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二十世纪初期的美国文坛上,涌现出了一大批杰出的作家。其中比较著名的有海明威和福克纳。这两位世界级的作家以各自不同的风格,做立于文坛之上,尽领风骚。海明威专写一些“硬汉”式的反传统,反文化的人物。而福克纳则专以美国南方文化为背景,写南方文化对人的影响和作用,对南方文化进行深刻的反思。海明威的作品通俗易懂,而福克纳的作品艰涩、复杂、深沉而滞重。比海明威的作品更带有一种思辨性和哲理性。更为引人注目,耐人回味。与海明威不同,福克纳的文学创作都是围绕着他生活的美国南方展开的,从来也没有离开南方文化的氛围…  相似文献   

2.
小幽默     
活下去的理由 以《老人与海》一书获得诺贝尔奖的美国作家海明威,虽然是一个很随和的人,但是他对于没有才能而又多嘴的作家深恶痛绝。在哈瓦那的一个宴会上,海明威又遇到一个“眼高于顶,才无一升”的作家。海明威几次借故走开,但是都被这位作家缠住,后来,这位作家更是爽快地对海明威表明了他的意思,他说:“海明威先生,我老早就有心为你写一篇传记,希望你死了以后,我能获得为你写传记的殊荣。”“我知道你想写我的传记。”海明威尖刻地回答,“所以,我才不得不尽量想法子活下去。” …  相似文献   

3.
舍伍德·安德森(Sherwood Anderson 1876-1941)是20世纪早期举世公认的美国最知名小说家之一。他为美国文学做出的贡献不仅体现在为文学宝库留下了多部优秀短篇小说集和长篇小说,更在于他对后来的文学巨匠如海明威、福克纳、斯坦贝克都产生过深刻的影响。为此他相继被海明威和福克纳尊称为“他们所有人的老师”及“他们这一代美国作家之父”。著名的文学评论家马尔科姆·考利也曾评价他为“作家的作家,是他那一代讲故事者中对后一代的风格和视野都造成影响的唯一一位”。另一权威文学评论家欧文·豪(Irving Howe)对安德森的评价可谓再中肯不过了——“舍伍德·安德森是个次要、但具有特殊地位——且有时可爱得无可比拟——的美国作家。”  相似文献   

4.
美国著名作家海明成总是站着写作。他说:“我站着写,而且用一只脚站着,这样使自已处于一种紧张的状态,迫使我尽可能简短地表达我的思想。”正因为如此,海明威的作品素以简洁、清新而著称。有一次,有记者问他:“你那简洁风校的秘诀在哪里?”他就简单地回答说:“站着写。”这话听起来颇有点滑稽,但仔细体会,不能说完全是出于“幽默”。因为“站着写”,就会使自己感到一种紧张而艰苦的努力,迫使自己把那可有可无的话别掉。当然,照搬海明威的这种方法,大可不必,但他的这种精神,这种出发点,对我们却是很有启发的。海明威站着写@雨林…  相似文献   

5.
“威廉·福克纳不但在美国,在整个西方也被认为是乔伊斯(JamesJoyce,1884-1942)以后最突出的现代派小说家之一……从许多方面看,他都是一个独树一帜的作家,他的题材、构思的独创性以及他的特殊的艺术风格使他在瞬息万变的西方文学潮流中,像一块屹立不动的孤独的礁石。”1同为诺贝尔奖得主,20世纪上半叶最伟大的两位文学家,海明威(ErnestHemingway)与福克纳(WilliamFaulkner)代表了截然不同的两类人群。海明威所代表的是整整一个时代的“迷惘”者,福克纳所代言的则是世世代代生活在一方地域的人民,而这方地域就是神奇而美丽的美国南方。两…  相似文献   

6.
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二十多年,可以说是美国文学的黄金时代。小说方面,除了德莱塞、菲兹杰拉德一些知名作家外,四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刘易斯、福克纳、海明威和斯坦贝克的主要作品,都是在这个时期发表的。这些小说家中,以海明威在欧美各国的影响最大。国际上一度出现所谓“海明威热”,他的作品一出版,立即风靡一时,海明威塑造的人物形象具有强烈的个性——“硬汉性格”;他那清新流畅的文笔、简治凝练的叙述、精确细微的描写和言简意赅的对话,在西方文学界构成有名的“海明威风格”,即“电报式”风格,在世界文学中独树一帜。海明…  相似文献   

7.
美国现当代有两位著名作家:海明威和福克纳。他们年龄相仿(生卒年彼此),同属西方现代派代表作家,都是20世纪50年代初期诺贝尔文学奖的得主。威廉·福克纳(1897—1962)是美国“南方文学”的主要代表。生于密西西比州,曾经是当地颇有影响的庄园主,但到他父亲时已家境中落,因而他对地主家庭极盛而衰过程中的种种变化十分熟悉。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他参加了加拿大皇家空军,战后进密西西比大学学习  相似文献   

8.
名人轶事     
海明威的儿子告诉海明威:他也能写小说。一天,他抄了契诃夫的一篇文章,交给了海明威。海明威看后非常高兴,他对儿子说:“你这篇文章写得很好,可以得一个大奖,不过,有一句话不合适:‘突然之际’应该改写‘突  相似文献   

9.
<正> 中篇小说《老人与海》发表于1952年,它一经问世,便立即使曾名声大噪又沉寂多年的作者厄内斯特·海明威再次被世人刮目相看,许多人都认为这是一部相当成功的作品,就连一向对海明威持有成见的、曾荣获诺贝尔文学奖的美国著名作家威廉·福克纳也不得不盛赞《老人与海》是“最精彩的作品”,并说:“赞美上帝,但愿创造、爱、怜悯海明威和我的那种力量——不论那是什么——约束住海明威,别让他再改动这篇作品.”正是这部作品,使海明威相继获得了1953年的普立彻奖和1954年的诺贝尔文学奖,从而重振了他在文坛上的声威.《老人与海》之所以成为一部风靡全世界,使读者争相传阅,使研究者兴味盎然的杰作,就在于它在叙述有关老渔民桑提亚哥极为简单而又寓意深长的故事,塑造这个时乖运  相似文献   

10.
海明威与中国新时期小说李天军硬汉风格和寻根文学提起海明威,我们便会想起地笔下的硬汉:他本人传奇般的经历也证明了他的风格─—一个默默忍受痛苦、永远奋斗的硬汉子,无怪乎有人称他的作品为“硬汉文学”。海明威的《老人与海》中有一句名言:“一个人不是生来为打败...  相似文献   

11.
海明威的魅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明威和福克纳,这两位二十世纪的美国的文学大师,都是在经历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火之后,带着精神上的重创,开始他们的文学生涯的。二十年代,福克纳写了一部反映战争给人们心理上带来创伤的作品后,便很快埋头于美国南方古老家族的发掘。于是他发现了自身世界。也许是由于巴尔扎克《人间喜剧》和左拉《卢贡——马卡尔家族》的影响和启发,他创造了一个“神  相似文献   

12.
一、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海明威在《世界之都》中给我们描述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位父亲心急如焚地寻找他离家出走的儿子。遍寻不见之际,父亲在报纸的寻人启事上写道:“亲爱的帕科,爸爸明天在报社门前等你,一切既往不咎,我爱你。”第二天报社门前来了八百多个等待宽恕的“帕科”。  相似文献   

13.
<正>我画石头,写书评,全凭一股冲动与锐气,所以完成后很少修改。《喧哗与骚动》却让我感到有点棘手——把它推荐给你,我需要一个更走心的角度。徐则臣在《福克纳的遗产》里谈道:文学不能“放眼都是过日子”,不能都“在海拔以下写作”,而“需要想象力开拓,需要胸襟承担”。这个观点我很服膺。我喜欢福克纳的作品,正是因为他的开拓与胸襟,他的妙想与野望。对他的作品,若存着寻找“海拔以下”的愉悦的念头,  相似文献   

14.
海明威迁居古巴哈瓦那后,一位纽约富商慕名前去拜访,坚持要海明威在他的日记簿上签名留念。海明威知道这个来访者是依靠房地产买卖发财的。他即刻用手杖在沙地上划出一个签名说:“请你收下,不妨连地皮一起带回纽约去。”一次,马克·吐温来到英国一个小城镇,便径直向一家旅馆走去。服务员请他在旅客登记本上签名。他翻开登记本一看,发现在他之前曾经  相似文献   

15.
遗世独立     
福克纳被中国先锋作家奉为经典,他像康德那样一生居住在故乡那个“邮票般大小的地方”,离群索居,从未出过远门。到了晚年,连这样封闭的地方他还嫌闹,悄悄买下一座农庄隐居。肯尼迪当了总统,要请诺贝尔获奖者吃饭,拿常人来看这是多大的面子,福克纳却拒绝了,他说:就为吃一顿饭让我跑到白宫去啊?太远了,我走不动。福克纳的言行你可以看成孤傲和清高,那是你的想法,拿福克纳来说这是平常行为。他只关注自己的内心感受,远离蝇营狗苟的人群就是为了走进内心,那里是一个比海洋都要浩大的自由王国。中国历史上出过很多隐士高人,社会生活的变迁使得智…  相似文献   

16.
孙钦林  谢伟 《现代语文》2005,(12):35-35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海明威在《世界之都》中给我们描述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位父亲心急如焚地寻找他离家出走的儿子。遍寻不见之际,父亲在报纸的寻人启事上写道:“亲爱的帕科,爸爸明天在报社门前等你。一切既往不咎,我爱你。”第二天报社门前来了八百多个等待宽恕的“帕科”。  相似文献   

17.
《喧哗与骚动》的标题出自莎士比亚名剧《麦克白》中的一名台词:“人生如痴人说梦,充满了喧哗与骚动,却没有任何意义。”福克纳以一个家庭的“喧哗与骚动”向人们展示了美国南方社会的精神面貌。福克纳运用现代派手法表现了这一主题:首先,福克纳采用了“意识流”的表现手法,而这又不同于乔伊斯等人“流水帐”似的“意识流”。他先用“意识流”手法勾勒出一个梦幻般的、模糊不清的情节,最后采用传统的第三人称写法,真实“意识流”所造成的空白,使朦胧的故事全貌逐渐显现出来,变得明朗而清晰。其次,福克纳注意运用“时序颠倒”的手法。他摔碎了时序的“框子”,从而轻松自如运用那种“.出众的艺术”来描绘那个年迈而“生死的世界”,借以突出历史与现实的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18.
一九五四年,瑞典皇家科学院授予海明威诺贝尔文学奖金,以表彰他“精通现代叙事艺术”,“同时还因为他在当代风格中所发挥的影响”。海明威在授奖仪式上的书面发言中表示:“对于一个真正的作家来说,每一本书都应该成为他继续探索那些尚未到达的领域的~个起点。他应该永远尝试生做那些从来没有人做过或者没有做成的事情。”海明威在近四十年的艺术探索中,一步一步地实践着他的理想与追求,成功地创建了一种现代英语文学的文体,并且形成自己独特的现代艺术风格——“海明威风格”。人们在论及海明威的文体风格时,往往多以其《太阳照常…  相似文献   

19.
去老公的办公室找他办事,发现他们那儿的女厕所的门里面贴着一张大大的黄色封塑的宣传单,标题是:“你正在受到伤害吗?”下面列举了若干条:  相似文献   

20.
[文题设计]阅读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作文。有位记者曾经采访作家卡波蒂,问他:“你说的‘控制力’的准确含义是什么?”作家回答:“我指的是始终在风格上和情感上掌控你的材料。一个句子,尤其是临近结尾的句子,如果乱了一处节奏.或者分段失败,甚至标点有误,就可能把整个故事给毁了。亨利·詹姆斯就是善用分号的大师.海明威则是一流的分段行家.而弗吉尼亚·伍尔芙从来没写坏过一个句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