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大公报》“四不“方针的当代现实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左明霞 《文教资料》2005,(24):188-189
在中国新闻史上,《大公报》是创办比较早且较为重要的报纸之一。创始人英敛之在1902年6月17日《大公报》的第一号“大公报序”里,即为大公报开宗明义:“忘己之为大﹐无私之谓公”。大公报创刊之初即定下了敢言、不畏强权的调子。三位具有留洋学子背景的“文人”吴鼎昌、胡政之、张季鸾1926年9月1日以新记公司的名义续刊《大公报》一举成功,不仅使一张关闭了的报纸起死回生,而且很快使其成为中国北方的舆论重镇。新记《大公报》之所以能获得成功,除了因为其资金、组织、文章以外,还因为《大公报》提出的独特的办报方针,即“不党、不卖、不私…  相似文献   

2.
作为中国报业史上寿命最长的一张报纸——《大公报》创造了诸多辉煌。在办报理念、人才培养、经营管理等方面显现出了高超的艺术,新记《大公报》阶段更是大公报历史上大放光彩的时期。  相似文献   

3.
试析新记《大公报》的自由主义职业报刊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记《大公报》是我国近现代史上独具风格的民营报纸。以张季鸾、胡政之等为杰出代表的新记大公报人所不懈追求的报纸的独立、自由精神以及职业化的办报理念,铸就了20世纪上半叶中国民营报业的辉煌,开辟了我国新闻界对自由职业报刊探求的道路,而且他们的报刊思想已经包含不少西方现代报刊新闻专业主义的理论因素,其思想的精神内涵对我国当前报业的改革与发展亦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新记《大公报》:从“文人论政”到“新闻专业主义”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学者们多将新记《大公报》视为“文人办报”的典型,将其性质概括为“文人论政”。“文人论政”传统确实对新记《大公报》有深远影响,但作为一份现代报纸,它的性质已经超越了文人论政这个话语体系,迈进到现代新闻专业主义的概念范畴。从新记《大公报》的从业者角色定位和报纸功能定位两个方面来看新记《大公报》人论政而不参政,不与实际政治发生分外联系,不是启蒙者或政治家,而是职业报人;新记《大公报》奉行经济独立、政治自主的原则,以新闻为本位,言论公正,意见多元,其功能定位为独立的公共舆论机关。这正是今天新闻专业主义的基本精神。  相似文献   

5.
梁启超与《时务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梁启超不仅是中国近代著名的学者、思想家、政治活动家,而且还是卓越的报刊编辑家、报刊政论家。戊戌变法时期,他主编了《时务报》,为维新运动的深入进行,为中国近代报刊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如下贡献:(一)主编《时务报》,推动中国近代第一次办报高潮;(二)提出“耳目喉舌”论,揭示报刊的多方面功能;(三)创造“时务文体”,开启一代文风;(四)发表《变法通议》等文章,全面系统阐述了维新派的变法改革主张,为中国思想宝库留下了珍贵的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6.
清末"新政"期间,报刊舆论广兴反迷信言论,尤以《大公报》表现突出。它主要反对带有迷信色彩的民间秘密结社、民间流传的一切迷信陋俗以及官僚阶层的迷信行为等。这既与英敛之本人有关,也与义和团迷信事件的刺激有关,更与其"开民智"的办报宗旨不可分。《大公报》倡言反迷信,对于开民智、官智,开通风气起到了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7.
湖湘文化一个鲜明的特质是以政治作为基本的人生价值取向,作为人生第一要义,作为基本的立足点,即以政治为本位,这也成为五四时期湖南报人基本的办报导向和立足点.以政治为本位的五四时期湖南报刊的政治倾向有改良与革命两条基本线索.从大势说来,是改良为主调走向革命为主调,革命压倒改良.但分而论之,则以湖南《大公报》为主帜的报刊是改良趋向革命,然后又回归改良,而以新民学会为核心的激进的青年知识群体所办的报刊则是由改良走向革命,最终走上“俄国人的路”.  相似文献   

8.
新记《大公报》宣称其办报方针为“不党,不卖,不私,不盲”,实际上“不党”只是一种标榜,在不少重大问题上它与国民党蒋氏政权保持了一致;但由于其毕竟是商办报纸,在“不卖”,“不盲”上不无值得肯定之处.该报的办报活动情况复杂,用“小骂大帮忙”概括其办报活动、与蒋氏政权的关系,不够全面,说它倾向上矛盾很大要客观一些.  相似文献   

9.
晚清时期,资产阶级“改良派”以报刊为开启民智的工具,采用白话文办报,这是白话文运动的前奏。“五四”前后,胡适、陈独秀等人以《新青年》等报刊杂志为阵地推行白话文运动,白话文的正宗地位得以确立。20世纪30年代,上海的《申报》等开展“大众语”运动,20世纪40年代,延安的《解放日报》改版,实行全民办报,白话文运动成果得到巩固与深化。在白话文运动的“三部曲”中,报刊始终充当着语言变革的急先锋。  相似文献   

10.
新记大公报人以“四不”主义办报方针,积极践履“文人论政”的政治文化理想。这个群体虽然没有形式上的组织或团体,但这并不妨碍他们在“不党”的共同政治价值取向规范下显示出某种政治群体或派系的特性,从而具有亚政治文化特性。新记大公报人更以《大公报》为舆论阵地,积极传播其自成一体的以“文人论政”为核心的亚政治文化观。  相似文献   

11.
有时候你不理解我,为什么在你的茶中放那么多白糖。对不起我只是在帮忙,如果你不需要,你就去吃吃海藻灰!你不让我动你的吉普车,是因为你不信任我。  相似文献   

12.
文化重建问题是合并学校后续发展中的核心问题,但是一些合并学校往往将它简单地当成学校管理制度的制定与实施,没有将之上升到价值观共享的高度。本文通过对北虹初级中学这所合并学校的发展历程的回顾,结合具体实践与相关思考,从合并学校的问题透析、合并学校文化重建的策略、文化重建的成效及反思三方面来探讨学校合并后的文化重建问题,以期对其它合并校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3.
“母亲教育”日益引起世人的关注,通过对850名中小学生及其母亲问卷调查数据的统计与分析,揭示了当前我国城市母亲教育的状况,即母亲的文化素质有较大提高,面临家庭和工作双重压力;母亲是家庭教育的主角,承担着教养子女的重任;母亲的教育方式较为合理,最关注的是孩子的学习;母亲明确家庭教育的作用,对母亲职责认识不到位;母亲教育的自我评价偏低,教育需求表现强烈。  相似文献   

14.
“我会走近民众,因为这是唯一拍到照片的方式,你要走到他们当中,即使是现在,我也不觉得这很容易。我不会宣布自己在拍照。我会假装聚焦于别处,如果你要拍某些人,那么之后你就很难不看着他们。但这会被发现,我不会试图隐藏我所做的事——那很愚蠢。”  相似文献   

15.
对于现阶段河北省开展的"城镇面貌三年大变样"工作,西柏坡精神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为河北省城镇化进程注入了人文内涵;为河北经济社会发展指明了航向。以西柏坡精神助推"城镇面貌三年大变样"工作,需以"两个务必"为核心,锻造素质过硬的干部队伍;以"两个敢于"为突破口,树立敢打必胜的坚定信念;以"为民创业"为根本,和谐推进。  相似文献   

16.
高等数学是一门逻辑性较强、应用较广、较抽象的学科。多数学生对学习高数缺乏浓厚兴趣,而和谐的师生关系对学生的学习有着直接影响。本文从提高教师自身素质、结合学生实际情况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等方面分析了在高数教学中如何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17.
笑话七篇     
弟弟下车了 汤姆:“妈妈,我们这火车停过的上一站叫什么名字?” 母亲:“别打扰我,我不知道。没看见我在看书吗?” 汤姆:“哇,你不知道就太糟了,弟弟在那站下了车。”  相似文献   

18.
当前,中学生中存在不愿读鲁迅作品的现象。如何激发学生阅读鲁迅作品的兴趣,教师应通过再读鲁迅作品提高自我修养,制定适合学生实际的教学目标。教师在教学中抓住鲁迅作品的诗意童趣,把握鲁迅作品的亲情温度,师生合作探讨抓住矛盾的焦点,交流阅读的心得等教学方法,来引领学生亲近鲁迅,真正领会鲁迅作品精神实质。  相似文献   

19.
回调函数是软件设计中一种非常重要的函数调用方式.利用回调函数可以改善软件的结构,提高软件的复用性,还可以实现程序间复杂的通信.回调函数可以把调用者与被调用者分开,调用者不关心谁是被调用者,所有它需知道的,只是存在一个具有某种特定原型、某些限制条件(如返回值为int)的被调用函数,降低了模块间的耦合性.基于此,可通过回调函数实现计算机触屏手势的识别,提高软件的复用性和灵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