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齐建 《传媒》2014,(6):68-70
随着信息化的发展,高校网络舆情对大学生产生越来越重要的影响。科学分析高校网络舆情要素,深入研究高校网络舆情发生发展规律,对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对高校网络舆情及其要素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高校网络舆情发生、发展及演化规律,提出了优化高校网络舆情环境、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路径方法。  相似文献   

2.
面向高校网络舆情安全的监管与预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度开放的互联网以其交流便捷、传播迅速等显著特征成为反映社情民意最常用的窗口.但网络舆情的自由化与多元化是一把"双刃剑",如果不采取有效的监管手段,会给社会舆论安全和国家稳定带来消极影响.针对网络舆情主体规模庞大的高校大学生这一群体,对高校网络舆情安全的监管与预警势在必行,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本文在说明高校网络舆情安全的监管和预警研究的背景、意义与必要性的基础上,客观分析了我国高校网络舆情现状,归纳出最能直接影响高校网络舆情安全的八大内容,并构建了高校网络舆情信息多通道提取、分析与挖掘以及研判与预警三个层面的系统体系架构,旨从整体上实现对高校网络舆情隐患的及早发现、快速响应、应急控制、主动疏导和反馈调整,促高校的稳定与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3.
高校党建工作,对大学生网络舆情的监督引导工作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本文阐述了新媒体对大学生网络舆情的冲击,新媒体对大学生网络舆情产生负面影响的原因,并探讨了高校网络党建在大学生网络舆情演变中的功能与机制。  相似文献   

4.
随着自媒体的发展,微博日益成为大学生日常交流的主要平台。微博形成的舆情氛围使得高校网络舆情日趋复杂,进而影响高校的和谐稳定。文章阐述微博与高校网络舆情的内涵及特点,分析高校微博网络舆情的管理现状,并通过案例对高校微博的网络舆情管理策略展开探讨,以期为高校微博的管理与引导提供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5.
高校网络舆情对大学生的思想及行为造成较为严重影响,甚至对高校安全稳定造成负面影响。只有通过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紧抓高校意见领袖,通过传播正能量信息,将高校网络舆情引向健康轨道,推动大学生群体的健康发展。本文结合实际情况,对高校意见领袖在高校网络舆情治理中的作用进行了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6.
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高校大学生越来越喜欢在网络上发表的观点、意见和看法.网络已经成为最大的、发展最迅速的舆论阵地,高校应该重视并积极做好大学生的舆情引导工作,以维护高校的稳定发展. 一、新媒体为高校舆情引导工作带来的挑战 (一)新媒体对高校舆情引导工作的定位提出了挑战.  相似文献   

7.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已成为大学生获取知识信息、进行思想交流的重要平台。重视高校校园网络信息的管理,加强高校网络舆情管理,对于促进大学生的健康成才和和谐校园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在分析高校网络舆情含义及其特点的基础上,针对高校网络舆情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加强高校网络舆情管理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窦玲 《今传媒》2013,(10):36-37
随着网络舆情对大学生思想影响的加强,高校越来越重视网络舆情的管理。本文将在总结已有管理方法的基础上,重点分析高校网络舆情管理的难点,以备提出更具实践意义的管理方式。  相似文献   

9.
窦玲 《报刊之友》2013,(10):36-37
随着网络舆情对大学生思想影响的加强,高校越来越重视网络舆情的管理。本文将在总结已有管理方法的基础上,重点分析高校网络舆情管理的难点,以备提出更具实践意义的管理方式。  相似文献   

10.
网络深刻改变了当代大学生的生活、思维方式,成为了舆情产生和传播的重要场所,为高校舆情管理工作带来了巨大的挑战。高校网络舆情作为社会舆情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维护社会稳定和构建和谐社会中都起到了重要作用。利用大数据技术手段可对信息进行深入挖掘,提前对网络舆情进行监控及预测,打破了以往高校传统的限制、围堵等简单的方式来应对网络舆情的现状。  相似文献   

11.
本文旨在探讨ChatGPT类大语言模型(以下简称ChatGPT)在舆情精准研判场景中的基础理论和实证应用。在理论部分,提出“大数据、大模型、大计算”全新范式驱动的舆情精准研判。深入剖析了ChatGPT的工作原理,阐述了它与传统舆情分析方法相比具备的优势和存在的局限。在对ChatGPT的特点和舆情精准研判的要义进行厘定的基础上,对舆情研判中人工智能(AI)的应用现状加以分析。随后,从学理方面探析了如何利用大语言模型进行复杂舆情的精准研判以及ChatGPT在舆情精准研判中的实际应用,分析其在文本分析、情绪识别、舆情预测和预警中扮演的角色。理论探讨的同时取用了认知科学和传播学的视角,为舆情精准分析和研判提供了一个全新的理论框架。实证部分,利用ChatGPT大模型预测热门话题和事件是否会登上热搜(以“登上热搜”作为重大舆情事件和事件舆情的重要表征),并进行了大量的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ChatGPT类大语言模型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它能在网络早期流传的信息中,洞察潜在的网络热点,提前判定可能引发社会关注的事件,从而具备预警功能。这项实证研究,有力地阐明了ChatGPT类大语言模型在实际应用中的...  相似文献   

12.
随着网络的不断发展,高校网络舆情悄然兴起。文章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对高校网络舆情进行研究,阐述了高校网络舆情的内涵、构成及其特点,分析了高校网络舆情难控的原因,并从网络舆情的开放性和隐匿性、实时性和交互性、多元性及分散性等方面说明其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冲击。同时,提出通过引导舆论方向、加强队伍建设、应用现代技术、增强道德意识、规范网络行为以及培养舆论领袖等六个方面对策来完善高校网络舆情的引导与管理工作,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创建和谐校园。  相似文献   

13.
朱佳 《采.写.编》2023,(1):157-159
在新媒体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学生的日常生活以及学习都少不了各大网络平台的参与,与此同时,这也成为大学生发表自身观点、推动高校舆情发展的主要阵地。在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如何应对舆情、进行管理与引导十分重要。本文通过对当下高校的舆情管理现状进行调查,探究舆情发展的特征以及主要影响因素,就如何对舆情进行管理等相关策略展开分析,从而更好地引导学生的思想、价值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4.
原正军 《青年记者》2020,(12):52-53
岁末年初以来,新冠肺炎疫情引发舆论波澜。传统的常规新闻采访报道活动受到较大影响,活跃的自媒体传播引发民间舆论热点。质量参差不齐的自媒体信息高度介入人们的生活,若干反转的热点舆情事件贯穿其间,影响着舆情走向。  相似文献   

15.
王晓冬 《青年记者》2020,(11):44-45
随着高等院校的不断扩招,大学生群体在网民中的占比迅速增长,已成为中国网民的重要组成和微博的主要受众群体.因大学生对微博运用不当引发的高校网络舆情危机事件频频发生,高校网络舆情已成为影响高校发展稳定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6.
李四清 《新闻战线》2015,(5):185-186
高校网络舆情是学生思想动向的风向标,它形成于虚拟的网络空间,但是与大学生的校园现实生活密切相关。规模庞大的高校大学生群体的网络舆情呈现出自由化和多元化的特点,这是一把"双刃剑",因此,加强对高校网络舆情的监管与预警势在必行。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使得高校的教学活动、师生交流、人际交往、生活方式甚至是思维方式都发生了重大变化。贴吧、论坛、微博、微信等各种网络社交平台成为大学生发表意见的公共场所。加之年轻群体热心公共事务,追求言论自由,喜欢将国内外热点问题、社会焦点事件、重大突发事件甚至是涉及师生切身利益的事件发布在校园网上,得以迅速传播并引起广泛的讨论和  相似文献   

17.
王鑫明 《兰台世界》2015,(8):133-134
图书馆作为大学生汲取精神动力的主要场所,对于大学生网络舆情的引导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本文主要阐述了网络舆情特点及传播方式,网络舆情对于大学生的影响,图书馆对网络舆情的信息收集与分析,图书馆对网络舆情的引导。  相似文献   

18.
随着信息网络和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高校网络舆情工作显示出它的紧迫性与重要性。而大学生是网络舆情的中坚分子,他们在网络舆情工作中起到重要的影响作用,而高校图书馆在管理与引导网络舆情中占有相当重要的优势,因此图书馆在开展网络舆情管理与引导工作中将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在互联网及移动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之下,新媒体的兴起使高校网络舆情呈现出传播范围广、速度快、多样化、开放式的特征,改变了人们信息收集和信息传播的渠道,对大众舆论尤其是高校网络舆情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随之,新媒体的发展也快速颠覆了传统媒体的传播模式,传统媒体的发展也开始努力寻求新的出路,媒体议程设置功能也不仅仅局限于传统媒体,已经快速波及到新媒体的发展当中,同时作用于当代高校大学生群体。本文着重分析议程设置对高校网络舆情的影响,并针对现阶段媒体议程设置对高校网络舆情的影响所体现的问题给予对策。  相似文献   

20.
新媒体时代,突发公共事件的舆情演变愈来愈受到关注。对新媒体环境下政府舆情应急管理机制的研究越来越受到关注。本文立足新媒体时代,以新冠疫情引发的网络舆情为视角,分析该事件的舆情变化规律,探讨义乌政府应对新冠疫情的舆情应急管理机制,明晰舆情处置的举措及存在的问题,探索新媒体视域下地方政府应对突发公共事件舆情处置的对策,建立长效的舆情应急管理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