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三S”心理控制法,指通过控制学生的惊奇(Surpris)e、悬念(Suspensio)n、满足(Satisfact)io n这三种常见的心理状态来驾驭学生的情感,达到教学目的。应用该教学方法是对学生的情感施加影响,通过这种影响来使教学活动尽可能地取得最大的教学效果。“三S”教法虽是对学生的心理控制,但在整个教学活动中,老师只起到导向作用,学生仍然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学生通过教师的导向(引—启—点)以自己的方法把知识系统地组织起来,使之成为自己的知识。下面以新编初中英语教材第二册第78课为例,来谈谈“三S”心理控制法在课堂教学中的具体运用。一、在…  相似文献   

2.
“三s”心理控制法,指通过控制学生的惊奇(Surprise)、悬念(Suspension)、满足(Satisfaction)这三种常见的心理状态来驾驭学生的情感,达到教学目的。应用该教学方法是对学生的情感施加影响,通过这种影响来使教学活动尽可能地取得最大的教学效果。“三S”教法虽是对学生的心理控制,但在整个教学活动中,老师只起到导向作用,学生仍然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学生通过教师的导向(引一启一点)以自己的方法把知识系统地组织起来,使之成为自己的知识。  相似文献   

3.
“悬念”作为一种学习的心理机制,是由学生对所解决问题未完成而感到不满足产生的。在教学活动中适当地创设“悬念”将会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渴望不断探索、追求知识的心理需求。实践证明:学生在学习中产生的这种心理需求具有巨大的潜在能量,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丰富想像力,吸引注意力,增强记忆力,开拓思维。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巧妙地设置“悬念”常可以表现数学的魅力和艺术感。在此,笔者结合自己的实际教学谈几种“悬念”设置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小学一年级英语教育是引导6-7岁儿童进行第二语言学习的启蒙教育。活动的组织与实施应充分考虑儿童的年龄兴趣、认知水平和学习特点。从现代教学论的观点看.教师的主要教学任务就是为学生创设学习情境、提供全面、清晰的有关信息,引导学生主动投入到情境中.从而掌握知识和技能。在一年级英语教学活动中.我尝试了情境教学法.以提高儿童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情境法是运用了“三S”心理控制法理论.即惊异(Surprise)、悬念(Suspension)、满足(Satisfaction),通过直观丰富的语言情境的创设.激发儿童的活动动机.帮助儿童整体感知和理解语言材料.引导儿童萌发运用语言进行交往的一种方法。经过一个阶段的尝试与实验.我发现情境法在一年级英语教学中有特殊价值。情境法在教学中的具体运用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做起。  相似文献   

5.
一、运用“悬念”设置,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师适当将一些史实故事化,并在各个教学环节巧妙地运用设置“悬念”手段,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1)导入新课时,要有“悬念”。俗话说:一堂好课首先要有一个好的开头。在这时设置悬念,就成为集中学生注意力的一个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是提高学生40分钟教  相似文献   

6.
章回小说和编剧本惯用“欲知详情,且等下回分解”的手法,情节到了紧要关头,往往来个“急煞车”,引而不发,使读者或听众产生一种欲知不得、欲罢不能的心理,即悬念心理.悬念作为一种学习心理机制,是由学生对所学对象的未完成感和不满足感而产生的.学生在学习中产生的这种心理具有巨大的潜能,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使学生积极感知学习对象,增强记忆力,丰富想象力,稳定注意力,深化思维.因此,数学教学中巧妙地寻找设置悬念的契机常常是教学魅力的一种表现.  相似文献   

7.
“悬念”是启发式教学中常用到的一种重要手法。在语文教学中恰当运用“悬念”教学法,可有效激发学生的好奇心理,促使学生积极主动探究问题。这对教学活动的开展,对培养学生学习主动性、发展学生思维能力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8.
“悬念”作为一种学习心理机制,是由学生对所要解决的问题能完成或者不满足而产生的。在阅读教学中,适时地创设“悬念”。将会使教学过程成为一种学生渴望不断探索,追求知识的心理需求,从而对所要学习的内容发生兴趣。例如,在教学《雪地里的小画家》一文时,可以设计这样的悬念:  相似文献   

9.
武明丽 《成才之路》2013,(28):33-34
本文主要论述了利用悬念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积极快乐的气氛中感受数学的奇妙,从而提高课堂效率。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是打开思维大门,是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在数学课堂教学中采取平铺直叙的方式,学生的学习兴趣难以调动起来,假使数学教师依据教材的内容,在恰当的时间设定恰当的悬念,以激起学生在认知方面的冲突,就能有效调动学生心理上要求解答疑惑的需要。作为学习心理机制的一种——悬念,是学生在对问题的解决没有感到满足时出现的。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适当设置一定的悬念,将有助于调动学生的求知欲望。下面,结合实际教学论述悬念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纪雪珍 《农村教育》2002,(10):64-64
“悬念”作为一种学习心理机制,是由学生对所解决问题未完成感知不满足而产生的,而教学中,适时地创设“悬念”,将会使教学过程成为一种学生渴望不断探索,追求知识的心理需求。  相似文献   

11.
张建文 《陕西教育》2007,(7):124-124
运用故事引入新课,学生感到具体、亲切、生动、有趣,可以很快地吸引学生,还可以造成悬念,紧紧地扣住学生的心弦,使学生的心理处于一种惊奇、猜想、期待的最佳学习状态。  相似文献   

12.
陆启威 《云南教育》2002,(28):37-38
所谓兴奋点,是指学生情感反应最激烈,并进入最佳学习状态的心理活动。一般说来,当教学触及学生的兴奋点时,学生对教师教学的反应是敏感而强烈的。学生的意识处于异常“觉醒”和高度兴奋状态,便带着一种高涨的激情进行学习和思考,并将体验到创造的愉悦与激动。一、以“扣人心弦”的悬念捕捉兴奋点悬念指人们急切期待认识某事物的心理状态,它使兴趣不断向前延伸。研究表明:这种“悬念”将集中演化成一个悬而未决的“迷团”,引起学生高度注意和广泛参与,于平淡处起波澜,使学生进入“心求而未得”的境界,激起强烈的求知欲望。例如教…  相似文献   

13.
悬念,能诱导人们满怀兴趣地去揣摩、期待,产生心理追踪的意向。在课堂教学中巧设悬念,是刺激学生思维活动,激发学习兴趣的一剂良药。例如在一篇语课的教学过程中,可以在下面三个地方巧设悬念:(1)审题设悬,激活思维,使学生产生求知的创造心理。(2)课中设悬,引导学生的思维向横向、纵向发展。(3)结尾设悬,使学生产生意犹未尽的感觉,激发课外探索的兴趣,扩展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14.
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悬念”的设置山东省临沭县临沭镇第一小学刘桂云“悬念”作为一种学习心理机制,是由学生对所解决问题未完成感和不满足感而产生的,而教学中,适时地创设“悬念”,将会使教学过程成为一种学生渴望不断探索,追求知识的心理需求。实践证明:学生在...  相似文献   

15.
“悬念”作为一种学习心理机制,是由学生对所解决问题未完成感和不满足感而产生的,而在教学中,适时地创设“悬念”,将会使教学过程成为一种学生渴望不断探索,追求知识的心理需求。实践证明学生在学习中产生的这种心理需求具有巨大的潜在能量,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丰富想象力,吸引注意力,增强记忆力,开拓思维。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巧妙地设置悬念的契机,常可以表现数学的魅力和艺术感。本文将结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谈谈实际教学中悬念的设置方法。  相似文献   

16.
诗歌创作讲究“诗眼”,散文创作讲究“文眼”,数学课堂教学也要讲究“课眼”。所谓“课眼”,即在课堂教学中,蓄“牵一发而动全身之势,使学生入境生困惑,困惑求探索促使每一个学生积极主动投入教学活动的全过程。一、悬念“课眼———扣人心弦悬念在心理学上是指人们急切期待的心理状态,或者说就是兴趣不断地向前延伸和欲知后事如何的迫切要求。只有具有问题性的情境,才会使学生对学习需要具有强烈的刺激作用。因为这种悬念问题将集中地演化成一个悬而未决的谜团,引起学生高度的注意和广泛的参与,于平淡处起波澜,于平坦处见突兀,…  相似文献   

17.
王彦清 《考试周刊》2012,(81):84-84
悬念式教学法就是在教学过程中,提出一些问题——设置疑问,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激活学生们的期待心理,引导学生们去思考、去探究,之后通过解读文本释疑,从而满足学生们的求知欲。而高中英语课程标准指出:高中英语课程的设计与实施有利于学生优化英语学习方式,使他们通过观察、体验、探究等积极主动的学习方法,充分发挥自己的学习潜能,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因此.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我们可以采用悬念式教学法.激发学生们的学习热情,充分发挥他们的潜能.使他们满怀兴趣地投入到教学互动之中。那么,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中,我们该如何运用悬念式教学法呢?  相似文献   

18.
“悬念”作为一种学习心理机制,是由学生对所解决问题未完成感和不满足感而产生的,而教学中,适时地创设“悬念”,将会使教学过程成为一种学生渴望不断探索,追求知识的心理需求。  相似文献   

19.
林俊 《云南教育》2004,(31):10-11
《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标准》)中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由于合作学习在改善课堂心理气氛、大面积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非认知心理品质等方面实效显著,被人誉为“近十几年来最重要和最成功的教学改革”,自然成为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中一个亮点。但并不是说任何一节数学课,不论什么内容都可以进  相似文献   

20.
在课堂教学中要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就必须为学生创设一个研究现实未知问题的教学氛围,使学生在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动态过程中,实现发现、理解、创造与应用,在学习中学会学习,这正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和灵魂。而创设“问题教学”情境,能使学生产生明显的意识倾向和强烈的认知冲突,唤起学生的情感共鸣,鼓舞学生主观能动地思维,自觉积极地参与。下面谈谈我在数学教学中创设“问题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几点体会:一、创设惊奇式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情趣案例1、在教学对数的计算时,可创设如下惊奇式教学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