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同学们,你们知道世界三大粮食作物是什么吗?小麦、水稻、玉米被称为世界三大粮食作物。今天是“世界粮食日”,本周为我国“爱惜粮食、节约粮食”宣传周。今天,让我们将更多目光投向人们赖以生存的粮食。也许很多人会说:我们早已远离食不果腹的年代,吃饱饭、吃好饭已经成了司空见惯的事情,还有谁会在意粮食的由来,还有谁会在意随手丢弃的粮食?然而,现实情况令人堪忧:一方面,全世界人口与日俱增,粮食供应日益紧张,部分地区粮食短缺现象日益严重;另一方面,浪费粮食的行为屡见  相似文献   

2.
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加和耕地面积的不断减少,粮食危机日益显露出来,为提高粮食产量,使用农药进行粮食作物保护是必不可少的一种手段.据统计,全世界每年因使用农药可增加3~3.5亿吨的粮食,如按每人每年250kg口粮计算,这些粮食可以养活12~14亿人口,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农药对人类发展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但同时,农药的广泛使用对生态环境的污染和破坏也带来了严重的后果,毒害事故频频发生,我国每年农药中毒的人数已占世界同类中毒事故中的50%左右.控制农药污染,保护生态环境,已成为环境保护的一个热点问题.  相似文献   

3.
改革开放40多年来,随着城镇化、工业化步伐的加快,我国经济飞速发展,国民温饱问题早已解决.但面对日趋紧张的国际局势、不断加剧的资源环境危机以及快速增长的人口等外部条件,我国在粮食安全问题上始终面临着巨大的压力.本文利用2000—2019年中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采用全面可行广义最小二乘法,即"全面FGLS",实证考察了中国粮食单产的影响因素.通过研究发现:农业化肥施用率、种粮人口规模和年降水量对我国粮食单产有显著促进作用,而农业机械化率、受灾率以及气温显著降低我国粮食单产.文章结合实证分析结果,提出了提高粮食单产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本文估算了湖南省主要粮食作物的光合生产潜力,水稻21000—25500kg/ha、玉米12938—16725kg/ha、小麦 9000—12375kg/ha.并分析了它们的分布特征,从而为湖南省因地制宜发展粮食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正一、教学分析课标解读:新课程标准对应本节内容要求:能在地图上指出印度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和首都;能运用地图和其它资料,联系印度自然条件特点,简要分析该国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实例;用实例说明高新技术产业对印度经济发展的作用;学生能根据地图和其它资料说出印度的种族和人口(或民族、宗教)等人文地理要素特点。教学重点:众多的人口对资源、环境等方面的影响;主要粮食作物、主要工业中心及分布。教学难点:分析粮食作物的分布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及工业中心与原料产地的关系,培养学生树立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观念。二、学习目标  相似文献   

6.
粮食与化学     
俗话说:“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古人曰“民以食为天”。可见粮食对人类是多么的重要。 粮食一般是指各种粮食作物的果实或种子。在我国禾谷类、薯类、豆类、油料都属粮食的范畴。 粮食的化学成分很复杂。主要是糖类(淀粉、纤维素、糖分)、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矿物质、水分等。粮食的化学成分不仅与品种有关,而且受产地、成熟度、气候、土壤及栽培条件的  相似文献   

7.
提高粮食作物的收获率(单位面积产量)是我国目前增产粮食的主要途径。所以,检查各年粮食作物收获率计划的完成情况不但是农业部门和粮食部门非常关心的问题,而且也是计划机关和统计机关的中心工作之一.我国目前统计机关在检查粮食作物收获率计划执行情况时,往往只限于把粮食作物的实际平均收获率与计划平均收获率进行简单的对比和加上一些一般的文字说明,而没有运用多种多样的统计分析以揭发各个因素在粮食作物平均收获率计划完成方面所起的作用.在分析粮食作物收获率计划执行情况时,指数分析法是揭明影响收获率计划完成程度的原因的重要手段,因为借助于指数分析法不但可以帮助我们找  相似文献   

8.
20世纪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的粮食危机,造成我国农村人口大量的非正常死亡.彼时的浮夸风、人民公社化运动、大炼钢铁运动、加上严重的自然灾害影响,使粮食产量急剧下降.在粮食严重减产的情况下,没有采取有力的措施,从而造成了人口大量非正常死亡的悲剧.  相似文献   

9.
九十年代以来,渭南市粮食作物产值呈负增长,播种面积不稳定,产量起伏波动;主要原因在于农业基础条件薄弱,投入不足、政策到位差等;稳定粮食生产,必须稳定粮食播种面积,依靠科教、提高粮食产量,制定合理的粮食政策,多渠道增加投资、优化粮食生产的外部环境等,以最大限度提高粮食生产。  相似文献   

10.
一、"股份连环式"产生的氛围1.社会发展的强烈呼声我国有句古话:"民以食为天".联合国世界粮食日提出了一个实实在在的口号,为这句话作了注脚:"生命与粮食同在".可我国生产粮食的农业资源并不令人乐观.一是人均量少.根据联合国粮食农组织发表的74个国家1986年统计资料,我国人均耕地和永久性农作物用地1.4亩,而世界人均量是5.5亩,仅占世界人均量的25.5%.二是单位面积产量低.目前我国有耕地面积15亿亩,1990年产粮4200——4250亿公斤,获得了创纪录的丰收,可亩产仍未能超过300公斤.三是耕地面积逐年减少和人口逐年增加的反差越来越大.人口以每年1000万的速度膨胀,而耕地却以每年数百万亩的速度减少.到2000年,我国人口极有可能达到13亿.按人均占有粮食400公斤(世界平均水平)计算,粮食产量  相似文献   

11.
为了发展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保证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地发展,实现我国经济发展第二个战略目标,就必须注意解决我国生产力布局和人口分布在空间上不平衡的问题,解决近年来在物质利益诱导下所产生的人口再分布中新的不平衡问题。一、物质利益与人口再分布人口总是生存在一定的空间地域内,这就形成了人口的地域分布。人口分布从动态意义上讲,是指人口在一定时间内,在空间地理上不断聚集、扩散的变动过程。人口的初始分布与自然条件有着密切的联系。当人类的生产能力较弱,生活资料的来源主要是依赖于自然地理、气候条件时,人口就聚集在气候适宜、水源充足、地势平坦、土地肥沃、交通便利的地区;而气候寒冷、水源匮乏、地势陡峭、土地贫瘠、交通  相似文献   

12.
一、注重粮食地位1、提高思想认识随着人口的增长和国民经济的发展,粮食的基础地位将日益突出,尤其对我们这样一个农业大国来说,粮食的有效供给是保证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前提,因此必须提高思想认识,强化粮食的危机感.首先是各级党政领导齐抓共管,从国民经济的全局中认识农业的基础地位,动员全社会重新认识粮食问题,任何时候不放松粮食生产.其次是继续执行“米袋子”省长负责制,并把它作为一个战略性的方针长期坚持下去,把粮食生产放在应有的位置,有关部门要转变职能,搞好全程服务,采用各种方法调动农民种粮的积极性.第三是采取相应的措施,发展乡镇企业和第三产业,用工副业收入,补贴粮食生产.第四是为了保证中国农业的持续发展,将保护耕地和稳定粮田面积放在农业政策的突出地位,使之成为社会的行动,合理安排粮食作物与经济作物比例,稳定粮食面积.第五是认真贯彻执行《农业法》、《农业技术推广法》、《土地法》和《基本农田保护条例》,依法保护粮食生产、建立农田保护区.尽快制定粮食生产的地方法规,依法保护农民的  相似文献   

13.
粮食、人口问题是中国面临的几大问题之一。本文仅从人口对粮食、耕地的压力和矛盾入手,提出要切实落实粮食基本自给这一基本国策,需做到严格控制人口数量的增长,严格控制非农用占地,大力改造中低产田,不断完善粮食市场,提倡节约粮食的风尚,使我国人口与粮食生产得以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4.
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的空间位置及密度进行了分析,总结了我国观光农业景点的发展现状和分布特点,并从地方人口、经济、互联网普及率、社会经济方式、地理条件等因素综合分析,探寻其地域分布成因.  相似文献   

15.
一、考纲要求 1.人口的再生产:影响人口增长和分布的主要因素;世界人口的增长. 2.人口数量与环境:人口数量与环境的关系;不同地区的人口增长状况;环境承载力;合理容量;控制人口数量的意义. 3.人口迁移与环境: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我国人口迁移的现状和原因. 二、专题重点 1.世界人口增长的三个阶段 2.人口增长阶段及其模式转变 (1)人口增长模式又称人口转变模式,它反映了不同国家和地区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随社会经济条件变化而变化的规律.  相似文献   

16.
一、知识要点 1.本单元必须掌握的知识要点 非洲的“高”、“热”、“富饶”3夫特征;黑人的故乡;发展中国家的单一商品经济特征;人口剧增、粮食紧缺、环境恶化的地区。 2.本单元应理解的知识难点 非洲的“高”、“热”、“富饶”特征以及严重的人口、粮食、环境问题。 二、记忆方法导引 1.表解对比 (1)非洲主要物产分布表  相似文献   

17.
宋代引入的占城稻是中国古代典型的外来农作物品种。在唐末传入我国后,经宋朝政府的大力推广,兼之自身的优良品性,逐步发展为长江流域居主体地位的粮食作物,并相继演化出众多优良的新品种。占城稻的出现,变革了长江流域的耕作制度,传统的单季复种制渐为制稻麦复种制和双季稻所替代,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人口增长带来的粮食压力,起到了维持社会稳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在知识经济时代,研究型大学对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在国家范围内,研究型大学的区域分布要与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相匹配.本文探讨了我国研究型大学及在校学生数在大的地理区域和省级行政区域内的分布与区域人口、GDP的相关性,并与美国研究型大学在大的地理区域和州级行政区域内的分布与区域人口、GDP的相关性相比较,分析了我国研究型大学区域分布的均衡性.结论认为:我国研究型大学及在校学生数的区域分布与区域人口、GDP不相关,而美国则具有高度的相关性,我国研究型大学的区域分布与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不匹配.最后提出了研究型大学分布合理化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人口”是人教版地理教科书八年级上册第一章“从世界看中国”第二节,是继第一节“疆域”后的第二个国情介绍.我国辽阔的疆域、复杂的地理条件,影响着区域的发展.而人这个要素也是地理学的重要研究对象,了解一个地区的人口状况也是认识区域发展的必要条件,是协调人地关系的前提.因而在认识我国辽阔的疆域之后设置“人口”这一话题,为学生后面学习我国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和我国经济发展特点奠定基础.和“疆域”一样,“人口”同为学生学习我国区域地理的认知起点.本节课承载的知识内容有: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人口基数大、增长快、分布不均.看似内容不多,难度不大.  相似文献   

20.
一、排除干扰,开动脑筋,冷静选择1.我国南方农作物和北方农作物不同的主要因素是()A.地形B.气候C.土壤D.水源2.山东的主要粮食作物是()A.水稻B.冬小麦C.春小麦D.谷子3.关于我国四大牧区的说法,错误的是()A.四大牧区主要分布于非季风区B.四大牧区分布于我国西部和北部C.内蒙古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