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位育”不是简单的适应,而是事物在准确定位的基础上与其环境交互作用以致中和的过程.当前教育却是一种位育失当的教育,过多的追求对外界环境的适应,“适应性”教育也由此而产生.“适应性”教育自有其合理之处,但其局限性亦很明显,主要原因便是教育不能准确定位自身位置,并在教育过程中出现本末倒置.为此,我们认为,在实施教育之前应准确把握当今人与社会的复杂性,并在个体自明的基础上引导其社会化,最终使个体能够“安所遂生”,实现生命的自由,如此便是教育的“位育”之道.  相似文献   

2.
“位育”之道——全球化中的华人教育路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华人的概念,不仅涵盖中国本土的各族国人,还涵盖海外华裔.全体华人有共同的认同基础.在全球化背景下,华人教育至少包括两个内容一是对自己文化的认同;二是自己文化与他文化的交流,并在交流中保存和发展自己的文化."位育"不是简单的适应,而是要用自己文化主体的确定性、特征、长处、特色与他文化相互交往,以达到华人教育的"安所遂生".  相似文献   

3.
"中和位育"是儒学体系中具有统摄性的认识论和行动哲学,其内涵是尊"中"为天理,以"和"而达道,最终实现天下万物各安其位,生长化育。当代地方综合性大学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由于以简单思维处理各种矛盾,导致教师教育课程的"偏差与失衡",地方综合性大学教师教育课程改革应把"中和位育"作为一种批判现状、把握事物、协调矛盾的思维方法,明确以学习者的发展为教师教育课程设置的逻辑起点,运用"渐进取向"的方法论开展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研究与实践,最终实现地方综合性大学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和合创生。  相似文献   

4.
潘光旦先生提出的位育内涵丰富,涉及多个方面,乡村教育是其重要内容。社会经济的变迁,推动了农村的巨变,也造成当前我国乡村教育离土、人文生态环境恶化等位育失当问题。故而,实现乡村教育的安所遂生,就必须明确乡村教育的价值取向,探索乡村教育的改革和发展路径,重建乡村教育的人文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5.
幸福是人生的毕生追求,教育作为人的终身活动,其目的就是使人们获得幸福。何为幸福?幸福就是主体实现其作为人的意义的过程。以此为基础,幸福教育就是在教育过程中通过创造性活动引导主体实现其人生的意义,即主体真善美人格的形成与完善。"中和位育"作为儒家伦理的基本精神,具有丰富的内涵,其所蕴含的"以人为本"、"存同求异"、"通专并重"等思想,对幸福教育的实施提供了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6.
位育是旨在实现“安其所,遂其生”的教育,本土知识以其“人文性、授权性、境遇性”特征在位育教育理念下获得合法授权.学校本土性的丧失、教育目的的偏移、本土课程的缺失致使位育式微.学校教育应释放本土知识活力、树立位育教育理念、积极建设本土知识课程,促进本土知识传承,实现学校教育回归位育之道.  相似文献   

7.
通过实地观察和深度访谈的研究方法,深入考察了贵州省"民族文化进校园"的课程设置、教学形式、教学管理、科研工作、发展规划等,分析了其在历时7年的实施历程中取得的成效与存在的问题。在释析"文化位育"内涵基础上指出,文化位育是文化全球化、中国现代社会转型、民族文化传承式微背景下,改善家、校、社区文化疏离,实现多元文化和谐共生,以及不同自然与文化生态系统中生物个体与群体安所遂生的动力与有效方略。  相似文献   

8.
任可心 《文教资料》2012,(6):144-145
双语教育的发展关系到民族的稳定和谐。本研究介绍双语教育在民族教育中的重要性及凉山彝族双语教育的发展历史,进而用文化位育的观点来阐释双语教育,以期双语教育在凉山彝族能够得到更好发展。  相似文献   

9.
潘光旦的“位育”思想创造性地将西方生物学观点和中国传统文化融为一体。“位育”不是简单的适应,它强调主体的能动性,是一种动静合一的关系,即求生存、得发展。使人与人、人与环境之间达到一种和谐共生的状态。  相似文献   

10.
潘光旦是我国著名的社会学家、民族学家、优生学家和教育学家。他将社会生物学与中国传统的孔门哲学结合,提出了"位育"论。《中庸》曰:"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安所遂生",就是潘光旦所谓的"位育"。潘光旦"位育"论包括个人"位育"、社会"位育"、民族复兴和人与自然环境的"位育"四个方面。潘光旦的"位育"论对于今天构建和谐社会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多元文化的"元"与"元"之间的关系是多种多样的,这就决定了多元文化的结构是多种多样的,决定了多元文化观及其教育观是多种多样的。笔者的多元文化观是一核多元文化观,其具体要点是:多元一体,体中有核;一核多元,多元一核,相互生成,永不枯竭;多元互动,中和位育,相互尊重,相互制约,美美与共,良性和谐。  相似文献   

12.
从1950年到现在,经过60多年的持续建设,中国已经建成以宪法为核心的少数民族教育法律与政策的多元一体的制度体系,有力保障并促进着少数民族与民族地区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中国民族教育法律政策体系是建立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文化传统基础之上的,有深厚的历史基础与广泛的群众基础,具有连续性、开放性与可持续发展性。其问题的关键是政策执行要与廉政吏治相结合,以中和位育为原则,切实落实到位,让各族人民的子女与广大教师真正得到实惠。  相似文献   

13.
读了著名社会学家、教育家潘光旦先生的文集《寻求中国人位育之道》深受启发,于是我想借用“位育”一词去思索中国的学校德育。“位”是地位、顺应之意,“育”有发展、超越之境。“位育”则是在现实与未来之间寻求一种发展着的平衡与协调。《中庸》上说:“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通识教育本土化的问题出发,梳理了潘光旦在20世纪上半叶关于中国大学教育的反思以及作为这种反思的结果,即在中国展开通识教育的思想。潘光旦关于通识教育的目的、功能和方法等方面的主张,服从于其“中和位育”的核心社会学理论,对今天在中国大陆展开的通识教育实践活动依然具有有益的理论意义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曾经在《人民教育》上读到一篇文章《位育:教育之最大民生》,联系自己所从事的特教事业,感悟颇丰。平心而论,做教师的,谁不希望"得天下英才而教之"?而作为特教学校的老师,我所能做的无非就是让残疾学生尽可能地成为未来普普通通的劳动者,成为未来社会的合格公民,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让这些残疾孩子好好做人,好好做事,好好生活。我们总说,教育要改变人生,  相似文献   

16.
乡村教师作为乡村教育的中流砥柱,在现代化进程中面临诸多生存与发展的问题。乡村教师的工作场域在乡村,他们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乡村环境,因此,其最好的生存状态就是与乡村环境进行位育,走一条科学性与人文性相结合的成长之路。乡村教师的位育过程,是教师个体生命能量投入与乡土资源交换的过程,是乡村教师与乡村教育环境、教育内涵以及乡村社会共生的过程。然而研究发现,当前乡村教师面临乡土文化价值观薄弱、身份定位错乱以及自我发展内驱力弱化等方面的问题。要重构乡村教师的生存和发展之路,就需要培养乡村教师与乡村文化、乡村教育和乡村社会相协调的能力,推动他们投身乡村社会和乡村教育的发展,使乡村教师在广袤的土地上完成自我升华和超越,生成其生命智慧。  相似文献   

17.
特色发展是高水平高职院校建设的应有之义,但理念模糊与价值误读导致高职院校特色发展过程中出现诸多困境。融合哲学、生态学等多学科内涵的中和位育思想为我们厘清高水平高职院校特色发展的价值意蕴与行动逻辑提供了有益启示。文化认同是高水平高职院校特色发展的根本价值,多元一体是其基本意蕴,而特色生成与变迁则始终处于外部环境和内部资源的动态交互之中。由此,高水平高职院校特色发展应转变以往"越位""错位"和"利益性"的方式,遵循定位、生成、文化的逻辑思路,逐步构建并形成自身的特色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8.
在推进城市化建设的过程中,乡土中国面临来自城市的各种挑战。文章通过分析当前我国农村存在的各种危机,反思农村教育现状及其推行模式,指出"位育"思想是指导我国农村教育发展的重要思想。发展乡村特色教育,实现教育回归生活,寻找出一条真正适合我国乡村教育的路径,对于帮助迷失的乡土中国走出困境,回归生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当前民族教育价值取向呈现出工具化倾向,主要体现为民族教育价值的"事物化"、民族教育价值的"去乡土化"。民族教育价值取向应从"事物"转向人,人的解放是民族教育价值的基础,实现人的解放必须保证民族教育内容的共享性、民族教育方法的实践性、民族教育研究的生成性。而"位育"是民族教育发展的目标所在。  相似文献   

20.
关于新生适应性教育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海珍 《文教资料》2010,(17):213-214
传统大学新生教育多强调"管理"和"适应性知识的普及",成效不够显著。针对新生不适应的本质原因(角色转换、高校管理层面),本文提出生存适应、交往适应、学习适应三个指向的创新性新生适应教育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