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目的】探讨自媒体背景下有关群体性事件的网络舆情的基本特征,提出有针对性的引导策略,以期为完善和优化相关机制以适应快速变化的自媒体环境提供参考。【方法】以扎根分析为理论基础,通过对多个典型案例的分析,整理出自媒体影响群体性事件的模型。【结果】获得了在自媒体背景下受自媒体影响的群体性事件的以下特征:群体成员受到相似的利益驱动、增加分担风险的单位数目、高度的组织化。【结论】通过培育自媒体时代的“公民精神”,对“组织化”行为采取“柔性”手段,构建长效矛盾化解机制能够有效地应对自媒体时代群体性事件的发生。这些措施有望在自媒体时代中有效应对群体性事件网络舆情的失控,维护社会稳定与和谐。  相似文献   

2.
新媒体发展的背景下,其碎片化、多中心化、个人化和自由化的特征使得品牌危机频发。社会监督的严格化和新媒体的高速信息传播均对企业的品牌危机化解提出考验。文章研究了品牌危机中新媒体处理的依据及核心逻辑,并针对品牌危机中新媒体的反应效率和干预机制进行了案例分析,认为企业应当结合新媒体特征进行社会化的品牌危机化解,提升企业与社会公众之间的沟通性。新媒体也同样应当恪守新闻伦理,建立第三方内容审核机制,提升新媒体新闻传播的司法干预性,建立公平有效的信息互通机制,提升网络传播规模化发展背景下的品牌监督公正性,保障公众的信息知情权,并确保企业的声誉不受损害,建立公正透明的媒体品牌监督机制。  相似文献   

3.
舆情本身是社会民众利益诉求的表现,高效的舆情管理机制能够有效化解各种社会矛盾、促进社会进步,否则极易导致矛盾的深化和群体性事件的发生,对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构成极大挑战。以2014年3月8日马来西亚客机失联事件舆情为例,从事件背景、媒体关注、舆情传播、民众诉求、事件评析等方面对马航事件进行全面分析。本文通过分析,从提高政府政务信息公开程度、加强舆情管理的人才体系建设、积极创建舆情的全生命周期应对管理机制、强化媒介行业自律和监管,以及建立舆情与社会进步的良性互动机制等方面提出了加强舆情管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社会化媒体中,一般用户的新闻生产体现出不同于专业新闻生产的特征.源新闻形态的图文新闻、短视频新闻,以及交往新闻形态的蜂巢式新闻、嵌套式新闻、互文式新闻,构成了社会化媒体新闻的基本形态."流动的现代性"社会充满不确定性的特点和社会化媒体形成的"新部落",是社会化媒体新闻生产的社会背景.在此背景下,社会化媒体新闻生产凸显出...  相似文献   

5.
钱劲帆 《东南传播》2015,(2):100-101
微时代的到来,每个人都能自由地在社会化媒体的舞台上进行独属于自己的表演。在此背景下,如何科学而有效进行社会化媒体舆论引导就显得颇为重要。社会化媒体中同样存在"拟剧表演"的元素,同时由于社会化媒体信息传播的及时性和广泛性,其舆论也更具爆发性。依据社会化媒体的特性,在拟剧理论的视阈下对社会化媒体的舆论引导进行了解读。  相似文献   

6.
季丹  郭政  李武 《图书馆论坛》2020,(5):116-122
社会化阅读的普及对公众的阅读行为产生了深远影响,对社会化阅读行为的影响因素及其内在机制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微信阅读APP为研究对象,通过对195名用户的问卷调查,结合结构方程法,从临场感、感知控制、交互响应性3个维度探讨影响公众社会化阅读心流体验的因素;基于心流理论构建公众社会化阅读行为意愿的影响机制模型,为社交媒体背景下更好地实现用户的社会化阅读提供新的研究视角。  相似文献   

7.
蒋蕴 《新闻实践》2010,(7):17-20
大众传媒是公共情绪的“体温表”。在社会深刻变革转型的当下,媒体应当如何准确发现郁积的不稳定情绪,透过社会变化和经济发展找出隐藏其中的不和谐因素,从而有效地疏导公众情绪,化解社会矛盾,这已成为一项新的课题。大众传媒对公共情绪的有效引导机制,依托于全面、公开、透明的信息环境,经常化的、制度化的通道,为公众提供足够的表达空间。  相似文献   

8.
社会化媒体时代,媒介新技术的快速发展,深刻影响着我国信息传播环境和舆论生态格局,变革着舆情生成与传播机制.文章系统分析了社会化媒体舆情传播机制,指出共情心理已经成为社会化媒体舆情热点的触发模式之一.社会化媒体基于特定的网络空间关系,存在不同的舆论自净化现象,存在基于网络表达情绪化和非理性的群体极化情形,以及社交媒体环境下的新型议程设置功能.文章认为,社会化媒体具有独特的舆情生成和传播机制,给网络舆情的研判和社会舆情的治理带来了全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9.
在社会化媒体持续深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时,传统媒体受到了严峻的挑战。作为以关系建立和草根文化为精髓的社会化媒体,有着快速扩张和引导舆论的天然优势。通过对社会化媒体和传统媒体的比较来进一步分析社会化媒体对传统媒体的冲击,最后在三网融合和媒介融合的大背景下,对两种媒体的关系走向进行合理的预测。  相似文献   

10.
梁敏  熊建军 《新闻传播》2024,(3):30-33+37
公共卫生事件期间,病毒传播与互联网信息传播共同影响公众。研究以新冠肺炎疫情为背景,以社会化媒体为对象,以网络田野观察作为方法。研究发现,在疫情期间,社会化媒体呈现出观点更为极化、线上线下行动相互促进、管理权力与技术赋权相互博弈的网络图景。这一现实导致了群体认知冲突激烈、公众行动延宕迟缓,并呈现出有用信息窒息的网络现场。政府要改变这一现状,在公共卫生事件中起主导作用,快速建设社会化媒体内平台以弥合冲突、建立协作管理工作机制以促成行动、完善信息管理的法律框架以释放真实信息是可供选择的路径。  相似文献   

11.
大数据背景下发掘档案社会化媒体信息资源,既是档案信息化建设中的战略性步骤,也是有效开发与利用的必然选择。档案社会化媒体的信息组织和信息服务值得探讨:对档案社会化媒体信息组织的元数据构建开展研究,建立档案社会化媒体信息的元数据及分类设计方法,构建档案社会化媒体信息整合的元元数据设计;对档案社会化媒体数据集成的整合系统架构开展研究,组成采集工具、分析工具、检索引擎和数据信息展示平台的档案社会化媒体信息整合系统架构,优化整合中的信息抽取、重复性分析和关联度分析技术。  相似文献   

12.
社会化媒体背景下,互联网搭建了各种社会化媒体平台,用户参与其中并编织各自的社会化网络关系,沉淀下了用户大数据。受众是大众传播效果的核心,也是考查传播效果的基点和立足点。本文分析了在社会化媒体搭建的大数据背景下,传统受众研究的不足,梳理了目前常用到的一些社会化人群识别工具及人群识别的模型。文章提出了假定方案并加以验证,初步探讨了社会化媒体中人群识别的方法,优化传播策略。  相似文献   

13.
王品芝 《新闻世界》2013,(8):207-208
社会化媒体给传统的单向广告营销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2012年社会化媒体发展势头强劲,新的营销渠道与方式不断满足受众的各种服务需求,品牌的理念以更精准、更人性化的方式向受众传播。本文从2012年品牌利用社会化媒体成功营销的案例出发,分析在社会化媒体的背景下,品牌营销的可行性策略。  相似文献   

14.
正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只有发展民主才能平稳地过渡,在这一过程中,只有给予民众充分的言论空间,才能更好地实现公众参与,有效化解社会矛盾,降低社会风险,维持社会稳定。在自媒体环境下,如何在言论自由和社会稳定之间寻求平衡点,让言论自由为社会稳定和发展服务,对应的社会管理也呼之欲出。一、微博时代适度的言论自由有助于推动社会管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媒体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言论自由的程度与之前相比也有了极大提高,特别是"微博"的出现,在诸多重大社会事件中,媒体  相似文献   

15.
董星 《视听》2021,(1):132-134
从口语传播时代发展到现在的互联网下半场时代,社会化媒体赋予"受众"信息处理权利的同时却并没有对所授权利进行有效的管制,从而导致网络信息环境中的受众媒介素养表现出更加复杂的情况.本文基于这种现象,探讨在社会化媒体背景下反转新闻在真相反转前后的媒介素养有何特点与不足,并深入分析导致这种现象产生的社会根源,最后从网民自身和社...  相似文献   

16.
当前,我们正处在一个大变革、大发展的社会转型期,面临着一系列亟待解决的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如何发挥媒体自身的优势,把握社情民意,弘扬社会正气,引导社会热点,从而协调各方关系,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是大众媒体在新形势下应担负起的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17.
佟彧 《新闻世界》2010,(6):138-138
本文从辩证的角度,探讨了读图时代下的媒介娱乐的正负功能,揭示了其普及大众文化和化解社会矛盾的正面社会功能以及降低大众审美能力、思维连贯性和削弱媒体责任感、公信力的负面功能。  相似文献   

18.
朱海涛 《出版广角》2015,(16):74-75
大众媒体信息传播不仅为社会政治生活提供了丰富的信息资源,也塑造了受众群体的政治媒体意识。本文从大众传媒的视角切入,探究少数民族地区政治生活中信息沟通与共享路径,对于充分发挥传媒在乡村政治建设与服务地方经济中的作用,有效化解民族地区矛盾,维护民族地区稳定与发展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黄允 《大观周刊》2011,(44):30-31
当前我国正处于转型期,官民矛盾相对突出,处理不好,易引发社会不稳定因素,妥善化解这些矛盾,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成为摆在司法机关和行政机关面前的共同课题叫。这些矛盾的化解对于我们倡导的“尊重宪法精神,构建和谐社会”会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因此在现行状况下,可考虑建立预防性行政诉讼制度,以弥补以事后救济为主的我国现行行政诉讼机制的漏洞。由于预防性行政诉讼具有预防性、直诉性、执行停止性三大特点,因此在我国建立预防性行政诉讼机制已势在必行,尤其在拆迁等普遍存在违法甚至暴力的行政纠纷领域。  相似文献   

20.
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背后,出现了各种以利益矛盾为导火线的公共危机事件,政府更好地适应新媒体,积极主动地引导媒体舆论进行有效的危机公关,已势在必行。本文主要是在阐释新媒体基本特点的基础上,分析了新媒体背景下政府在危机公关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