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正>清世宗胤祯继位后,汲取历代建储承嗣的经验教训,始创秘密立储制度。他亲书继位皇子名字,密封于匣中,藏于乾清宫正大光明匾额之后,待其崩逝后取出,由所定之人继位。秘密立储制度避免了历史上出现的诸王子争储位,储君与皇帝争权,储君骄纵等弊病。其后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各朝皇帝均按这一制度继承皇位。后因同治、光绪两朝皇帝均无子嗣。宣统朝皇帝未及亲政,清王朝即被推翻,秘密立储制度自然废止。我国现存唯一一份由皇帝亲笔所书的传位原始  相似文献   

2.
清代是中国历史上封建社会最后一个王朝,是历史上一个承前启后的时代,在清朝统治中国的268年间,产生了大量档案,有些档案由于具有特定的历史文献价值和文化意义及其稀有性,因而显得弥足珍贵。本文要讲述的现已被国家档案权威部门选入《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的三件档案,即是这些珍贵档案中的一部分。它们现都珍藏于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清代秘密立储档案的故事所谓立储,就是由皇帝选定他的皇位的继承人。在清代的立储事件中,最有影响的莫过于康熙皇帝传位于皇四子胤的故事了。康熙皇帝以前历朝历代,储君的确立大多是公开进行的,…  相似文献   

3.
《湖北档案》2006,(4):F0002-F0002
该献形成于1846年(清道光二十六年)-1850年(清道光三十),共5件,保存在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此献是清代道光皇帝临终前秘密立储(选定皇位继承人)的原始档案件。内容包括道光皇帝亲笔遗嘱,以及有关丧典仪式安排等,是我国现存的唯一由皇帝亲笔所书关于封建皇帝承袭传位的原始献。对于研究中国封建社会皇位继承及清朝政治制度和档档案制度具有极高的价值,同时也具有很高的物价值。  相似文献   

4.
骆正林 《新闻前哨》2001,(11):41-43
隐私的存在缓解了人们对人格的担忧,保证了个体自由愉快地生活,个人隐私一旦暴露在大庭广众之下,人只能低着头做人。信息时代,网络给人们工作和生活带来了极大便利。然而,当人们陶醉于网络时,自己的隐私悄俏从“漏洞”中流了出去,成了别人开心的道具,为进步所付出的代价,唤醒了人们对网络的深思,人们期盼获得一种手段,让大家既享受现代文明,又拥有宁静的生活。 网络漏洞威胁个人隐私 隐私是人生活的秘密,包括个人的人体秘密、性关系秘密以及其他生活情报秘密。隐私权就是公民对其个人秘密的自由决定权,它划定了个人空间与公共…  相似文献   

5.
清代秘密社会(或秘密结社)是清代历史上下层群众为了互济互助和自卫抗暴,或为了求得精神上的慰藉而自发结成的社会组织。秘密社会分为秘密会党和秘密教门两大系统。秘密社会由于在信仰内容和行为方式与主流社会相悖离或对立,因此往往受到主流社会的打压,  相似文献   

6.
这是一种特殊的新闻报道,是专为各级领导采写和编译的国际国内新闻。这些报道属于国家秘密,有多种秘密等级,只供相应级别的官员阅读,普通人看不到。  相似文献   

7.
齐亚 《航空档案》2003,(5):27-29
冷战时期,美国中央情报局为了获取亚洲一些国家的情报,曾秘密派遣高空间谍飞机A-12进驻亚洲,悄悄地进入越南、朝鲜等地区上空,偷猎军事秘密。现在,其详细内情终于披露出来。  相似文献   

8.
刘洋 《历史档案》2013,(1):91-95
雍乾二帝皇位更替是清代首次将秘密立储原则运用于皇位传承的成功实践,从而开创了一种新的最高权力交接模式。虽然乾隆帝嗣统没有什么争议,但围绕着圆明园密旨,对于雍乾皇位交接时的具体情境,一些文献的记载却众说纷纭,互有矛盾,给后世留下了历史谜团,本文试逐一进行考辩。  相似文献   

9.
孙杰 《兰台世界》2007,(11S):40-40
档案是党和国家的核心秘密,档案保密工作是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如何做好档案管理的保密工作是保护国家秘密,捍卫国家利益的重要一环。下面本人就档案保密工作谈几点看法。[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浅谈隐性采访的媒介自律与法律限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隐性采访媒介自律的重要性。隐性采访,又称为秘密采访或暗访,是指新闻记在未被采访对象感知的前提下,运用摄像机、录音机或照相机等工具,秘密地获取新闻事实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丹衍 《航空档案》2004,(9):27-28
在朝鲜战争期间,美国中央情报局为了获取我东北地区的情报,曾秘密派遣间谍进行空投,但一些间谍被我方抓获。随着我外交部有关1949年到1955年一批秘密档案在今年7月的公布,当年事件的真相终于大白天下。  相似文献   

12.
1998年冬季,印控克什米尔地区卡吉尔山区开始出现了秘密军事活动.反印武装利用封山的季节,在陡峭的山区建立了一些军事据点。由于天气极为寒冷,加上地形峻峭,印军早已撤走,丝毫没有想到反印武装会秘密建立据点。  相似文献   

13.
一、盗窃罪客观方面我国刑法理论一般认为,在客观方面,盗窃罪表现为多次秘密窃取或者秘密窃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即犯罪分子采取自认为不被财物所有人、保管人、持有人发觉的办法,暗中窃取财物。  相似文献   

14.
秘密保卫中共“一大”顺利举行的是一位年轻的女性,她就是“一大”代表李达的夫人王会悟。1921年,上海共产主义小组在共产国际代表的协助下,为组建一个全国统一的无产阶级政党进行着紧张秘密……  相似文献   

15.
隐私,又称私人生活秘密或私生活秘密,是指私人生活安宁不受他人非法干扰,私人信息秘密不受他人非法搜集、刺探和公开等。而隐私权是指公民享有的私人生活自由、安宁与私人信息依法受到保护,免受他人非法窥探、侵扰、知悉、搜集、利用和公开的一种人格权。   一、 隐私权特征   1.人身性。隐私权是属于自然人的一种人身权利,只有公民才能享有,任何团体、组织都不享有隐私权。任何侵犯隐私权的行为,总是针对特定的人的。隐私权的人身性还表现在公民的隐私权不能转让、继承。   2.秘密性。所谓秘密性是指隐私权的内容必须是秘密的…  相似文献   

16.
周甲禄 《新闻传播》2005,(12):34-36
在媒体的舆论监督中有一种采访方式现在经常用到,这就是记者为了获取公开身份无法采访到的信息,不征得采访对象同意、并隐瞒职业身份或假扮其他身份进行的采访。这种采访方法被称为秘密采访(有的人又称为隐性采访,隐身采访,暗访)。广播电视媒体的一些重要调查采访大量运用的就是秘密采访,如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栏目播出的报道许多都是在秘密状态下拍摄的。一些报纸还开辟了暗访专栏。  相似文献   

17.
保护企业秘密信息确立企业防御型发展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保护企业秘密信息确立企业防御型发展战略田敏生一、保护企业秘密的必要大中型企业的产品面临的社会和内部环境可以概括为四句话:复杂多变的市场需求;多元激烈的竞争格局;不断深化的技术创新;日益加剧的商业风险。这样的环境必然导致企业秘密信息不同程度的泄露,给国...  相似文献   

18.
1945年2月初,黑海之滨的克里米亚半岛上戒备森严,在雅尔塔松林深处的斯大林别墅中举行了美、苏、英三国首脑罗斯福、斯大林、丘吉尔的圆桌会议.共同商定战争结束后如何处置战败国德国等问题,签订了著名的雅尔塔秘密协定.其中相当重要的一项条款便是在欧洲战争结束后二至三个月内,苏联将参加对日作战.雅尔塔会议预示败相毕露犹作最后挣扎的日本侵略者的日子已不多了.然而,在日本高层,不少军政头目并不知道雅尔塔协定的秘密条款内容,还对苏联的立场与日苏中立条约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希望苏联政府保持中立,并展开了一场云谲波奇的对苏外交战……  相似文献   

19.
这是一则真正的旧闻.1930年春,蒋冯大战之后,冯玉祥下野,被阎锡山扣留在山西.大公报记者徐铸成第三次去太原采访,探访到冯阎联合、共同反蒋的信息. 这是一条重大新闻,涉及军事秘密,万一泄露,局势立变.如果不发,也是失职.当时,电讯实行审查,徐先生找到同乡帮忙发电报,向报社总经理胡政之通报信息.  相似文献   

20.
赵燕 《北京档案》2004,(9):38-39
中国人首次接触到天宇的神秘后,一段尘封34年的航天秘史也被激活了,那是在20世纪70年代初的一次秘密选拔预备航天员的经历。这次选拔进行得很秘密,事后没有很大反响,所以从未引起过外界过多的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