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洁《拣麦穗》是一篇彰显人性美的经典之作,作家对这种人性美的展现是颇有意味的话题。本文旨在从描写、抒情的表达方式中,从选择的意象中,从对比手法的运用中欣赏《拣麦穗》这篇散文对人性美的完美呈示  相似文献   

2.
张洁《拣麦穗》是一篇彰显人性美的经典之作,作家对这种人性美的展现是颇有意味的话题.本文旨在从描写、抒情的表达方式中,从选择的意象中,从对比手法的运用中欣赏《拣麦穗》这篇散文对人性美的完美呈示  相似文献   

3.
散文《深沉的父爱》是一篇读了让人难忘的好文章,是一首歌颂人性美的赞歌。高彩梅以细腻的笔调,用一件件平实的小事将一位受人尊敬的父亲形象展现在读者面前。  相似文献   

4.
大散文《飘逝的绝唱》结合古蒲州自然地理环境、人文环境的实地考察 ,对《西厢记》作了全面的美学诠释 ,其思想内涵是对美的礼赞 ,是捍卫美的宣言 ,表现了李存葆发现美、捕捉美、鉴赏美的健康而高尚的审美观 ,全篇字里行间包含着对亵渎美的严正批判。这篇大散文完全可以看作是用散文笔调写的一篇优美的评《西厢记》的长篇论文 ,是“散文似论文”的破体名作 ,其语言风格雍容华贵、丰腴典雅 ,语句长短奇偶错落交递 ,骈散结合 ,修辞手法多样 ,意蕴而畅 ,佳句迭出 ,是一篇风格独异的大散文  相似文献   

5.
《老王》这篇散文,以平淡似水的笔调,记叙了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普通人——老王的艰辛生活琐事,人生经历,尤其是与作者一家的交往,描绘了一幅美的生活画卷。  相似文献   

6.
川端康成是日本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也是亚洲继印度作家泰戈尔之后第二个荣获此奖的作家,是20世纪国际文学界的名人,代表作有《伊豆的舞女》、《雪国》、《千只鹤》、《古都》等。他的作品带有日本传统的纤细美和悲哀美,在文学领域里,他既是美的追求者,更是美的获得者和传播者。《花未眠》,就是一篇启迪美、传播美的佳作。《花未眠》属于说理散文,作者从“花未眠”这一自然现象引出对自然美的探讨,引导读者思考关于审美的问题。川端康成认为“自然的美是无限的,人感受到的美却是有限的”,因此要清醒地“活下去”,去努力感受到更多…  相似文献   

7.
谈谈散文的线索孙自扬散文最大的特点是“散”,从散文材料的角度看,好比珍珠四散而微,而散文的线索正好比是串起这珍珠的线串,没有这根线串,再美的珍珠也不能成为珍品,可见线索在散中的重要了。《艺概·文友》中说:“惟能线索在手,则错纵变化,惟吾所施。”一篇成...  相似文献   

8.
一幅隽美的花鸟画《珍珠鸟》赏析江苏省运河师范李媛媛《珍珠鸟》是当代作家冯骥才的一篇状物散文,它以细腻的笔触状写了珍珠鸟的形体美、画面美,营造了一种幽美的意境。读这篇文章就像欣赏一幅工笔写意画,淡妆浓抹总相宜。《珍珠鸟》之所以有这样的美感效果,主要是因...  相似文献   

9.
语文是美神维纳斯断臂的浮想联翩……(薛有庆《新课程呼唤美的语文》)多么精练美妙的概括。这就注定语文应是一门充满美的学科。那么,语文学习的主阵地——语文课堂亦要激荡美的旋律。《课标》指  相似文献   

10.
凡是读过朱自清先生的散文《荷塘月色》的人,无不啧啧赞叹:写得美,美极了!有人对文章的“诗情画意”欣赏不已;有人对作者“如显微镜一样”精细的观察颇为称道;也有人对散文中意境的创造、比喻的贴切和语言的运用评价甚高……这一切都是毫无疑义的,也是《荷塘月色》这篇散文可以当之无愧的。但共中有一点很值得我们思考:“五四”以来,状物写景的散文可谓多如牛毛,其中具有意境美、结构美、语言美的文章也为数不少,为什么《荷塘月色》能有如此传世不衰的艺术魅力呢? 看来,在《荷塘月色》的“美”之中,还存在着一种  相似文献   

11.
《白鹭》是著名作家和诗人郭沫若的一篇散文,文章介绍了白鹭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说它是一首精巧的诗,一首韵味无穷的诗。文章短小精练,语言优美、生动,是一篇适合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文质兼美的散文。教学时,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去发现美、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过程,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让课堂成为学生与美的形象、美的语言、美的情境亲密接触的阵地,让学生成为美的发现者和创造者。  相似文献   

12.
我国有众多的远古神话作品,它们都是一件件珍贵华美的艺术品,《精卫填海》就是其中之一。它以极短的篇幅,表现了极为丰富的美,真可谓美的载体,美的楷模。首先,它刻画了完美的形象美。它用“其状如乌,文首,白喙,赤足”赋予了精卫以美丽、朴素的  相似文献   

13.
散文与孩子     
有位儿童文学作家曾说,幼儿散文是幼儿文学中的小小艺术珍品,如园林艺术中的盆景,能巧夺天功之美。这一点也不夸张。幼儿散文是美的,美得让人偏爱;幼儿散文是甜的,甜得叫人陶醉。孩子们喜欢散文,散文给孩子们以美的感受,美的启迪和美的想象。美的感受幼儿散文以抒情为主,具有浓郁的儿童情趣,尤其是作品中优美而和谐的语言,如配以美的音乐、舞蹈或图画,会把孩子们带入美的意境,去充分感受美、欣赏美。  相似文献   

14.
散文《紫藤萝瀑布》是一篇充满诗意美的好文章。散文的诗意美 ,应该是散文中的自然景物理想化的最高境界 ;诗意美的散文 ,应该像许多诗歌那样 ,有着美丽丰富的意象 ,含蓄隽永的思想 ,充沛细致的情感 ,精练流畅的语言等要素。散文同其所具有的诗意美的关系 ,犹如苹果同其汁液、织物同其纬线的关系一样———苹果和织物的品类不同 ,其汁液和纬线的“诗意”也就有异了。因此 ,不同的散文 ,其诗意美也是独特的“这一个”。《紫藤萝瀑布》的“这一个”主要体现在意象的美好和思想的隽永这两个要素上。《紫藤萝瀑布》的意象 ,新颖独特 ,美丽动人。…  相似文献   

15.
散文的诗意美是作家艺术创造的结果,是散文产生艺术魅力的源泉.我们在散文教学中,应该充分注重散文诗意美的教学。 怎样进行散文诗意美的教学呢? 一、当诗一样读.散文诗意美的教学,首先就应该把散文当诗一样读,像读诗那样反复朗读、诵读,默读。读是领会课文的必要手段,“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叶圣陶先生提倡“美读”:“所谓美读.就是把作者的感情在读的时候传达出来,……设身处地,激昂处还他个激昂,委婉处还他个委婉.……所读的若是文言,就用各地读文言的传统读法,务期尽力发挥作者当时的情感。美读得其法,不但  相似文献   

16.
对散文美的认识,应该从创作散文的内在思维入手。建构思想、远距离相似审美、自由创造,这些就是散文不同于其他文体的美感特性。所以,散文是通过相似思维来自由建构人类精神家园及其有意思形式的文体。  相似文献   

17.
散文意境美的鉴赏与创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学文体教学中 ,散文教学是个值得探讨的课题。就其体裁特点而言 ,散文或叙事或抒情 ,或写景或状物 ,类型多样 ,特征复杂 ,不像纯粹的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那样具有单一明显的认知模式。就其教学目标的落实而言 ,散文教学的归宿是培养学生领会意境美的能力。这一能力的形成与否 ,直接检验散文教学的成败 ,对培养学生的阅读思维力、审美创造力以及健康向上的人格素质和思想情感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散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引导学生进入散文的意境美。散文的意境美指的是散文作品中通过形象描写表现出来的境界和情调。这里的“形象”即指作…  相似文献   

18.
新编高中语文教材向我们展示了一个琳琅满目的美的世界,所选的文章都是从浩如烟海的文章和文学宝库中筛选出来的,它们“文质兼美”蕴含着丰富的美的因子。每一篇小说,每一篇散文,每一曲戏剧,甚至每一首小诗都是一件精心制作的艺术品,都闪烁着美的光辉。那激人斗志的壮美情,催人奋进的崇高情,令人荡气回肠的悲剧情,匡正粗俗的喜剧情,发人深省的哲理情,无不激荡着学生的心田。因此教学中,要充分利用这些有利资源,带领学生去感知美,发现美,欣赏美,理解美,创造美,加强对学生的审美教育,把学生培养成人格健全、自由、和谐发展、个性完美的高素质的人才。  相似文献   

19.
《可爱的草塘》是一篇优美的借景抒情散文。文章通过作者对北大荒一处草塘的观察和了解,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地抒发了“我”对草塘真切深刻的感受。语言清新活泼,以静写动,动静合写。使人对可爱的北大荒留连、热爱、神往。教学中,要启发学生想象景色美,赏析物产美,体会人情美,注意渗透美的教育。  相似文献   

20.
<正>诗歌作为美的载体,其教学应当承担更为重要的审美教育任务。诗歌教学应该是一个开展美的欣赏、学习美的表达、尝试美的创造的活动过程。诗歌欣赏是一种需要欣赏者参与的艺术鉴赏活动,是欣赏主体结合自己的审美经验重新构建诗美的过程。一首诗就是一个诗美系统,诗歌教学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一个对诗美的解构过程。比如教授柳永的《雨霖铃》,就应让学生了解该词的节奏、平仄、韵字的特点及作用,通过多种形式的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