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个体化社会与全球化时代里,人们对爱国主义的对象和意义产生了诸多的认识分歧。这些分歧质疑了当代爱国主义教育的合理性。因此有必要对此进行分析与澄清,并且这一分析与澄清本身也是一种爱国主义的知性教育过程。爱国主义之爱集中于对同胞的给予能力与为同胞承担责任的能力。当前,爱国主义教育的重点就在于培养学生发自内心的、基于自主自由的爱的意识与能力。  相似文献   

2.
一、把爱国主义教育作为德育工作的主旋律爱国主义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社会主义的情感。因此,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不能搞形式,而要把爱国主义教育同爱家乡、爱学校、爱专业、爱他人教育结合起来,要求学生从小事做起,从自身做起,从现在做起,使...  相似文献   

3.
在九年级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是一项重要内容。那么,怎样从实际出发有效地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呢?我的做法是结合教材第二单元"了解祖国,爱我中华"的学习,组织学生开展家乡革命史综合实践调查活动,以家乡革命前辈的英雄事迹为素材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实践证明,这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好方法。一、认真准备,深入实际调查研究,收集爱国主义教育素材课前,我布置学生利用国庆节放假的时间,开展家乡革命史调查社会实践活动。给学生发了调查表,并进行了具体指导。开学后,  相似文献   

4.
对电大普通班学生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浅议孙芳婷江泽民同志曾明确指出,在全国人民特别是青少年中首先要搞好爱国主义教育。这一重要指示为各类学校,也为我们电大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德育工作指明了方向,同时也启迪了我们的思路。下面,我就如何对电大普通班的学生进行爱国主...  相似文献   

5.
利用专业介绍对学生进行育人教育,效果很好。尤其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爱专业教育,对学生更有益处。  相似文献   

6.
现行九年制义务教育《科学》(浙教版)教材中有许多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辩证唯物主义教育、思想品德教育的珍贵资料和有利契机,积极积累和运用这些资料,巧妙地把握契机,及时融德育教育于教学过程之中,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结合教材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列于德育之首,这是涉及民族兴亡、国家富强的大事。科学课程中蕴含了丰富的爱国主义教育素材,课堂教学应紧密结合教学实际,捕捉可展开爱  相似文献   

7.
夏玉生 《考试周刊》2012,(76):72-72
教师在传授数学知识的同时要结合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有效的爱国主义教育。在长期教学实践中,作者对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渗透爱国主义教育这一课题,作了三个方面的尝试.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首先,通过介绍我国近现代或古代杰出人物的成就和事迹,树立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其次.通过应用题教学.渗透爱国主义教育;最后,抓住时机让学生参与爱国活动.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感知爱国主义。  相似文献   

8.
运用各种形式对青年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是我们社会主义国家高等教育的重要目的之一。党和政府历来重视对青年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因为这是一个关系到培养出来的人才应具备什么样伦理道理观念、什么样的精神风貌以及什么样的理想和人生观的大事.“爱国”,顾名思义,就是爱自己的国家,爱自己国家的人民,爱自己国家的优秀文化传统,爱自己国家的大好河山。“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①”.利用自己国家、自己的丰富历史文化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既好理解,又容易实施。但是,除了利用本国的历史…  相似文献   

9.
爱国主义教育的重点是青少年,思想政治课教学是爱国主义教育的主渠道。充分利用思想政治课教学渗透爱国主义教育,是十分必要的。爱国主义教育与中学政治内容相结合,通过教育激发学生爱国主义情感;课堂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爱国主义教育真正落实到实处;在课堂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是学校教育的一项长期任务。利用中学政治课的特有形式和教材的特点对学生进行爱  相似文献   

10.
在中学语文教材中,约百分之八十的篇目是古今中外的优秀作品,这些文质兼美、脍炙人口的名篇,具有深刻鲜明的思想教育内容,为我们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增加学生“爱我中华、振兴祖国”的自信力,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我们要充分发挥教材的这一优势.把爱国主义教育贯穿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之中。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爱国激惰 课堂,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主渠道,作为语文教师,就要不失时机地利用这一阵地,抓住爱国题材的课文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如今的孩子都是生在新中国、长在红旗下,他们对战争年代的革命志士抛头颅、洒热…  相似文献   

11.
张冬冬 《陕西教育》2007,(11):40-40
在九年义务教育大纲中,教学目的和要求中都加强了有关思想品德的渗透,强调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的教育,这也是搞好课堂教学的重要一环。那么数学教学中如何进行爱  相似文献   

12.
美术教学德育渗透的基本途径■侯田中樊晓梅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是美术教学的一项基本内容。在美术教学中,努力挖掘德育内容,恰当地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则会振奋学生的民族精神,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提高学生的爱国主义觉悟。美术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爱国主...  相似文献   

13.
思想品德课是小学德育的主渠道,所以,爱国主义教育理所当然的应该是思想品德课的主旋律。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大纲》(以下简称大纲)要求对学生进行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内容的社会公德教育。并根据小学生年龄特征、认知水平,对爱国主义教育作了明确具体的规定。  相似文献   

14.
爱国主义是每个民族都具有的对祖国母亲的真挚的感情。正如列宁所言:“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巩固下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由此看来,我们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实质是进行爱国情感的激发和培养。俗话说:爱由情生。情是爱的基础,爱是情的升华。要使我们的学生真正从心底热爱自己的祖国,必须使学生对祖国怀有深厚的真挚的情感。只有对祖国的一往情深,才能对祖国有无限的爱恋。所以,我们在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中,应该把教育的着力点放在爱国情感的激发和培养上,在孩子幼小的心田里播下爱国的种子。  相似文献   

15.
音乐教学中的德育是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中心展开的。音乐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是通过词与曲的结合,来抒发人们对祖国、对生活由衷的热爱和赞美之情,一首高质量的优秀歌曲,就是一部生动的爱国主义教材。让学生热爱歌曲,唱好歌曲,就是对他们进行爱国主义的教育。此外,音乐教材中还教育学生爱家乡、爱自然、爱学习、爱劳动、爱科学,树立远大理想、继承革命传统,尊敬师长、互相友爱  相似文献   

16.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搞好德育工作的思路应是: (一)突出爱国主义的教育主线。在多元化的社会环境中,学校德育要坚定地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并将其作为思想教育的主旋律,引导学生在接触开放的文化环境时,自觉抵制民族虚无主义和崇洋媚外的思想,把爱国主义教育落到实处,由感性到理性,由浅入深,引导学生由爱父母--爱师长--爱他人--爱集体,最后上升到爱祖国。  相似文献   

17.
在香港回归祖国怀抱的前夕, 江泽民总书记发表了《关于 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讲 话。江总书记在这一讲话中,不 仅概述了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的 历史传统和中国共产党人的爱 国风范,还论述了在新的历史 时期,爱国主义与社会主义的 统一性,爱国主义与对外开放 的一致性,并提出了立足于提高国民素质,着眼于促进国家强盛的爱国主义教育要求,为我们进一步加强对青少年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提供了新的依据。  相似文献   

18.
部分青年学生思想现状及国家面临的形势和任务,提出了高校注重爱国主义教育的紧迫性。新时期爱国主义的时代特征是:爱国与爱社会主义、爱国与爱人民、爱国与维持社会稳定相统一。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对学生应注重的是对学生爱国感情、社会主义信念、良好行为的培养。具体操作上应因时、因地、因条件制宜。  相似文献   

19.
《难忘的一课》是一篇结构自然,语言朴实,却凝聚着强烈的爱国主义激情的散文。在课文中“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这句话一共出现了三次。教学本课,可根据课文的特点,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相似文献   

20.
爱国主义教育,就是要使学生在对祖国未来的幢憬中,明确肩负的责任,为建设繁荣富强的社会主义祖国而努力学习,把爱国主义情感和学生的实际活动联系起来,提高他们的爱国主义觉悟,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和人生观、价值观。但是,我们过去所进行的爱国主义教育,形式单一,重点内容突出不够,效果不尽人意,往往流干“口号式”或“程式化”。因此,有些学生就说:“爱不爱国我们自己也不清楚。”这些话,从某种程度上反应了我们教育者所进行的爱国主义教育还存在着一定的缺陷和不足,这也对我们的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一、充分发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