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现象:层出不穷的网络红人 随着网络媒体的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网络红人出现在大众面前,层出不穷。从最早的文字时代的痞子蔡、安妮宝贝、李寻欢和慕容雪村,到随后图文时代的芙蓉姐姐、天仙妹妹、二月丫头和竹影青瞳,再到宽频时代的胡戈、dodolook、沐尔,他们都曾经在网络上形成一股旋风,席卷各大网站。  相似文献   

2.
程茜 《视听》2021,(1):114-115
社交媒体时代,网络红人层出不穷,网红经济形成了一定的产业价值链,各主体分工逐渐明晰.在此基础上,对网红传播动因机制的研究可从不同的价值主体进行全面把握,主要分为传播主体、媒介平台、传播受众和资本推手四方面.本文对传播效应进行整体综合分析,以期为社交媒体时代的网红传播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3.
在<辞海>中,"红人"的解释为"受宠信的人"."网络红人"最直观的解释就是网络中关注的人.对于"网络红人"的发展,有两种常见的分类方法.其一,根据互联网的发展历程,分为文学"网络红人"阶段、图片和视频"网络红人"阶段,以2004年为间隔点.后者通常又被细分为图文时代和宽频时代.其二,根据成名的意愿,分为主动成名与被动成名.本文的研究对象是图片和视频阶段那些主动寻求成名的"网络红人",如芙蓉姐姐、凤姐、二月丫头等.  相似文献   

4.
网络红人是2016年重要的流行文化之一,门户网站作为流行文化重要的制造者,通过连续大规模的新闻报道有力地塑造了papi酱"第一网红"的媒介奇观。通过研究发现,门户网站新闻报道建构了"颜值高"、"有才华"、"励志"、"接地气"、"低俗爱炒作"以及"人气高"六大papi酱媒介形象,较文字传播时代和图文传播时代的网络红人媒介形象相比有了显著变化。在网络红人媒介形象生产过程中,门户网站采用不同的建构方式来塑造原有网络红人媒介形象以及新产生的网络红人媒介形象。  相似文献   

5.
"网络红人"现象是当代信息技术促成的一个典型的大众文化景观,对社会成员心理世界影响极大。客观分析,网络红人现象是商业策划、"网络红人"炒作、网民视觉巨量点击以及社会宣传等多方面促成的文化虚假繁荣炒作行为。从文化社会学分析,网络红人消极意义不可忽视。当下信息技术时代,客观反思网络红人现象,健全民族文化理性精神,建立健康的网络审美价值观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6.
伴随着网络的发展而层出不穷的网络红人现象不仅冲击了传统的核心价值观,也反映了网络媒体发展到今天仍然存在着自身监管和立法上的缺陷,以及网络受众并未完全成熟,自我把关还不够等问题。本文探讨这一问题,同时也对网络媒体该如何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出了思考。  相似文献   

7.
徐文婷 《新闻前哨》2009,(10):78-79
提起网络红人.接触网络的人都不会陌生。从最早的文字时代的痞子蔡、安妮宝贝到现今读图时代的天仙妹妹、芙蓉姐姐、二月丫头再到日益兴起的视频时代的胡戈、dodolook,每次他们的诞生都会引起网络上的一阵旋风,成为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时至今日,他们大多还活跃在各大网络论坛和社区,在网络上一呼百应,还拥有了自己固定的粉丝群。  相似文献   

8.
当今网络红人横空出世,红人丑态现象层出不穷,而以传统审丑文化为基点,当今网络红人露丑和大众审丑均因感性愉悦和功利至上而缺乏深刻内涵,并以此走向畸形。可以说,丑的畸形是现实流行文化孕育的结果,也是大众被媒介利用有意引导的结果。丑的异化和畸形给人们带来了精神危机——价值的虚无。因此,认识这种畸形并且对它的矫正已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9.
肖爱丽 《青年记者》2017,(29):32-33
网红是一种社会现象 从网络红人到网红,已不再仅是一个词语的表面缩写.从2004年芙蓉姐姐以个人照片走红到2016年papi酱融资千万元,网络红人由个体走向组织,由特殊案例走向普遍现象.这一切的发展源于新媒介创造的肥沃土壤,也和社会各个方面纵横交错形成复杂的社会生态相关.  相似文献   

10.
"网络红人"的界定与类型 本文中所说的"网络红人",是指在网络.卜受到网民关注而走红的人.人在虚拟的网络媒介形象和真实的社会人之间不断转化,而其自身的某一特质在网络作用下被放大,与网民的审美、审丑、娱乐、刺激、偷窥、臆想以及看客等心理相契合,有意或无意间受到网络世界的追捧,成为"网络红人".  相似文献   

11.
随着网络社区的日益发展,网络红人也成为各BBS社区的关注热点。从最早的网络文字写手老榕、痞子蔡、宁财神、李寻欢、安妮宝贝等,到图文时代的流氓燕、芙蓉姐姐、天仙妹妹、木子美、小胖,以  相似文献   

12.
时下,“网络红人”炙手可热,从2003年的木子美开始,到后来的二月丫头、天仙妹妹、芙蓉姐组、小胖等,至少也有数十人。事实上,现在这些“网络红人”  相似文献   

13.
符聪 《东南传播》2011,(9):131-132
网络红人“犀利哥”被走红、被出名到成为大众消费符号的对象,历时仅仅60天,网络这一“符号工厂”为网络红人的生产、传播、消费提供了温床。  相似文献   

14.
甄真 《新闻世界》2011,(1):60-61
网络传播的便捷性使我们进入到了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透过网络人们可以了解各种信息,但由于网络信息的参差不齐,一些媚俗、炒作等丑陋现象也随之而来。本文针对现今存在的网络红人以及媒体的跟风审丑现象,分析其存在的原因,并提出解决之道。  相似文献   

15.
防范“网络红人”现象的负面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鲁美 《今传媒》2009,(8):86-87
从2003年的木子美开始,到后来的二月、丫头、天仙妹妹、芙蓉姐组、网络小胖、周正龙、周久耕、范美忠等网络红人太多太多,类型也丰富多彩,出名的途径也越来越多,出名的过程也颇具娱乐性.他们都是从最初的普通平民百姓,通过网络这一平台,迅速吸引了一定数量人群的注意力,拥有了一定的知名度,成为"网络红人".他们通常在很短的时间内,在网络上形成一阵旋风,席卷各大网站.  相似文献   

16.
时下,“网络红人”炙手可热,从2003年的木子美开始,到后来的二月丫头、天仙妹妹、芙蓉姐组、小胖等,至少也有数十人:事实上,现在这些“网络红人”已不是单纯的“网络红人”了,他们开始涉足传统媒体,尤其是越来越多地在电视上抛头露面。他们从最初的“网络红人”慢慢发展到了“传媒红人”。从某种程度上讲,他们也可以称为“名人”,即吸引了一定数量人群的注意力,拥有了一定的知名度。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为什么有些普通人能够通过网络这个平台实现“从麻雀到凤凰”的蜕变,传媒在其中又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下面我们就从传播学的角度作一解析。[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2010年6月18日,一名广东网友通过网络上传了一段录音,反映广州市法制办公务员态度蛮横,还大吼大叫,于是这位彭姓公务员遂以"咆哮哥"之名一夜暴红。近年来网络红人如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各种"哥姐"更是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  相似文献   

18.
本文中所说的“网络红人”,是指在网络上受到网民关注而走红的人。人在虚拟的网络媒介形象和真实的社会人之间不断转化,而其自身的某一特质在网络作用下被放大,与网民的审美、审丑、娱乐、刺激、偷窥、臆想以及看客等心理相契合,有意或无意间受到网络世界的追捧,成为“网络红人”。因此,“网络红人”的产生不是自发的,而是网络媒介环境下,“网络红人”、网络推手、  相似文献   

19.
《报刊之友》2013,(9):27-27
主持人语:2013年8月21日,各大网络媒体平台的话题热点被一位网名为“秦火火”的网络红人引爆,与此同时还有一位网名为“立二拆四”的网络红人。令人诧异的是两位网络红人的“出名”却是因为涉嫌寻衅滋事罪和非法经营罪被北京警方刑事拘留,网络舆论一片哗然。在我国网络法律制度日益健全的社会环境下,进行网上蓄意造谣传谣、扰乱网络秩序、非法获取经济利益等行为已经成为法律严厉打击的对象,在公安部门的重拳出击之下,网络犯罪将无所遁形。在新媒体时代,网络言论较自由,则网络舆论监督就愈显重要,如何正确引导网络舆论已经成为社会不得不关注的问题。开展正确的网络舆论监督,具体来说,作为网民,  相似文献   

20.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红人的大量兴起已成为网络中不可小觑的现象。这些网络红人从虚拟的网络世界,通过与传统媒体的互动关系开始走向现实生活,在吸引了一大批受众的关注的同时,网络红人也掘到了自己的第一桶金。本文从传播学的视角对网络红人这种现象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