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受“天赋人权”思想的影响,“契约自由原则”确立了平等、自由、权利义务、责任等观念,因此,“天赋人权”思想在中国的广泛传播,为“契约自由原则”在中国的发展提供了思想上的原动力;另一方面,由于市场经济是契约自由的运作空间,所以,传统义利观的变化及重商思想的勃兴在促进近代商品经济蓬勃发展的同时,也为“契约自由原则”的引入奠定了经济基础;与此同时,西方法学文化的引入,也为“契约自由原则”在中国蓬勃发展提供了理论上的支持.  相似文献   

2.
禅·诗意·生命主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向有“学诗如学仙”,“学诗浑如学参禅”之说,禅与诗的联系十分紧密。但既往的论者只一般地论及禅与诗联系紧密而未深一层地论及为何紧密?本文试图穷根究底,从生命主体的心理生活中去寻找根源,更本质地去探讨禅与诗的联系与区别,并从“禅与诗都是生命内在的运作”、“禅与诗都需要心理生活的自由”、“禅与诗都需要灵感顿悟”、“禅与诗同根不同实”等四个方面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3.
立法监控是从权力设定阶段对行政自由裁量权的合理性进行“规则性控制”;程序监控是从权力运作阶段对行政自由裁量权的合理性进行“过程性控制”;司法监控是从权力审查阶段对行政自由裁量权的合理性进行“救济性控制”。三种监控机制构成一种适应现代行政法治和行政活动发展的综合性控制体系。  相似文献   

4.
学校纪律与学生个体自由并不是非此即彼的对立关系,二者在对立之中有统一。学生自由应该在学校纪律之中得以实现。行政性纪律虽然能提高学校的运作效率,但是阻碍学生个体自由的实现。行政性纪律的泛滥不仅缩减消极自由,更会导致学生积极自由的堕落,使个体沦为纪律的“奴隶”。学生个体自由是道德性纪律的应有之义。自由只有在道德性纪律之中才能被学生充分拥有。  相似文献   

5.
修辞话语建构双重运作:陌生化和熟知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修辞话语建构是两个认知系统中的双重运作 ,即 :通过修辞认知 ,“变熟悉为陌生” ;通过概念认知 ,“变陌生为熟悉”。前者进入修辞配价关系 ,以审美自由敞开话语主体的感觉系统 ;后者进入语法配价关系 ,以有限的认知模式解读无限丰富的世界。二者不能采取相反的运作路向。  相似文献   

6.
由于资本增殖的内在逻辑规定,资本主义社会本质上是一个充满异化的社会,这突出表现为日常生活异化。数字资本主义时代的日常生活异化,与工业资本主义时代的日常生活异化具有本质上的同一性。数字资本主义时代的日常生活异化,以数字技术的资本主义应用为关键环节与力量凭借,是技术的资本化运作与资本的技术化运作协同演进、相互融合、交互强化的结果。数字资本主义时代的日常生活异化,在数字拜物教的形成中表征为“自然需要”“自由建构”“真实交往”与“科技承诺”的四重幻象。数字资本主义时代,我们仍须立足历史唯物主义,继续深度反思与批判资本主义日常生活异化,探求对之加以扬弃的可能路径,克服其对实现人类美好生活造成的阻碍。  相似文献   

7.
随着幼教改革的深入,“尊重幼儿“”给幼儿自由的发展空间”等观念深入人心。在幼儿美术活动中,很多教师也改变了传统的“示范—指导”的教学方式,注重给幼儿主动发展的空间,鼓励幼儿自由创作。但是,很多教师感到在“发挥幼儿主体性”与“教师指导”之间难以权衡。教师的这一困惑实际上反映了教育中如何把握“自由”与“控制”的度的问题。一“、自由”的含义及意义人在本质上是自由的存在物,但对自由的理解存在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与权威相对立,认为自由就是不受限制、随心所欲,它强调个人的爱好、兴趣及选择,反对权威的约束与控制,权威的…  相似文献   

8.
课堂中的表扬不仅仅是教师对学生行为和认知的赞扬和肯定,更是一种实现教育教学目的的手段,如果他忽略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和自由,就会表现为一种标准化和生产性的规训方式。课堂是教学的主要场所,也是知识和权力“共生”关系在教育中的运作载体,这也为表扬的“规训化”提供了环境基础。这种规训的形式主要通过“层级监视”、“规范化裁决”和“检查”等方面表现出来。  相似文献   

9.
课堂教学中的“规则”与“自由”,其哲学依据就是“自由”与“规则”的辩证统一。“自由”是以规则为前提,“自由”是规则中的“自由”,而“规则”是为了更好地保证“自由”。  相似文献   

10.
文章在阐述规训与交往的理论基石即现代道德教育中“逻各斯中心主义”的基础上,从规训与交往的视角反思了现代的道德教育,认为现代的道德教育,正以“压迫”、“奴役”甚至是“暴力”的手段对学生的消极自由进行着“规训”,以“启发”、“诱导”、“灌输”等手段对学生的积极自由进行着不平等的交往,但大学校园的亚文化,学生的价值观念和道德准则却是在自由自主地阅读、上网等各种不同的交往途径中形成的。  相似文献   

11.
谢菊明 《文教资料》2012,(31):160-161
在幼儿园图书区的建立中,我们往往只看到其“阅读的价值”,却忽略了图书区运作中隐含的“资源共享”、“规则运作”、“自主管理”等社会性教育价值。作者从传统图书区运作中发现的问题为切入口,运用“外部吸引-漂亮的图书袋”、“借阅制度-借书卡”、“规范管理-编码与奖惩”等步步为营的模式,建立幼儿自主经营的外借式图书区,有效地利用幼儿生活资源,达到“共分享、同阅读”的教育成效。  相似文献   

12.
作为一种社会运作的产物,教师博客是深深植根于当前社会秩序的信息平台,“博客教师”在这个平台上可以相对自由平等地表达自己、共享信息。但是,除了“博客教师”个人的力量之外,依然存在着诸多的社会力量隐藏于博客用户之后,如商业市场力量、教育行政力量、网络技术力量等,它们彼此分立又彼此整合,共同左右着教师博客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纵观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的历史演进,自由与平等的价值天平,从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平行并列的“均衡”态势,经由自由资本主义时期逐步向自由倾斜,及至当代,这一“失衡”之势又有了某种意义上的“调和”色彩。我们以西方政治思想史为分析文本,以资产阶级革命、自由资本主义、垄断资本主义以及福利国家以来等4个时期为逻辑进路,在审视资本语境下自由与平等间张力运动的同时,展望自由与平等价值张力运动的未来走向。  相似文献   

14.
引起广泛关注的“自由教师”,关注的是教师的教育情怀、自由精神、人格魅力。“自由教师”内心的自由精神,或许正在潜移默化地影响教师的人格成长与自由理想,驱动教师去培养学生“去功利化”的健康人格。究竟怎样的教师才能被称为“自由教师”,这些教师身上有何共同特性,其“人格成长与自由理想”的正能量影响,引起我的深入思考。  相似文献   

15.
《广西教育》2008,(31):23-23
曾文婕在《教育研究》2008年第6期上撰文说,“赋予学生学习自由”倡导解除各种形式的强制,让学生自由地学习,存在逻辑的政治学僭越、潜能的价值性神话和文化的虚无主义泛滥等迷误。对其进行反思与超越,生发出“学习通达自由”的新观点。“学习通达自由”主张学生通过受他人与自己限制的学习,逐渐获得文化自由,并在文化自由中实现文化式的自然自由。  相似文献   

16.
回顾与总结梅贻琦的“师资为第一要素”、“学术自由”、“通识为本,专识为务”、“培养与利用人才”等高等教育思想。其思想时当前我国大学的教师队伍建设、大学学术自由、培养复合型人才、大学就业指导等工作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后疫情时代强调一种人类社会从“疫情中”走向“疫情后”的状态。这一指认意味着,发挥“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这一“双减”的根本举措面临着政策执行空间受挤乃至于实践有效性被消解的可能,主要表现为“在家上学”将打破学校作为教育主阵地的作用、以“线上培训”为形式的教育资本化运作依然强劲以及对在线教育的“技术毒性”等教育风险缺乏合理认知等挑战。为有效应对后疫情时代面临的“双减”挑战,可能的路径有强调“双减”中的家庭作为、完善线上培训监管机制以及更好利用在线教育资源等。“双减”的关键是确保中小学生“充足的自由发展时间”,而后疫情时代将会更加突出其技术性机制与形式。运用“后时代”的致思方式面向“双减”的未来只是一种可能的尝试。  相似文献   

18.
《孔雀东南飞》悲剧形成的深层原因,除了学术界已有的“制度悲剧说”、“社会悲剧说”、“婚姻悲剧说”、“心理悲剧说”和“性格悲剧说”等阐释外,更重要的悲剧决定因素还在于悲剧人物出于对生命自由的执着而对压迫与摧残的顽强抗争、对生命尊严的誓死捍卫,以及当生命自由受到绝对挑战时而选择的以死抗争、视死如归。视死如归是生命自由的至大悲哀,同时更是生命自由的极致和绝顶颂歌。可以说,《孔雀东南飞》的悲剧,是一曲执着追求与誓死捍卫生命自由的悲剧。  相似文献   

19.
学术自由的概念经历过历史的衍变.中世纪大学中的“学术自由”主要是指大学和大学师生作为个体以及由其组成的社团整体所享有的特许权的总和,包括结社自治、罢课、迁徙、教会司法、通行执教资格等.博洛尼亚和巴黎是中世纪大学的主要策源地,它们获得的特许状(令)是中世纪大学之“学术自由”的例证;中世纪大学教师加兰的约翰留下的信札对理解与阐释中世纪的“学术自由”也有重要的辅助意义.本文通过对官方与私人两类史料进行考查与释读,厘清中世纪大学的“学术自由”与近现代学术自由的分野,剥离教研自由与大学在中世纪起源时期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刘聪  云楷 《宜宾学院学报》2022,(8):64-75+109
“美在自由”这一观点在今天的美学理论中颇具分量。不过,美与自由形成直接相关的表述是非常晚近的事,其大致源自康德。通常情况下,人们以“美在自由”来为审美的无关功利性、超越性等特征张目,并由此进一步认为“美在自由”乃审美活动取得自律性的合法前提。然而,在西方的观念史上,自由一词无论是在康德之前,还是在康德的先验美学中,始终与神学伦理学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它从未脱离过神学伦理学的历史底蕴而得到来自纯粹美学上的赋义,以“美在自由论”为基础根本不可能推导出“审美自律论”。与此相对,所谓的“审美救赎”就其救赎性而言,其实也不在审美活动本身,而正在于“美在自由”这一关联性表述中,自由一词从未隐退的神学伦理学意涵。“审美救赎论”是“美在自由论”的现代翻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