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最近,有网友在论坛上发帖:央视春晚已不插播广告,你们竟然在学生的奖状上插入广告,你们这是在表彰什么?还是在培训孩子们从小就要有经商意识?网友称:放假那天,满大街都是拿着这种宣传单样式"奖状"的孩子,正面下方有"×××外语"字样,背面则印满了广告图案,以  相似文献   

2.
《西游记》作为明代中后叶的一部名著,流露出了鲜明的商业气息。当时写商业活动是社会风气,《西游记》接触是必然的。《西游记》中有许多关于商业活动的描写及人们的思想观念和对商人看法的介绍,作品中通过故事情节、人物对话表现出明代社会的商业气息与市民的经济意识。  相似文献   

3.
<正>2013年教育部修订《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中职生代表在关于德育形式的讨论上,发出"贴近身边的德育最亲切"的呼声。笔者对亲切德育的理解是:一种"与利益结合"的德育,一种"你也可以做到"的德育。"与利益结合",不仅包含有形的盈利,而且有他人的赞誉、内心的愉悦、良心的安宁、良好的社会效益、自我价值的体现等无形的东西。将道德与学生的切身利益结合,通过"我也可以  相似文献   

4.
一位老师问一年级的学生:“冰融化了是什么?”一位学生快乐地回答:“冰融化了是春天。”我们不禁为学生如此充满灵气的回答惊喜和感动。然而,随着年龄的增加,学生的灵性却在减少。学生一旦没有灵气,这是一个多么危险的信号!  相似文献   

5.
范进中举后疯了,学生听讲后哭了。范进疯了,是因为他太兴奋了;学生听讲后哭了,是因为他们太伤心了。乍一看到老师讲《范进中举》而学生偷偷哭泣的报道时,甚为、疑惑:是哪住老师课讲得如此之好,竟然能让学生听后落泪?要知道,在这样一个到处恶搞、全民愚乐的年代,要把一篇课文讲到让人流泪的程度,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相似文献   

6.
朱小燕 《教学随笔》2009,(12):33-34
一、个别谈话式 首先是选择关心班集体、又有主见的学生个别交流,这些学生的意见和建议往往能切合实际,触到点子上,对于改进班级工作、弥补班级管理疏漏有不容忽视的作用。其次当发现班上有违纪苗头或违纪现象时进行个别交流,在个别交流前,一定要对学生各方面的情况进行收集与分析,使交流具有针对性,有助于将问题处理在萌芽状态。  相似文献   

7.
一位老师问一年级的学生:"冰融化了是什么?"一位学生快乐地回答:"冰融化了是春天。"我们不禁为学生如此充满灵气的回答惊喜和感动。然而,随着年龄的增加,学生的灵性却在减少。学生一旦没有灵气,这是一个多么危险的信号!  相似文献   

8.
《教育》2011,(17):11
李思辉2011年5月27日在《光明日报》撰文指出:清华大学作为百年名校,被国人视为学术殿堂,对其寄予弘扬大学精神、坚守大学品格的厚望,公众的质疑显然包含了"爱之深、责之切"的意味,可以理解。  相似文献   

9.
正近日,笔者参加了一个关于学生厌学的专题研讨会。针对学生厌学的原因,与会人员各抒己见。归纳一下,大家的观点主要集中在社会环境、文化氛围、家庭影响和教育体制等方面,而对于课堂教学方面的因素却鲜有提及。事实上,课堂教学是学生在校学习的主渠道,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因素都对学生构成影响。我从事教学教研工作多年,较为熟悉课堂教学,反思当前的课堂,依然存在着诸多令学生厌学的问题。一、把控课堂,忽视学生主体地位  相似文献   

10.
莫让书本束缚学生手脚今天,我给四(l)班上劳动课,内容是用橡皮泥捏老虎。学生把橡皮泥捏软了以后,我就让他们打开书,介绍课本里的插图──布老虎,接着就让他们照着插图捏。书上的老虎看起来很简单,可是怎么也捏不像。我边指导边巡视,有的学生把捏出来的"作品"...  相似文献   

11.
责任编辑:白文军我们的新课程追求成功,吁求学生人格和学力的和谐成长。我们对新课程寄予厚望,憧憬着她能引领我们的学生跨越式成长。但是,我们无奈地发现,课程之旅的一路赶车、拼命爬坡、冒险拐弯,并没有让我们看到美丽的期待。我们的失败经历让人想起一位可悲的渔王。渔王年老的时候经常向人诉说心中的苦恼:“我捕鱼技术这么好,我的儿子们为什么这么差?他们很小的时候,我就告诉他们怎样织网最容易捕捉到鱼,怎样划船最不会惊动鱼,怎样下网最容易请鱼入瓮。他们长大了,我又教他们怎样识潮汐,辨渔汛———我将捕鱼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了他们…  相似文献   

12.
《宁夏教育》2008,(2):79-79
教学目标从预设走向预设与生成的统一,是一大进步。但当生成压倒预设、矫枉过正时就很难说是进步了。  相似文献   

13.
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变单纯的教师提问为学生自主质疑,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智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语文教学中,其实许多问题学生都可以自己读懂,用不着老师烦琐的讲解、分析。因而,语文教学为让学生主体落到实处,许多时间可让学生自学、独立思考。  相似文献   

14.
15.
我们的新课程追求成功,吁求学生人格和学力的和谐成长.我们对新课程寄予厚望,憧憬着她能引领我们的学生跨越式成长.但是,我们无奈地发现,课程之旅的一路赶车、拼命爬坡、冒险拐弯,并没有让我们看到美丽的期待.我们的失败经历让人想起一位可悲的渔王.  相似文献   

16.
奖状     
毫无疑问,奖状是用来奖励好孩子的。于是当我第一次因为期末考试得了双百而拿到第一张奖状时,就很有些飘飘然的感觉。我庄重地将它贴在客厅的墙上,爸爸看了乐得合不拢嘴,他以敏锐的眼光预知了未来———他把墙上花花绿绿的图片全都撕去,腾出一大块空间来安置我将来的奖状。没过几年,墙上的奖状果然已蔚为壮观。来客一到我家,总是被墙上的纸片所吸引,聚精会神地看了起来,然后转向父亲:“你儿子真聪明,会有大出息的。”父亲喜滋滋地接受着夸奖,不时地谦虚几句。悲哀的是,这奖状大有把我取而代之的味道。我相貌平平,乍一看,呆瓜…  相似文献   

17.
奖状通常是颁发给学习成绩优秀、表现优异的学生,而我在班里设立了"特别奖",是颁发给特别的学生——那些犯了错误后,认识到自己错误并且在一段时间内改正错误的学生,和那些有一定心理障碍的学生。因为我觉得,这些孩子正处于成长的关键时期,需要给予特别的"关照"。我设计的所谓"特别奖",可是丰富多彩:有"懂事奖"、"友情奖"、"诚实奖"、"爱心奖"等等。  相似文献   

18.
夜色如墨,一个孩子在通往回家的崎岖山路上艰难前行。半路上,他精疲力竭,孤独、恐惧一齐袭上心头。突然,从九天之外传来一个苍老的声音:“孩予,别怕!你蹲下去,拾起你身旁的东西,越多越好,将它背回家去吧!你一辈子将受用不尽。”这个孩子喜疑参半,试着蹲下身去,在周围的地上摸了一通,凭直觉是一些无用的石头和土块,  相似文献   

19.
目前,大多数乡镇中学都藏有一定数量的图书,但是,有的学校却长年锁在书柜里,不对学生开放,许多想阅览图书的学生只能“望书兴叹”。 据反映,有些学校不向学生开放图书的理由是,怕影响学生学好正课。其实,课外读物对学生是很需要的,他们可以从中吸取营养,丰富知识,开阔视野。图书室向学生开放,不但不会影响学生的功课,而且还会提高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20.
这个例子出自一个全国性课堂教学大赛:一位男老师,他所选教的一节课是《梅岭三章》。这位老师知道,陈毅同志创作于烽火连天的战争年代的这三首诗,虽然脍炙人口,但毕竟离学生的生活太遥远了。于是,他苦心设计了一段导入语,并声情并茂地朗诵了出来,然后,趁热打铁,又满怀深情地朗诵了这三首诗。紧接着,这位老师就提出了一个问题,要求学生马上回答:这三首诗表达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