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科学认识能力是指人的头脑对客观世界进行正确反映的主观条件。它主要包括科学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两方面。当前,一部分学员在认识能力上存在不足,因此,在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努力提高学员的科学认识能力就显得紧迫和重要。提高学员科学认识能力,需要从夯实学员政治理论知识基础、促使其掌握正确的认识方法两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2.
该书的第五章是地理学对科学认识的贡献 ,第六章是地理学在决策中的作用。下面对这两章予以介绍。地理学对科学认识的贡献过去学地理学的往往感到地理学涉及面非常广、深切感到认识和了解许多地理现象需要一些相关科学的理论和知识 ,否则就难以深入了解与研究这些地理现象 ,也就无法寻找出解决该问题的思路、办法和措施。学地理学的人却很少想到地理学对其他学科的贡献与作用。该书对此则专门刊出一章予以评述。该章从空间一体化、空间联系和规模联系及空间表述三个视角展开论述。地理学是将现象与过程统一于一些具体的地点之中这一观点作用…  相似文献   

3.
程英 《知识文库》2022,(19):61-63
<正>科学认识来源于实践,实践是检验科学认识真理性的标准和认识发展的动力。本文探讨了传统实验教学方式在《摆》这一课中运用时,遇到的一些限制。介绍了一些仿真实验平台的具体操作方法和取得的教学效果,尤其是在培养学生科学精神方面。归纳了仿真实验平台在本课甚至更广阔的科学实验课堂中的使用注意和运用前景。科学认识来源于实践,实践是检验科学认识真理性的标准和认识发展的动力。我们都知道,小学科学教育中,实验对于某些现象的解释格外重要。但是在实际课程实施过程中有诸多困难,实验经费、器材质量、实验效果等条件给实验教学带来一些限制。传统的实验教学方式已经难以满足教学需求。  相似文献   

4.
论科学精神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的精神始于认识。科学精神则来自科学认识,它是由科学理性、科学追求和科学道德这三个方面构成的。科学理性表现为实证性、普遍性、相容性和可怀疑性四个科学认识的基本原则。而科学认识在创新、开拓和统一的发展过程中的不断突破,则表现了作为科学的内在激励机制的科学追求精神  相似文献   

5.
辩证唯物论是彻底的发展论,把发展作为自身的一个原则,是辩证唯物主义科学性的重要表现。基于这一原则,它与各专门科学或学科所提出的一切新问题,包括超出已有结论适用范围的各种新问题,在根本上都不相排斥,都能将正确的观点、思想加以吸收和容纳。模糊数学的出现为我们的认识开辟了新的领域。  相似文献   

6.
科学方法论是科学认识活动的总结,也就是关于科学认识活动的体系、形式和方式的原理和学说。众所周知,自然科学发展的主要途径之一是通过科学研究这种高度复杂的创造性劳动而实现的。在科学研究中,有无正确的科学研究路线和方法是能否取得科研成果的关键。法国生理学家贝尔纳(1813~1876)就说过:“良好的方法能使我们更好地发挥运用天赋的才能,而拙劣的方法则可能阻碍才能的发挥。因此,科学中难能可贵的创造性才华,由于方法拙劣可能被削弱,甚至被扼杀;而良好的方法则会增长、促进这种才华。”数学物理学家拉普拉斯(1749~1827)说得好:“认识一位天才的研究方法,对于  相似文献   

7.
谁是辩证法的创始人?这个问题不仅涉及对一些哲学家存哲学史上地位的看法,也关系到对辩证法本质的认识。近来,一些刊物相继登载了这方面的讨论文章,虽然给人一些启发,但文中的总体观点使人难以满意。因而我提出一点自已的看法,和大家商榷。一、关于确立辩证法创始人的方法确立辩证法的创始人和解决其他问题一样,有一个方法问题。只有运用合理的方法,才能确立解决这个问题的正确依据,从而得出科学的结论。在这个问题中意见分歧,首先源于方法的分歧。我认为,要确立辩证法创始人,在方法上有二点应注意。第一,应从  相似文献   

8.
教育思维概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理科学认为,思维是高级形式的意识活动,各种意识活动的总和构成心理过程。心理过程包括意志、情感和认识三个方面。思维是进行认识的心理活动,实际的认识活动总是在一定的领域里进行的。科学、哲学和艺术这三种人类认识客观世界的不同领域,孕育和形成了各自的思维形式:科学思维、哲学思维和艺术思维。教育过程中充满着科学、哲学、艺术甚至技术因素,但教育在本质上不是科学认识活动或哲学认识活动,也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艺术活动。所以,教育思维的独立存在,完全是特殊的思维主体——教育者及其特殊的思维内容二者相互作用的结果。至…  相似文献   

9.
在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全球共同发展战略的今天,生态道德教育已刻不容缓。所谓生态道德就是调节人与自然关系中人的行为规范和准则。在高中哲学常识教学中渗透生态道德教育就是要教会学生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我在“人与自然关系”教学中,突破传统“人类中心论”的思维定势,让学生意识到:高度现代化的社会是以优美的环境和良性的生态系统作为基础,以人与环境的协调和谐发展作为前提的。 1.在辩证唯物论的教学中渗透生态道德教育,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自然观。辩证唯物论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观点: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有能动作用。并能自觉运用这一观点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我认为在教学中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重视“自然界是客观存在”的教学,把它作为辩证唯物论教学的突破口。围绕“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是人  相似文献   

10.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就是科学自然观,在小学自然教学中结合教学内容,潜移默化地渗透辩证思想,使学生受到初步的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启蒙教育。 一、强调实践出真知,正确判断事物。 实践第一是辩证唯物论的基本观点,实践是认识的来源,一切认识都是在实践中产生的。它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小学自然教材中许多新知识的教学是通过观察、实验,学生认识自然的实践就是要让学生参  相似文献   

11.
<正> 科学方法在人类认识过程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与日俱增。科学技术的发展乃至人类社会的进步,与科学方法不断释放其巨大的能量成正比。近些年来,人们对科学方法的结构作了大量卓有成效的探讨,这给研究科学方法的功能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使进一步研究科学方法的功能成为可能。本文把科学方法作为动态的系统,对其功能作点尝试性的探索,以就教于同仁。科学方法系统的特征科学方法在人类认识过程中发生和发展,并引导科学认识主体如何正确地认识客体。黑格尔说:“在探索的认识中,方法也就是工具。是主观方面的某个手段,主观方  相似文献   

12.
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对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和文化生活的各个领域,发生深刻的影响,使人们的认识大大地深化了,眼界极大地开阔了,科学在社会中的地位随之而提高了。人们为了有效地利用科学技术的成果,就必然要对科学研究过程本身进行再认识,总结科学发展的规律,探讨科学认识的正确途径,这就产生了科学方法论。现代科学技术的高度分化和高度综合的整体化趋势,科学实验的精确化和仪器设备结构的复杂性,科学概念的抽象性和推理的严密性,使科学认识过程变得越来越错综复杂、迂回曲折。一个科学家如果没有科  相似文献   

13.
在学生的能力结构中,思维能力起着核心作用。培养学生正确的科学思维方法,使他们具有良好的思维品质,是教学的重要内容和目的。本文就电子基础理论教学中怎样注意培养学生正确的科学思维方法谈一点认识。 一、遵循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从学生和课程的实际出发,善于引导。比如推理、类比、联想、回归、模拟、信息启发等,从而不断启迪思维,梳理思绪,增长  相似文献   

14.
教学方法对于实现教学目的有着重要的意义。正确的教学方法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为学习的智力活动创造良好的条件。启发式教学作为一种科学的教学指导思想,符合辩证唯物论的原理,符合人的认识规律,如  相似文献   

15.
从近现代中国国情认识和国情教育,可以看到国情教育对国情认识的深化和促进作用。认清国情是制定正确的发展战略的客观基础,也是确定适宜的发展目标、拟定有效的发展政策的根本依据。科学认识国情既然具有重要性和必要性,而现阶段国情认识又存在着错误观点,因此,怎么更好的让国情认识朝着科学和正确的方向发展,怎样改进现阶段国情认识的途径和方法,改进认识国情途径有哪些方面,就成为十分重要的问题。认识国情的途径和方法很多,这就需要在认识国情中加以注意。国情教育全方位的改进需要从多个方面来看,主要的就是理论、内容以及手段这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6.
人类起源的问题是当人类把主体和客体分开后逐渐开始认识的一个问题,它和任何别的思想体系一样,从一开始就存在着各种各样的观点。我国封建社会,特别是前期,随着科学文化的发展,一些在自然观上具有唯物主义思想的学者,在人类起源问题上也提出了许多正确的见解,对唯心主义的人类起源观进行了抨击,促使人们向着正确认识自己的方向发展.本文试就我国封建社会前期关于人类起源的各种观点作一简略的论述。人是在认识客观世界的同时认识自己的。早在原始社会,我国已经出现了人类自然起源和神灵造人的各种传说,是为人类起源问题上唯物主…  相似文献   

17.
从自然科学的认识过程中人的主体性地位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 ,本体论和认识论的关系 ,以及科学理论的构成、科学知识的增长及科学理论的价值等十个方面阐发了自己的观点。而这些重要的科学哲学问题 ,在 2 0年后的今天 ,大都已取得正确的认识和理解  相似文献   

18.
教学过程的理论是整个教学论的理论基础,其正确与否,不仅关系到对教学过程的认识和揭示是否正确,而且关系到教学原则的确立,教学方法的运用,以及教学形式的安排是否科学.但我国教育学教学论中关于对教学过程的理论探讨,长期停止在固有的水平上,比较陈旧,不够科学,不太全面,也不大符合教学的客观实际.近几年,很多同志进行了新的探讨,提出了许多新的见解,并就一些问题展开了争论,这是非常有益的.但是,无论从原有的理论观点来看,还是从新的见解和争论来看,关于教学过程理论的很多问题仍待研究和探讨.以下就三个方面的问题.谈一些个人的看法,不妥之处欢迎同志们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19.
传统科学哲学执着于科学认识的结果而忽视科学认识的过程,也因而面临着难以摆脱的困境。现象学以其超越经验科学和朝向发生构造之过程的鲜明特点而为科学哲学展示了新的领域和前景。本文首先论述以现象学思路探讨科学认识发生过程的必要性和可能性;然后以大量的篇幅来考察和评述经典现象学家对科学认识发生过程的相关论述,勾画出这个过程的三个阶段;最后简要讨论了现象学科学哲学的前景和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20.
人类认识客观事物,首先通过感知。如果没有感知,人就不可能有记忆、思维、想象等认识过程,没有感知提供给我们丰富而又正确的感性材料,人也就不可能认识客观世界及其本质的规律,也就无法获得理性认识。因此,感知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