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朱岩 《图书馆杂志》2018,(12):108-112
朝鲜《尚书》学文献中有一类文献与朝鲜实学关系紧密,该类文献包括朴世堂、李衡祥、李瀷、魏伯珪、黄胤锡、朴趾源、洪大荣、丁若镛等学者的著述40余种,是朝鲜《尚书》研究者融合实学与《书》学,突破性理学束缚走向新维度的特色文献。实学《尚书》学文献的价值在于可以使朝鲜儒学、实学和考据学的研究走向纵深。  相似文献   

2.
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为展示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当代哲学社会科学的学术成果,以自选集的形式推出了"北京社科名家文库",著名学者傅璇琮先生的自选集《治学清历》即是其第四辑中的重要一部。《治学清历》(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6  相似文献   

3.
汉书艺文志问答,叶长青著,陈三立题签自印本《问答》自序云:"七略先后之条理,从源以及流也,求其先后之故,而向、歆一家之言以立。"因此六略虽然皆出于史官,但本身又有源与流之分,从六略的先后顺序可以得知,当以《六艺略》为源,其余诸略为流。《问答》对六略排列顺序的探讨及《诗赋略》的命名缘由,皆出于这一观点。《汉书·艺文志》(以下简称《汉志》)民国间深为时人所重。无锡国专教授叶长青所著《汉书艺文志问答》一书,以传统治学精神为取向,借问答之体探究学术源流,释前人之疑,在诸多相关研究论著中具有不容忽视的学术价值。《汉书·艺文志》是中国最早的文献目录,以其辨明学术源流历来为治学  相似文献   

4.
张舜徽一生出版著述二十余种,含遗著近千万字。他在《八十自叙》中自我总结说:“余之治学,始慕乾嘉诸儒之所为,潜研于文字、声韵、训诂之学者有年。后  相似文献   

5.
清以前,《诗经》考据学者主要涉足文字音韵、历史地理、名物典制等方面,虽有如王应麟、杨慎、陈第等大学者参与,考证范围毕竟有限,成就也不突出。顾炎武广学博闻,提倡以音韵、金石材料探究《诗经》的原始意义,从而为通经致用服务,且触及典礼制度、天文舆地、名物礼俗等方面,拓展了《诗经》学的治学范围。由于顾炎武本着科学实证的精神考释《诗经》,多能发前人之所未发,奠定了清代《诗经》考据研究的学术宗旨和学术规范,在从理学向考据学转换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6.
晚清著名学者叶廷琯,学术成就颇丰,著有学术笔记《吹网录》。其篆刻之学尝为人道,而其生平及其学术成就知之者甚少。本文试就《吹网录》对其治学成就进行初步的总结和阐述,观一斑以窥全貌,望能达到抛砖引玉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晚清著名学者叶廷,学术成就颇丰,著有学术笔记《吹网录》。其篆刻之学尝为人道,而其生平及其学术成就知之者甚少。本文试就《吹网录》对其治学成就进行初步的总结和阐述,观一斑以窥全貌,望能达到抛砖引玉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孙奇逢《理学宗传》三易其稿,历时三十载而成,是其学术代表作。然而,《理学宗传》的版本流传情况,学界鲜有研究,很有必要去开拓。是书付梓过程之不易,孙奇逢治学之艰深也值得我们仔细体味与学习。同时,也希望通过对《理学宗传》编撰、成书付梓、版本源流等情况的梳理与考证,为有志于孙奇逢《理学宗传》及其学术思想研究的学者提供一点线索。  相似文献   

9.
新书架     
南京大学古典文献研究所所长周勋初教授新著《当代学术研究思辩》近由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此书文章共分四组。对近现代著名的文史学者如王国维、黄侃、陈寅恪、胡小石、罗根泽、程千帆等等治学方法进行了分析、总结、研究,又结合古今治学方法之进展与文史观念的演变,以及近十年来学术进  相似文献   

10.
清代扬州学者朱彬在《尚书》研究方面,除了《皇清经解》存录的《经传考证》,还有《尚书异义》、《尚书故训别录》、《尚书是正文字》三种钞本文献。这些著述属于《尚书》训诂、文字的系统专题研究,对《尚书》研究资料辑存、《尚书》学史脉络梳理、《尚书》探究视角的开拓都有一定价值,从中也可以更全面清晰地认识朱彬的学术历程和成就。  相似文献   

11.
朱师辙这个名字,对于当代大部分学者来说,也许并非耳熟能详,但在民国及解放初期,他却是一位颇有名声的经史小学及诗词家。曾任清史馆协修,先后受聘中国大学、辅文大学、华西大学、中山大学等校任教授,治学侧重经学,以精于训诂校勘而著名,著作丰硕。晚年定居杭州,任浙江省政协委员,倍受毛泽东、陈毅等中央领导人的关怀,是一位颇有传奇色彩的著名学者。由于各种原因,学术界对朱师辙的了解与研究甚少,陆键东所撰《陈寅恪的最后二十年》一书中对朱氏生平虽略有述及,却因缺乏资料而难于确切与全面。笔者从浙江图书馆收藏的朱师辙信…  相似文献   

12.
朱文藻编著的《葆醇堂藏书录》采用"经、艺、史、志、子、集、类、说"八分法,试图打破四部分类框架。他整合小类设立艺部,把志部、类部、说部提升为一级类目,调整部分二、三级类目的划分、名称和顺序,对类书的性质和丛书的价值做出新认识,反映出以小学、金石学、舆地之学等为代表的乾嘉学术风貌。《葆醇堂藏书录》本着灵活变通的编目原则,力求突破四分法的桎梏,在图书分类上体现学术发展,是古籍目录辨章学术、考镜源流的积极尝试。  相似文献   

13.
古之学者分天下学问为文章之学、训诂之学、儒者之学,即文章、考据、义理;考据以通辞,文章以达意,义理以闻道,三者不可偏废.治经闻道是戴震一生治学生涯中所孜孜追求的,本文试通过解析戴震关于义理、考据、文章这三者之间关系的阐述,探讨戴震的治学路径,以期利于后学.  相似文献   

14.
王元化是国内最著名的学者之一,他的学识和研究领域贯通古今中外,在西方的黑格尔哲学、莎士比亚戏剧,中国古代哲学、中国近现代思想、《文心雕龙》、传统戏剧等各个方面都有不凡的建树。俗语说:学海无涯书作舟。读书是治学的基础,我国现代著名学者的学术经历大都与图书馆有千丝万缕的联系,而王元化从17~59岁,他一生最宝贵的青壮年黄金岁月  相似文献   

15.
古往今来的一些杰出的学者,他们之所以能够在广阔的学术领域里,做出突出的成绩和制造性的贡献,总是同他们的治学方法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他们总是在总结、继承前人治学经验的基础上,提炼、创造出新的方法来,从而使他们自己在学术的跑道上迈越了一大步,使学术的发展达到一个新的高度。司马迁的《史记》,千百年来之所以成为脍炙人口的不朽巨制,  相似文献   

16.
屈万里先生(1907—1979)为当代重要学者,治学范畴广阔,举凡经学、史学、古文字学、图书文献学皆有专书行世,影响深远。而其关于民俗文献研究及运用民俗资料以解经之诠释方法,亦有卓见,则似未经学界言及。本文试图以《屈万里先生文存》所见之资料,梳理屈先生研究及运用民俗学以解经之成果,敬申景仰前贤,发潜阐幽之意。  相似文献   

17.
读无字书     
中国历史文献的整理与研究,需要如文字、音韵、训诂、版本、校勘、目录等专门领域的学术训练与修养,这些专业性极强的训练非一日之功,并不是一般利用历史文献的学者所都具备的。正是基  相似文献   

18.
《容斋随笔》(以下称《随笔》)作为宋人的一部笔记体文集,记录了许多有关语言文字的资料,本文对《随笔》中的语言文字观念及其在音韵、训诂、语法方面所取得的成绩进行综述与评价,以备研究者参考。  相似文献   

19.
传统的中国学者治学必须先辨名实。至明清两代,西学或直接或间接经过日本输入中国,西语和日源汉字新词在中国植入和使用,使得以翻译、借词为主要表现的译学产生,这是一种创造性的增量工作。冯天瑜教授著作《新语探源——中西日文化互动与近代汉字术语生成》从传统的训诂考据和明清以来的译学为入手之处,高度融合思想史、社会史、学术史、政治史和逻辑学,构建出自成一体的"历史文化语义学"。  相似文献   

20.
张坤 《图书情报工作》2019,63(12):140-145
[目的/意义]《清代著述考》是顾颉刚编纂的一部有关清代学术的目录学著作。书中所体现顾颉刚的治学路径、思想和方法至今仍值得借鉴和吸收。[方法/过程]通过对《清代著述考》成书、体例及创新点的分析,结合顾颉刚早年有关目录学与清代学术的相关文献论著,探索其早年治学观念,揭示其构建清代学术统系的路径、内容和影响。[结果/结论]经过《清代著述考》的编撰,顾颉刚深化了对清人治学成果的吸收,对他形成"由经入史"的治学路径,在古史研究领域做出开创性贡献,打下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