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齐齐哈尔市作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厚重,非遗种类繁多,但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并没有得到广泛的宣传。而当今媒体的快速发展,加速了融媒体时代的到来,本篇文章将以齐齐哈尔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主要研究对象,分析齐齐哈尔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现状及挑战,并结合实际,有针对性地提出一些传播策略。  相似文献   

2.
马翔宇  燕耀 《新闻世界》2022,(11):93-96
融媒体时代,有声传播样态打破了时间空间的限制,以其独特的优势迅速崛起,激发出无限的传播潜能,也为历史文化遗产的传播提供了新机遇。本文从现阶段馆藏文物传播的现状和困境入手,分析“声音”与“文物”的碰撞与融合,并提出一些传播路径。  相似文献   

3.
微纪录片凭借其创作门槛低、节奏快、兴奋点密集、多平台联动等优势成为融媒体时代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的主要方式。随着媒介融合的不断深化,受众碎片化阅读的习惯也在逐步固化,受纪实短视频的影响,微纪录片开始呈现更短、更碎片化的倾向;快节奏、短故事破坏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完整性;大众对记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参与和对流量的追求又导致了微纪录片质量参差不齐、泛娱乐化、模式化现象严重。只有回归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的初心、提升创作的专业化、发挥政府的引导和助力作用才能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微纪录片走向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4.
在信息时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语境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在新的语境下,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选择以下六种传播策略:打造立体的大众媒体传播渠道;利用新兴媒体;品牌延伸传播;注重乡村市场的传播;利用影像进行传播;海外传播等。  相似文献   

5.
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以来,文旅融合进入新的发展阶段,结合现代融媒体技术,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文旅融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有着积极意义。本文提出通过利用现代融媒体技术,探索湖南优秀传统文化,助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发展。  相似文献   

6.
信息技术在互联网时代的高速发展催动了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并使融媒体的概念逐渐开始深入人心,从而导致广播电视行业逐渐进入融媒体时代。而在融媒体时代下,行业业态发生了一定变化,导致播音主持在专业能力上面临着新的挑战,需要针对有声语言的表达进行更深层次的研究,以保障广播电视节目能够为受众提供更舒适的情感沟通体验。而要实现这一点,播音主持工作人员就应当着眼于表达内容在理念、立意、效果等层面的优化及提升,使有声语言表达表现出更强的艺术性,进而在融媒体时代下持续推动广播电视节目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应是静态保护和活态保护的有机结合.静态保护是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存档保护,而活态保护是近些年才被提出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新思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而言,传播是使其活化的方式,也是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有效保护和传承的重要手段.当今发展迅猛的智媒体具有多元的传播功能,多向交互的传播方式,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大数据分析技术,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带来生机和活力.  相似文献   

8.
随着21世纪科技信息时代的到来,互联网作为一种新媒体的传播媒介,其广泛的受众群体和便捷快速的传播速率,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带来了活力。互联网数字化平台运用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中,有效突破了时空限制,拓展了传播对象,增强了传播效果,同时拓宽了传播平台,可见互联网数字化传播方式是现代信息科技高速发展时代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最明智的选择。本文首先阐述了互联网平台在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中的重要作用,并提出互联网时代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方法。  相似文献   

9.
10.
11.
《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的实施,为图书馆等社会机构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提供了法律保障,也提出了义务要求。贯彻落实《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发挥图书馆在非遗工作中的独特作用,是当前图书馆的一项重要任务。面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新形势,图书馆应提高认识,充分利用人员、技术等优势,积极投身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等具体工作之中,为推动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的开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12.
戴岚岚 《新闻传播》2023,(18):50-52
国际传播是各国争夺国际话语权的重要手段之一。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融媒时代的到来,如何提升国际传播效能成为了一个重要议题。本文将从融媒时代的角度出发,探讨如何通过策略性的手段来提升国际传播效能,开创一条中国式现代化的国际传播新路。  相似文献   

13.
王俊健  罗俊 《新闻前哨》2022,(21):25-27
在媒体全面融合的背景下,传统电视媒体如何发挥内容本位优势,利用日益发展的新媒体将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代表的传统文化进行继承和传播,已经成为广大媒体从业者不断思考并迫切需要解决的时代命题。本文以“鄂湘赣皖四省非物质文化联展”媒体传播项目《非遗薪传》为例,从策展模式、内容策划和构设热点等多个维度和视角出发,对新媒体时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融媒体传播实践进行探析,为其他中国传统文化产品的有效传播提供有益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4.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需要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作为存储及传播知识的重要服务机构,图书馆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和保护工作中也应担起积极的社会责任。笔者也希望通过本文为图书馆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提供一定的理论准备。  相似文献   

15.
图书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优势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当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面临诸多问题.作为传承人类历史文明的主体,图书馆拥有丰富的资源、系统的理论方法研究机制以及成熟稳定的资源管理机制.明确并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搜集整理、数字化存贮研究、开发利用和宣传弘扬,是图书馆应有的文化自觉.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网络与数字化技术发展迅猛,多媒体的整合与创新拓展了大众信息接收的渠道,然而庞杂的信息中却时常有不实或倾向性明显的报道存在,甚至不少内容中夹杂了对社会和谐与稳定构成影响的负面情绪.社会舆论引导中,电视新闻的地位相当重要,是唱响主旋律、凝聚正能量的关键路径,因此在融媒体时代下电视新闻行业需要高度重视自身舆论影响力的...  相似文献   

17.
互联网作为新型的传播媒介,由于其特殊的性质和功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起着重要的作用。利用好互联网这个传播平台,能够超越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扩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的受众范围,提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效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提供新的路径。  相似文献   

18.
新疆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政策的支持下,呈现出较好的保护态势,本文以调研数据为支撑,通过分析新疆非物质文化遗产网站及其受众的现状,针对目前此类站点资源匮乏、点击率偏低、页面响应速度过慢,内容更新周期长和人才不足等问题,存在的几个主要问题进行简述和分析,对新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网络传播的改进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网络媒体运用其多维度的传播特性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作用重大,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关网站的逐年增加,说明中国对非遗保护重视程度的增强。非遗网站建设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网络媒体呈现的一种突出形式。本文通过对非遗网站内容视角的实证研究发现,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网络呈现,主要是以官方为主的呈现,而这种呈现存在同质化、重申遗轻保护等现象,本文提出,非遗官方网站应该认识到自身存在的问题,因地制宜地利用网络媒体宣传增加对非遗保护的呈现;重视非遗保护的民间组织也应该积极利用网络媒体加强对非遗的保护,实现网络媒体呈现的全面性,最终达到保护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网络媒体运用其多维度的传播特性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作用重大,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关网站的逐年增加,说明中国对非遗保护重视程度的增强。非遗网站建设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网络媒体呈现的一种突出形式。本文通过对非遗网站内容视角的实证研究发现,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网络呈现,主要是以官方为主的呈现,而这种呈现存在同质化、重申遗轻保护等现象,本文提出,非遗官方网站应该认识到自身存在的问题,因地制宜地利用网络媒体宣传增加对非遗保护的呈现;重视非遗保护的民间组织也应该积极利用网络媒体加强对非遗的保护,实现网络媒体呈现的全面性,最终达到保护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