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的发展正在进入一个新的伟大时代。与之相适应,中国高等教育也进入一个伟大的新时代。这不仅是一个呼唤高等教育大众化和教育公平的时代,更是以时代的强音呼唤着代表中国文化科学技术发展水平和高等教育发  相似文献   

2.
进入21世纪,随着以高科技、信息化为特征的知识经济初见端倪,高等教育日益进入社会的中心,成为社会的轴心机构;与此同时,高等教育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大发展、大变革时代。随之而来的一个问题便是,高等教育应当如何发展、如何变革?因此,对高等教育发展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并构建一套适合于中国现实和未来发展需要的发展理论体系,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在进行高等教育发展研究中,遇到的一个关键问题是"如何进行高等教育发展研究",或者说"高等教育发展研究是否具有可行性"。从这个问题出发,引发了一系列问题群。  相似文献   

3.
实现从高等教育大国向高等教育强国的迈进,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核心是质量与水平.为了深入研究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的质量与水平问题,<高等教育强国发展战略研究·质量与水平>课题组对40名高教学者进行访谈.访谈内容包括:高等教育质量与水平的内涵与特征,对我国高等教育质量与水平的基本评价,高等教育强国的质量与水平的标准,影响我国高等教育质量与水平的主要因素,提升我国高等教育质量与水平的重点突破等主题.  相似文献   

4.
中国高等教育走完了大众化的初始阶段,标志着中国高等教育走完了规模快速增长的跨越式发展时期,开始进入规模缓慢增长的稳步发展时期。近年来,中国的民办高等教育从学校数量和在校生规模都得到了较快发展,但面临国内国际高等教育时代变化,遇到了民办高校自身发展的困境。民办高校或者转型发展,再创辉煌,或者大浪淘沙,被淘汰出局。文章透析时代发展中的中国民办高等教育如何走出困境,民办高校的转型发展是关键。  相似文献   

5.
王世岳  周璇 《江苏高教》2021,(6):117-124
2021年5月7日至9日,第三届全国高校高等教育学研究生学术论坛暨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教育高质量发展与科学评价学术研讨会在南京大学举行.这是中国高等教育进入"普及化"阶段后,中国高等教育学领域对相关议题进行的首次集中讨论.与会专家认为,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张都体现出自身的特点.普及化时代,中国高等教育面临着数量供给和质量需求间的矛盾.普及化后,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将由规模扩张向质量提升转变.伴随着高等教育的高质量发展,中国将会在世界高等教育体系中承担起更为重要的使命.发展过程中,应该平衡教育评价工具的价值追求和工具理性,协调好不同地区、不同类型教育间的关系,追求公平而有质量的高等教育.  相似文献   

6.
分层治理是当前国内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问题。"中国模式"的崛起呼唤与之匹配的高等教育治理体系,在中国进入全面深化改革时代的语境下,高等教育治理应从单一的治理结构向分层的治理结构转型,打破单一治理形态困局,建构高等教育分层治理的理论框架,依据不同主体的功能定位,建构"自主型"、"均衡型"、"渗透型"等多样化的高等教育治理模式。  相似文献   

7.
影响现代中国高等教育形成和发展的苏联高等教育模式,最早可以追溯到19世纪法国拿破仑时代高等教育体制的影响,这一模式的基本雏形形成于沙皇俄国时代,确立于20世纪30年代的苏联教育改革。就中国现代高等教育发展的影响而言,20世纪30年代形成的苏联模式对新中国的教育影响很大,而战后、特别是60年代之后苏联高等教育对新中国的高等教育影响甚微。  相似文献   

8.
近几年,成人高等教育的发展呈现极度萎缩状态并急于寻求转型发展,关于成人高等教育的转型研究也进入了"丛林时期"。通过对中国知网上近十几年关于成人高等教育转型的文献分析,发现以市场、需求、技能、创新导向视角的研究占绝大部分,从具体结果来看最缺乏的还是成人高等教育转型的实践研究。所以,成人高等教育的转型迫切需要实证性的研究成果,来赋予成人高等教育以新的时代任务。  相似文献   

9.
一个区域的高等教育发展水平对该区域的创新水平具有显著的正效应,其作用主要体现在人才培养、知识产出、实际创新活动的参与三个方面.在我国,区域创新水平呈现出与区域高等教育发展水平相似的区域分布不均衡的特征,两者关系的深入研究对探讨区域高等教育的发展具有建设性的启示.  相似文献   

10.
进入21世纪,随着以高科技、信息化为特征的知识经济初见端倪,高等教育日益进入社会的中心,成为社会的轴心机构.与此同时,高等教育也迎来了前所来有的大发展、大变革时代.随之而来的一个问题便是,高等教育应当如何发展、如何变革?因此,对高等教育发展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并构建一套适合于中国现实和未来发展需要的发展理论体系,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研究高等教育发展理论在于为研究者提供一种元教育学观,而这种元教育学观的形成需要进行规范性研究.  相似文献   

11.
少子化(低生育水平)是人口发展的阶段性状态,由之引发的高等教育适龄人口的减少将人口问题与高等教育的发展问题紧密联系在一起。美国、日本的高等教育先后于上个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经历了少子化时代高等教育适龄人口减少的压力。根据有关人口预测的相关研究,2008年后我国进入高等教育适龄人口由增转减的阶段,这一趋势将持续至少10年。诚然,美日等国高等教育在少子化时代的改革举措为我国高等教育应对少子化时代高等教育适龄人口减少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12.
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现状和展望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自1999年6月,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后,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整体水平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相似文献   

13.
卷首语     
我们正处在一个伟大的创新时代。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民族永不衰竭的力量源泉,是一个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坚强基石。创新是新的世纪、新的时代对中国高等教育的强烈要求和紧迫呼唤。创新教育是当代中国高等教育的主旋律和最强音。创新教育以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第一要义。  相似文献   

14.
前大众化:中国高等教育现状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美国教育社会学家马丁·特罗以美国为个案、以欧洲为参照系 ,在 2 0世纪 70年代提出了西方工业化国家高等教育发展三阶段理论 ,指出了西方国家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阶段向大众化教育阶段的特征变化和转化模式 ,阐明了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 ,为人们研究高等教育发展提供了一个整体思路。马丁·特罗理论的核心内涵是否适合于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研究实际 ?我国进入大众化之前的当代高等教育与2 0世纪上半叶西方发达国家进入大众化前的精英高等教育有何异同 ?我国当代高等教育应如何定位 ?这是研究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首先要明…  相似文献   

15.
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高等职业教育作为主力军,这已经达成广泛的共识。但是在高等教育中究竟应该占有多大的比重。目前尚无定论。半个世纪以来。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历程证明了一个普遍的规律。那就是高等教育结构与规模主要受经济发展水平和结构的影响.且二者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6.
选择中国1998-2016年城镇化率和高等教育水平时间序列数据,建立反映二者动态关系的向量自回归VAR模型,并对模型进行稳定性检验,运用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分析中国高等教育水平与城镇化水平之间的动态关系。结果显示,中国高等教育水平和城镇化水平之间存在长期稳定关系,高等教育水平的提高对城镇化发展具有明显的带动作用,表明高等教育促进了农村人口向城镇人口转化和迁移,且高等教育水平波动也直接影响城镇化水平的波动。  相似文献   

17.
高等教育大众化和教育投入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知识经济在世界范围内的迅速发展,高等教育的重要性越来越受到重视,许多发达国家的高等教育率先进入大众化时代。在我们,高等教育也正在成为一个人们议论的热点问题。大众化对我国的现实意义必须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来认识,以此指导高等教育的发展,这样才更有利于推动“科教兴国”战略。本文从高等教育大众与教育投入的关系探讨了大众化对我国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我国农村高等教育发展状况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随着中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的发展时期,农村的高等教育并没能相应地得到提高,农村的高等教育已经远远落后于城市的高等教育发展水平。本文通过对比1999年之前的精英教育阶段、2000-2002年的高等教育大众化全面启动阶段以及2003年之后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的城乡高等教育发展的现实情况,分析城乡高等教育的差异变化,并由此发现中国农村的高等教育发展水平仍然十分落后,高等教育大众化应该伸向农村。  相似文献   

19.
新时代呼唤高等教育评价现代化。高等教育评价现代化是迈向中国式高等教育现代化的时代诉求、推进高等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以及破解高等教育评价顽瘴痼疾的实践追求。基于社会文化语境与时代语境的探析,高等教育评价现代化的内涵主要包括评价观念、评价内容和评价手段等几个方面。从高等教育学术活动的本体价值与大学组织运行逻辑分析,高等教育评价现代化的核心要义包括高校“双循环型”民主评估体系、指向大学职能实现的评管、评办、评学和中国式的高质量评价等维度。为扎实有效实现高等教育评价现代化,应明确政府的监管责任,落实高校的主体责任,强化同行的参与责任以及凸显社会的监督责任。  相似文献   

20.
赵春凤 《成人教育》2008,(10):27-28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和国民经济结构的调整,成人高等教育进入一个新的转型期,面临着培养目标定位、课程体系建设、教学方法革新等诸多问题;市场经济、高等教育大众化、高等教育多元化发展等都已成为影响转型期成人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科学构建成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和终身成人教育体系、调整办学结构优化专业设置,构建以“职业素质”为培养核心的课程体系和成人高等教育质量监控体系,推动成人高等教育科学发展,这既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成人高等教育发展的客观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