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翻开今年第七期《新闻战线》,《好党员刘衡》这个题目吸引了我,我一口气把它读完,心情非常激动。对于刘衡同志,我既陌生,也熟悉。说陌生,因为我没有见过她,同她没有过任何来往;但是我对她又是熟悉的,因为二十年来,我常听人们谈起她,大家说她“犟”、“死不承认自己是右派”、“太吃眼前亏”……逐渐地我对她产生了兴趣,有机会就要打听她的消息。当时人们在谈起她的时候,语气间没有憎恨却是同情,是呀,这么一个老党员。……被错划为右派分子的,象刘衡同志这样坚决不承认的是少数,因此她吃的苦头也最大,作为一个女的,我也就特别同情她。后来听说刘衡同志的右派问题被改正了,我由衷地为她高兴,但是她后来又怎样了呢? 凡是刘衡同志写的文章我都读,我的好奇心变为亲切感,我对她产生敬意,从她身上受到  相似文献   

2.
在《谢觉哉与新闻工作》一书里,讲了这么一件事:1957年夏,北京晚报记者丁浪去参加一个文艺界的座谈会。她坐在夏衍同志旁边,看到一位高高瘦瘦的同志正在发言。她不认识,便细声问夏衍。夏衍告诉她是“藏克家同志”。后来,她只顾埋头记录,过了一会儿,又是一个高高瘦瘦的同志发言,她觉得好面熟,但想不起名字,只好又问夏衍同志:“他是谁?”夏衍同志笑了笑说:“藏克家同志嘛!”这使她感到很不好意思。但夏衍却亲切地问她:“你新到报社  相似文献   

3.
元旦前夕,我刚踏进杨沫同志的家门,一下就愣了,只见桌子上摆满了稿纸书刊,床头上堆着衣服鞋袜,看来她准备出远门了。我还未开口问,她就说:“元旦过后,我去广州。真巧,正想给你打电话,你就来了。”她放下手里的活儿,倒水沏茶……前些日子,我们在一次交谈中,她颇有感触地说:“写作中,没有情感是很难写出好东西的。”说者无意,听者有心。这次,我正是专程来访问她的。阅读杨沫同志的作品,常常使我的心随着她的文字跳跃,流露出各种各样的情感:时而激动不已,时而满腔愤怒,时而捧腹  相似文献   

4.
正今年一月底听说朱仲丽同志患病住北京医院,在1月29日上午去看望了她,当时大夫正在会诊,获悉病危难以治愈。2月8日11时20分逝世,享年100岁。2月12日上午,我怀着十分悲痛的心情去参加了她的遗体告别仪式。一朱仲丽同志1938年2月就到中共中央所在地的延安。1939年3月同王稼祥结为革命伴侣,他们有共同的经历,都是知识分子参加革命。知识分子并不是文化大革命中所说的"臭老九"。我认识朱仲丽同志比较晚,她比我大十岁,大家都称她为朱大姐。1986年8月,我在中联部任部长时,朱大姐突然给我打电话,她说将要去安徽芜湖参  相似文献   

5.
清风——重读于光三则《故事新编》四川自贡教育学院卢从义编者按:于光同志在新四军时期就从事新闻工作,不幸于去年病逝。最近,她的女儿在清理她遗物时,发现了一份“文革”中批判她的材料,于是请她的老同事卢从义同志写下此文。本刊发表此文并附“批判材料”,一为...  相似文献   

6.
那还是前年5月间的事。一天,我们正在办公室处理稿件。突然门一响,一个约摸五十多岁的女同志走进来。她面带愁容,一进门就问:“哪位是负责同志,我有件事要……”我们看她痛苦的样子,赶紧请她坐下,有话慢  相似文献   

7.
编辑同志: 感谢您,在贵刊去年12期上介绍了北京业余通讯员杨玉兰同志的生活片断。读着读着,使我周身热血沸腾,勇气倍增。她,两个孩子的妈妈,为了党的新闻事业,坚持业余通讯员生活,做出了凡而不凡的业绩,可以说她是个合格的通讯员,是我们广大通讯员学习的榜样。高度的责任心,是我们首先应该学习的。可想而知,一个工人,两个孩子的妈妈,繁重的工作和家务,这就够她忙的了。但她还不知疲倦地坚持业余写  相似文献   

8.
“你要写新闻,你就一定得到新的生活里边去。范长江当年不到大西北,就写不出《中国的西北角》;今天你不投身改革的激流,那也写不出改革的新闻来……”下面这篇文章,纪录了一年前——丁玲同志逝世的噩耗传来,陕西新闻界的许多同志都惊呆了,谁也没有料到她会这样遽然离开我们。仅仅在一年前,她还答应过我们,“要再回陕西‘探亲’,因为陕西是我的‘娘家’,还要再来和陕西新闻界的同志谈心,因为这是作家、记者共同打好社会主义精  相似文献   

9.
曾三同志是新中国档案事业的开拓者之一。今年恰逢曾老诞辰100周年,我专门采访了曾三同志的女儿曾晓前同志。6月29日,我如约来到曾晓前位于北京三里河的家中。初次见面,她的热情使我打消了顾虑。这一天正好是她的生日,采访就从她的名字开始……  相似文献   

10.
今年“八一”刚过,就收到了山东省离休老干部王哲同志的一封热情洋溢的信,以及厚厚的一本她的《十一年老年大学作业选》。读了她的信,翻阅着一篇又一篇朴实无华但却饱蘸着激情的文字,我们不能不为这位老同志的乐观精神和勤奋好学的事迹所感动广。王哲同志是军报函授中心第六届的优秀学员,她的作品曾被(函授通讯)选用过。函授中心教务处的同志们对她的名字是熟悉的。然而,对这位已有75岁高龄、从1937年就开始参加革命活动的老同志,我们只是在这一次读了她的(作业选)之后,才有了更深一层的了解的。看一看《十一年老年大学作业选)…  相似文献   

11.
近几年来,在三秦大地上的劳教系统里,有一位在美丽富绕的天府之国长大的女同志,她身体瘦削精神饱满,说话直率,动作利索,是那种让人一眼就能看出来的不让须眉的巾帼英雄.她的名字叫贺维琪.  相似文献   

12.
5月8日夜(北京时间),吕岩松打电话到编辑部,表达了他对邵云环同志的深深敬仰与怀念,在电话中,吕岩松多次泣不成声。邵云环是我的老乡,她非常要强,也非常敬业。这次也刚到贝尔格莱德不久,就迅速地适应了特殊的报道环境。她从不计较得失,默默无闻地工作,领导要求做什么就做什么。她没有任何的名利思想。她写的稿子有思想,有深度。我来南斯拉夫工作时,特地带来一篇她与丈夫曹荣飞(中国驻南斯  相似文献   

13.
李克林同志是很早就参加革命的老一辈新闻工作者,长期在人民日报从事农村报道工作。读了关于她的这篇访问记,我们心里真是难以言状!从大跃进到农业学大寨,二十多年时间里,我们的新闻报道说了多少疯话,给党和人民带来多大损失啊!李克林同志以她亲身经历告诫我们:一个记者起码应该是个诚实、正直的人。所谓诚实、正直就是要面对现实,忠实于事实。 周总理说:只有忠实于事实,才能忠实于真理。我们新闻工作者应当永远铭记在心! 李克林同志已是垂暮之年的人了,而发苍苍,而视茫茫。但她却捧出一颗赤子之心,将自己亲身的经历和从这经历中得出的痛苦教训留给我们。这是一笔宝贵的财富!我要向她鞠躬致敬:谢谢李老太!  相似文献   

14.
编辑同志: 我是一名新闻爱好者,从1983年起就给新闻单位投稿。由于以前缺少写作知识,写的稿件质量差,被采用的寥寥无几,感到十分苦恼。去年3月,我有幸从一位朋友家中发现了《新闻知识》杂志,一打开就被她吸引住了,连饭都顾不上吃就细心读了起来。然后又借回家翻了几遍。我认为她是学习写作的良师  相似文献   

15.
最近,我们访问了出席零陵地区工会积极分子代表大会的先进个人——宁远县人民医院业余图书管理员龙慧群同志。当我们走进人民医院阅览室,就看到一个身材不太高,戴着眼镜的一位瘦瘦的女同志正在精心整理图书资料,经过医院政工组的同志介绍,我们才知道她就是毛遂自荐担任业余图书管理员的龙慧群同志。  相似文献   

16.
高峰同志于2013年1月28日逝世。我怀着哀伤的心情,怀念高峰同志心无旁骛,痴迷新闻,为党为人民奋力工作的精神。我与高峰同志在河北日报社一道工作几十年。她是我钦佩的一位女记者。她成果甚丰,声誉甚优。1987年,全国恢复评定新闻职称时,她是第一批被全国新闻高级职称评委会评为高级记者的。高峰同志在45年的新闻生涯中,乐其业,尽其责,竭其力,矢志不渝地为党、为人民工作。党的十一届三中  相似文献   

17.
李叙华 《兰台世界》1999,(12):30-31
邹秋霞同志是70年代上山下乡,80年代后当过工人和机关干部,在档案战线干了17年.长期的磨炼培育了她一种倔强的性格:吃苦耐劳,奋发向上,不干则已,干就干好.邹秋霞同志负责全区基层档案业务的指导工作,她常说:"贯彻《档案法》,执法监督检查要用硬手腕,有力度;指导基层档案工作要软着陆,有耐心."她每年下基层指导档案工作不下160天,受到基层领导的好评和群众的赞誉.  相似文献   

18.
新民晚报有个版面叫《女性世界》,我有幸当上了这个版面的编辑。女同志编“女性世界”,我想有她的长处。却也有她的短处。长处是女同志最了解女同志,短处则是身在其中,有时候会云遮雾障,难识其中真面目。怎样编好《女性世界》,这是我常常放在心上的一件事。到读者中找感觉怎样让读者走进并且关注《女性世界》这个版面?有一次,我去一家针织厂开女工座谈会,问她们希望在版面上看到怎样的文章。她们的工会主席小郝就说:“我就  相似文献   

19.
吕芃 《青年记者》2007,(13):28-28
很惭愧,受教受益受惠于《青年记者》多年,直到编辑同志约稿才知道,这份充满了时代气息、新锐理念的纯业务刊物竟然诞生在残酷的战争年代,为她洗礼的,是战士的鲜血,是抗日的烽火。仅凭这一点,她就永远值得我们尊敬。更何况,她现在还处于思想的前沿、理论的高端,始终保持着青年的朝气和锐气,新鲜,生动,充满活力。  相似文献   

20.
陈怀白是个老党员,也是一个老编辑。她是一个了不起的女同志,她把一生都献给了党的教育出版事业。一一九一五年五月,她出生于浙江建德的一个封建地主家庭里。在诗礼之家的熏陶下,少年时就打下了比较深厚的古文底子。青年时她就读于浙江大学外文系,英文基础很好,还懂一点法语。一九三七年四月,她在轰轰烈烈的一·二九学生运动中经受了革命的洗礼,参加了抗日民族先锋队。本来,再过三个月她就要大学毕业了,但为了国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