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不是教师讲解、学生听记的单向传输过程,而是多向的、动态的生成过程。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学生与教材交互作用,共建和谐高效课堂。其中学生与教材文本开展的平等有效对话是和谐高效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引导学生与教材  相似文献   

2.
张传悦 《学周刊C版》2011,(6):146-146
目前我市“和谐高效,思维对话”型课堂建设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教学中追求教学要素之间有思维含量的交流和对话。让学生形成积极的思维品质,是我们构建和谐高效型思维对话课堂的理想目标。其实所谓的“思维对话”集中体现在课堂上教师、学生和文本三者的对话活动上。通过教师与文本之间,学生与文本之间,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思维对话,达到认识的一致,从而达到课堂的和谐高效。  相似文献   

3.
课堂教学,是师生依据教学文本(教材),实施对话、共同提高的过程.课堂教学既要依据教材,又不能拘泥于教材.好的课堂教学,要求教师善于对文本进行挖掘,善于捕捉课堂中鲜活的事例,由点到面,由此及彼,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提升课堂厚度.唯此,才能使学生有更大的收获.那么,数学课堂教学中挖掘什么,如何挖掘呢?  相似文献   

4.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对话”正充盈着如今的语文课堂,它展示了新课程理念下富于灵性和生命性的课堂景观。在这样的课堂教学中,“对话”是一个环节,是一个过程,更是一种理念。它形成了师本之间、生本之间、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互动的网状关系,实现了学生、教师、文本的和谐统一。可以说,有效的对话能创造精彩的课堂。那么,怎样才能实现有效对话呢?  相似文献   

5.
李泽民  荣刚 《山东教育》2013,(10):31-32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广大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实践中自觉加强了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与作者对话、与教师对话、与同学对话等方面的训练。这对学生深入研读教材、提高课堂实效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然而,有相当一部分教师忽视了引导学生与编者对话。  相似文献   

6.
在目前的大多数课堂教学中,“无效倾听”现象比比皆是:学生不认真倾听教师的讲解;教师不耐心倾听学生的回应;学生不屑于倾听其他同学的解释;师生更不注意倾听文本的内容.整个课堂就在这样的一个怪圈中进行,你不听我,我不听你.师生和谐的关系被打破,那种动态的、生成的课堂教学变成一种奢望,师生间的对话交流和思维碰撞形成的教学资源流失殆尽.因此,提高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师生与文本之间的有效倾听策略,是实现课堂高效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7.
韩国强 《青海教育》2015,(Z1):50-51
一堂成功而有效的语文课,除了教师具有深厚的文学功底和扎实的教学基本功外,更注重新课程理念下师生的角色定位,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要让学生在宽松、愉悦的环境中释放生命的活力,促进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这是课改期盼的理想的教育状态。那么小学语文教学应如何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一、研读文本,深挖文本魅力《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教师研读教材,其实就是教  相似文献   

8.
对话是课堂教学的轴心,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灵魂.在数学课堂中,我们少不了对话,它是教材预设与课堂生成之间的碰撞,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是学生之间的分享与互动,其重要性,也就不言而喻了.本文将从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对话教学展开,并尝试以问题导入的方式,激起课堂教学的千层浪,让对话碰撞出星星火花,点燃课堂,促进课堂教学实践的有效开展.  相似文献   

9.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的对话有助于学生解释、论证与澄清自己的思维,可以激发学生思维的灵感,可以使学生倾听他人的想法,挑战来自教师与同伴的质疑,可以促使师与生、生与生、生与文本之间积极的交往互动,实现共同发展。那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实施有效对话,构建高效课堂呢?  相似文献   

10.
曾芳 《中国教师》2012,(19):60-62
<正>课堂教学对话是指课堂上师生共同解决问题的活动过程。根据建构主义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要求学生在与客观环境的相互作用过程中自己积极地建构知识框架的教育思想,笔者理想中的课堂对话方式应该是教师与学生平等对话、学生与学生平等对话、师生与教材平等对话。那么,如何创设科学课上的有效对话氛围呢?通过近几年的课堂教学实践,我们得出了如下主张:  相似文献   

11.
语文学习是学生与教师、教材、以及教材编写者之间对话的过程。在这些双边关系中,学生与教师、教学文本之间的对话,是能为大多数教师所接受和理解的,但对学生与教材编写者之间的对话,很多教师并不重视,或者说是根本没有这个意识。他们在课堂预设的过程  相似文献   

12.
<正>《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和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本文主要就新课程理念指引下如何经营有效对话,打造高效课堂谈谈自己的看法。一、立足文本,贴近生活在对话教学中,文本是主要依托。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细细揣摩文本,感悟文本,然后以有效的对话来引发学生思考,从而实现语文教学的高效课堂。下面是《我不是最弱小的》的教学片段。师:请大家默读课文,边读边想:爸爸把雨衣给了妈  相似文献   

13.
控制论的创始人维纳曾说过:“一个有效的行为必须通过某种反馈过程来取得信息,从而了解目的是否已经达到。”在全市大力推进“和谐高效、思维对话”型课堂建设的背景下,我校从2007年开始着重研究信息反馈这一环节,把有效反馈作为“和谐高效、思维对话”型课堂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使其成为高效课堂建设的一个重要杠杆——教师教的抓手和学生学的纽带,运用到学生学习的整个过程中.  相似文献   

14.
赵静静 《教师》2013,(3):38-38
对话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师重要的教学方法之一,其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活跃课堂氛围,使学生在其乐融融的教学环境中加深对教材内容的理解,提高自身的知识水平。依据新课标改革的要求,中学语文课堂教学应建立在教师与学生平等对话的基础上,是学生与文本、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对话过程,因此教师在中学语文课堂中应充分发挥对话教学的功能,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15.
传统数学课堂中“以知识、文本、教师为中心”的弊端在于“目中无人”、“心中无人”,剥夺了学生与文本、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的对话机会,排斥了学生的直接经验和真实体验。而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对话”却创设了生动、真切的交往情境,构建了学生具体、真实的体验平台,体现了“关注每一位学生发展”的新课程核心理念。如何在课堂中进行有效的“对话”,让学生在“对话”中实现意义的主动建构,完成外在知识的内化过程,这是教育者必须深入思考研究的重要课题。一、人性化氛围——课堂对话的基点学习环境中的情境必须有利于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意…  相似文献   

16.
<正>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带来了课堂教学观念变化的发生。教师与学生之间已不再只是"我讲你听"的关系,更多的是平等的交流、沟通,学生越来越多地参与到教师的教学活动过程中,成为课堂的主人。如何才能在和谐的学习氛围中有效地引导学生、有序地开展课堂教学?这就需要教师的机智的"教学评价语",善于引导学生深入文本,进行师生、生本、生生的有效对话。所谓思维能力,是指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的分析、学习能力,这是课堂上学习智力活动的先决条件。  相似文献   

17.
"和谐高效思维对话"型课堂,就是在教学过程诸要素配置的基础上,依托教师、学生、课堂间具有思维含量的对话方式来实现教学高效的理想课堂形式,是一种教学思想,是课堂教学需要实现的理想目标。  相似文献   

18.
<正>高效课堂是相对传统课堂提出的,突出以人为本,针对课堂效率而言。课堂是实现课堂高效的主阵地。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只要树立"对话"意识,引导学生精准把握文本,构建和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根据学情设计教学,利用现代教育媒体有序、紧张地落实三维目标,定会实现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高效。语文教学的高效体现在课堂的生成程度,课堂生成的高效与否,取决于能否精准解读文本,是否构建了一种平等对话、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以及广泛利用互  相似文献   

19.
包国兴 《考试周刊》2011,(80):81-81
怎样才能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产生不是被迫应答的,而是有自身学习需求的可说、可交流的话语呢?怎样才能让教师顺利退出教学中的"传话"与"框架"设定机制,把课堂话语权真正还给学生?现代教学论认为,学习是主体自主建构的过程。就数学学习而言,优化学生主体与教材(文本)的深层对话,是促进课堂建构的重要途径。数学课堂中的"学生与文本  相似文献   

20.
"新课标"指出:语文"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教师应当承担起细品文本、与文本对话的重任,等有所收获后,才能在课堂上高效地与学生对话,并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本文从抓文题、抓文眼、抓角度、抓线索、抓顺序、抓细节、抓"闲笔"等角度阐述了文本品读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