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及特征和民办高职院校的办学特点两个方面阐述了民办高职院校实施"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必要性。就学校、企业和政策三个层面分析了民办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办学模式存在的问题。给出民办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五个完善策略:转变技能型人才培养观念,形成联合人才培养模式;建立学校、企业在该人才培养模式中的深度融合,形成良好合作的体制机制;加强学校自身建设,提升办学能力;学校着力建设对接区域经济的生产性实训基地;营造良好的政府主导人才联合培养的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2.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实现是一项系统化工程。通过分析旅游管理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系统化构建要素及各要素的创新实践,指出在构建"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时,培养技能型、应用型旅游人才是目标;构建一套完整的旅游管理实践教学体系和课程体系是核心;建立校内外实训教学基地和双师双栖、校企互通的教学团队是基础;建设创新型组织机构,实现第三方评价是保障。  相似文献   

3.
以基于工作过程的能力培养为主线的工学交替、校企合作式人才培养方案得到高职院校、学生与行业、企业的普遍认可,并形成了多种模式。然而,现有的工学交替过程设计也存在一些问题,亟需解决。以梯度提升(Escalation)、进阶考核(Evaluation)、岗位轮换(Rotation)、终端鉴定(Appraisal)、高位就业(Higher-employment)五个阶段构成的EER-AH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为解决人才培养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提出了新的思考。  相似文献   

4.
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成为各高职院校特别是示范建设骨干院校的重要改革内容。探索"三段三结合式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对提高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工学结合"是我国职业教育尤其是高等职业教育领域的研究焦点与热点。实际上,"工学结合"概念的内涵是有层次的:"工学结合"首先是一种教育模式;第二,"工学结合"是一种人才培养模式;第三,"工学结合"还是一种课程模式。作为教育模式",工学结合"体现了一种教育思想;作为培养模式",工学结合"体现了一种人才培养的范式或框架;作为课程模式,工学结合体现了职业教育最核心、最本质的特征。  相似文献   

6.
本文是在对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通过专家团队一线高级物流师研讨和教学实践后,明确提出的"三段交互式"工学结合的培养模式。文章从定位培养目标、明确职业范围、核定人才规格和创新培养模式几方面阐述了工学结合的物流人才培养模式,目的在于推进教学改革,为企业量身定制教学方案,培养更符合企业用人要求的物流人才。  相似文献   

7.
材料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陆小荣 《教育与职业》2012,(11):109-110
提高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是进行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包括人才培养目标的确立、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课程体系的改革、师资队伍的建设、实训条件的改善等一系列工作。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有效途径。文章介绍了材料工程技术专业通过"五项措施"改革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通过"五个对接"实施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五个结合"创新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对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肖付良 《教育与职业》2012,(18):101-102
文章首先指出目前地方性高职院校商务英语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现存的问题,然后提出构建以就业为导向的"层进式"商务英语课程体系、设置基于工学结合的宽泛式"三明治"学期制和教学管理体系、培养"三性一体"的师资队伍、建立教材和学材"主辅合一"的教学资源库、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及构建课程考核与资格取证相融的综合测评体系等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优化对策,达到输送真正的技能型商务英语人才的最终目的。  相似文献   

9.
为适应市场需求,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很多高职院校对涉外酒店管理专业进行了"订单式"人才培养的实践。分析目前此专业"订单式"培养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提出改革的设想,重点介绍漳州城市职业学院在"校企共培,工学交替"教学模式改革上做的实践探索及创新点,探讨"实践—实训—实习"进阶式"工学交替"、单语教学与双语教学相结合教学模式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
对"联盟式"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文章介绍了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论基础、实践基础.在分析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培养人才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建立校企合作联盟,并对"联盟式"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可行性进行了论述,认为建立利益紧密相关的校企联盟,是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培养人才的有效模式.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比较传统人才培养模式与工学结合才培养模式,展示了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优点;分析了大多高职院校工学结合未能全面而深入地推开的原因;深入探析了怎样完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并结合专业工学结合的实际,讨论怎样深入有效地开展高职教育从而培养出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相似文献   

12.
工学结合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是中国特色职业教育核心概念及"天津模式"的本质特征。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已被提到国家政策、制度层面,相关文件多次提及。温总理2007年《政府工作报告》强调:"深化职业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建立行业、企业、学校共同参与的机制,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写入:"把提高质量作为重点。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基于上述要求和任务,《工学结合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在现状分析的基础上,从国家层面、学校和企业三个层次分析并提出我国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内容和基本思路,以及适合我国工学结合培养模式的保障措施、方法和建议,力图为我国职教培养模式的构建和创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工学结合是实现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最有效的途径,采用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有利于以就业为导向的专业建设和专业教学改革,有利于培养和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提出了基于"DSP"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并阐述了其顶岗实习实施体系的构建.  相似文献   

14.
为了提高高职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文章通过讨论国内外职业院校主要典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了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实施背景,分析了典型教学工作任务的建立、"4S"工作过程课程体系的构架,提出并实践了工学结合下的校企轮转场地,分步递进能力式的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5.
本文针对现有人才培养模式不能满足社会对IT人才培养需要的现状,结合学院的实际情况和地方经济发展对IT人才的具体需求,提出了计算机类专业"就业导向,基于项目,能力进阶,产学研合作"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并构建了基于职业岗位能力的进阶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16.
五年制高职测绘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分析了五年制高职测绘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倡导"生产育人,人人能成才"、开发人才培养方案,推进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优化课程体系、探索并实践"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和加强教师团队建设等推进五年制高职测绘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措施,并认为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实践能促进人才质量的显著提高、促进团队教师成长、推进校企深度合作、提高专业社会知名度、提升实训基地设备建设的品位.  相似文献   

17.
高职会计类专业工学结合模式的改革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工学结合是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切入口,也是培养毕业生"零距离"上岗的有效途径.高职会计类专业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推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新模式改革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是毋庸置疑的.文章拟通过对高职会计类专业在工学结合道路上面临的困难分析,提出破解高职会计类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难题的可行思路.  相似文献   

18.
本文在深入分析"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工学结合、校企产学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特点及具体运行方式的基础上,提出了强化课堂实践教学,构建开放式四层次实验教学体系;完善专业人才培养计划,提高实践学分比重等实践教学改革措施,以加强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相似文献   

19.
以工学结合为重要切入点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向高职院校提出了整合社会资源、校企融合、课程改革等方面的系统要求.浙江金融职业学院通过"共生态"办学模式,订单培养为主要载体的人才培养模式及项目课程为主体的课程开发模式的系统设计,探索了经济类高职院校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途径,有效地保障了工学结合的深入开展,并通过实践彰显了工学结合的价值.  相似文献   

20.
通过产品设计人才培养及需求问题的阐述,提出了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在工学结合人才培养的内涵阐释基础上提出产品设计人才培养观,构建了基于"工学结合"的本科院校产品设计的人才培养体系,针对体系分析了在人才培养中应注意的问题,最后,从企业、高校角度提出相应的措施使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得以实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