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作者通过对独立学院大学语文教学现状的问卷调查,分析了独立学院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并提出了改革目标和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2.
大学语文是我国全日制高等院校普遍开设的一门基础课程,在推进素质教育的历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已显然满足不了新时代下大学语文教学的需要。为了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提高他们的能力,实施素质教育,应对目前大学语文教学进行改革。  相似文献   

3.
当前,大学语文课程不论是教学体制还是教学方法上均存在诸多问题,要想使大学语文课程重新焕发生机,就必须从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评价体系等方面进行改革,从而探索一条适合21世纪高校语文教学的路径。  相似文献   

4.
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属于人文通识课程,课程内容设置和教学大纲要凸显文化意识和人文精神,大学语文课程教学改革与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的目标应相契合。大学语文课堂教学要彰显文化精神和人文情怀,对高职校园文化建设起到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5.
大学语文课程是我国高等院校非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一门公共基础课程。为了培养符合时代要求的新型人才,大学语文课程的改革势在必行。本文从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学环节切入,就大学语文课程的定位、教材的选择、教学方法及考核方式的改革等方面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6.
应用型本科教育是适应我国现代社会发展的一种教育类型,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构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专业结构、课程体系、人才培养模式,以培养具有较强社会适应能力、竞争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大学语文作为大学教学中重要的基础课程,在教材、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评价体系等方面应全面适应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需要,以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素养,使其具备良好的语文应用能力,为未来的职业生涯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大学语文是高等教育阶段的母语学习,大学语文课堂是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是大学生精神成人的指引者。大学语文教学改革要明确学科定位,培养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完善考试制度,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相似文献   

8.
大学语文教学在应用型本科教育中具有重要地位。随着市场经济对大学生素质和能力要求的不断提高,大学语文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有着其他课程不可替代的作用。它的任务主要体现在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上,语文能力包括语言交流能力、文字处理能力、汉字书写能力和信息处理能力,这些都集中反映在汉语应用能力上。素质教育和能力培养离不开语文基础知识的教育,更离不开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的改革。  相似文献   

9.
针对大学语文课在专业体育院校不受重视的现象,对大学语文课的功能进行重新认识,并从学生知识水平和兴趣爱好的实际出发,阐述了进行大学语文教学改革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几种方法。  相似文献   

10.
随着中国体育文化事业的蓬勃发展和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临近,体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愈来愈需要体育人具有高水平的“母语思维与写作”能力,而大学语文为体育人提供必须的母语思维和文字表达能力。所以,克服体育院校“语文学科”身小力薄等种种困难,“以体为本,为体服务”的运动专业语文教材建设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1.
结合体育学院学生的特点,深化大学语教学改革,把大学语教学和人素质教育紧密结合起来,“因需施教”,实施大学语教学的创新。  相似文献   

12.
针对体育院校学生语文素质及大学语文课开设现状,结合个人教学经验对体育院校大学语文课程改革提出了建议。体育院校要重视大学语文课教学,适当增加大学语文课的学时,在课堂教学中,加入高中语文基础知识的内容。同时通过改革教学方法,更新教学内容,创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气氛,来提高体育大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体育大学生的文化素养。  相似文献   

13.
民办院校的大学语文状况不容乐观,笔者在教学工作中试图通过经典诵读、深入讲解作品文化内涵、了解语文之用等教学策略,让学生真正重视语文,爱上语文。  相似文献   

14.
大学语文教改的终极目标——培养健全人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语文应该是这样一门课程:在中小学极度重视其工具性的基础上完成其人文性的转化,实现其感受美、欣赏美,体悟人生、涵养性情,激发创造力、培养想象力的功能,以帮助学生塑造完美人格。但现实中大学语文课由于目标定位的不准确,致使语文教师和研究者在教学和教改过程中各行其道,致使课程逐渐偏离了轨道,最终走上了"人生"的边缘。只有准确界定其根本目标才是指向大学语文的"复兴"唯一道路。  相似文献   

15.
语文学科蕴含着丰富的德育资源,国内诸多高校编著的语文教材,其选取的古今中外选篇,在注重文学性、艺术性的同时,最终都应须归纳到思想性层面上。结合具体的教学实践。分析用不同内容和方法对学生进行德育引导。  相似文献   

16.
《大学语文》是高校中非中文专业学生的公共基础课,其重要性和必要性勿庸质疑,但却一直面临种种困惑及尴尬。作为执教大学语文的教师来说,与其在论争中等待、观望,莫若在目前条件下平心静气地作一番探究,在如何提高大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上下一点功夫。  相似文献   

17.
《大学语文》在医学院校承担着提高学生审美情趣,传承优秀文化传统,培养良好医德人才、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重任。可是在很多医学院校《大学语文》的授课存在着教材内容、师资队伍、教学方法等方面的问题,教学质量难以保证。文章就《大学语文》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一些建议,以期提高课程教学质量,更好地提高医学生审美情趣,培养"大医精诚"的高素质人才。  相似文献   

18.
从1904年癸卯学制规定国文课为高等学堂(大学预科)必修课开始,《大学语文》的命运可谓跌宕起伏。百年多的时间里,它经历了由立到废,再立,到小高潮,到不温不火,到现在的"边缘化"。造成这种趋势的原因,有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师的因素。更深层的原因是当下过分重视"就业",重视科技、经济、物质的发展,而忽视了学生文化素养的培养。  相似文献   

19.
《大学语文》课程作为高等院校重要的公共基础课程,必须重视人文教育和人文精神的培养,把提高大学生的品德素质与人文素养作为终极目标。文章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语文教育中的传统节日文化、大学生基本职业素养的培养和语文教学效果的多视角评价等四个方面分析了《大学语文》课在高等教育中的作用及人文精神构建的实施策略。  相似文献   

20.
中央电大版《大学语文》教材在编选的指导思想、选文的思想性、编辑体例及知识的系统性等方面均存在着缺憾 ;“大学语文”不应仅被视作工具学科而应看作一门人文素养学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