻工作者正在陷入严重的工作和生活窘地。在一个饥肠辘辘的中国商业化媒体环境里,中国的记者正在变成一个整天为自己生活奔波养家糊口的人。”健康的社会依赖健康的媒体,而媒体的品格依赖于记者的职业素质。从“无冕之王”到“新闻民工”,无论在公众的眼中,还是在记者们的心中,“记者”两字都已不再像以前那样风光、神圣。当社会不断质疑记者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时,作为媒体中人,我们思考的问题应该很多。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布尔迪厄场域理论中“资本”为视角,采用焦点小组访谈和深度访谈的研究路径,通过对24位记者在新闻生产的经验建构,来探讨数字化时代新闻场域中女性记者在资本积累和争夺过程中呈现的性别权力关系。研究发现,性别化资本可视为资本的调节因素,能够作用于文化资本、社会资本、经济资本、象征资本等结构性资本,且性别化资本转换为其他资本具有一定的条件。女性记者的身体形象易遮盖文化资本;社会资本呈现出基于“工具性交往”的弱联结;女性记者的新闻初心掩盖了处于弱势位置的经济资本;职业焦虑成为她们争夺象征资本的阻碍。本文有助于拓宽女性主义媒介研究视角,也为推动新闻业性别平等起到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5.
党报驻站记者是媒体从业人员中一个特殊群体,有着“双重身份”。一方面,他们的编制在各自的报社,是名副其实的“本报记者”,是报社派驻外地的,接受报社的管理;另一方面,又长期远离报社,驻扎地方,在工作、生活和人际交往中,与当地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是游离于报社之外,不同于编辑部的记者。可以说,驻站记者是介于“本报记者”与“当地记者”间的一个特殊群体,既有“本报记者”的属性,也有“当地记者”的要求。  相似文献   

16.
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大趋势。现实中,很多传统媒体记者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被动进入了“融媒体”时代,但自身思维和实操能力离适应融媒体环境、胜任融媒体工作还有很大差距。这就需要传统媒体记者主动学习、快速转型。本文就融媒体环境下传统媒体记者转型升级提出探索路径。  相似文献   

17.
在现代传播环境下,公众和媒体对新闻传播者的职业素养的要求越来越高。历史上很多新闻记者都曾经根据自身的新闻实践,谈论过媒体素养问题。民国初年著名记者黄远生认为记者要有“四能”,即“脑筋能想,腿脚能奔走,耳能听,手能写”。邵飘萍曾经要求记者“口齿捷、主意捷、手段捷、行动捷”。胡乔木曾经说:“报刊是人们生活的教科书,而新闻记者是人们聘请的教师”。  相似文献   

18.
年年“两会”的会场上,除了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最忙碌的要算是新闻记者了。人民大会堂前的广场和台阶,是记者围追堵截的“战场”;会议中举行的多场记者招待会,因提问机会极为难得,也成为记者争先恐后拚抢的“阵地”。  相似文献   

19.
“方便面”与“炸酱面”王树国生活中,一泡即食的方便面确实方便。可眼下有的记者、特别是驻站记者在采访写作中,也学起吃“方便面”的办法了。其一,“吃”工作简报。有些驻站记者,采取“拿来主义”的办法,悄悄改头换面,当成自己的稿件。其二,“吃”信息快报。将省...  相似文献   

20.
记者的职业需求与人的公共道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记者这个职业确实有一定的特殊性。记者的天职是追寻新闻,捕捉新闻,挖掘新闻,发现新闻。深入到群众中去、到生活中去、到各种矛盾的漩涡中去“追”、去“捉”、去“挖”、去“发”,是记者的职业需求。记者在履行职责、尤其在行使舆论监督职能时,因为要“追”、要“捉”、要“挖”、要“发”,有时难免会产生一些磨擦,激起一些波澜,甚至引起一些矛盾,遭到一些白眼,但记者只要出于公心,行为举止符合法律法规、恪守道德规范,社会受众都是理解、支持、拥护的。现在的问题是,由于全国记者队伍的鱼龙混杂、良莠不齐,由于某些媒体对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