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学图书走出去,其实并不是一帆风顺。早几年,记得有位出版社资深老总曾经说过,中国的图书走出去,原创文学作品是最难的。因为文化的差异,特别是经济的悬殊,文学作品很难引起西方社会的关注。当时我就有点不服气。我觉得文化思想应该是千姿百态的,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个性,只是因为国家经济差异,所以没有人关注,但并不说明我们没有好的作品。  相似文献   

2.
朱璐 《编辑之友》2011,(5):20-22
中国儿童文学图书"走出去"的意义近年来,声势浩大的中国图书"走出去"虽然成绩显著,但当中却鲜有理应成为"走出去"的"主力军"的中国少儿图书的身影。少儿图书之所以会被视为"走出去"图书门类中的"排头兵",主要是因为较之其他门类的图书,其更具特殊性和重要意义。一是童心童趣无国界,少儿的眼中"地球是平的"。与成人图书相比,少儿图书所反映的大多是"人之初,性本善"的纯真情感,不那么容易受到各种意识形态和偏见的影响。而且,少儿可  相似文献   

3.
误读原本是指歪曲文本或者是对文本的一种错误解释或认知行为,其引申为一种文化在解析另一种文化时出现的错误理解或评估.中国图书走出去本身就是一种图书传播海外市场的贸易活动.本文分析和探讨中国图书走出去因文化差异而产生误读的原因,同时阐述中国图书走出去过程中规避误读的三种方式:一是尽量避免文化转换的失真;二是中国图书走出去的在地化要注重利益的平衡;三是兼顾经济效益和文化软实力的统一.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在国家政策的支持和出版业的努力下,少儿图书“走出去”取得了很大的成绩.然而,作为少儿图书的一个重要细分板块,少儿科普图书与少儿文学等热门板块相比较,在“走出去”方面仍存在较大差距.文章使用SWOT分析法,全面剖析原创少儿科普图书在“走出去”过程中面临的内外部条件,并尝试通过分析得出合理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5.
荆孝敏 《出版参考》2013,(22):35-36
近年来,尤其是2005年实施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以来,在国家的政策支持和出版社的自觉努力下,中国图书走出去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版权输出和出版产品出口快速增长,据《中国文化走出去发展报告》统计:2011年出版物版权输出7783种,较2010年增长2092种,版权输出品种与引进品种之比由2010年的1:2.9提高至1:2.1;2011年累计图书出口707.23万册,金额3232.11万美元。虽然数字很好看,但是仔细分析,就会发现:一方面走出去的产品市场集中度差,不能形成较强的竞争力;另一方面走出去并没有  相似文献   

6.
从2015年走出去图书选题的数据分析来看,走出去图书对政治、经济、文化、教育、文学艺术、历史地理、语言文字和科学技术等中图法的22个大类都有所涉及.其中,以海外学习汉语人员和来华留学人员为目标读者的对外汉语教学图书是目前我国走出去图书的主力;探索中国人生存和生活现状,反映中国政治、文化和社会现实并且具有思想性和艺术性的文学作品是走出去图书的重点.此外,走出去的图书还包括绘画、书法、雕刻、摄影、民间工艺、音乐、戏曲等多个艺术门类的中国民族特色图书,以及反映我国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最新研究成果的学术专著,等等.  相似文献   

7.
文化“走出去”是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塑造良好国家形象的有效途径.本文以作为一国文化最主要载体的图书产品为例,借助科学计量学的研究方法,通过分析近十年来我国图书出版产业的相关文献,揭示该领域的关注焦点及我国图书出版产业“走出去”的研究现状,并提出了基于文化认同视角的图书出版产业“走出去”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8.
图书是思想文化的承载物,只有图书." 走出去"了,中国文化的核心价值观才能走出去,才能真正提升中华民族在世界上的地位.为了推动中国图书"走出去",近几年,国家从政策层面到资金资助,都给予了很大的支持,现在已初步形成了政府推动,企业主导,市场化运作的格局.而且." 走出去"的战略在不断深化,形式与内容也更加多样化.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中国政府大力实施"走出去"战略,中国图书的版权贸易活动日趋活跃。而在"走出去"版权输出排行榜上,对外汉语教学出版社明显占据有利地位。现在,大力推动成品书的出口销售已成为目前国内对外汉语图书"走出去"  相似文献   

10.
在中国图书"走出去"的版图上,对外汉语教学、文学是走出去卓有成效的门类,就连中国的传统文化诸如气功、中医药等领域的图书也是走出去的重要板块。而童书"走出去"的潜力却远未得到有效挖掘。中国有3亿多儿童,拥有一个巨大的儿童图书市场,理应成为世界少儿出版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中国图书"走出去"的主力军。但实际上,中国童书"走出去"的效果不甚理想,版  相似文献   

11.
潘文年 《编辑之友》2012,(1):19-24,52
随着国家经济实力的提升,提高文化"软实力"的历史使命,使得中国图书"走出去"成为一种历史的必然,成为当代中国出版业前进过程中的一种常态。十年来,中国图书主要通过图书商品输出、图书版权输出、海外直接出版三种方式实现"走出去"的。  相似文献   

12.
瞄准世界学术前沿,打造国际出版经典,是浙江出版联合集团图书走出去的第一追求。2009年浙江出版联合集团积极贯彻中国图书对外推广计划,一批走出去图书在法兰克福书展上亮相。这些图书以多重的文化视角,采取灵活多样的合作模式,开拓多种走出去渠道,取得了很好的经验和成绩。  相似文献   

13.
中国图书如何“走出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焦国瑛 《出版参考》2005,(3S):34-34
我国出版物的出口,在国家“走出去”战略的指导下,在相关单位和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借此机会,笔者主要想谈一谈我国图书“走出去”过程中的进一步发展问题,仅是与大家一起探讨和交流。  相似文献   

14.
吴迪 《出版参考》2018,(4):29-32
本文通过分析2015-2017年经典中国国际出版工程、丝路书香工程重点翻译资助项目、国家社科基金中华学术外译项目、版权输出奖励计划等四个国家重点扶持的文化“走出去”工程中获得资助奖励的艺术图书项目,从一个侧面归纳出我国艺术图书“走出去”的现状、特点,对目前艺术图书“走出去”的困境进行了剖析,并对艺术图书“走出去”未来的发展方向给出了探索性的方法和路径.  相似文献   

15.
在多种场合有机会听到吴伟局长关于中国图书走出去的演讲,每次感觉都是如数家珍,娓娓道来。此次采访,更深切地感受到她及“中国图书对外推广计划”(以下简称推广计划)工作小组对中国图书走出去的专注及付出的不懈努力。  相似文献   

16.
经过多年来细致而务实的工作,我们的努力是否有所回报?要衡量走出去的效果,只看到输出的图书版权的总量还不足够,更需分析海外读者实际接触中国图书的渠道和接受情况。前者的日益增加,是走出去的基本保障;而后者则反映出目标是否达成。  相似文献   

17.
研究地方出版社中国主题图书“走出去”在内容建设、对外翻译、合作出版、版权输出、营销推广等方面的实践,对于区域出版“走出去”提供一定的借鉴。文章以陕西省地方出版社2016-2021年入选“丝路书香出版工程”“经典中国国际出版工程”“中国图书对外推广计划”,以及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华学术外译项目”的中国主题图书为研究样本,分析与总结陕西省地方出版社中国主题图书“走出去”的出版现状和实践特征,提出推动中国主题图书高水平“走出去”的区域出版路径,包括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推动精品主题图书“走出去”;增强选题叙事融合,助力构建“走出去”中国叙事体系;加强对外翻译合作,扩大主题图书版权输出版图;深化平台国际化建设,拓展主题图书“走出去”渠道。  相似文献   

18.
中国图书"走出去"的4P策略概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基于对2009年中国图书"走出去"工作的总结,以4P理论为线索,系统阐述了当前中国图书走出去的产品策略、价格策略、渠道策略和促销策略。  相似文献   

19.
图书是思想文化的承载物,只有图书“走出去”了,中国文化的核心价值观才能走出去,才能真正提升中华民族在世界上的地位。为了推动中国图书“走出去”,近几年,国家从政策层面到资金资助,都给予了很大的支持,现在已初步形成了政府推动、企业主导、市场化运作的格局。而且“走出去”的战略在不断深化,形式与内容也更加多样化。  相似文献   

20.
中国图书"走出去"无论作为一项事业,还是一个产业,都可能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决心、信心和耐心。但中国儿童图书"走出去"却是当务之急,儿童是国家的未来,是世界的希望。儿童从读书到进入成年,大约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