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德育的功能在于育德——评鲁洁教授的德育功能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鲁洁教授是我敬佩的老朋友.从她的学术著作中我得益匪浅。近几年来鲁洁教授对德育功能问题发表了一系列文章,如1992年《教育研究》第8期的《试论德育的经济功能》,1993年《教育研究》第5期的《试论德育功能的转变》,1994年《教育研究与实验》第2期的《试论德育的自然性功能》,1994年《教育研究》第6斯的《试论德育之个体享用功能》等。这些文章发表后,1994年《教育研究与实验》第4期发表了刘尧的《德育有多少功  相似文献   

2.
鲁洁教授发表于《教育研究》1995年第6期上的文章《再议德育之享用功能:兼答刘尧同志的“商榷”》,对德育享用功能的分析和严密论述,让我受益匪浅,在此,我想从道德行为研究的角度进一步与鲁洁教授商榷。 一 心理学研究表明:需要是人行为的原动力。一般地说,主体出需要产生欲望,当主体的欲望与客观世界中的具体对象建立了心理联系时转化为动机。主体需要一旦转化为动机,  相似文献   

3.
生态德育与环境教育之关系探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生态德育的兴起在教育理论界,提出生态环境中也有道德问题,应将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纳入道德教育体系,是近十年的事。最先引起人们关注的是鲁洁教授写的《试述德育的自然性功能》(《教育研究与实验》,1994,2)一文,文中提出德育的自然性功能。当时,有人提出不同意见,认为德育不应包括生态伦理(刘尧《德育有多少功能———与鲁洁教授商榷》)。此后,就相关的讨论停顿。只有《德育新论》(鲁洁、王逢贤主编,江苏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现代德育论》(戚万学等编著)赞同德育有自然性功能,认为应将生态道德教育纳入学校德育研究的范畴。这一提法…  相似文献   

4.
德育有多少功能——与鲁洁教授商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日,相继读到了南京师大教育系鲁洁教授在《教育研究》1994.6上发表的《试论德育之个体享用功能》,以及在《教育研究与实验》1994.2上发表的《试述德育的自然性功能》两文。在这两文中鲁洁教授提出了德育除一般人们公认的“发展功能”之外的另两个功能——个体享用功能和自然性功能。始读两文感到言之有理,理在确实应该开展这两个方面的教育,使受教育者明白,为了自身享用、为了自然界与人类更好的和睦相处,应自觉地按道德规范办事,强化道德自律性。但反复读此两文,就觉得有诸多问题尚需与鲁洁教授商榷。  相似文献   

5.
纪四清 《中国德育》2013,(12):50-51
2002年秋,著名德育专家鲁洁教授带着《品德与生活》的课题走进上元小学。经过十多年的研究、实践,学校不断创新德育工作形式及内容,"德育大课堂"应运而生。"德育大课堂"是以品德课程为基点,根据课程目标和孩子的发展需要,整合多种德育资源,进行国家课程校本化的实践研究活动。正如鲁洁教授所说:  相似文献   

6.
书名:《道德教育的当代论域》作者:鲁洁出版社:人民出版社出版日期:2005年10月作者简介: 鲁洁,1930年出生,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育科学研究院名誉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教育学研究会德育专业委员会主任,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德育学科组组长,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德育研究中心顾  相似文献   

7.
传统德育功能观存在着整体功能定位的窄化或泛化、划分社会性功能和个性功能的错误以及对个体超越性功能的忽视等问题。我国学者鲁洁教授的研究从德育的本体价值、道德的内在超越性以及个体的精神世界的建构等角度出发来考察德育功能,把德育功能定位为“促进个体的人的社会化进程”,意味着传统德育观的“终结”和新德育功能观的萌芽。  相似文献   

8.
《中国德育》2006,1(2):29-33
2005年11月5日至7日中国教育学会德育论专业委员会在河南师范大学召开。会议期间,中国教育学会德育论专业委员会主任、南京师范大学鲁洁教授在会议期间接受了《中国德育》特约编辑冯秀军的专访。  相似文献   

9.
20世纪90年代是鲁沽教授的学术高产期,也是其最重要教育思想--超越论教育哲学发轫、建构的重要阶段.超越论思想的发轫是20世纪90年代初期,90年代中后期鲁洁教授一方面将研究视角从德育功能研究转向对整个教育本质的思考,另外一方面则努力将超越论建基于实践唯物主义方法论的理论基础之上.她不仅论述了德育的超越性本质,而且完成了对全部教育活动之超越性、价值性的独特阐述.鲁洁教授对于德育、教育超越性的论述所针对的不仅是中国和世界教育实践中迫切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而且针对的是传统教育学思维的诸多方法论误区.因此,超越论教育哲学在教育实践和教育理论建设上都有特别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0.
丁纯 《教育文化论坛》2022,14(1):119-124
鲁洁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出生于20世纪30年代,在我国德育界享有较高声誉,是我国德育学科的奠基人。鲁洁认为,德育目标是将人带入德育视域,培养具有高尚道德的人。鲁洁关于德育本质及德育功能性的阐述,对当下道德教育具有深刻而广泛的影响;她提出的德育“享用性、超越性、生态性、经济性、生活性”观点,把准了时代的脉搏,对新时代道德教育同样具有宝贵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教育研究与实验》1994年第4期刊出了刘尧同志的《德育有多少功能——与鲁洁教授商榷》一文(以下简称刘文)。该文对德育功能及相关问题的研究提出了一些很好的意见,如其标题“德育有多少功能”所内涵的不能无限和无条件地罗列德育功能的观点,以及文中论述的不可将道德和德育概念无限泛化的观点都是有一定现实意义的。但是细读刘文,又觉得有一些地方刘尧同志本身亦存在不少问题,现将本人对刘文一些观点的不同看法公之于众.以求教于刘尧同志、鲁洁教  相似文献   

12.
檀传宝 《教育研究》2021,42(4):153-159
2020年12月25日,我国当代著名教育家、教育学家,南京师范大学教授鲁洁先生与世长辞.北京师范大学公民与道德教育研究中心当时以这样一副挽联祭奠老人家:“超越思维求教育真谛岂顾引千万议论;道德文章树育人楷模何止领一代风骚”.挽联褒扬了鲁洁先生以超越论德育思想为核心的教育主张以及知行合一、为人师表的实践贡献.  相似文献   

13.
道德教育的功利性及其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4年,有学者在《东岳论丛》发表题为《论功利主义价值观对中国传统道德的冲击》的文章,认为“功利主义冲击了传统道德中的消极因素,有利于人们解放思想,克服假大空的东西,形成务实而不务虚的品质,从而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道德建设”。复旦大学哲学系俞吾金教授也认为功利主义道德对中国市场经济具有积极的范导作用。同年,鲁洁教授在《教育研究》第6期发表文章《试论德育之个体享用性功能》,引起了对德育功能的广泛争论。  相似文献   

14.
认识鲁洁教授是在上世纪末的一个秋天,去深圳参加一个全国主体性教育研讨会。会间休息,在去房间的走廊里我遇见了鲁洁教授,她拎着一只热水瓶走在我的前面。当时,我并不认识她,可是,不知是什么感觉,我赶上背对着我行走的鲁洁教授说:“您好!您是鲁洁教授吧?”鲁洁教授随即停下,看着我说,是。  相似文献   

15.
杨建伟 《中国德育》2008,(11):87-89
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学分会德育论专业委员会于10月9日至15日在华中师范大学举行。会议由华中师范大学杜时忠教授主持,鲁洁教授、檀传宝教授致开幕词,华中师范大学谢守成书记、教育学院涂艳国院长致欢迎词。本次会议的议题是“汶川大地震给人们的启示与反思”“和谐社会、价值多元与德育变革问题研究”“德育学科建设问题研究”“改革开放以来学校德育理论与实践的总结与反思”等。  相似文献   

16.
2020年12月25日,敬爱的鲁洁先生永远离开了我们。鲁洁先生是当代中国著名教育家、教育学家,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博士生导师。曾获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首届中国杰出社会科学家、全国教育科学研究突出成就奖、当代教育名家等荣誉称号或奖项。鲁洁先生长期致力于教育基本理论、德育学等方面的研究,她站在时代的高度,立足于中国的发展,提出了许多原创性、有中国特色的教育理论,形成了独特的学术观点和学术体系。她主编或参与编写了多部优秀高校教材,主持了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的研制,担任国家统编教材《道德与法治》总主编。她领衔的“小学德育课程改革与实践研究”项目获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鲁洁先生走了,但她的学术思想和高贵人品将永远留在我们中间。  相似文献   

17.
金丽花 《江苏教育》2014,(12):47-48
百德孝为先。江苏省无锡市南长街小学“家有一老,就是一宝”德育践行活动以鲁洁教授的“生活德育论”为指导,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结合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在对学生生活的回归中实现引导学生“孝亲敬长”这一德育目标。  相似文献   

18.
鲁洁教授指出:"课堂教学贴近学生的生活,它的生活化只能是它回归生活世界的一个前提条件,从生活出发还必须让它再回到生活中去。"生活中蕴含着极其丰富的教育资源。教师要充分利用生活中的各种德育资源,优化学习环境,大力开发"现实性"的德育课程资源,让德育走进生活,让生活融入课堂。  相似文献   

19.
《中国德育》2006,1(4):55-55
《当代德育新理论丛书》是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项目重要成果,由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朱小蔓教授主编,国内著名德育理论专家鲁洁、王逢贤、班华担任学术顾问。本丛书是朱小蔓教授领导的学术团队长期从事道德教育基本理论研究和教学成果的结晶,试图在反思传统道德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基础上,着力阐发新的道德教育理念,建构中国特色道德教育的理论体系。其基  相似文献   

20.
作为学校德育重要渠道的德育活动课,在当代它的主要使命是什么?鲁洁教授的《行走在意义的世界中》一文,给了我们具体的理论指导,文中说:"教育要回归真实的生活,教育的方方面面就都要去着力找回那个失落了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