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面对日益激烈的新闻竞争, 报纸编辑特别是报纸专刊编辑, 怎样克服报纸版面的局限,开拓更广阔的运作空间?对此,我们作了以下探索:尝试与专刊版面相关的边缘新闻,以形成自己独特的版面特色;在形式上,充分地利用和尝试身边不断发展的科技。以突破报纸版面的自身局限; 策划各类的活动,寻找潜在的可以开拓的空间。  相似文献   

2.
和新闻、言论、广告一样,专刊副刊是报纸的四要素之一。传统报纸的专刊副刊一般以文艺副刊为主,这与报纸专刊副刊产生的社会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但是,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繁荣发展,报纸作为一种大众传播媒介,它的覆盖面和影响力渗透到人们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传统的以文艺副刊为主的办报格局正面临新的挑战。尤其是随着经济发展而带来的人们日常经济生活与文化生活的丰富,更要求报纸在专副刊的配置上进行一场革命。报纸的新专刊由此应运而生。 对于一张报纸来说,新专刊的推出无疑会在采访、写稿、编辑、组版上提出许多新的要求,但更重要的是应该在宏观上有一个总体的考虑。报纸新专刊的策划就是这样的一项缜密细致、统领全局的“系统工程”。所谓策划,意即筹划、谋划。美国哈佛企业管  相似文献   

3.
在新闻媒体大战愈演愈烈的今天,各大报纸都以出奇制胜的“招数”来拓展自己的生存空间。新闻专刊,作为一种新的新闻媒介,正越来越受到受众的青睐,成为报纸市场的新卖点。新闻专刊由来已久,但早些时候的专刊鲜有独立成刊的,多依附于正刊。报纸正刊由于其新闻时效  相似文献   

4.
专刊四题     
报纸专刊采编与新闻版相比有着其自身的规律,而如何把专刊办好,是值得认真探讨的一个话题。首先,要突出一个“新”字。所谓“新”就是指要强调专刊的新闻性。许多人认为时效性是新闻版的事情。其实不然,专刊作为报纸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同样  相似文献   

5.
随着报业的迅猛发展.报纸的种类已经完成了越来越贴近实际的细分过程。各类专业性报纸层出不穷的同时,各种都市报也在不断推出各类专刊,以便满足不同读者对于阅读内容的要求。其中以房地产专刊、汽车专刊、数码专刊、旅游专刊、留学专刊为最多。因为这些行业的广告信息量大,读者对于此类信息需求量也很大.所以众多都市类报纸都把此几项内容的广告和新闻单列出来作为报纸的专刊出现、来整合包括这几类广告在内的资源。在专刊出现的同时。如何做好专刊新闻的问题也摆在了诸多媒体面前。  相似文献   

6.
报纸专刊既不同于以报道新闻信息为主的新闻版面,也不同于传统意义上以发表文艺作品为主的副刊,但广义上来说,专刊是副刊的另一种形式,是以某一行业或某一专题为主要内容的副刊,一般每周刊登一期或几期,所以也称为周刊。如楼市周刊、健康周刊、旅游周刊等,这些专刊内容与读者的日常生活联系紧密,服务性和可读性较强。同时,它又提供某一领域的新动向,具有一定的新闻性。  相似文献   

7.
报纸副刊是报纸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办好副刊,对于一张报纸来说,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历来诸家办报都重视副刊。副刊有自己的个性(文艺性),又有与其它版面相同的共性(新闻性),报纸副刊既是文艺的,又是新闻的,具有双重属性。(一) “新闻”是报纸的本名,报纸副刊也叫新闻副刊。无论是文艺副刊,还是分类专刊,都属新闻副刊。副刊上刊登的文艺作品,应立足新闻,没有新闻的报纸便不成为报纸。副刊要在一张报纸上“站住脚”,要赢得广大读者的信赖,靠得就是自身的生命力,这种生命力决定于新闻,新闻是副刊的灵魂。所以报纸副刊与文艺杂志和文艺期刊是有所区别的,以纯文学、纯  相似文献   

8.
在报纸的发展过程中,有许多内容已是纯新闻和传统的副刊无法承担的,于是便有了专刊。各种专刊有其独特的一面,它立足报纸的优势,吸收杂志的营养。和一般杂志相比,它更具有新闻性,而和报纸新闻版相比,则显得更集中、深刻、独到、实用,在篇幅运用、新闻深度、新闻文化含量等方面,可做更大的文章。报纸专刊的这一杂交优势决定了报纸专刊的基本特征:新、专、独、深、实。  相似文献   

9.
战翠萍 《青年记者》2012,(20):31-32
在报刊如林,竞争日益激烈的报业市场上,报纸专刊也存在着现实的生产压力.兼顾报纸的新闻性和实用性,找准报纸新闻的第二落脚点,努力创造出自己的鲜明个性和地方特色,是新形势下报纸专刊成功的前提,也是报纸专刊保持生命力的基础.从某种意义上说,特色便是报纸专刊的活力所在.  相似文献   

10.
随着人们阅读习惯的改变,报纸在扩版时,纷纷开辟出不同类型的专刊作为新闻版的延伸。本文主要论述《喀什日报》为做好特区建设的宣传报道,尝试开辟新的主题型专刊——《特区周刊》,力求在新闻资源的广度和深度上进行拓展,以发挥党报在重大主题报道宣传工作中的领军作用。  相似文献   

11.
童教智 《新闻世界》2010,(12):154-155
经营性专刊作为报纸整合新闻和广告资源,增加报纸的广告吸附力,满足媒介受众市场细分化、专业化、小众化需求的一种手段,已经被普遍采用。经营性专刊“亲和力”来自于其新闻的权威性、引导性、服务性。因此,新闻才是形成经营性专刊的品牌基石。  相似文献   

12.
由长江日报承办的首届全国报纸社会专刊理论研讨会于4月20日至22日在武汉召开。来自全国30余家报纸和新闻单位的代表相聚一堂,共同探讨如何进一步办好社会专刊的新路子。近七八年来,社会专刊在全国各地报纸上大量出现,这是改革开放的产物,社会专刊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运用社会学、心理学、伦理学等多种学科理论,引导读者正确观察、分析、研究和回答各种社会问题,提高人的素质,在推进两个文明建设方面起到  相似文献   

13.
胡恩强 《传媒》2013,(2):70-71
在中国报业发展史上,专刊的出现由来已久.专刊发展到今天,已经在各类报纸上形成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格局,成为报纸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有一点,现在的专刊跟最初相比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就是现在的专刊,新闻的功能越来越趋于弱化,逐渐成为报纸广告经营的一种"附属"版面. 那么专刊能不能"回归"新闻?作为地方党报,《温州日报》一直在努力探索专刊的办刊模式.最近的一次改版,就给专刊插上了"新闻"的翅膀,强化专刊的新闻性,大大提高了专刊的可读性,从而搭建了一个更高阅读率的平台,给报纸广告经营带来"正能量".通过一年多的实践证明,让新闻唱主角应该是地方党报办好专刊的方向. 突出地方特色:准确定位,按需设版 几乎所有的地方党报都设有专刊,《温州日报》应该设什么样的专刊?改版之初,我们对专刊做了这样的定位:新闻性、地方性.至于专刊能不能服务于广告经营,能多大程度上服务于广告经营,这是第二位的,是一份好看的专刊自然能体现出来的"附加值".基于新闻与地方特色之上的"好看"是第一位的.  相似文献   

14.
时效性是报纸新闻版的生命所在,同样,时效性也是报纸专刊的生命线。 越来越多的报纸专刊向杂志化发展,如果仅就杂志化的形式而言,无可非议,因为连广播、电视都杂志化、板块化了,更何况白纸黑字再加彩印的报纸,这种趋势似乎有点不可阻挡。然而,作为一张报纸的专刊,如果只是在版面上出新出奇,而在内容上忽视了时效性,那就算再有知识性、趣味性、可读性,它也只是一份单张杂志,而不是一张名副其实的报纸。换一种说法,只有注重时效性的报纸专刊,才是  相似文献   

15.
近两年,名目繁多、异彩纷呈的专刊,被推到了读者面前。专刊的勃兴,是新闻对社会变革呼唤的回应,是报纸寻求适应时代进步的一种选择。 寻觅专刊的演化轨迹,不难发现,专刊与“周末”之间有着特殊缘份。 专刊的第一次繁荣与“周末”的亮相,都在八十年代初期,是那时在思想解放大潮中,报纸加强知识性、趣味性的产物,那时纷纷出现的专刊和“周末”涉猎的内容,大多仍为综合副刊所包含的文化、社会、生活  相似文献   

16.
冯婉蓉 《声屏世界》2013,(5):130-131
20世纪90年代以来,伴随着改革开放以及经济建设的突飞猛进,我国报纸产业也迎来历史上最繁荣的时期,反映在报纸版面上,突出的表现之一就是反映各行业经济建设成就的行业性经济专刊的大量出现。经济专刊现象,可以说源于周末版,发展于报纸的扩版,是适应形势发展的必然。经济专刊的出现不仅满足了读者对新闻更深层次的需要,也承担了报纸  相似文献   

17.
长期以来,报刊史上一直把专刊这一独特的版块笼统地归入副刊,而且认定是对副刊的补充。这种观点在最具权威性的(新闻学大辞典》上有明确的表达:“专刊:专门刊载某一方面材料的副刊。……报纸设置副刊,是为了补新闻版不足。报纸在综合性副刊之外又设专刊,又是为了补综合性副刊之不足。”这一模糊认识在很大程度上抹杀了专刊的个性,影响了专刊功能的发挥。实践的发展,对我们重新认识这两个具有不同特征的版块,准确地把握它们的个性,明确它们的分工提供了可能,也提出了要求。  相似文献   

18.
近几年,许多报纸传统的专副刊正在走下坡路,甚至连某些名牌专副刊也已经在相关报纸上消亡。但是,另一种状况却又成了非常值得关注的现象,那就是近几年涌现出来的许多新锐报纸,以周刊为主要特征的各种专副刊,却办得热火朝天。只不过,这些专副刊正以非同以往的面目存在与发展,它们不再是部分读者和编者寻求个人爱好甚至附庸风雅的沙龙,而是和越来越多的人生存和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成了报业经营的一个重要平台。地方报专刊的兴盛理由第一,细分市场的结果。如果说新闻是满足了大众(或是报纸的目标读者)对新闻的需求,那么专刊满足的就是小众对新…  相似文献   

19.
正当今时代,纸质媒体、电子媒体、网络媒体、手机媒体新旧交织,进入了报纸广告经营"战国"时代。报纸媒体在内容上除做好新闻外,都相继花大力气办起各种按行业分类的广告经营专刊。其目的是为了开拓市场,引导市场,更好地服务于相关行业,以此做大市场,更多地吸纳广告资源,并树立其媒体在相关行业中的品牌影响力。现在的广告经营专刊已不再是传统意义上以登载科、教、文、卫为主的纯专业性专刊了,呈现在广大读者眼前的是内容丰富多彩、形式多种多样的"经济专刊"。随着报业竞争的日益激烈,一张好的报纸不仅需要内容上吸引人,而且要  相似文献   

20.
近几年来,我国许多报纸陆续创办了社会专刊。这类专刊一问世,大多以其独有的风格和特色受到广大读者的喜爱。研究、探讨社会专刊的特色与风格,对于进一步办好办活社会专刊。增强报纸的可读性与接近性,是大有益处的。社会专刊是新闻改革的“特产”社会专刊的问世与新闻改革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在“左”的年代,我国报纸上大多是“假、大、空”的文章,内容单调乏味,形式呆板生硬,令群众生厌。党的十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