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考察数字化油田建设情况的基础上,研究油田现场无线仪表与RTU通信方式及其各参数的含义,提出了一种新型油田RTU调试软件设计思路。在油田现场,RTU与上位机软件之间的通信方式为串口Modbus或网口Modbus通信,在VS2010开发环境下,用C#编程实现这两种通信协议,调试人员可根据现场情况选择通信方式;将RTU和仪表的内部点表用XML文件描述,并将XML文件加载到调试程序中,通过发送不同的指令,用户可以读取和配置RTU和仪表的各项参数,绘制示功图。使用XML语言,可提升软件开发效率,节省软件开发时间。结果表明,该软件运行良好、可操作性强,降低了对现场调试人员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首先介绍了XML文档解析的方式,并对两种解析方式进行了深入探究。在此基础上,引入了DOM4J技术。DOM4J是集成了DOM和SAX的XML文件解析器,提供了大量接口用于对XML文件的处理,具有性能优异、功能强大的特点。介绍了使用DOM4J解析XML文档的应用研究,其以XML作为数据库存储学生信息,以实现简单的数据库管理系统。  相似文献   

3.
基于DOM的XML解析在JAVA中的技术实现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Java解析XML文档,可以使用DOM解析器,DOM是用与平台和语言无关的方式表示XML文档的官方W3C标准。DOM是以层次结构组织的节点或信息片断的集合。这个层次结构允许开发人员在树中寻找特定信息。分析该结构通常需要加载整个文档和构造层次结构。  相似文献   

4.
生成并解析XML在项目中具有实际意义,尝试在Struts2下使用FreeMarker模板引擎技术进行XML数据输出,客户端使用ExtJS富客户端解析、读取XML数据,并展示给终端用户的设计实现方案。  相似文献   

5.
XML只描述了文档的结构,却没涵盖数据的语义,而描述数据语义的本体语言不能直接对XML数据进行表述.针对这一问题,本文给出了从XML到RDF Schem a的转换算法,使用RDF的正式传输格式RDF/XML作为媒介,通过编程以相当直接的方式把存储在标准XML中的数据转换成RDF,为语义W eb环境下的智能处理提供了帮助.  相似文献   

6.
感知层获取的以JSON格式存放于服务器的数据需要实时展现到Web前端。针对该需求,提出一种将JSON文件实时转换为XML文件以满足Web端解析的方法,对JSON字符串序列化,删除冗余MAP键值对,并对JSON文件进行自定义转换内容,通过单线程最终实现JSON到XML文件的转换。转换结果显示,使用上述方法打包生成的jar包能有效读取JSON文件,并能转换成XML文件存储,从而对感知层获取的数据实现了有效利用。  相似文献   

7.
Android平台上应用程序访问Web服务时,多数都会使用XML的解析技术.文中从工作原理、常用接口及类方法,XML文档解析的过程三个方面,分析比较Android所支持的三种解析技术:DOM、SAX、XML Pull.指出Android平台上选用何种解析技术主要取决于三方面的因素:移动设备内存的大小、XML解析文档的大小,以及移动应用程序中解析文档的主要用途.  相似文献   

8.
XML技术浅析     
传统数据库处理不了现在的多种类型的复杂数据,新兴的XML技术解决了这一问题。XML是一种元标记语言,它有很多优点,如不依赖于任何编程语言、操作系统或软件供应商。在数据量小、用户少和性能要求不太高的环境下,可以将XML文档用作数据库。XML文件最重要的存储方式是原生XML数据库。处理XML文档的方式主要有SAX与DOM两种。  相似文献   

9.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经常会遇到一些用常规方法解起来比较麻烦,甚至难于求解的数学问题.需要将问题转化为熟悉、简单的问题,这往往可找到解的突破口,激发思维,问题自然就迎刃而解了.以下从几个方面谈谈用转移法解决高中数学问题:1 用转移法求函数解析式 求函数解析式中,往往给定某个区间上的函数解析式,要求其余区间上的解析式,可以使用转移法将其转移到已知区间进行求解. 例1 已知函数f(x)是定义在R上的偶  相似文献   

10.
《邢台学院学报》2017,(4):181-183
RDF查询语言XRQL很容易与XML数字签名相结合,利用XRQL的查询结果定位加上XML数字签名就可以对文档的局部颗粒数据进行加密,这一方式也会导致电子数据取证盲区的产生,这些取证盲区同样需要借助XRQL的查询定位技术来破解。对颗粒数据的分级加密技术也可以应用于对无人机机载信息的安全管控。  相似文献   

11.
XML技术浅析     
传统数据库处理不了现在的多种类型的复杂数据,新兴的XML技术解决了这一问题.XML是一种元标记语言,它有很多优点,如不依赖于任何编程语言、操作系统或软件供应商.在数据量小、用户少和性能要求不太高的环境下,可以将XML文档用作数据库.XML文件最重要的存储方式是原生XML数据库.处理XML文档的方式主要有SAX与DOM两种.  相似文献   

12.
XML技术浅析     
传统数据库处理不了现在的多种类型的复杂数据,新兴的XML技术解决了这一问题。XML是一种元标记语言,它有很多优点,如不依赖于任何编程语言、操作系统或软件供应商。在数据量小、用户少和性能要求不太高的环境下,可以将XML文档用作数据库。XML文件最重要的存储方式是原生XML数据库。处理XML文档的方式主要有SAX与DOM两种。  相似文献   

13.
正①若说国人越来越不喜欢啃大部头著作,这是事实;但若说国人不喜欢阅读、阅读率低下,则未必与事实相符。阅读并不一定是捧着经典著作细嚼慢咽,"浅阅读"也是一种阅读;阅读并不一定是阅读纸质图书,网络阅读、手机阅读、PDA阅读、光盘阅读同样是阅读。在这个网络兴盛、新媒介兴起的时代,仍将阅读定义为阅读纸质图书、经典著作,恐怕是一种夹杂着傲慢的偏见。  相似文献   

14.
XML是目前信息交换和存取的新兴技术,而XML文档中敏感信息需要各种机制来保证其安全性,访问控制是其中之一.本文提出了一种细粒度的XML访问控制方法,以解决XML文档更新过程中所引起的信息泄露问题.文章提出了两个算法:一个是安全标记计算算法,一个是更新请求检查算法.通过这两个算法来解决XML文档更新过程中的敏感信息泄露问题.  相似文献   

15.
基于B/S三层结构的网络系统开发中,XML使得不同系统之间的数据交换更加高效.通过比较SQL Server和XML数据交换的三种方式,得出提供最大灵活性和最好效率的一种方式:在数据库服务器端完成对XML数据的解析和格式化.然后论述SQL Server 2000对XML的技术支持,并给出一个SQL Server2000和XML数据交换的实例.  相似文献   

16.
基于XML的面向对象的知识表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现今知识资源飞速发展,这需要知识工程研究更便于获取和使用的知识表示方式。传统的知识表示方法过于单一且不能跨硬件跨软件,具有局限性。本文提出的基于XML的面向对象的知识表示方法将解决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17.
分析了多个异构数据库间数据共享的连接访问技术,指出了目前访问异构数据库系统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一种解决方案:在2个或多个异构数据库管理系统前端增加接口模块,数据交换双方经过约定,各自开发己方数据接口,首先信息发起方将自身访问信息形成统一格式的XML信息,然后将该信息发送给接收方。接收方将相应XML信息解析,形成自身格式信息后访问数据库得到所需信息,再将其形成XML信息回发给发起方,发起方再做相应的数据处理。这种方式可以是单向的,也可以是双向的。在整个数据交换的过程中双方不需知道对方具体的数据格式。这种方法解决了异构数据带来的一系列数据共享问题。  相似文献   

18.
"三农"问题国际化与群体性事件新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我国的"三农"问题也受到国际金融危机这一时代发展片刻的冲击,这就要求我们从时代变迁的"大历史"出发,在国际化的"大视野"中认识"三农"问题."大历史"、"大视野"中的"三农"经历了区域性"三农"到工业化中一国的"三农问题"再到"三农"问题的国际化这一演变过程.作为"三农"问题回应国际金融危机的一种方式——农村群体性事件在经济利益失衡、制度渠道缺乏、生活方式巨变、现代传媒普及等因素的作用下呈现多发的趋势,并且呈现出群体性事件本身和"作为武器的群体性事件"两张面孔,群体性事件有演化为"作为武器的群体性事件"的诱因.为此需要采取相应措施加以应对.  相似文献   

19.
聚丙酰胺(PA)是一类典型高分子聚合物,其分子呈线型,分子量有很宽的变化范围。能发生多种化学反应,如水解、降解、羟甲基化、交联等。它广泛应用于钻井、采油、造纸、选矿、食品加工、污水处理等领域。其中在油田生产过程中应用更为重要,在增稠、絮、酸化、压裂、堵水、固井、防蜡、三采中都得到广泛应用。近年来,随着油田进入中后期开采,三次采油将占有越来越重要的位置,提高采收率会成为内地各大油田急待解决的问题。目前油田使用的聚丙烯酰胺大都在20O—300万,大到40O—500万。这样大分子量的聚丙烯酰胺不能满足三次采油的需要。本实验正是为满足油田三次采油的迫切需要,努力探索合成高分子聚丙烯酰胺的条件和工艺,以及在合成中各种因素对分子量及产品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针对JSON数据格式易于机器解析和生成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JSON的跨平台远程生产控制的处理策略,将远程生产控制需要传输的数据、控制命令等封装为JSON对象,通过Socket技术实现跨平台远程通信.并从服务器端与Android移动客户端数据传输时间和Android移动客户端数据解析效率两个方面对JSON和XML两种数据传输格式进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基于JSON的通信可以较好地解决跨平台远程数据交互、移动应用受带宽限制及网络流量低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