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一个简单应用题的结构表现为有两个已知条件和一个要求的问题 ,在教学中 ,教师要紧扣题的结构 ,帮助学生掌握解答这类问题的思维方法 ,为今后学习复合应用题 ,打下良好的基础。突出“说”字渗透结构以图画形式表述的简单应用题 ,是一年级学生学习图表应用题、文字应用题的基础。在数的认识和计算的教学中 ,教师要借助图形 ,指导学生说图形的意思 ,将题的结构渗透在解说图意之中。首先 ,学会说已知条件。根据图画 ,说清楚两个已知条件。如“左边有1本书 ,右边有2本书”。其次 ,在学生能够说清两个已知条件的基础上 ,再增加一个问句 ,要求学…  相似文献   

2.
曹友强 《甘肃教育》2002,(12):32-33
根据题中已知条件引导学生多角度展开联想,提出尽可能多的问题,并列出相应的算式进行解答。如根据“有公鸡20只,母鸡25只”这一条件,你能提出几个问题。学生能很快提出以下几个问题:共有几只鸡?公鸡是母鸡的几分之几?母鸡是公鸡的几倍?公鸡比母鸡少几只?母鸡比公鸡多几只?有些同学认为再无问题可提了,  相似文献   

3.
首先,通过提问让学生弄清题意.出示例1,学生读题,教师提问:(1)题里告诉了哪些条件?要求的问题是什么?(2)题中“剩下的”是什么意思?后一个"平均"是指把什么数平均?它与前面的那个"平均"有什么不同?其次,引导学生用线段图来揭示数量关系,可分为三个基本步骤.第一步,揭示部与总的关系.教师问:要求剩下多少套,必须知道哪两个条件?这两个条件题中直接给出了吗?哪个条件是隐蔽的?根据学生的回答,教  相似文献   

4.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1.组织学生讨论:要求下面的问题,必须知道哪两个条件?(1)白兔和熏兔一共有多少只?(2)故事书比连环画多几本?(3)大猴只数是小猴的几倍?2.组织学生讨论:根据给出的“公园里有8只大熊猫,2只小熊猫”,可以提出什么样的问题?3.让学生独立解答教材第87页准备题:饲养小组养10只黑兔,16只白兔,一共养了多少只兔?学生解答后,教师引导他们思考:这道题里有几个条件?是几步计算的应用题,用什么方法计算?  相似文献   

5.
我在小学教学中,十分注意学生解答应用题的能力。在已知条件上找出要求的问题我经常向学生提出两个已知条件,启发他们从两个已知的同类量上找出要求的问题。如:“张师傅每天生产零件50个,李师傅每天生产零件40个。启发学生思考,“象这样的两个已知条件,能求些什么问题?”学生作了以下回答:①张、李两个师傅一天共生产零件多少个;②张师傅每天生产的零件比李师傅的多多少个;③李师傅每天生产的零件比张师傅的少多少个;④张师傅每天生产的零件是李师傅的多少倍;⑤李师傅每天生产的零件是张师傅的几分之几。我再问学生:还能求些什么问题?学生回答不能。接着我小结:“因为四则运算中的和、差、包含除法(即倍比关系)都是反映的同类量之间的数  相似文献   

6.
连续两问的应用题,是一步计算应用题向两步计算应用题过渡的桥梁。掌样连续两问应用题的结构特点和月题方法,能为学习和掌柜两步应用题打下基础。一、连续两间应用场的特点连续两间的应用题是由两个简单应用题构成的。简单应用题的结构特点是问题和两个已知条件直接联系和对应,从两个已知条件可以判断所求的问题,拜答问题所需要的条件就是题目里所给的条件。连枝两间应用面的第二’个问题是在第一个问题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因为只给出一个已知条件,另一个条件需要在前面简单应用题里去找,而这个条件正好是前面一题的计算结呆,即前问的…  相似文献   

7.
在教学分数应用题之前,用下面两组相应的文字题作基础,让学生熟练地掌握这些文字题的特点和解法。第一组用乘法解的文字题:1.2500的3/5是多少?2.2500的(1-1/5)是多少?3.2400的(1 1/4)是多少?第二组用除法解的文字题:1.已知一个数的8/9是120,求这个数。2.已知一个数的(1-1/9)是120,求这个数。3.已知一个数的(1 1/3)是2000,求这个数。通过这两组文字题的教学,让学生弄清楚:哪个是关键的分数,哪个是关键分数的对应数量,哪个是作为整体1的量(用不同的符号把这三个数量  相似文献   

8.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数学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对三步计算的应用题的教学要求是“会解答”,那么,如何达到会解答?本文谈几点粗浅的看法。一、摘录整理应用题的已知条件和问题。由于三步计算的应用题已知条件中隐含着两个中间问题,数量关系复杂,叙述的形式和顺序也多种多样。为了使学生能正确理解题意,就要进一步教给学生口头或书面摘录整理题中的已知条件和问题的方法,让学生弄清题中的已知条件和条件、条件和问题之间的内在联系。如教学“一个服装厂计划做660套衣服,已经做了5天,平均每天做了75套。剩下的要3天做完,…  相似文献   

9.
本册教材中的两步计算应用题可分为三组:第一组是含有三个已知条件的两步计算应用题。第二组从结构上看,只给出两个已知条件;从数量关系上看,是已知两数相差多少(或倍数关系)与其中一个数,求两数的和或差。第三组是已知两数之和与其中一个数,求两数相差多少或倍数关系。第三组题的问题虽然与第  相似文献   

10.
一、补充问题,分析比较复习开始,教师可以提出“某工厂有男工400人,女工100人”这样两个已知条件,要求学生根据所给的条件,补充各种问题并列式计算。接着,把学生补充的问题整理归纳为:①全厂共有多少工人?②男工比女工多多少人?③女工比男工少多少人?④男工人数是女工人数的几倍(或  相似文献   

11.
教完正反比例应用题后,我及时给学生组织练习课,把比例应用题中常见的三种基本形式通过一题多练和一题多变,有的改变已知条件,有的改变问题,有的同时改变已知条件和问题,让学生进行分组对比,从中探求比例应用题中常见的几种数量关系和解题规律。我的做法是把练习题分成三组,让学生有目的地进行练习。第一组:已知一组两个对应量和另一组所求问题  相似文献   

12.
非完整题即为小学数学应用题中只给出部分条件或问题,需要先补充一个或几个条件或问题,然后进行解答的应用题。通过补充非完整题的训练,既可以使学生牢固地掌握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又可以提高学生分析解答应用题的能力。1.通过补充非完整题的训练,学生能较好地掌握应用题的结构特点和学会分析问题的方法。例如“已知小明有8支铅笔,小红有4支铅笔。__________”这道题用两个有联系的已知条件,能提出许多可以解答的问题,可知它是开放型的:①小明和小红共有几支铅笔②小明比小红多几支铅笔③小红比小明少几支铅笔④小明的…  相似文献   

13.
应用题教学是数学教学的重点。以下是我们教学过程中的几点体会 ,随手记下来和大家共同探讨。一、时刻不忘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应用题教学首先要让学生学会审题。审题需要读题 ,读题就要做到读准、读好、读懂。例如 :一个服装厂计划做 660套衣服 ,已经做了 5天 ,平均每天做 75套 ,剩下的要 3天做完 ,问剩下的平均每天要做多少套 ?教学时让学生三读此题。初读了解题目中的已知条件和问题。再读着重理解“剩下的 3天做完 ,平均每天做多少套 ?”使学生想到要求“平均每天做多少套”必须知道剩下的数量。三读使学生理解题中的数量关系 ,能够填写…  相似文献   

14.
怎样指导学生学习简单应用题呢?我做了如下尝试:一、注重简单应用题的编题训练,让学生越过应用题学习的入门关.例如:教师先举出8支红铅笔.又举出4支黄铅笔.两手一并,然后启发学生编题.象这样用实物演示示的方法编拟应用题使学生形象地、清楚地了解数量与数量之间的相互关系,明了一些数学名词术语(如;一共、还剩、增加、几倍、平均分等)的真正含义.给学生初学应用题带来方便,越过应用题学习的入门关.二、狠抓简单应用题基本结构的训练,让学生形成“法”的定势.课始,我出示一道简单应用题,指导学生在题中的“条件”和“问题”下面分别画上直线和曲线,并要求学生复述题意,使学生认识到简单应用题的两个条件一个问题的基本结构.接着进行由“条件”补“问题”的基本训练,沟通简单应用题的条件与问题的逻辑关系.例如:“食堂里运来大米132袋,面粉83袋.”可补的问题有:①大米面粉共有多少袋?②大米比面粉多多少袋?③面粉比大米少多少袋?④大米面粉相差多少袋?  相似文献   

15.
教学内容:“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增加或减少百分之几”的应用题。目的要求:使学生在理解题意、分析数量关系的基础上,能正确地解答“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增加或减少百分之几”的应用题。重点难点:在理解题意,正确分析数量关系的基础上,掌握这类应用题的结构特征及解答规律。教学过程: 一、新课: 上课时,教师首先出示下面一道只有条件没有问题的题目:双林县前年造林160亩,去年造林200亩。要求同学用这两个条件进行比较,并尽可能多的提出问题。 [设计意图:以此唤起旧知识重现,为类比新知识做好必要的铺垫。]  相似文献   

16.
联想是由一种事物想到另一种事物的心理过程,是思维的一种重要途径,在应用题教学中运用联想,不但可以使学生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形成比较完整的知识体系,而且还可以使学生的思维如虎添翼,更加灵活、敏捷。1.提出问题的联想:就是指在应用题的教学中通过题中条件进行问题发散的联想,通过这种联想,由浅入深地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活跃他们的思维。比如以“一个学校有男生200人,女生150人”作为题中的已知条件,要求学生根据条件,运用联想,启发他们能够提出哪些问题,并且如何列式解答。例如:①全校共有学生多少人?200+150=350(人)②男生比女生多多少人?200-150=50(人)  相似文献   

17.
一、讲解复合应用题应该正确地运用五个解题步骤。算术应用题可以分为简单的和复合的两种。解答简单的应用题是解答复合应用题的基础。指导儿童解答复合应用题,一般应按下面五个步骤进行:1.认识应用题的条件:认识应用题的条件,就是要求儿童了解应用题中已知的是什么,要求的是什么。其方法是多样的,如果题意比较复杂,可由教师读题,并讲清其中带有关键性的词语,然后摘录条件与问题。如:“一只轮船从甲港开到乙港,再从乙港开回甲港,共用了14日8小时。其中在两地装货卸货的时间共是2日18小时,开去用的时间比回来用的时间多4日2小时。开去和回来各用了多少时间?”在教这一题时,教师除了读题外,还应  相似文献   

18.
说题意 即要求学生用准确简洁的语言从题目已知什么,要求什么,关键词语表达的意义是什么三个方面说起。例如:一个服装厂计划做660套衣服,已经做了5天,平均每天做75套,剩下的要3天做完,平均每天要做多少套?训练时,可用问题导“说”:(1)题目告诉了哪些已知条件?(2)要求的问题是什  相似文献   

19.
“方案设计型”应用题,它要求学生能依据已知条件,运用所学知识,通过计算,对具体问题做出准确的“方案设计”.解这类应用题,对培养学生的开拓意识和创新精神将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0.
在整体结构思想的指导下,我尝试进行两步计算应用题的教学,打破了以往分类型进行教学的模式,让学生从两步应用题的结构着眼,分析数量关系入手,由浅入深地认识——理解——掌握分析解答各类两步应用题的有关知识和方法。 一、用整体观念认识两步应用题的结构 两步应用题的结构大致可分为两类型: 第一种:即题目中出现三个已知条件,第一步利用其中的两个条件解决中间问题,第二步才能解答题目要求的问题。第二种:即题目只出现两个条件,先用这两个条件将间接条件转化成直接条件,而后再用其中一个与问题对应的条件解答题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