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职高语文第三册中孙犁的小说《荷花淀》,虽然反映的是残酷的战争年代的生活,但从作品所描绘的背景上,我们却看不到残垣断壁,看不到硝烟烈火,看不到血污泪痕,作者展示给我们的是明月清风、银白的湖水、碧绿的稻秧。  相似文献   

2.
九十年代中期小说创作,有人划分为这样两个派别:一是以苏童、莫言等为代表的先锋派小说,其特点是走向往事和语言,逃避现实生活;一是以池莉、方方等为代表的新写实主义小说,他们直接切入现实生活,直白其事,直言其人。“这样的小说除了破碎的体验和零乱的感受,除了对神圣的东西的调侃与不恭,除了一种似乎是看破红尘、看破人心的洒脱而无所谓的心态之外,看不到思想、看不到理想,更看不到信仰。”(《小说评论》95年1期《潮湿的有锈蚀性的夜气》)与之相比,何申小说创作倾向却别走一路。他传统质朴的艺术形式,正视现实的冷静态度,以及对奋挣在贫瘠…  相似文献   

3.
当前的小说教学始终停留于小说三要素及小说的主题意义这些浅层的解读,呈现出的都是文本揭示的结果,而没有意识到作者的存在,看不到作者的用心.文章从小说教学中的“作者意识”出发,指出在小说教学中应抓住表现作者意识的文段进行分析,带领学生找到作者隐性的存在,从而破解小说在内容与形式上的密码,挖掘经典小说之所以经典的唯一性.  相似文献   

4.
中国的古典小说发展到《红楼梦》,登上了辉煌的顶峰。在这部小说中,我们看不到在其他小说中司空见惯的圣君贤相、英雄豪侠;在《三国》《水浒》等小说中着意渲染的英雄主义,在这里也消失了。这意味着《红楼梦》超越了“英雄传奇”的模式,直接面向真实人生,最终完成了我们在前文中所说的“由神化到人化”的转变。《红楼梦》集中描写了一个家庭  相似文献   

5.
小说《卖蟹》描写一位出众的胖子:"他倘若低头看,断然是看不到自己脚尖的,中间隆起的那部位,会把视线挡住。"低头为什么看不到自己的脚尖?挡住视线的部位在哪里?"中间隆起"让人脑海里浮现出大腹便便的尊容,"出众"的胖相令人忍俊不禁。  相似文献   

6.
诱人的秋天     
一片黄叶悠悠地从树枝上飘落,悄悄地告诉人们秋天到了……   秋天是快乐的.田野里虽然已看不到稻浪翻滚的情景,看不到农民忙碌的身影,然而人们如花的笑脸,欢快的笑声,让我们体会到秋天丰收的喜悦.这种内心深处的快乐,是秋天送给人们最珍贵的厚礼!……  相似文献   

7.
对于学生作文的指导,我们历来强调多读多写.这当然是写作的真理.但当我们将其反复强调的时候.实际上等于在说,我们的作文指导多处在无为状态.我们看不到作文指导的价值。  相似文献   

8.
"我们是小说的儿子." 这是木心的一句诗歌,他借此告诉我们文学、小说对他那一代人的重要.读到这句诗时,我不禁愣住了.生于1927年的木心一辈是小说、文学的儿子,可我们00后这一代,似乎成为了电视、手机、互联网的孩子.  相似文献   

9.
一、花开江南夏初上.莲花舞动在碧水中央,看似开不尽的红粉花香,其实真的等不了太长太长的时光。生命盛极之时,总是看不到衰败的迹象,但华美的外表下,光阴依旧似水,虽然我们看不到它流淌。  相似文献   

10.
陶燕珍 《江西教育》2006,(14):37-39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传统的课堂对话,往往是师生之间问答似的,而学生与文本的交流是浅层次的,学生与学生的交流是表演性的.部分学生学会了,但看不到会学了,看不到学生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发展,更看不到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心理体验.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课前教师与文本对话不充分,课堂上缺乏师生对话的策略.总之,它严重阻碍了师生的发展.据此,我们在阅读教学中进行了"对话教学"的实验与研究.  相似文献   

11.
付春霞 《文教资料》2011,(22):19-20
关注盲人的小说少之又少,《推拿》会让读者发现一个有着不一样思维方式的心灵世界。盲人永远也看不见阳光,看不到外面的世界,他们只能靠自己的耳朵、鼻子、手去感受世界。他们用自己的方式向大众展示了不仅仅属于他们的悲喜人生。虽然这个群体是小众的,但这部小说是令人尊敬的。  相似文献   

12.
有人说:教育是一种慢的艺术[1],是一个幽雅而缓慢的过程.然而,在很多课堂里,我们看不到教师从容地提问,耐心地等待,真诚地倾听;也看不到教室里学生全神地阅读,安静地思考,自信地质疑.看到更多的是教师大容量的讲授,高频率的提问,快节奏的训  相似文献   

13.
他们是第一批到达犯罪现场的人,他们能看到别人看不到的东西,他们会收集各种证据,他们使用的是激光或红外线仪器,他们都穿着引人注目的制服,他们掌握的是最先进的高科技……这些不亚于小说中超级英雄的人就是法  相似文献   

14.
我们都知道小说的三要素是人物、情节、环境.人物是小说的核心,情节是小说的骨架,环境是小说的依托.可怎么让小学生明白小说三要素的特点呢?在高中小说教学目标中提到:"应引导学生设身处地、身临其境地去感受,重视对作品整体形象和情感基调的整体感知和直觉把握."我想,这一点,同样适用于小学.  相似文献   

15.
1.只有用心灵才能看清事物的本质。
  2.真正重要的东西肉眼是看不到的。
  3.人字一撇一捺,左右支撑、顶天立地。一边是自由、一边是独立,您剥夺了我们的自由、否定了我们的独立。  相似文献   

16.
鲁迅在新小说创作前后一直从事古小说的整理工作,二者之间精神上乃至表象上的交叉是必然的.对这些交叉点的研究一方面有助于我们理解古代小说的现代质,另一方面对我们理解鲁迅小说的某种传统品味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7.
哈里.波特有件"隐形披风",穿上它,无论身在何处,别人都看不到他。其实,我们身边也有不少"隐形人",他们就生活在你身边,每天来来去去,但是你好像就是看不到他。不信?我们一起来听听他们的故事——  相似文献   

18.
诚信小故事     
诚实和信用时刻围绕在我们身边,虽然它摸不着,又看不到,却比金钱更重要.它是一把衡量人的道德品质的尺子.  相似文献   

19.
鲁迅自己认为《铸剑》是写得较为认真的小说,因而长期以来学界分析解读这个小说用力很多,大多数研究通过传统"故事"的"新编"来分析小说铸造的复仇英雄。这种古今的审视往往忽视了中西的视域,而且看不到古今中西的文化元素在《铸剑》中的并置和融合,因而在古今中西汇通的视域中来重新解析小说的复仇英雄能够看到眉间尺和宴之敖形象的文化复杂性,从而为解读鲁迅晚年的小说提供开阔的文化视野。  相似文献   

20.
梦幻楼兰     
原谅我们吧,我们知错了 放眼四周,别说是人,连个动物的影子都看不到。大大小小的沙丘一个接一个,交织在一起,向远处延伸,看不到走出去的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