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受众”不能简单地理解为信息的接受,他们同时也是信息的反馈,在信息互动的过程中,受众不总是被动的,他们也常常反过来影响传的认知和行为,电视娱乐节目的受众也是这样。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电视娱乐节目有了长足发展,经历了综艺节目(如《正大综艺》)、游戏节目(如《快乐大本营》)、益智节目(如《幸运52》)、“真人秀”节目(如《生存大挑战》)等若干阶段。在这个演进的过程中,除电视娱乐节目制作人自身努力之外,电视娱乐节目的受众也功不可没,受众通过收看与评价影响了电视娱乐节目内容和形式的变革。  相似文献   

2.
张文 《视听界》2006,(1):19-20
“梦想在你心中,机会在你手中”,“梦想”——这是央视《非常6 1》的节目主题,也是目前越来越多的电视娱乐节目的宣传主旨。除《非常6 1》外,目前收视率较高的几档电视娱乐节目,如《超级女声》、《梦想中国》、《星光大道》等概莫能外。在这里,梦想,已不再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概念,而是一种电视娱乐节目的节目设计主题。一、现象:声势日益浩大的“梦想”主题浪潮以“梦想”为主题的电视综艺娱乐类节目,并不是最近两年才出现,如1997年开播的央视《梦想剧场》,本着“让喜欢戏剧表演的人梦想成真,给戏剧表演爱好者一个展示自己的舞台”的节目宗旨,…  相似文献   

3.
继选秀节目、竞技节目之后,2009年唱歌类节目成为电视娱乐节目的新潮,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许多此类节目出现了机器评委,如江苏卫视《谁敢来唱歌》的SAM、湖南卫视《挑战麦克风》的MR.MIC、浙江卫视《我是大评委》的  相似文献   

4.
鄢然 《新闻前哨》2012,(7):71-73
今年1月1日,国家广电总局正式实施《关于进一步加强电视上星综合频道节目管理意见》(以下简称《娱乐节目管理意见》),34个电视上星综合频道,要扩大新闻、经济、文化类节目播出比例,限制婚恋交友、竞技娱乐等七类节目播出时长,并明确提出了“三不”方针。这个被坊间传称为“限娱令”的政策实施后,全国各地以卫视频道为龙头,竞相改版变脸,大幅度停播娱乐节目,盛极一时的娱乐节目骤然坠入“寒冬”。  相似文献   

5.
一.湖南卫视节目产品构成现状 1.以娱乐节目为主体 湖南卫视作为中国电视娱乐节目的大本营,拥有国内目前知名度和美誉度“双料王”的系列王牌节目《快乐大本营》、《音乐不断》、《娱乐无极限》、《越策越开心》、《勇往直前》等,这些娱乐综艺类节目构成了时下湖南卫视的节目主体。  相似文献   

6.
王万尧 《东南传播》2012,(9):188-190
针对电视荧屏上娱乐节目的低俗化与同质化现象,国家广电总局颁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电视上星综合频道节目管理的意见》(简称“限娱令”),对各卫视台从2012年起在娱乐节目的播放时间、内容和数量上作了严格的规定。针对“限娱令”的生效,不少老牌娱乐节目纷纷做出调整。本文以山东卫视的《闯关》为代表,分析其在“限娱令”背景下,对节目的播出时间、节目形式与节目内容作了相应的调整,以获得更好地生存与发展。  相似文献   

7.
打开电视,什么娱乐节目是当今最为火爆的?恐怕大部分人都会回答说是相亲类节目。以2009年开播的《非诚勿扰》为例,其创办时独特的节目内容、新颖的节目风格吸引了很大一部分受众的目光,创下了极高的收视率。自此,以其为代表电视相亲节目  相似文献   

8.
电视娱乐节目,即“通过一定的中介形式和大众参与,在相互交流中形成一种娱乐氛围的节目形态”.①如今,以湖南卫视为代表的电视媒体在“娱乐至上”的理念指引下,着力打造了诸如“电视歌唱真人秀”“电视综艺娱乐晚会”“电视文化脱口秀”等类别多样且具有品牌号召力的娱乐节目.比如:湖南卫视近年来着力打造的电视歌唱真人秀《我是歌手》、电视亲子户外真人秀《爸爸去哪儿》,浙江卫视推出的电视音乐评论类节目《中国好声音》,东方卫视推出的综艺选秀类竞技节目《中国达人秀》等.  相似文献   

9.
随着时代的发展,电视的娱乐功能被逐渐开发、重视、放大,娱乐类节目已经成为仅次于新闻类节目的第二大收视焦点。同时,娱乐类节目主持人也因此成为新的电视明星群体,他们在备受瞩目的同时也备受争议。特别是近几年大量的电视选秀节目将“娱乐”旋风席卷全国时,观众对娱乐节目和娱乐节目主持人的“审美疲劳”也达到了顶峰。  相似文献   

10.
罗茜 《新闻世界》2013,(4):176-178
在当今这个“娱乐化”的时代,各种电视娱乐类节目层出不穷。这些电视娱乐节目有的经久不衰,有的如昙花一现。只有将电视娱乐节目品牌化并且以媒介品牌营销的理念去经营,才能使节目在“永葆青春”的同时使品牌形象深入人心,从而成为强有力的媒介品牌。本文以电视娱乐节目((一站到底》为例,具体分析电视娱乐节目如何进行媒介品牌营销。  相似文献   

11.
彭飙 《新闻世界》2004,(7):44-45
从2000年年中起.欧美各大电视台掀起了一股电视“真人秀”节目(Reality TV)的热潮。随后也开始在大陆电视台点起星星之火,并且大有燎燃之势,在引进国外的《生存》、《夺宝奇秀》等节目的同时,我们本土的电视工作也创作了像《生存大挑战》、《走进香格里拉》、《完美假期》、《飞越新三峡》等具有中国特色的电视“真人秀”节目。电视  相似文献   

12.
张时 《新闻传播》2006,(5):58-58
电视谈话类节目,在国外也称talk show,在我国一般是以1996年3月开播的《实话实说》为电视谈话类节目产生的标志。此后,越来越多的电视台引进了谈话节目这一节目形态,越来越多的节目类型采用了电视谈话的形式。在我国众多电视谈话类节目中不乏精品,比如《实话实说》、《艺术人生》、《面对面》、《超级访问》等等。  相似文献   

13.
张晗 《声屏世界》2013,(10):33-34
目前在国内开办的娱乐节目数量很多,基本处于供大于求的状态。然而与数量上的庞大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让人唏嘘不已的节目质量。各娱乐节目之间形成的相互抄袭、模仿成风的“习惯”。让作为信息接受者的观众无可奈何。同一类型的节目在各大电视台争相上映,一拥而上,让观众产生审美疲劳。如何避免这些现象的产生,让电视娱乐节目健康发展是从业者始终要思索的问题。本文以《年代秀》和《我爱我的祖国》这两档相对成功的节目为例.探究应对电视娱乐节目同质化弊端的策略。  相似文献   

14.
丁智擘 《传媒》2015,(11):49-51
2015年3月16日,浙江卫视推出了8集系列人文纪录片《一本书一座城》,首开“读书+行走”类文化节目之先河.其实,我国电视荧屏上从来不缺高质量的文化类节目,如中央电视台的《百家讲坛》、北京电视台的《书香北京》、上海星尚频道的《今晚我们读书》、凤凰卫视的《世纪大讲坛》等.这些节目给观众的印象仍停留在格调较高、形式单一的层面,收视率与话题量都无法与占据着大部分观众视野的综艺娱乐节目相媲美.  相似文献   

15.
电视娱乐节目是“通过一定的中介形式和大众参与,在相互交流中形成一种娱乐氛围的节目形态”,是单纯以娱乐性、消遣性和趣味性为突出特点的节目。娱乐节目主持人是近几年出现的新型电视节目主持人,他与新闻访谈类节目主持人不同,具有很强的灵活性和现场感,同时在近几年受到很大的关注。  相似文献   

16.
李雪 《今传媒》2014,(8):114-115
我国广电局新颁布的"限娱令"对我国电视娱乐节目来说是一次严重打击,而湖南卫视的明星模仿秀节目《百变大咖秀》却在这种背景下获得累累硕果,与其节目创新关系紧密。文章着力从节目受众、形式、内容等方面对《百变大咖秀》节目的创新之处进行分析,并由此得出对电视娱乐节目的启发,以期为同类节目的创新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胡焱 《记者摇篮》2009,(3):44-44
在中国国内的几乎所有电视台里,有关这种“脱口秀”节目都是由新闻评论部门或者社教部门来制作。与国外不同的是,许多电视谈话节目是由娱乐公司来制作的?但是,“脱口秀”到底是新闻评论节目,还是娱乐节目?笔者认为,“脱口秀”节目分为两大类别:一种是新闻评论节目,另一种是娱乐类节目。两者在性质和内容及表现形式上都有着很大的不同。  相似文献   

18.
2017年7月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颁布了《关于把电视上星综合频道办成讲导向、有文化的传播平台的通知》,由此我国科技类节目进入了发展的“快车道”。经过两年多的发展,我国的科技类节目虽然已呈现出“百花争艳”的势态,却仍处于“赢口碑,失市场”的尴尬境地。诸如《机智过人》《铁甲雄心》《这!就是铁甲》等优秀的科技类节目虽然已占据了一定的市场份额,但与《奔跑吧》《中国新歌声》《极限挑战》这类真人秀节目相比,在市场反响方面仍稍逊一筹。由于政策的扶持,在未来很长一段时期内科技类节目仍会是各家电视台的“头部”节目,但科技类节目要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认清自身存在的问题,并寻求科学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9.
以《艺术人生》为代表的谈话类节目发展状况概说 如果从1993年中央电视台开办《东方时空·东方之子》、东方电视台开办《东方直播室》算起,中国的电视谈话类节目自开办到现在已经十年有余了。而具有全国性影响的中央电视台电视谈话节目《实话实说》,也已经是1996年的事情了。1996年以后,电视谈话类节目一发不可收,在全国各地掀起了一阵“谈话旋风”。中央电视台有《实话实说》、《艺术人  相似文献   

20.
大约在上世纪90年代初,中国开始出现第一批电视娱乐节目,这就是以《综艺大观》和《正大综艺》等为代表的综艺类节目.1998年前后,以湖南卫视《快乐大本营》(1997年7月11日开播),《玫瑰之约》(1998年7月16日开播)等节目为肇端,中国电视娱乐节目开始勃兴,并席卷荧屏,刮起一股"娱乐"旋风.目前看来,隐藏在电视娱乐节目背后的寒流亦不可忽视,表面的繁荣掩盖不住发展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