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人居成都     
背着行囊走下飞机,迎接我的是湿湿的空气、阴阴的天空,陌生而又熟悉.在北京生活了四年之后,我回家了,回到了曾经一度想背叛的家乡成都,重新找寻我的生活.  相似文献   

2.
“家乡的风俗”是“我”的生活的一种特殊呈现,六年级学生对它既熟悉又陌生。“熟悉”是在于生活中能经常看到它的身影,“陌生”是因为学生对它的了解并不多。本文结合学生的实际,从他们的现实生活中提炼写作素材、寻找习作对策,从单元例文中总结写作方法,力求让学生在习作时能做到主次分明、详略得当地表达。  相似文献   

3.
正如《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所说,“数感”是人们既熟悉又陌生的一个概念,说它熟悉,因为我们生活在数字化的世界里,每时每刻都和数交往;说它陌生,多年来谁也没有明确提出过培养学生“数感”意识这个观念。  相似文献   

4.
激发幼儿对周围事物、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丰富认知经验,发展探究兴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幼儿的认知经验与能力是在一系列的感知探索活动中逐渐获得和发展的。“电”存在于幼儿生活周围,它对幼儿来说既熟悉又陌生更好奇。熟悉———因为他们每天的生活都离不开“电”;陌生———因为没有成人的引导,他们对“电”的认知经验是知之甚少的;好奇———是因为“电”存在于幼儿生活周围,对于这一熟悉现象其中所蕴涵的科学道理却使幼儿大为不解。诸如:“怎样让电珠亮起来”、“怎样让喇叭响起来”等问题塞…  相似文献   

5.
头顶灰白的天空,翻过尘土飞扬的马路,我终于可以停下脚步,伫立在那熟悉又陌生的巷口。我知道,只要再迈一步,我便回到我人生的“原点”——那条打从我一出生便孕育我的老巷。那条充满西关风情,予我人生第一课的老巷。  相似文献   

6.
我又回到了久违的母校。以前是老师的学生,现在是学生的老师,我走在熟悉而又陌生的校园,真的惬意极了,说熟悉也太熟悉了,因为这是我生长的地方;说陌生也陌生,因为以前的土坯房已经荡然无存了,一排排宽敞明亮的教室,一块块绿化美化整齐的校园,真有焕然一新的感觉。  相似文献   

7.
幸运地成长     
唐彩斌,一位熟悉而又陌生的作者。熟悉,因为我们已有了一年的联系;陌生,因为我们还未曾谋面。在我们的交流中,他热情奔放、谈吐幽默,年仅30岁,但对数学教学的认识却令我折服。他的课别具特色,“善于在知识关键处阐幽发微”。读过《“平均数”教学的思考与实践》,你会发现他对数学教学有着深刻而独到的见解。谈起他的成长,他总说自己只是幸运而已,然而我相信,幸运之神只垂青那些有准备的人。  相似文献   

8.
生活在同一片天空下,我们既熟悉又陌生;生活在同一片天空下,我们既热情又冷淡;生活在同一片天空下,我们既豪爽又内向;生活在同一片天空下,我们既幸福又孤寂。这就是属于我们的天空——十七岁的天空。  相似文献   

9.
回到原点     
头顶灰白的天空,穿过尘土飞扬的马路,我终于可以停下脚步,伫立在那熟悉又陌生的巷口。我知道,只要再迈一步.我便回到我人生的原点——那条自打我一出生便生活在那里的老巷,那条充满西关风情、予我人生第一课的老巷。  相似文献   

10.
生活在同一片天空下,我们既熟悉而又陌生;生活在同一片天空下,我们既热情而又生疏;生活在同一片天空下,我们既豪爽而又冷淡;生活在同一片天空下,我们既幸福而又孤寂。这就是属于我们的天空——十七岁的天空。  相似文献   

11.
黄慧玲 《广西教育》2014,(17):119-120
数学复习课对许多数学老师来说,既熟悉又陌生,熟悉的是每上完一章或一节课、期末、中考都要复习;陌生的是怎样上复习课,才能使效果更佳?所以许多老师发出“复习课难上”的感叹。因为复习课既不像新授课那样有“新鲜感”,又不像练习课那样有“成就感”。以下谈谈笔者的体会,以求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12.
阴郁的天,心情低落.抬起头,透过窗户看着天空,一时分不清天空的颜色.我无力地走到书架旁,顺手抽出一本书,“哗——”没想到,好多书一起掉了下来. 看着满地的书,我不禁叹了口气,索性坐在地上,开始翻起那些花花绿绿的书来.其中不乏小学时的教材.看着书上那些熟悉却又有点陌生的歪歪斜斜的字,我不免感到有些好笑,笑小时候的天真与幼稚.  相似文献   

13.
我想用一次我所不熟悉的文体来记录这个我不熟悉的地方。那么,从头到尾都可谓是新的,但同时也是陌生的。陌生的地方,陌生的过路人,陌生的事物中却有着让我同样熟悉的感动。很早很早的时候,我已经记不清楚  相似文献   

14.
生命的课堂     
梁启超在《敬业与乐业》中说:“人类一面为生活而劳动,一面也为劳动而生活。”读到这一句,我想起一个许多人都非常熟悉的故事。  相似文献   

15.
喊我乳名     
清明前夕,我一脚踏进了故乡。WIAOSHIJENYUAN走进父辈们的那片坟土冢,满怀的沉重与苦涩。小时候,总是抱怨与这黄土地上的父辈们一样的命运。——不只是生活,还连同自己安身立命的名字。一生下来,父辈们就像他们的父辈一样在你身上烙下了一个痛苦的符号:“狗蛋”“狗剩”“狗挡子”,稍许文明点的也只是“小二”“小三”……一种苦难的排列。看看城里的孩子,“倩倩”“珊珊”“娜娜”,那名字多高雅,多亮丽,多富有激情与浪漫。于是,我拼命割舍了这份与黄土地的牵连。而今我回来了,立在我父辈们的坟前,心中却满是一种生命的冲动,那种与黄…  相似文献   

16.
蚂蚁流浪记     
"天空没有留下痕迹,但我已飞过"不记得这句话从哪里读到,现在成了我的感慨。不知道什么时候起,再也没有提起过那陌生而又熟悉的字眼——"妈妈"。一直以来,在没有妈妈的世界里,不知道快乐是什  相似文献   

17.
今年,女儿陈悦通过严格选拔,入读剑桥大学的法律专业。回顾女儿的成长,我为她的每一点进步感到欣喜和骄傲。不做“哑巴”勤阅读陈悦1987年出生在安徽省合肥市。出生30几天,她就被托付给上海的阿姨抚育。直到!岁,陈悦才来到英伦,与我们团聚。小小年纪来到异国他乡,一切对于陈悦都是那样陌生,其中最陌生的当属她不会讲的英文。因为在语言上是个“哑巴”,即便被个别调皮的学生推进水坑,陈悦也只能一个劲地哭,别无他法。回到家中,她泪汪汪地向我们诉说学校发生的事情。我们一面安慰她,一面趁势告诉她,要想适应英国的生活,最终融入这个社会,首要…  相似文献   

18.
今天是支教的第九天,清晨,我睁开眼,扫视了一圈这个有点陌生而又渐渐熟悉的我的第二个“家”,想想这几天苦中有乐的生活,心中腾起了一股希望:“今天又会是怎样的一天呢?”  相似文献   

19.
1月22日农历正月初一春节昨晚,央视的联欢晚会刚刚开始,我就浑浑噩噩地睡去了。深夜,我又糊里糊涂地醒来。在这一睡一醒间肯定发生了什么,但是我什么都记不得了。窗外,隐约传来稀稀拉拉的鞭炮声。我拉开窗帘,仰望着深邃的天空,任思绪无边地游荡。破晓即将来临。天空似乎轻轻一碰,就被一抹微红渲染了……阳光尽情地普照着大地,我用同样的眼光望着天空,感觉它是那么的美好,新的一年就这样开始了!2月4日农历正月十四立春熟悉的城市被浓郁的新年气氛装饰得有些陌生,烫金的“福”字飘在每个人的视线里,各式各样的新年礼品令人眼花缭乱,商店里的音…  相似文献   

20.
这个六月,仿佛有点冷,我知道是我自己的心凉。我背上行李,又回到了这里,依然是那熟悉的教学楼、熟悉的天空、熟悉的味道,却是一张张陌生的面孔。曾经心中的那份激情,仿佛被冷水泼过。凉了很多很多。冷静下来,抚摸伤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