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英国外交政策在欧洲国际关系中占有重要地位。目前史学界对三十年代英国的绥靖外交较为重视,而对二十年代英国外交的研究则相对不足。二十年代特别是中期,资本主义世界出现了相对稳定,但这种稳定却包含着深刻的矛盾和斗争。在欧洲各大国的角逐中,英国外交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那么,应当怎样认识英国的欧洲外交政策呢?  相似文献   

2.
美国在魏玛共和国初期赔偿危机中扮演了消极角色.美国拒绝对欧洲安全作出保证,强化了法国对安全的忧虑以及对德国推行挤压政策的决心;美国对欧洲推行非官方的经济外交,加深了法国和欧洲战后经济恢复的困难;美国坚持向欧洲国家索债,给战后初期经济困难的欧洲增添了新的负担,反过来增加了欧洲协约国、特别是法国向德国榨取苛重赔偿的压力;美国对德国赔偿干预乏力,不能阻止欧洲协约国、特别是法国在赔偿问题上的冒险行动.  相似文献   

3.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不久,法国在巴黎和会上确立的对德外交优势就已荡然无存,以和平旗手自居的法国面临新的挑战。为了保障自身的欧洲安全并重新确立这种优势地位,法国的外交家从白里安到巴尔都都绞尽脑汁,作出了不懈的努力,但始终未能摆脱困境。这一时期的法国外交一直在进退维谷的困境中徘徊  相似文献   

4.
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的外交开始脱离孤立主义的传统束缚;20年代.美国致力于在欧洲和亚洲建立一种有利于美国自身安全的集体安全体系;30年代的美国外交也体现了抑制扩张、维护世界稳定的战略意图.由此可见.用"孤立"或"回到孤立"来概括二三十年代美国外交的基本特征并不全面.实际上.二三十年代的美国外交体现了由孤立主义向全球扩张主义过渡的时代特征。  相似文献   

5.
两次大战之间法国建立安全体系的尝试为何失败?本文认为最主要的原因是法国外交上的一系列失策。具体表现在:在谋求安全的同时,追求欧洲霸权;不尊重中小盟国的利益,参与大国妥协政治;屈服压力,签订道威斯计划与洛迦诺公约;未能与苏联结成军事、政治同盟;对德意法西斯实行绥靖、退让政策等。法国谋求安全尝试的外交失策,为民族国家处理国际关系提供了有益的教训。  相似文献   

6.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欧洲,是凡尔赛体系瓦解,新的国际格局尚末建立的激烈变动时期。以德国为首的法西斯国家旨在彻底打破凡尔赛体系,确立德国的欧洲霸权,发动更大规模战争。英国推行绥靖体制;法国追随英国;苏联提出集体安全政策。三方力量经过六年错综复杂的斗争,最后以苏联和德国结成准同盟条约而结束。这一结果无论对苏联或者英法都是灾难。新的国际格局只好通过第二次世界大战来重新构筑。三十年代欧洲国际格局的激剧变动说明,国家利益是各国外交政策的原则。  相似文献   

7.
随着20世纪70年代欧洲政治一体化合作进程的启动,欧盟在共同外交与安全领域的合作也不断巩固和扩展,欧盟共同外交与安全政策在《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生效后被视为欧洲三大支柱之一,其合作的深度和广度也不断地得到拓展。它是对欧洲政治一体化的进一步提升,但由于政府间合作的根本性质没有改变,所以仍然面临诸多困境,因此这种推进和提升都是有限的。  相似文献   

8.
一战后,英国为了维护强国地位,操纵欧洲大陆政局,采取传统的“均势外交”策略和敌视苏联的欧洲外交政策,幻想利用德国压制法国和进攻苏联,以此达到称霸欧洲乃至世界的目的,结果造成欧洲局势恶化,导致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英国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这是应吸取的外交教训。  相似文献   

9.
二战前苏联地欧洲始终存在双重外交,以慕尼黑会议为界,苏联对欧洲外交重点发生了变化--从维护集体安全转变为安全自保。  相似文献   

10.
1933-1936年是集体安全达到顶峰尔后走向终结的时期.这一时期,纳粹德国崛起,欧洲的力量平衡发生变化,凡尔赛体系开始被打破,法国的巴尔都同苏联一起倡导集体安全.罗马尼亚外长底图内斯库是巴尔都最积极的支持者,他把罗马尼亚的命运与集体安全紧密的联系在一起,积极推行与苏联合作的大联盟外交,使罗马尼亚成为欧洲大陆引人注目的一个小国.底图内斯库的名字同巴尔都一样成为集体安全的代名词.  相似文献   

11.
第二次世界大战使法国丧失了欧洲大国的地位,美国成了统治全球,特别是独霸欧洲的真正盟主,西欧许多国家都在紧紧地追随着美国,但是拥有大国之梦的或高乐将军却极力为恢复法国的大国地位而不懈奋斗。他曾提出著名的“第三势力”构想,坚决捍卫法国的独立外交路线,从二战到战后,特别是执政期问,他不断探索和实践维护法国大国利益的独立外交思想和原则,成功地制定了能够提升法国大国地位和影响的外交政策与策略,对法国今后外交政策的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2.
试论二十年代的德国外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二十年代德国的外交,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一般著作对这个问題或则语焉不详、略而不谈,或则片面强调德国外交的“反苏”倾向。因此,本文试图就此作一粗浅的评述。 (一) 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的外交要达到的目标及所实行的政策和策略,总是由该国统治阶级的利益和国际上的客观形势和力量对比所决定的。二十年代德国外交目标、政策和策略之形成,也是如此。二十年代德国所处的国际环境,是极为严峻的。由于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失败,德国被置于凡尔賽体系的压迫之下。它被迫单独承担战争的罪责,支付巨额赔款;它的  相似文献   

13.
第二次世界大战使法国丧失了欧洲大国的地位,美国成了统治全球,特别是独霸欧洲的真正盟主,西欧许多国家都在紧紧地追随着美国,但是拥有大国之梦的戴高乐将军却极力为恢复法国的大国地位而不懈奋斗.他曾提出著名的"第三势力"构想,坚决捍卫法国的独立外交路线,从二战到战后,特别是执政期间,他不断探索和实践维护法国大国利益的独立外交思想和原则,成功地制定了能够提升法国大国地位和影响的外交政策与策略,对法国今后外交政策的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4.
从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20年间,英国背离了传统的现实主义外交,理想主义在很大程度上支配了英国的外交政策。无论是20年代倡导依靠国际联盟以实现集体安全,还是30年代主张通过大国协作保障欧洲和平,都使这一时期英国外交政策深深地打上了理想主义的烙印。  相似文献   

15.
法国和德国历来是欧洲重要大国 ,历史上在欧洲在世界都有过重大影响。冷战时期 ,法德的各界政府均把外交置于它们优先考虑的中心地位 ,采取了一系列外交政策  相似文献   

16.
19世纪晚期欧洲大陆贸易保护主义回潮,但国家间依然维持良好的经贸合作态势,这很大程度归功于德国主导的1891—1894年双边贸易条约与协定浪潮。这股浪潮是19世纪90年代初法国经贸政策从自由贸易迈向孤立、德国从贸易保护转为相对开放后,德国接棒法国领导欧洲大陆经贸关系再调整的产物。德国以协定关税为切入点,通过与欧洲诸国签订相对温和的贸易条约与协定,建构网络体系抵御贸易保护的强化。但在列奥·冯·卡普里维首相经贸政治化理念下,这一协调贸易体系明显带有稳固与扩大同盟外交、孤立法国的政治底色。这导致双边贸易条约与协定体系仅短暂运行,德国亦未能卓有成效地持续领导缓和贸易保护的运动,经贸问题政治化的扩散推动欧洲国际关系更为复杂化。  相似文献   

17.
法国和德国历来是欧洲重要大国,历史上在欧洲在世界都有过重大影响.冷战时期,法德的各界政府均把外交置于它们优先考虑的中心地位,采取了一系列外交政策.  相似文献   

18.
萨科齐的“软帝国主义”外交战略与中法关系的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法关系面临困难,萨科齐的“软帝国主义”外交战略是问题的深层根源。“软帝国主义”是萨科齐的外交大战略模式,其根本目标是担当世界领导者,理论基底是“相对大国时代论”,根本手段是“斡旋外交”和“价值观外交”,围绕主权问题而来的干涉与反干涉是中法关系的主要矛盾。法方是中法关系中矛盾的主要方面,中法关系的前景主要取决于法国和欧洲政治家的智慧和远见,有赖于法国领导人对中国核心利益的切实尊重。  相似文献   

19.
一十九世纪三十年代至四十年代的欧洲,正处在新的剧烈的变动中。一方面,资本主义和封建势力还在进行着反复的斗争,另一方面,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无产阶级成长起来登上了政治舞台,并且开始为自己独立的阶级利益而奋斗,这样就出现了阶级斗争的新形势。革命——历史的火车头,在这一时期继续推动着欧洲社会前进。十九世纪二十年代和三十年代发生的革命浪潮,曾经冲破了封建反动势力通过一八一五年维也纳会议与“神圣同盟”建筑起来的“堤防”,并且是走向以后更大规模的革命斗争的准备步骤。到了一八四八年,“在法国和在德国以及在整个欧洲,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在客观上提到日程上来了。”一八四八年革命的风暴横扫了整个的欧洲。  相似文献   

20.
半个世纪以来,欧盟一体化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而其政治领域的一体化远远落后于经济领域,共同外交与安全政策作为欧盟政治一体化的关键性政策领域有着其重要的作用。从欧共体外交政策行动到欧洲政治合作,再到欧盟共同外交与安全政策正式确立,欧盟共同外交与安全政策的发展和法理基础呈现出现鲜明的渐进性特征。新功能主义和政府间主义对于欧洲一体化的发展提出了各自不同的分析框架和解释,而对于共同外交与安全政策而言,政府间主义更为贴切、合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