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82 毫秒
1.
以基于DSP的视频图像压缩系统作为研究对象,为实现电视监视系统,利用DSP构成一个能在信源端对全电视信号进行采集和压缩并可以通过电话线来传输的远程监视系统。整个流程可分成初始化、图像采集、压缩编码和数据传输4个主要模块。通过视频采集电路完成图像数据的采集,采用DSP芯片C5402实现图像压缩。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基于DSP的无线图像传输系统设计,系统能够对图像进行采集、压缩及无线传输。概述了系统的设计过程,重点讨论了DSP中的DMA在图像采集和JPEG图像压缩过程中的应用,系统适用于远程实时监控、工业控制和智能家居等环境。  相似文献   

3.
随着空间应用技术的不断发展,目标影像信息呈几何级数增长。为了能够在有限的信道带宽上传输更多的目标影像信息,文中提出了一种高清视频图像压缩与存储的设计方案。设计中利用JPEG2000标准压缩芯片ADV212完成对箭载图像的有效压缩。同时利用Flash芯片完成对原始图像数据的高速存储。FPGA作为系统主控,主要实现对各芯片的初始化及逻辑控制,配置ADV212在HIPI的工作模式下进行图像压缩,通过对大容量的Nand Flash使用交叉双平面技术,将原始图像以及压缩图像进行分区存储。随后通过USB接口将图像信息上传到PC机。系统具有图像压缩比可调,存储器容量可扩展等优点。通过实验验证,该方案达到了系统要求的各项指标,并已成功的进入试用阶段。  相似文献   

4.
压缩感知理论自问世以来得到很多学者的青睐,在信息传输中,图像的传输占据了很大一部分,对图像的压缩受到了广泛的关注.把压缩感知技术和神经网络算法结合进行图像压缩,实践证明能够利用神经网络对压缩感知观测矩阵进行预测,提高压缩率,改进传输效率,且不影响图像的恢复效果.  相似文献   

5.
为加强学校安全防范,打造无线智慧校园,设计了基于物联网的无线视频监控系统。根据视频信息的传输需要传输大量的数据,本系统设计运用了高压缩率的H.264标准的图像压缩编码技术降低传输数据所占的信道宽度,同时使用了具有优秀的多媒体处理功能的ARM11处理器来提高图像信息的传输速率,并通过ZigBee无线网络把已编码的数据传送到显示器。整个系统主要是围绕着图像信息的采集、处理、传输和存储来设计的具有稳定、低功耗、高传输率无线视频监控系统,在视频监控方面具有很大的实用性价值。  相似文献   

6.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图像为主要载体的多媒体信息大大丰富了我们的生活。但由于图像数据量庞大,存储和传输时受到很大限制,使得图像压缩成为图像处理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图像压缩就是利用图像自身的相关性来消减图像的冗余信息,保留有用的信息。经过多年的研究,人们已经提出了多种图像压缩方法,并在许多领域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但这些方法主要是针对普通密度的图像,而对于稀疏图像的压缩,目前有效的压缩方法还屈指可数。对图像压缩技术的发展历程进行了回顾,给出了一种基于哈希表的对稀疏数据压缩方法,并利用VC++6.0平台,实现了基于哈希表的数据压缩系统。  相似文献   

7.
将小波理论应用于视频和图像压缩是目前国内外十分重视的图像压缩技术。小波分析技术和多分辨分析理论改善了基于分块DCT变换的压缩编码技术的方块效应和飞蚊噪声的不足;而分形压缩编码方法,由于其可以获得极高的压缩比而得到广泛关注。本文在借鉴前人的图像压缩编码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图像压缩方法:该方法首先将图像进行小波分解,然后对不同的频带特征采用不同量化、压缩方法进行编码。实践表明,该方法不仅能够大大提高图像的压缩比,而且在网络信道不稳定的情况下,能在一定程度上克服数据传输出错,从而避免数据丢失造成的恢复图像质量下降。  相似文献   

8.
社区视频监控系统是以计算机为核心,结合多媒体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一种监控主机系统,本系统采用了软压缩的方法,在单机和对接线连成的两台电脑的情况下可以获得高清晰的图像,对其主机软件部分多路监视、动态监测和视频压缩、传输等模块的编程实现进行设计。  相似文献   

9.
社区视频监控系统是以计算机为核心,结合多媒体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一种监控主机系统,本系统采用了软压缩的方法,在单机和对接线连成的两台电脑的情况下可以获得高清晰的图像,对其主机软件部分多路监视、动态监测和视频压缩、传输等模块的编程实现进行设计。  相似文献   

10.
交互式DVD的出现是视频信息传递的一次革命。以往的视频播放和传递都用录像带或VCD,但由于普通录像带的画面质量较差,只有200多线,广播档级的录像节目虽然质量好,但由于传输的是未经压缩的视频,频带太宽,一般要求传输速率要达到40~60MBIT/S,所以不利在网上传输,交互式DVD传输的视频采用MPEG-2压缩格式,以此格式压缩后达到广播级的图像传输仅需要5MBIT/S。交互式DVD的水平清晰度可达400~500线,从根本上解决了用网络传输广播级图像的问题。交互式DVD的另一特点是不受原播放机型的限制,如模拟…  相似文献   

11.
<正> 一、视频会议系统概况 1.什么是视频会议系统 视频会议就是利用视频摄像和显示设备,经过信号压缩及编解码处理,通过通讯线路的传输在两地或多个地点之间实现的交互式实时图像通讯。视频会议系统利用摄像机和麦克风将一个地点的活动图像和声音实时地传至远端,同时可连接图文摄像机、投影机和录像机等各种视音频外围设备,并能传送实物图像、图纸、文件和预先制作的视频资料。同样,远端的声音、图像也可以实时传至本端,并通过扬声器和视频显示设备生动地  相似文献   

12.
引言:基于Web的数字视频监控系统是一个非常庞大的系统,涉及到硬件、软件等许多复杂的技术。基于Web的数字视频监控系统以网络为依托,以视频采集、压缩、存储、传输和播放为核心,以智能实用的图像分析为特色,是未来视频监控设备新的发展方向。该系统一般具有的特点为:视频服务器内置一个嵌入式Web服务器,采用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RTOS,摄像机传送来的视频信号数字化后由高效压缩芯片压缩,通过内部总线传送到内置的Web服务器。由于  相似文献   

13.
《商洛学院学报》2019,(2):42-45
针对传统视频监控系统的图像显示质量低、设备灵活性不足的缺点,人们对视频图像信息的完整性、准确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结合视频监控、嵌入式等技术,提出基于QT的远程视频监控系统。使用Linux操作系统搭建环境,通过采用USB摄像头连接在ARM开发板进行采集视频图像数据,用TCP传输协议通过网络传送给客户端,使用QT软件设计进行视频显示,最终通过交叉编译工具将系统移植到ARM开发板。该系统具有实时性强、可扩展性强、灵活性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14.
随着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图像传输在设计多媒体教学系统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文章针对多媒体教学系统实时性要求,详细分析了图像信息的采集、处理(压缩、进行编码等)、网络传输、接收以及网络地址转换等基本原理,实现了利用JMF进行图像数据的传输.  相似文献   

15.
低速通道中图像传递在许多领域有广泛应用。探讨一种基于SPIHT算法对高品质图像进行压缩的方法。采用该方法能给远距离无线通信应用提供递进的图像传输能力。与JPEG不同,JPEG标准必须先将图像压缩到一定程度后再传送。该方法中,数据头和图片数据从目标图像中区分开来。头信息经过必要修改后再传送,图像数据使用SPIHT压缩并传送。实验表明,该方法可以得到更好的压缩率和传输时间。  相似文献   

16.
多媒体数据压缩技术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人们对信息的需求尤其是多媒体信息的需求日益增长。为保障大容量的多媒体数据在互联网上的有效传输,必须对多媒体数据进行压缩处理。利用有损压缩和无损压缩方法,对图像、音频、视频等多媒体数据进行压缩,形成联合图像专家组JPEG和运动图像专家组MPEG等常用压缩标准。  相似文献   

17.
设计了一种基于可见光通信的高清视频传输系统,采用自由空间光传输方式,可实现高清视频的采集、处理、无线传输和显示。选取波长为520 nm的可见光激光器作为光源,采用直接调制、探测实现大数据流的传输。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视频实时传输通信距离大于10 m,传输速率为30 Mb/s。通过进一步优化设计,该系统具有传输高清图像、紧急情况下快速建立视频传输链路的能力。  相似文献   

18.
针对嵌入式系统视频图像应用的特点,应用灰度化与DCT变换技术,实现了基于嵌入式系统的消除帧内冗余彩色视频图像的压缩。  相似文献   

19.
基于视频监控应用领域应用广泛,对视频监控的实时性已成为检验安防系统的重要标准,为此设计以TE6410开发板为硬件平台为核心基于Linux系统实现H. 264软件编码的实时监控系统。平台采用cmos摄像头基于V4L2接口采集视频,采用X264软件编码压缩,实现了视频的高度压缩比;基于RTP协议打包封装H. 264视频流经网络传输到VLC播放器,显示监控画面。经实验测试结果证明,系统监控图像清晰,播放流畅达到了实时监控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一个3层BP网络的图像压缩方案,分别采用了不同的传输函数、不同的隐含层神经元数目和同一幅图像不同大小的分块方式,分析和总结BP网络压缩性能与各种网络参数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BP网络传输函数、隐含层神经元数目以及对原图像分块大小的不同,都会直接影响收敛时间和压缩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