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正因受疫情影响而空置了近一年的民宿"飛鳥魚の家"终于又接单了!一位来自瑞士的留学生C计划入住6个月。下单前她想来周边看看,我们便约在附近的超市见面。C金发碧眼,来京都短期留学。一见面她就跟我抱怨说,日语太难了,到现在还是一句都不会说!我说,我也是啊。望着她疑惑不解的模样,我笑了,告诉她:"我不是日本人,我是中国人。和你一样,我也是一句日语都不会说就闯到京都来了!""啊,原来如此!那你为什么来日本啊?"她追问道。C的追问,不禁让我陷入了沉思……  相似文献   

2.
换季     
王潇跃 《大理文化》2013,(11):31-34
周然给我打电话,说想见我。我说你来。她就来了,不远千里。我去车站接她,她给我传过照片,中长发,长长的眉眼和嘴巴,我不知道这样形容对不对,只是感觉她就是长长的,像画出来的那样,人很漂亮,个子也挺高。  相似文献   

3.
最好的忠告     
我十二岁时结上了一个小冤家——一个女孩老爱揭我的短处,日子一长,她对我的攻击面越来越宽,她说我“骨瘦如柴”,说我不是好学生,说我太顽皮,说我说话的嗓门太大,她还说我十分自私,等等。起先我尽量忍着,但后来禁不住发火了,于是我眼泪汪汪地去找爸爸。爸爸却心平气和地倾听着我的大发作。然后他问:“她说的是真——还是假的?”怎么会真呢?我很想反问爸爸,她说的话还会  相似文献   

4.
谁聋了     
“我认为,我的妻子快聋了。”乔对医生说。 “你先在家里检验一下她的听力,然后你再带她来,我好对症下药。”医生说。 于是当天晚上,乔见妻子在准备晚餐,便站在距她身后4.5米左右的地方说:“晚饭吃什么呀?亲爱的。”没有反应。他走到离她身后约3米的地方问,仍没有答音。接着他站到她身后1.5米的地方再次发问,可还是得不到回答。 最后他直接到她的身后问:“亲爱的,晚饭吃什么?” 她转过身来说:“我已经说过四遍了,吃鸡!”谁聋了@小段  相似文献   

5.
许多人工作上勤勤恳恳,吃苦耐劳,在职位上却得不到提升,这是为什么呢?我在担任公司总经理20多年后发现,事业成功的雇员都有相似的做法,现特向欲大展宏图、迅速升迁的朋友做如下介绍。独立自主解决问题一天,丽塔匆匆走进我办公室,一屁股坐在我办公桌对面的椅子上。她在公司客户服务部工作。几周来,客户们纷纷来电话抱怨货物发运有误,弄得她应接不暇。她对这种情况厌烦透了,要求我采取点措施,不然她就准备辞职了。“好吧,丽塔。”我像往常一样说,“我会搞清楚是怎么回事的。”她道了谢,起身离去。丽塔总能得到她寻求的东西—…  相似文献   

6.
母亲的电话     
母亲从乡下来电话,说她很想念她的孙女儿.我的女儿是母亲六个孙子中唯一的丫头. 听着母亲缓慢的话语,在这个夏雨飘零的夜晚,我从心底涌起一阵阵的酸楚.我忽然感到,生于一九三六年的母亲,在经历了六十六年的风风雨雨后,在心理和生理年龄上都确实是苍老了.  相似文献   

7.
一家人刚刚搬到罗得岛。在五月的那个星期天,年轻的女主人感到一丝忧郁。那天毕竟是母亲节———而她和远在俄亥俄州的父母亲相隔了* 英里。那天早晨,她已给母亲打过电话,祝她母亲节快乐。母亲说春天来了,院子里已是色彩缤纷,在她们通话的时候,年轻的女人几乎能嗅到紫丁香那撩人的香气。在她父母家的后门外,有一大片丁香树。后来,当她和她丈夫提起她是多么想念那些紫丁香的时候,她的丈夫忽然从椅子上站了起来。“我知道在哪儿可以找到你想要的东西,”他说,“叫孩子们一起来。”于是他们出发了,沿着北罗得岛的乡间小路,行驶在…  相似文献   

8.
幸运的失误     
正琼斯太太不喜欢我,我不知道原因是什么。这令我非常苦恼。其实原本我可以不用在意的,之前我没有和她住在一起,只是在圣诞节的时候,才会和丈夫威廉一起回到她所在的位于弗里达州的家里。但现在不同了,她搬来我和威廉的住处,说要住一段时间。当威廉询问我的意见的时候,我同意了。毕竟她是威廉的母亲。  相似文献   

9.
我现在还能记得她——一位身穿蓝色服装的小巧女人,赤脚坐在航行在南海的一艘商船的后舱顶上。她那斜戴得很漂亮的巴拿马帽衬托着一张美丽非凡的脸。她一手握一枝银白色大左轮枪,百发百中地射击着被兴高采烈的水手们捉住后拖上船尾的那些鲨鱼。最近布思·塔金顿写信告诉我:“我有一次和她一起走过印地安纳波利斯市克莱浦饭店的门厅。当我把她送上电梯后,饭店香烟售货台的业主兴奋地走过来对我说;‘请问,塔金顿先生,我的天,她是谁?’可见,她有大人物的风度。”她确  相似文献   

10.
49岁的公共关系顾问罗宾·弗兰克尔几天来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她说:“正常情况下,我是非常镇静的人。”但她的计算机打印机出现故障时,她发脾气了。她的情绪糟糕到了极点,甚至没有同丈夫商量就取消了三天假期的预约。弗兰克尔经常出现类似的情况。心理学家兰...  相似文献   

11.
早秋的邂逅     
他们相爱的时候,比尔还很年轻。很多个夜晚都在他们一起散步、谈天中消磨过去。后来由于两人之间的一点小事,他们便不在一起了。一时冲动之下,她和另外一个自以为爱的人结了婚。比尔被女人伤透了心,远走他乡。昨天,穿过华盛顿广场时,久别多年的她和他不期而遇。她喊道:“比尔·沃克尔。”他站住了,开始他并没有认出她。对他来说,她显得太老了。“玛丽!你怎么在这儿?”她下意识地仰起脸来,似乎是在期待一个吻。但是他却伸出了手。她和他握了手。她说:“我现在住在纽约。”“哦,”他有礼貌地微笑着,很快又皱起眉来。“我一直很想知道你过得…  相似文献   

12.
夜殇     
张淼 《大理文化》2015,(2):4-26
1我喜欢种花,从小到大,我住的地方必有花,特别是桃花。奶奶说,人生讲运程,人运即花运。奶奶又说,我命犯桃花。奶奶跟我说话的时候,长长的青丝和玄色的衣衫映衬下的白净的面庞在油灯的黄晕中仿佛一朵盛开的牡丹。牡丹?从没见过奶奶养花,可她说她的牡丹每年都开得极好,满园的五彩缤纷让她如飞天临世。她说,那一年牡丹正盛时,一夜霜雪让所有的花朵萎败,从此再没有发芽。她的神情  相似文献   

13.
美国妇女卡玛·辛顿及其丈夫有一个自己的小电影公司,叫Long Bow,中文名字是长弓。卡玛的丈夫Richard Gor-don(理查德·戈登)是公司的老板兼摄影师。此外,还有几个实习的哈佛大学生。在哈佛东亚系文学研究专业毕业的上海姑娘小兰在此实习两年了,她帮助做翻译、剪辑和查找资料。她说:“我看了卡玛做的片子,觉得非常了不起。她在MIT(麻省理工学院)教一门叫‘在中国拍电影’的课。”正在哈佛大学读经济学博士的小秦也说:“卡玛的影片是吸引我想来这儿的原因。做电影能做到这样,很了不起。”卡玛生长在一个特殊的家庭里:她父母都是美国人,但…  相似文献   

14.
葛丽泰·嘉宝将近五十年前,葛丽泰·嘉宝曾宣称:“我愿意独自一人。”实际上她是说:“我不要别人来打扰我。”于是,她便成了一个神秘、隐居的传奇式明星。由于她的只身引退,倒使得她的魅力比过去更加诱人。她住在一套俯瞰纽约东河的公寓里,从不宴客,从不接受采访,她除了需要一人独处外,别无他求。这位扮演过茶花女、马塔·哈里和安娜·卡列尼娜的大明星隐居已近半个世纪,摈弃了一切影星界的服饰,不与外界交往。一位专门缠着名人偷拍照片的日本摄影师在嘉  相似文献   

15.
盖茨的童年往事杨殿蓉编译1965年,我在华盛顿的一所学校图书馆当管理员。有一天,一位负责教九岁儿童班的老师来找我,说她班上有个学生功课完成得比其他所有孩子都快,他想再找个事儿干,能否在图书馆里干点什么。我说:“让他来吧”。一会儿,一个身材瘦小,沙色头...  相似文献   

16.
“月光盲”     
我9岁的女儿莱斯洛在附近的牧场上发现了“月光盲”。这是一匹黑白斑纹的小马,它的四条腿尽管仍很娇弱,却蹦蹦跳跳,欢快地跑来跑去。它那对神秘的眼睛,白里泛着浅蓝。“多漂亮啊”;莱斯洛满心喜悦地说“它已经认识我了,”后来,她悄悄地说,拿着胡萝卜跑了出去。过了几天,莱斯洛哭着跑回家来。“它要被害掉了!因为它患月光盲,谁也不愿买它。难道它活了一年就是为了被宰的吗?”我想,她的心肠真好。我挽起袖子,准备把土豆和萝卜捣碎,一边安慰她,同时也想到这是一件颇有教益的事。我解释说,  相似文献   

17.
命名、中国女性与中国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辉 《寻根》2005,(6):36-41
张天翼先生有一则小小的寓言曰:一条心地很好的蛇抓到一只麻雀,想要把她一口吞掉,于心又不忍。于是把她盘得紧紧的,谆谆善诱地劝她服从命运,还劝她拿出牺牲精神来献身于他。讲完之后,才客客气气要动手吞吃,并且说:“你看,我不像别的蛇那样不讲理,我和他们是毫无共同之点的。”  相似文献   

18.
我的养女着魔似地寻求这个答案。我十分锺爱她,但我能冒着失掉她的危险而去帮助她吗?清晨的朝阳,斜射室内。我和平常一样,轻声哼着小曲,高高兴兴地收拾着卧室。突然,我感觉到有人在我的身后。原来是我们十五岁的莉莎。她脸上显出一种异样的表情。“怎么啦?莉莎,”我说,“你吓了我一跳,出了什么事  相似文献   

19.
戴安娜儿时的保姆艾丹山秋岛百合子嫁给在报社工作的英国人并生了孩子,为继续工作非雇保姆不可,于是她找了些保姆。一次来了个保姆,这位保姆安静地微笑着说:“真没想到我带过的孩子后来成为身居那么高位的人……其实我帮工的是个极普通的家庭呀!”她便是戴安娜王妃儿...  相似文献   

20.
花月留痕     
这一天是在爱尔兰酒吧。窗外是冷雨和落叶,室内的光线昏暗异常。我和一位穿GUCCI羊皮短裙、吸Rose-man香烟的女子坐在假壁炉前的旧沙发里,谈她的“短暂的初恋”。她现在的丈夫是一名来自荷兰的生意人。年纪当然比她大很多,当然有不止一个孩子,当然有足以让她一生不用劳动只管享乐的钱,当然给了她一个很优越的物质环境,当然不论走到哪里都把她带在左右,当然要求她讲英语,也当然常常让她感到差异的存在和内心的落寞。于是,她终于来对我说她的故事了。那是一个十七年前和她同桌的男孩子,有着清澈的目光和挺拔的身材、良好的学习成绩和前途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